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这4类父母,最容易养出抑郁的孩子

这4类父母,最容易养出抑郁的孩子

公众号新闻

作者 | 妙黛
来源 |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ID | zqfxlgzs


女儿精心准备的四菜一汤,换来母亲的狠狠训斥和无情奚落——

“你给我做这么多菜,我要表扬你吗?就我们俩怎么吃啊?”


妈妈觉得,自己买了两天的菜,却被女儿一顿用完了,实在是浪费。

面对网友的质疑,两天后这位母亲发出了另一段视频。

视频中,仍旧是对女儿“浪费”的指责,以及对自己的“辩解”——

“你觉得我从小带你,丢了工作带你,上班带你跟姐姐,你觉得我好不好?对你好不?”

手足无措的女儿,情绪激动的母亲,话里话外夹杂的叹气及言语间的指责之意。

视频看得人心里五味杂陈,隔着屏幕都令人感到无比难受与窒息。


现实生活中,这样扎心的剧情在中式家庭里并不少见。


多少孩子被“扫兴、打压、否定式家长”硬生生磋磨了“棱角”。


这些父母,大多有个共同点:

都是通过不同的方式施展控制欲,像一把把无形的刀子,把孩子越推越远。

父母拼尽全力,把孩子培养成了“仇人”。


“没长大”的父母,重复童年的伤痛


从小被父母伤害过的孩子,都在心里默默说过一句话:

等我有了孩子,我一定不会这样对待他。

如果这个誓言成立的话,那词典里就不会有代际传递这个词语。

事实上,从小没有被好好爱过的孩子,做了父母之后并不会天生就会爱孩子。

在意识层面,他们会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内在小孩,努力补偿那个小孩,补偿曾经受伤的自己。

但在潜意识层面,他们又会嫉妒自己孩子,孩子的快乐会激起他们内心的伤痛。

他们会认同父母的养育方式,认同父母的强大。

然后把同样的伤痛,施加给自己的孩子。

曾老师说过:
“父母会让孩子重复自己的创伤,从而把孩子培养成最理解自己的人。"

就像上面提到的小树爸爸——

他总是被父母骂到去厕所偷偷哭,他因为弄丢一只鞋被妈妈数落了半个月,导致他都很害怕回家。

当了父亲后,他又把那种恐惧感“遗传”给了自己的孩子。

就像《都挺好》中苏明玉的妈妈——

她自己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长大,她明明是一个受害者。

做了母亲之后,她又成了施暴者。

就像我们这代人的父母——

他们自己吃过不少生活的苦,他们也能立志好好奋斗,让自己的孩子过好日子。

可是看到我们开始衣食无忧的时候,哪怕睡一个懒觉,买一次高端水果,他们都会絮絮叨叨好久。

父母通过“重复”过去的方式,操控孩子的人生。

还会用一句“我们小时候比你惨多了”,来激起孩子的无力感。

这代代相传的伤痛,成了一代代孩子对父母的怨恨。

我们对父母曾经的不满,都变成了孩子现在对我们的不满。



自恋的父母,高压管控孩子


很多父母在生理年纪上,都已经老大不小;

但心理上,还像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一样。

受全能自恋感的支配,他们觉得自己就是全能的。

自己想要什么别人必须立刻满足,否则就要大哭大闹。

对待孩子也是一样的。

他们要求孩子必须按照自己的期待发展,完成自己期待的大小事务。

如果没有,他们的全能自恋受挫,就会转化为全能暴怒。

他们会冲孩子发泄,会不停地唠叨,会做出伤害孩子的事情。

而孩子作为一个弱小又独立的个体,他们一直被父母支配着。

为了爱父母,他们愿意多多忍让,可是在忍让的过程孩子会越来越怨恨父母,也越来越讨厌自己。

写作业磨蹭不行,吃饭慢不行,就连走路姿势、穿什么鞋子都要被管控着。

作为父母,也许会觉得:

这样管教不是应该的吗,教育本身不就是纠正孩子的错误吗?

其实不是,这并不是教育,而是在不断压缩孩子的成长空间,不断绞杀孩子的自由意志。

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出现这样一幕幕扎心的亲子关系——

父母用心关照,孩子却觉得自己不如孤儿。

父母的高控制欲,挤占了他的自我空间。

长期共用一个灵魂,而且孩子一直是空间被压缩的那一个。

终于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

要么他“杀了”自己,完全服从父母,成为没有自我的工具人;

要么他“杀了”父母亲,完成分离,拒绝接受父母的意志强加。

哪一种,都是可悲的。

控制欲太强的自恋父母,一步步把孩子逼到了仇人的境地。



太“清白”的父母,用内疚感拴住孩子


有一类父母,身上充满了悲情的味道。

他们一生都过得很苦,为了孩子燃烧着自己。

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恨不得把骨头都砸碎了给孩子。

可是,这种父母往往换不来孩子的感恩,反而还会让孩子怨恨。

《安家》里面有一对卖包子的老严夫妻,他们一个包子赚五毛钱,住在卖包子的铺子里,靠着这样日积月累攒了300万给儿子全款买房。

他们连还贷款的苦都舍不得让儿子吃,但是儿子用什么回馈他们了呢?

儿子住进新房,把来投奔他的父母赶出门外。

这样的事情并不是个例,确实令人心酸。

可这背后藏着的真相是——

父母只付出不接受,利用“清白感”把自己置于关系的高位。

电视剧《亲爱的小孩》中,婆婆带孩子的时候沉迷打麻将,把孩子从婴儿车上摔下去了。

她采取措施不是寻求原谅,而是回到家趴在地上擦地。

儿子儿媳想要怪她,她就拿出自己擦了三遍地,每天辛辛苦苦做饭来堵住对方的嘴。

用内疚感控制孩子,也是父母常用的方式。

他们无法面对自己的内疚感,也不愿意感觉到内疚,所以就把内疚投射到孩子身上,让孩子去体验这种内疚感。

一个人的内疚感积累多了,就变成了愤怒,想要逃离的愤怒。

所以现实中:

含辛茹苦的父母,往往养出不懂感恩的孩子;
过度付出的父母,让孩子想要远离。

适当的内疚,会激发人的责任感。
但是过度内疚,会让人感到恐惧。



贬低型父母,剥夺了孩子的自尊


当父母内心缺乏安全感时,就会通过掌控孩子人生的方式,获取内心的安全感。


父母操控孩子的方式有很多。

有的是用内疚操控,有的是用冷漠操控,有的是用暴力操控,有的是用贬低的方式操控。

《圆桌派》中有一个话题讨论的是:

父母为什么喜欢告诉孩子,他们是垃圾桶捡来的?

窦文涛说了一个观点:

本质上这是一种操控,他们就是想看着你恐惧,你害怕他们就笑了。

“让孩子觉得害怕”这的确是很好的操控方式。

我们很难控制一个比我们强大的人,越是弱小的人越容易被控制。

所以父母喜欢通过贬低、否定的方式,让孩子觉得“我这么糟糕,除了父母没有人要我”,从而更好的控制孩子。

他们口口声声说是爱,是为你好,或许是在PUA。

在网上看到过一个帖子,一位网友说成年后父母都会拆他的门锁,翻他的包。

不管他多么低眉顺眼,都会被父母打骂。

父母把他当成私人物品,想打就打想骂就骂。

哪怕侮辱他人格,他还得跪舔回去,要不然父母就说他不孝顺。

从这个帖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孩子的恨意:

“后来我爆发了,谁也不理谁。”

父母的贬低、人格侮辱,把孩子亲手培养成一个仇人。

他们明明是为了更好的控制,却满嘴都是“为你好”。

当有一天,孩子不愿意继续没有尊严没有人格的生活时,就是与父母决绝之日。



 写在最后 


相信大多数父母,都不愿意和孩子成为敌对的关系。

我也知道,大多数父母并不懂爱的方式。

他们认不清自己,也不愿意了解孩子的感受。

于是,在点点滴滴的积累中,把孩子一点点推远。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爱,什么才是孩子需要的爱与自由呢?

有一位网友说的很好:

是实实在在的爱,
是不必慌张与害怕,
是付出可以得到回报,
是我爱你,你也爱我,
是我有安全感与勇气。

做到这些并不容易,因为很多父母本身都是受过伤的孩子。

虽然如此,但是想要终结代际传递,享受流动的亲子关系,我们必须从改变自我开始。

文章转载自曾奇峰心理工作室,近2000篇原创亲子/两性/个人成长心理文章,精神分析学习,7年陪伴,少点内心的冲突,多点精神的自由。作者:妙黛,中科院心理学研究生,UM心理主笔;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90后辣妈。



 ▷武志红心理咨询工作室◁ 

专业:严选300+咨询师 

 保密:严守原则 保护隐私 

口碑:10年老品牌 上万来访者信任


 看见一个养育自己的机会 

 不仅可以当好孩子的父母 

 也可以当好自己的父母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走出抑郁症,一场人生破坏性的重建医生也救不了抑郁的青少年:在笼子里养孩子,不疯才怪最容易和别人发生“关系”的女人,大都有这4个特征见不得孩子高兴的父母,再累也养不出优秀的孩子|伴读《走过百年》&《漫天樱花飞》阿雅:逃出抑郁,只做自己 | 谷雨把青春期儿子骂惨后,我才痛醒:这3类父母,千万做不得!最容易让妈妈们抑郁的夸奖,它排第一女孩毕业档案被母亲私拆后崩溃:边界模糊的父母,最容易“废掉”孩子李玟抑郁离世,残忍病因曝光:抑郁的孩子大多有6个表现,希望你一个都没见过渡十娘|我是如何走出抑郁症的深渊一个精神科医生的自述:抑郁的孩子,大多是遇到了这三道坎“跟随离异的爸爸生活后,我抑郁了”:有一种创伤,最容易被人忽略第四章 三民主义救中国 (1)清华博士一封信让无数父母难堪:这么自私的孩子,都是怎么养出来的?培养出一个心理阳光的孩子,这3件事父母尽量少做重磅!上海更新海归人才引进政策,这4类留学生再无“零门槛落户”台湾剧《造浪者》用了这4类ChatGPT核心指令,工作效率提升N倍!法律人快来看!5101 血壮山河之武汉会战 浴血田家镇 92023夏季必备这4类鞋子!舒适时髦不累脚!会“听话”的父母,才能养出愿“听话”的孩子哈佛教授的忠告:除了这4类人,其他人读文科博士很危险什么样的家庭,容易养出「定时炸弹」?到底有多少中国父母,觉得孩子抑郁是「装」的?13岁孩子被逼吃粪:超过6成的孩子被霸凌后不会告诉父母,我们应该怎么办?为什么有钱的家庭,容易养出缺爱的孩子?李玟竟然能抑郁?抑郁的人,总说这6句话!若你身边有,别以为是开玩笑!什么样的家庭,容易养出有松弛感的孩子?向松祚:这4类人,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李玟抑郁症去世,真正抑郁的人是什么样子的?雨夜賞燈記“扫兴”和“不扫兴”的父母养出来的孩子,20年后过的是两种人生,家长别不信经历弟弟被“富养”出抑郁症,深圳妈幡然醒悟:千万别用养女孩的方法养男孩”!这种家庭极容易养出抑郁的小孩,却隐藏得很好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