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弟弟被“富养”出抑郁症,深圳妈幡然醒悟:千万别用养女孩的方法养男孩”!
👆欢迎关注广深妈妈圈,一起探索大湾区教育难题
凡是家有男孩和女孩的,都知道养育不同性别的孩子,差别大过天。比如,“养男孩像养哈士奇,好奇又多动;养女孩像养边牧,自律又懂事”;
对此,从事大脑生物学和性别科学研究40余年的迈克尔·古里安博士还专门写了一本《男孩女孩学习大不同》的书,用脑科学研究指出“女孩大脑比男孩早成熟10年”、“男孩大脑在处理压力方面存在劣势,但空间感知力更强”等区别,并提出男孩养育需要“勇狠滋养”,有时候男孩之间用撞击、推搡等方式相处,并非坏事。
而最近,我们“广深妈妈圈”的专栏作者,拥有一对儿女的王菁也发现,富养出来的男孩真的很容易出问题,甚至抑郁!让我们来听听她的故事吧。
作为一对儿女的母亲,我也在有兄弟姐妹的家庭里长大。
曾经,我觉得儿女应该一视同仁,不应该有“穷养儿子,富养女儿”的区别,但是观察了自己和弟弟、以及两个孩子的成长,尤其是帮助弟弟走出抑郁后,我时常感叹:其实男孩在物质方面可以穷养、精神方面必须富养,无论男孩女孩,忽略对孩子的精神呵护,都是抑郁症和很多问题的来源。
男孩更容易“富养”出抑郁症?
在我身边,有好几个被确诊抑郁症的男孩子。
他们的父母无一不困惑:
一线城市的某位朋友家就非常典型:
爸爸上班早出晚归,极少跟儿子沟通,最大的功用就是出钱养家。
妈妈全职,全身心扑在孩子的养育上,鸡娃是坚定的目标。孩子除了学习,在家里几乎不用做任何事。
然而到了高考前,孩子被确诊抑郁症。
这个原本阳光开朗的少年,来到康宁医院,对医生说:
其实,我在自己弟弟的成长过程中,就旁观了同样的故事。
我父母不会“穷养儿子,富养女儿”,他们对我和我弟一视同仁,都是棍棒+甜枣。爱孩子,愿意为孩子倾其所有,物质生活尽量满足,做得好毫不吝啬大肆表扬和物质奖励,做错事情肯定是要挨打挨骂的。
我比弟弟大11岁,他刚上小学,我已经离家千里去读大学。对父母养育孩子的观察,其实是从弟弟大学毕业之后开始的。
他大学毕业后来我在的城市找工作,于是有机会跟他长时间的相处,因为考公务员失败找工作四处碰壁,弟弟的抑郁症爆发了,严重到无法跟陌生人相处,不能离开熟悉的环境和人,否则就会特别暴躁,发作的时候像一头野兽,来回走动,嘴里发出外人听不懂的话,还有过自杀的念头。
医生的诊断是中度抑郁症。
我从来都是乐观积极的人,想不明白同一个家庭出来的我们,为什么他会经不得一点挫折?
毋庸置疑,父母是爱我们的,我从他们那里得到了足够的安全感,但是弟弟却是个严重缺乏安全感的人,他在大学里遭遇过校园霸凌,挨过打,却从未跟家人透漏只言片语,只因担心被父母责怪,到了毕业的时候拒绝返校领毕业证。
我跟他多次彻夜长谈,才知道他大学四年原来那么痛苦。
那时候我的爸妈已经五六十岁了,他们知道这件事之后十分震惊,在他们看来,弟弟大学四年没有任何征兆,电话里或者寒暑假回家一切正常。
他们自认是合格的父母,家庭关系和谐,吃穿不愁,青春期平稳度过,高考也没压倒,怎么到了能看到光明前途的时候,儿子反而抑郁症了?
其实,物质生活尽量满足,除了学习什么事都不让孩子做,生活中重要决策都是听父母的,孩子没有发言权,这样养出来的儿子很麻烦。
“穷养物质、富养精神”也许更适合男孩
其实,男孩更应该饿其体肤劳其筋骨、自由其精神。
我父母提供的物质生活太优越,在精神思想上却严格约束孩子。“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你要听爸妈的。”
弟弟小时候特别爱笑,也顽皮,我爸是个严肃认真却不活泼的人,有着大家长的威严,因此他对弟弟的管教束缚特别多,读哪个学校,学什么专业都是爸爸说了算。却又不拦着我妈为弟弟做好一切、提供优越的生活享受。
弟弟的抑郁症爆发之后,我四处咨询精神科医生,跟父母进行多次深度沟通,他们终于意识到:儿子生病了。大家长式一言堂的教育和优越的物质条件同时作用下,在儿子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我妈曾经疑惑地问我:
男孩跟女孩确实不一样。养育男孩,可以累他,穷他,不给零花钱,却要给他极大的精神自由,经常沟通,倾听他的想法,让男孩子适当受苦受累,多运动,多接受挑战,更能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与承担力。
弟弟因为抑郁症,没办法工作,每天待在家里,成了“全职儿子”。而我那60多岁的父亲,也退休了,终于有了足够的时间“接触”儿子。
他开始尝试理解他,陪伴着去看医生,每天固定时间交流沟通。父子俩一起做家务,一起买菜,一起散步,还买了跑步机、乒乓球桌,让弟弟每天锻炼身体。虽然这样的陪伴迟到了十几年,但是总好过没有。
几年后,我看到了他们两人的改变,一个尊重孩子思想的父亲,和一个终于能够不依赖药物正常生活的弟弟。
女孩最好“精神物质双富养”
从某种角度来说,我比弟弟“幸运”。
我比他大11岁,在他出生前,我作为独生女的存在,说是众星捧月也不为过。
那时候父母都还年轻,他们有财力和精力带着我四处旅游,虽然是上世纪80年代,但是我已经坐过飞机和邮轮去过很多地方,白天鹅宾馆喝早茶,上海外滩喝下午茶,北京全聚德烤鸭店吃晚餐,买裙子同样款式不同的颜色各买一条,班上大多数同学人生中第一次吃奶油蛋糕就是在我的生日宴会上。
弟弟出生后,加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日渐衰老,父母的注意力从我身上转移,但我又恰好进入青春期,得到了足够的自由,并没有出现逆反心态。
初中高中的六年,可以说我提前体验了现代独立女性的生活:思想自由,吃穿不愁。
大部分父母对女儿的要求就是长得漂亮文静乖巧,但这都属于最低阶的要求,世界这么大,女孩跟男孩一样,需要去探索,去学习。
所以富养女儿很重要,带她去见识这个世界,带她学会各种能力,然后给她自由去选择。
幼时经历令我视野开阔,青春期的自由让我可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也是我比弟弟更有安全感的原因之一吧,跟父母的关系更和谐,什么话都愿意跟他们说。
养育女孩如果不能给她富足的物质生活,请细心体会、理解她的敏感与娇气,请尽可能满足她的好奇心,不要只要求她文静乖巧。
「 写在后面的话 」
从父母身上得到的反思,令我在对待子女时也有了不一样的做法。
我的儿子从小坚持一项体育运动,受伤了仍坚持训练。他在上高中之前,几乎没有零花钱,所有的压岁钱都要上交理财。
9岁的时候,带他出国旅游,他说不想进景区玩,我就把他扔给租车司机,他用蹩脚英语跟人家八卦两小时,把家庭情况了解的清清楚楚。
因为吸取了弟弟的教训,关于儿子的大事,我几乎都让他自己做决定,绝不用父母的威严去压他,最多提一些建议。
虽然一路走来跌跌撞撞,遇到不少大坑和弯路,但起码他身心健康,懂得总结经验,一直有自己的目标与坚持。女儿现在还小,我唯一要做的就是带她“见世面”,告诉她我是她最好的朋友,有任何事情都可以找我。
女孩需要呵护,男孩需要放养。怎么养好孩子是父母最要紧的功课,男孩女孩的养育方式确实有差别,但是不论怎样,陪伴和倾听胜过一切--
只有孩子愿意倾诉,我们才知道他在想什么;
只有孩子愿意倾诉,我们才知道他需要帮助;
也只有孩子愿意倾诉,我们才知道原来生养孩子的意义是这样。
将《本杰明巴顿奇事》中这段台词献给所有父母和孩子们:
有意义的事,没有时间限制
你能活出精彩的自己,也可能搞得一团糟
我希望,你能活出最精彩的自己
我希望,你能见识到令你惊奇的事物
我希望,你能体验未曾体验过的情感
我希望,你能遇见一些想法不同的人
我希望,你为你自己的人生感到骄傲
如果你发现自己还没有做到,我希望,你有勇气,重头再来
福利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