Redian新闻
>
时隔大半年,拥有「黄金尺寸」的 OPPO Find N 依然是大众且合理的选择

时隔大半年,拥有「黄金尺寸」的 OPPO Find N 依然是大众且合理的选择

科技
黄金尺寸
和多维体验
让尝鲜到常用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个革命性的产品出现,然后改变一切。」
这是 Steve Jobs 在 2007 年发布会上所做的开场白,而他口中的革命性产品,便是 iPhone。
不可否认,iPhone 并非是世界上第一部上市的「智能手机」,但却是一款足以颠覆人们认知所谓革命的产品。
在三年后 iPhone 4 的发布会媒体问答环节,Steve Jobs 称竞争对手的大屏手机就像是「悍马」,且表示你不能单手操作它们,「没有人会买那个」。
而为 iPhone 选择 3.5 英寸的屏幕根本的原因,依然是围绕「单个手指」能操控的最大范围。简单来说,3.5 英寸便是单手操控下的「黄金尺寸」。
智能手机的屏幕一直在变
回头看智能手机发展史,不得不承认 iPhone 的出现,彻底地颠覆了人们的认知。
在此之前,智能手机市场几乎被诺基亚、黑莓、摩托罗拉和 Palm 瓜分。
当时他们的手机基本上都是一个矩形盒子,上半部分是屏幕,下半部分是按键。
并且,彼时人们已经认定手机就是这个样子,从屏幕上单向获取信息,在键盘上进行输入,也是人们习以为常的交互方式。
2007 年 1 月 iPhone 正式发布,没有实体键盘,一切的交互都基于屏幕。
人们可以像翻书一样翻开照片,可以用手指捏合缩小图片,以及点击头像直接可以拨打电话。
同样地,人们也不需要记住各种复杂的快捷按键和具体的操作步骤,用手指凭借着直觉操作即可。
大概也在此时,智能手机的屏幕尺寸有了第一次的跃进,挤占掉原本键盘的空间,把屏幕扩充到 3.5 英寸。
而人们借由屏幕的扩张,以及彼时移动网络的发展,交换的信息也从单一的文字,逐步转换成流媒体。

iPhone 4s 与三星 Galaxy Note
当时三星也敏锐地发现了信息载体的变化,推出了拥有更大屏幕尺寸的 Galaxy Note 系列,横跨 Phone 和 Tablet 两个品类。
三星 Galaxy Note 系列一炮而红,也引发了 Android 的大屏化以及后续 iPhone 的大屏双机策略,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近年来全面屏技术的爆发,也让同体积下的智能手机有着更高的屏占比,视觉上也更为震撼。
之所以用「屏占比」,而不是用屏幕尺寸,是由于「全面屏」化让屏幕变大只是吃掉了原本上下边框的面积,而非是屏幕尺寸的一次「升级」。
相对于屏幕技术,机身的尺寸和形态则变化不大,可以说限制屏幕升级的原因之一便是机身物理形态上的停滞。
同时,随着 4G、5G 网络的普及,智能手机的概念也不再仅限于能打电话的小盒子,而是扩展到「带得出去」的智能设备,它可以是智能手机,也可以是一部平板。
看来,对于更大屏幕的需求层级已经有超过接打电话的趋势,甚至为了更大的屏幕,「黄金尺寸」这个概念已经被人们抛诸脑后了。
大屏与单手操作,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理想和现实总是一对矛和盾,直板手机也是如此,即使进入到「全面屏」时代,屏幕尺寸提升到 6.7 英寸,仍旧被物理尺寸所钳制。

OPPO Find X
如此的缘由,亦可归结于眼和手本来也是一对矛盾体,眼睛总向往着无边无际,而手掌却不想承受过多的压力。
超大屏幕的智能设备只是一个解决方案,但并不是最优解。似乎成熟的「直板机」已经限制住了人们的「想象力」。
折叠屏的出现,便是为了中和这二者的需求。但它初始就是一个简单的一加一,将手机与平板结合,配合折叠形态给予更多的可能。
但如此的产品只不过是减小了体积,重量、软件生态、单手操控度也只是简单的堆叠,仿佛「折叠屏」只是为了「尝鲜」而生,还未到「常用」的状态。
经过几年的观察与对折叠形态的思考,OPPO 推出了 Find N 这款独特尺寸的折叠屏。
它的出现不亚于 iPhone、Galaxy Note 出现给人们带来的「好奇心」。
在大屏幕潮流之下,OPPO 并没有顺势推出屏幕尺寸拉满的折叠屏,却反其道而行之做了小一号的折叠屏,也提出了折叠屏「黄金尺寸」的概念。
小尺寸带来了绝佳的手感,无论是展开的大屏还是折起来的小屏形态,都给人了一种精巧感,如此的尺寸,不至于展开之后大如平板,也不至于合上之后长如遥控。
对于手掌的友好度显然要高于许多常规尺寸的产品,并且,结合独特尺寸形态,OPPO 也在 ColorOS 系统层面做了许多优化和创新,让 Find N 不局限在「尝鲜」的层面,而去做到「常用」。
半年后,Find N 的「折叠」体验仍让人流连忘返
屏幕尺寸变大,可以说是移动网络技术的跃迁,为更丰富的信息和更多元的需求创造了条件。
相对于传统形态的直板机,折叠屏拥有两块不同尺寸的屏幕,自然也会有更多层次的交互体验。
它可以是一部智能手机加上一部平板,也可以是一台有着多维交互体验的新品类。
Find N 在折起来后,有着小巧的体积,增加了人们随身携带的意愿,减少了大屏产品如何便携收纳以及如何单手操控的焦虑。
而展开后,7.1 英寸的大屏也仿佛一款平板设备,配合大小屏接力,展开后不用旋转即可无缝在大小屏之间衔接。
另外,双指下划分屏之后,双屏的比例恰好与正面的屏幕相当。以 App 为视角的话,大小双屏也可以算成三块小屏。
无论哪种状态,Find N 对屏幕的利用率都超过了传统尺寸的折叠屏产品。
抛开「双指下划」这个手势,Find N 也提供了一些颇具直觉的针对窗口切换、窗口更换位置等手势操作。
犹如彼时在 iPhone 上,像翻书一般的翻看照片一般,直觉的手势学习门槛很低,甚至就像刻在 DNA 里,直接上手。
这些基于大小屏之间的协同,Find N 更像是锦上添花,但在折叠机械机构上带来的多维体验,就是实打实的一项交互创新。
倘若系统交互上没有独特的创新,对于折叠屏,人们很容易陷入一个「疑惑」,我为什么需要两块屏幕。
大小屏之间的流转,到直觉的分屏操作,这些都是两块屏幕必要性的一个答案。而另外一个答案,Find N 给的是「悬停」。
借由 OPPO 在机械铰链上的调校,Find N 在一开一合之间的 50°~120° 角度间自由悬停。
配合 ColorOS 软件上的配合,Find N 能在悬停状态下,能带来一个空间多维度的交互方式。
悬停可以在影音、视频电话、会议、健身、拍摄等不同场景带来截然不同的体验。并且释放了双手,让智能手机不再是连在人体上一个「器官」,而更接近于一个个人计算中心。
人们对大屏幕的向往,促使了折叠形态快速转换为消费电子产品,而 OPPO Find N 在折叠形态的浪潮之中,保持了许多的思考与创新,在这个合乎常理的尺寸之中,引入了多维度的使用方式和使用体验。

大半年过后,在京东 2022 年上半年的折叠屏销量中,OPPO Find N 排名第一。OPPO Find N 并非依靠着新鲜感来赢得市场,而是通过独特尺寸和多维体验带来的实用性经受住了时间与市场双重维度的考验。



工位设置一对一摄像头引发热议,没有「摸鱼自由」比 996 更反人性



新 MacBook Air 最大的变化是设计,而不是 M2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其实应该这么说。。。贾浅浅的“屎尿体”诗歌遭网友痛骂!是大众不懂艺术 还是她才不配位?五月底的时光相爱相杀大半年,马斯克和推特是怎么“分手”的?拯救剧荒!攒了大半年,今年最值得看的韩剧全在这!买了个遗产屋​史上「最甜」的明星夫妻也离了!最「崩溃」的居然是另一位女演员?曾是大众心中的“初恋女神”,遭丈夫屡屡背叛依旧不离不弃,结婚13年无儿无女…她怎么这么能忍?“期待是所有心痛的根源。” 如何对生活和他人抱有合理的期待?一周只回办公室3天,墨尔本City人流依然远未回归疫情前,商家依然很难...风光了大半年的“三桶油”,2022年下半年还是大赢家吗?去东南亚读博的高校教师:最末位的选项,“不得不”的选择老照片观赏去小镇,有「人间值得」的日常为了打这针,摇号16次,等了大半年,但有人却说没必要?万物 | 源自都铎王朝,大卫·贝克汉姆、周杰伦的选择特殊在哪里?J-Pop、K-Pop之后,V-Pop也开始进击国际以太坊——Web3 的「黄埔军校」是怎么炼成的恶化!澳洲疫情再失控!重症、死亡暴增,医院挤爆!大量企业恢复远程工作!官方:二次感染间隔大减!“恐怖游轮”明日抵达悉尼!App创业的黄金时代过去了,但并非App时代的终结[单车] 大行K3 Plus(KAA693)大小皆宜的选择小马智卡与三一重卡组建合资公司,「黄金三角」按下商业加速键纽约华尔道夫重磅归来,收藏一间房,拥有一座城我,25岁,拥有了80%的人都没有的资源这家让员工拥有「无限休假权」的神仙公司携手微软,竟卖起了广告?学会合理投诉,让公司变得合理外乡人 - 台阶上的血迹新的选择方向 | 美国那么多冰淇淋品牌,夏日冰品要怎么选?小马智行「黄金三角」,开启干线物流的商业繁荣[电脑] Cool Pop——分形工艺Pop Air+ROG Z690吹雪+影驰3080金属大师装机清凉与着凉,儿童夏季服装的选择马斯克首次对话 Twitter 员工:学微信学 TikTok ,拥有 10 亿用户,还聊了聊外星人没有绝对正确的选择 | 人间日签那个有着争议的中国游客片段的美剧「黄石」,在不在真的黄石国家公园?【精彩回顾】MIT CEO X 真格王强千文回顾:风口到来之前的选择题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