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女孩抑郁率竟是男孩的2倍多!我找到了原因,所有女孩家长都要看看

女孩抑郁率竟是男孩的2倍多!我找到了原因,所有女孩家长都要看看

公众号新闻

作者:可乐妈

来源:女儿派(ID:nverpai)


前两天,突然收到一条表姐发来的微信。
打开一看,是一张医院的诊断证明书,上面写着表姐12岁的女儿悠悠的大名,而诊断结果居然是——
中度抑郁。
在我的印象中,悠悠一直是个爱说爱笑的小女孩,学习成绩也不错。
想到这里,我连忙拨通了表姐的电话。
表姐告诉我,有段时间,悠悠很喜欢自拍。
每次拍了新照片,都会发到某音上,并艾特自己的好朋友来点赞。
一开始,悠悠还会兴冲冲地告诉表姐,说自己获得了几十个点赞。
但不知道从哪天起,悠悠就再也不提这些了。
表姐以为是小女孩的新鲜劲儿过去了,可谁知,悠悠的状态却越来越差:每天无精打采,眼神空洞,稚嫩的脸庞上丝毫不见往日的朝气。
班主任也向表姐反映,说悠悠上课走神,好几次被老师发现偷偷照镜子。
表姐得知后,非常生气:
“你这孩子怎么回事?一天到晚不好好学习,心思是不是都放在那张脸上?早恋了?”
悠悠却默默流泪:
“我长这么丑,谁会喜欢我。

有时看着镜子里自己的样子,真想死了算了。”
这句话,瞬间把表姐惊出一身冷汗。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表姐请假带女儿去看了心理医生。
经过一番交流,医生告诉表姐:
悠悠之前在网上发自拍,引来了一些网友对她评头论足:
有人说悠悠鼻子大,有人说她眼睛小,甚至骂她丑人多做怪。
不仅如此,悠悠刷某音时,看到的都是些精致美丽的女孩子,这一对比,更让她感到无比自卑,从而陷入了容貌焦虑和抑郁的泥沼。
最开始,我以为悠悠的事情不过是个例。
但当我查阅了大量关于社交媒体的研究后,我的心却沉入了谷底:
现代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乔纳森·海特最近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社交媒体对孩子,尤其是女孩的伤害,比新冠疫情还可怕。
每天抱着手机点赞、评论的青少年中,有9%的男孩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
而同样的情况下,女孩的抑郁率超过了25%,是男孩的两倍还要多。
因此,家有女儿的我们,不得不认清一个事实:
网络时代,我们心爱的女儿所面临的危险,远比我们想象中要隐秘、复杂得多。


01

第一重危机:外貌焦虑

之前,曾看过这样一则新闻:
美国一名19岁女孩斯宾塞和她的父母将Instagram(一款社交软件,简称ins)的母公司告上法庭。
原因是,ins让女儿小小年纪就患上了抑郁、焦虑,以及严重的进食障碍。
虽然ins规定,13岁以上的用户才能开通账号。
但当时只有11岁的斯宾塞随手一搜,就发现网上有大把“教程”,手把手教她如何开设账号、屏蔽父母。
开通了账号后,ins不断向斯宾塞推送了关于减肥、节食等内容。
并向她展示了大量纤细、瘦弱的模特的照片。
在这样错误的引导下,短短几年,16岁的斯宾塞便患上了严重的进食障碍,时不时就会自残。
她在ins上写道:
“我恨我自己,我恨我的身体,我坐在浴室的地板上哭泣。

请不要再关心我了,我是一个浪费时间和空间的人,没有我一切都会更好,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打击别人。”
而斯宾塞,并非唯一的受害者。
一份被曝光的内部研究报告指出:
“ins让三分之一的少女的身体形象问题变得更糟。”

“有32%的少女表示,当她们对自己的身体感到自卑时,ins会让她们感觉更糟。”
其实,很多带有社交性质的软件都有类似的问题。
每次我们一打开它们,就仿佛掉进了俊男靓女的老窝,里面的用户个个都比我们美、比我们瘦。


长期接受这样的信息,即便是成年人都会心态失衡,更何况是那些三观尚未定型的少女呢。
还记得那个花了400万整容的周楚娜吗?
她第一次整容时才初三,她与妈妈做了个“交易”,每门功课考到95分以上,就带她去割双眼皮。
而妈妈也欣然应允。
随后,事态就逐渐失控了。
因为年龄小,还没能形成成熟的审美观,周楚娜一直在被社交平台上的“网红潮流”带着跑:
“某音上火什么买什么,脸的话也是今年看到哪个网红好看,就朝那个人去靠拢去整。”
就这样,她短短几年经历了上百次手术,留下了无数可怕的后遗症:
开眼角开太大,睡觉也合不上眼;

磨骨碰坏了神经线,做不了太大的表情;

麻药注射过多,记忆力严重衰退......
社交软件,对青春期女孩而言,仿佛一个潘多拉魔盒:里面随处可见精致的照片、美丽的脸庞、完美的身材......这些无一不深深吸引着她们。
可一旦开始沉迷,留给女孩们的却只剩下攀比、自卑,和无尽的痛苦。


02

第二重危机:网络霸凌

脑科学家指出,女孩的大脑往往更倾向于人际交往和维持关系。
所以,网络时代,和男孩单纯地沉迷游戏不同,女孩更容易被聚焦于社交、分享、网聊的应用软件所吸引。
也正因如此,女孩受到网络欺凌的概率远超男孩。
去年7月26日,一个名叫雷颖琛的18岁女孩曾在B站公开进行了一场“死亡直播”:
直播中,她身穿粉色JK短裙,从某高层住宅一跃而下。
最后的画面,也定格在了女孩坠地后,镜头仰拍到的一片蓝天。
女孩去世后,妈妈找到了她社交网站的密码。
在网上,女孩化名“依奈”,并在微博的置顶动态上写着“喜欢交朋友,喜欢朋友,喜欢聊天,永远15岁的魔法少女”。
但少有人知道的是,现实中的依奈其实是一个没什么朋友的人。
上初中后,因为自闭、肥胖,依奈对现实中的人际关系愈发失望,逐渐把微博、QQ等当成了最后的慰藉。
可没想到,这些软件最终却成了她的催命符。
有段时间,依奈曾以“打不到金头就自杀”为ID名,活跃在一款游戏中。
后来,在一个游戏相关的QQ匿名群中,有人认出了依奈,并把她之前的ID当成了辱骂她的把柄。
网友向博主投稿,给依奈起了一个“金头姐”的黑称。
并在QQ空间不断发动态叫她去死,在群里嘲讽她“恶心”、“博眼球”、“装抑郁症”。
面对铺天盖地的谩骂、诅咒,不堪重负的依奈最终选择用死亡终结这一切。
就像英国喜剧作家理查德在《造谣学校》中写的:
“芥豆小事容易变成滔天流言,而对女孩来说,谣言往往更为致命。”
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
而网络,让这一切变得无比简单,有时只需一张照片,一个转发,就能彻底摧毁一个女孩。
前段时间,有人在贴吧上发了一则帖子,标题为:
逆天女友穿婚纱看演唱会,呃这事儿发生在我身上了?
附上的聊天记录中,就有一个女孩穿着婚纱照的图片。
帖子发出后,照片中的女孩被网暴了一万多条,其中,包括大量不堪入目的言论。
可事实上,穿婚纱的女孩今年才17岁,照片是她一年前拍的生日写真。
没想到,发在网上后,竟被人盗图并造谣。
为了还自己一个清白,精神上备受打击的女孩四处咨询,可最终,却被告知很难维权,只能由时间治愈自己心里的伤口。
作为父母,孩子在现实中受了什么伤,我们一眼就能发现。
可当持续、长期、无孔不入的网络欺凌发生在花骨朵一样的女孩身上时,我们却往往难以察觉。
一想到这点,就觉得不寒而栗。


03

第三重危机:网络侵犯

美国知名作家玛琳达曾这样描述十几岁女孩的网络社交现状:
“她们的生活依赖于社交媒体,因为担心错过什么,所以从来不肯离线:她们总是在发消息,更新自己的网络空间,用手机往ins上发照片......”
但这些热衷于聊天、发照片的女孩们,却丝毫没有察觉到,自己已然成了被恶魔盯上的猎物。
之前,有这样一起国内“N号房事件”:
超过五万名成年男子,在网上互相交流,如何诱骗未成年少女。
他们会装作知心哥哥的模样,和女孩们聊天、恋爱,一步步诱导女孩拍下私密照、裸聊,最终见面对女孩实施侵害。
其中,不少受害者才只有12、13岁。
更恶劣的是,畜生们还会私下交易那些被诱骗的女孩。
甚至在群里直播性侵女孩的全过程。
如今,网聊已经成了很多孩子认识新朋友的主要方式之一。
但因为网络本身的匿名性,我们的孩子几乎无法通过一串文字、几个表情判断出网线另一端和她聊天的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曾有这样一则新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3岁的女孩小小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网上结识了一名姓邱的男子。
男子以发红包的方式诱骗小小,让她发一些隐私部位的照片和视频给自己看。
本以为发几张照片就能补贴下生活,小小便同意了。
没想到,对方却得寸进尺,约小小出来玩。
还威胁小小,如果不答应,就把她的照片发给同学和家人看。
就这样,不满14岁的小小被男子带到了酒店,并实施了性侵。
不仅如此,短短半年内,他就侵犯小小整整八次,还拍下了视频及小小的通讯录,恐吓她说:
“如果不听话,你家里人都会跟着遭殃。”
为此,小小的精神长期处在紧张、焦虑的状态下。
更糟糕的是,她还因此怀孕了。
被妈妈带去医院引产后没多久,已经患上了重度抑郁的小小就当着妈妈和外婆的面,从楼上一跃而下。
据“女童保护”案例报告显示:
在公开曝光的熟人性侵案例中,“网友关系”稳居第二位,占18.57%。
以前,我们总是不厌其烦告诉女儿,一定要警惕陌生人,不要随便开门,但如今,我们才发现:
那些顺着网线潜伏在孩子身边的恶魔,才是伤孩子最深的人。


04

非营利性组织Common Sense Media通过调查发现:
从2019年到2021年,青少年的总体屏幕使用量增加了17%,比之前四年增长得更快。
平均而言,8至12岁的儿童每天使用屏幕的时间已经从4小时44分钟上升到5小时33分钟。
而青少年(13至18岁)则从7小时22分钟上升到8小时39分钟。
当今时代,谁都没有办法将孩子与手机彻底隔绝。
但为人父母,我们有责任用智慧与担当,尽可能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带孩子走向希望和明天。
因为,家庭,始终是孩子行走世间的第一道防线。
新西兰政府的教育部曾推出过一个名叫“保持本真”的公益活动,给父母提出了一系列操作性很强的建议:
  • 将孩子常用的电子设备放在家里的公共区域

这样一来,父母可以更好地控制孩子使用应用软件的时间和时长。
同时,也便于观察孩子可能出现的异常。
  • 对孩子常用的软件进行监督、设置

很多手机带有“家长控制”的功能,父母可以预先对软件的使用时间、隐私设置,及强制停用时间等进行设置。
  • 教孩子打开社交软件的隐私设置

提前关闭“附近的人”、“推荐你可能感兴趣的人”、“允许陌生人查看十条朋友圈”等。
并告诉孩子使用应用软件时,应尽量少透露个人真实信息、位置信息、正面高清大头照等。
  • 引导孩子正确看待“点赞”

有75%的受访女性表示会受到点赞、好评和分享的压力,而这会引发过度的焦虑。
对此,父母要及时提醒孩子:
比起关注点赞数,自己的感受、情绪和态度,才是更加重要的事。
  • 当孩子遭遇网络欺凌时,陪她一起制定抵御霸凌计划

不要粗暴地拿走孩子的电子设备,因为这时,孩子也许更需要朋友的支持。
同时,因为网络霸凌的人数往往较多,无法一一起诉,可以和孩子一起筛选一到两个重点对象,通过起诉他们平息谣言。
  • 提前告知孩子添加好友的规则,并定期查看孩子的好友列表
跟孩子事先声明,使用社交软件时,可以添加哪些人(亲人、同学等),需要远离哪些人(陌生人、不友好的熟人等)。
定期核查孩子的好友名单,并清除一些别有用心的人。
  • 知己知彼,在孩子常用的平台上注册一个账号
对孩子常用的社交平台、网站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明白孩子是如何受到影响的,以便更好地设定使用规则。
澳大利亚作家史蒂在《养育女孩》一书中写道:
“女孩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复杂,危机重重。

她们将来注定比我们的更丰富也更艰难,父母的使命就是培养一个内心强大、独立坚定的女孩。”
所以趁现在,好好保护她的同时,也要教她识别世间的阴暗和丑恶。
凡事防患于未然,我们的女孩才能在无论遇到任何事时,都能有一份从容不迫的底气。


微信改版,做到以下三步

星标★点一点,我们每天见!





-END-


热文推荐

· 吃粪、围殴、扇耳光......校园霸凌不断,除了打110,还得做这件事!

· 最牛高考状元:高考749分差1分满分,曾因长相被嘲讽,如今怎么样了?

本文来源于女儿派(ID: nverpai),关于养育女儿的干货,这里都有;关于养育女儿的苦甜,这里都懂;愿她们一生纯良,一生知礼,一世得体。

本期编辑:栗子

点击【在看】,跟所长保持联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怪不得全美家庭都在选择Coway,原因我找到了...看完《长安三万里》,所有家长都沉默了女孩抑郁率竟是男孩的2倍多!各种原因女孩家长都要看看3名未成年人逼迫13岁男孩吃粪!最终赔偿4.5万元达成和解,谁来治愈男孩的未来?揭露布朗大学录取真相:富裕家庭的学生录取率是普通申请者的2倍多!别害羞,带你认识青春期女孩的发育过程,家有女儿的一定要看!女性抑郁概率是男性的1.5倍:为什么女人更容易抑郁?2023年上海中考放榜,所有家长都要认清目前的升学现实!我失眠的原因,终于被科学家找到了:穷。加州要求外州猪肉配合动物福利标准 肉价爆涨2倍多7岁男孩的两分钟崩溃视频,刷屏朋友圈!养男孩最难的4件事,越早知道越好双声子 夏候应季最新消息!失联女孩的遗体找到了这种营养可能全家都缺!查阅近百篇论文后,我终于搞懂了原因Tom是男孩的名字,boy的意思是男孩,那tomboy是什么意思呢?天热懒得进厨房,我找到了更省心的一招!蛋白质是牛奶的2、3倍,解馋抗饿味道好膳食纤维是红薯的2倍多,1/5都是蛋白质!夏天必吃的小豆子,细腻绵密味道好农贸市场卖早点了娃哭着说期末没考好!看完她的草稿纸,我终于发现了原因如何知道自己怀的是男孩还是女孩?5年前 “小慧君”曾告老板性骚扰,现在,所有女人都应将她视作仇敌吉林保安徒手接跳楼女孩,被砸成瘫痪,女孩家属:我女儿残疾,你要一辈子负责糕妈:如果我有女儿,等三年级了一定要告诉她这件事!(女孩家庭必看)留学生哭了!学费5倍多!超7成在加拿大住10年都拿不到枫叶卡?!经历弟弟被“富养”出抑郁症,深圳妈幡然醒悟:千万别用养女孩的方法养男孩”!望江南 天时一名14岁抑郁症女孩的自白:“我从出生开始,就在赎罪”【谁言寸草心】《回娘家》附《母親節隨筆》数据显示,现在旧金山湾区买房成本,竟是租房的2倍?JAMA:发文量最大的26个SCI期刊,及其接受率竟然是这样!学员故事 | 转码第一年,挣到了原来干20年才能拿到的钱所有家长都要排查!这些物品可能会让娃「铅中毒」,影响的不止是智商走线来纽约的华人越来越多,新移民底层“内卷”原因,终于找到了!妈妈是男孩成长“贵人”的6个原因,每一个都很重要对对子入门:对仗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