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萨提亚实用心理学”关注我,加★星标★
当父母无法和孩子建立联接,孩子就会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父母懂得不隔离,也不过分关注,真实地读懂孩子的感受,让爱流动到孩子身上,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知乎上有一位妈妈求助:女儿得了抑郁症,我游走在崩溃边缘,我该怎么办?
她说,女儿在高中的时候有一天情绪突然变得很奇怪,不愿意去上学,还整天将自己关在房间里面。问她原因,说不喜欢这个学校,给她换到了其他学校依然没有改变。必须要满足她的一切要求,比如吃宵夜、买衣服等,如果不满足就会把家里的东西都砸一遍,然后躲在房间里几天不出来;妈妈说:这些事令我很痛苦,有时候觉得自己活得很累,我真怕自己撑不下去。很多家长有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无法理解儿女的抑郁症,认为一个孩子不应该抑郁,认为孩子很可能是单纯的厌学。我觉得这就是家长们最急需改变的,相比孩子“生病”,家长的“病”其实更为严重,因为他们这样的理解常常会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的话言外之意就是,所谓的青春期抑郁、空心病,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孩子在替父母生病。追溯原因,从孩子婴儿时期开始,父母对孩子的“忽视心理”就已经在孩子的心理健康上埋下了病根。第一道坎:父母不接纳
学校有一个男孩,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所有人都认为他考个重点大学不是太大的问题。后来,老师将情况告诉妈妈时,却得到了决绝的回答:“老师你不用管,他只是给他不想学习找借口。”其实,当时男孩的心理问题已经很严重了,但是妈妈却还以为他在找借口。我相信,当一个孩子说“不想上学”的时候,80 %的父母都会认为孩子有点作,然后是忽视。正是这种“不被理解、不被接纳”成了孩子生病的源头。最心酸的是我跟妈妈说我得了抑郁症,我妈说“你那个样子哪还会得抑郁症?”那时候整宿整宿失眠,随时都在焦躁不安,我那么难受,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告诉她,冷嘲热讽的样子让我顿时失去信心。无奈之下,我独自去看了医生,拿到抑郁证明后,希望她能关心我一下,但是她却连问都没有问。当一个孩子开始抑郁的时候,最可怕的不是内心的压抑,而是来自最亲近的人的那份不相信和不接纳。其实孩子的每一种“病”都有前兆,并且都或多或少求助过父母。然而,父母的不接纳却给了孩子双重打击,很容易将孩子拉入更深的泥潭。孩子的成长,父母本该带着“眼睛和心”去看见孩子,不应该将自己视作“盲人”,而是去观察、去重视、接纳和解决。针对孩子抑郁的现象,一位心理专家给出了这样的意见:当孩子情绪低落时,很累、吃不下饭、睡不着、不想说话时,父母要提高警惕;无法集中学习,失去兴趣、不见人、不上学、对未来迷茫、消极的言行时,可能患有抑郁症。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疾病,最需要的是足够的正视和包容理解。特别是来自最亲密的人的共情,父母一句“我理解”,就能为他们带去莫大的精神鼓舞和支持。要知道父母的每一句“我理解”,就等同于对孩子说“我爱你”。第二道坎:父母的“爱匮乏”
一个叫石头的男孩子是独生子,从出生就是外婆在带,直到上幼儿园才被父母带到身边。当时焦虑的妈妈就频繁地拉着石头去社交,不管他害不害怕。然而,到了石头五年级,情绪就开始不稳定了,常常因为很小的事生气或者难过。而且时不时会问妈妈“你爱我吗?”,但是好像无论妈妈怎么回答,他都不满意。其实,当孩子总是问“妈妈,你爱我吗”时,是因为父母无法给他安全感,所以才会反复去确认自己是否是被爱的。这是源自于父母给的爱太“匮乏”,让孩子有一种不被爱的危机感。曾经有调查发现,患有抑郁症的孩子,几乎都是“家庭亲子关系不好”、“父母婚姻不和”或“童年不在父母身边”这三种情况的一种或者几种。就是这种缺少爱的状态,很可能会成为让其抑郁的最大诱因!一个男孩的父亲是一位显赫的医学专家,一年之内有八个月的时间在外奔波。有一次小男孩生病了,反反复复一直不见好转,医生也找不到原因。这时候,男孩的父亲从国外赶回来,刚一回来,孩子的病情就好转了。这时候史蒂夫建议这位父亲:重新考虑自己的生活方式。父亲为了治好孩子的“心理疾病”,调整了他的工作性质,不再外出,每天都会抽上半个多小时和孩子玩耍。每个周末带着孩子去游乐园玩,做亲子手工,不久之后男孩就没再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了。后来才得出结论:男孩生病,其实就是潜意识里希望得到关注。有心理学家发现,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之初,都是伴随着这样的焦虑、惶恐和疑问度过的。0-6岁最重要的“心理营养”是安全感,而安全感的关键词是“陪伴、关注和回应”。无论何时,我们都要给孩子“留”点时间,多陪一陪他;第三道坎:父母的“过度关注”
几天前看到的一本叫《你好,小朋友》的影集,记录了40年前的孩子与现在的孩子现状。那时候没有昂贵的娱乐设施,孩子们玩的都是踢毽子、抛石子、跳房子……没有上不完的补课班,闲暇之时孩子可以和小伙伴们尽情撒欢、奔跑,过的是无忧无虑的童年。他们的学业繁重,被关在家里、教室里,每天不停地学习、写作业;各种补课班、兴趣班,会让孩子累得直接在桌子上睡着;特别是有些父母习惯性地将分数当成追求的目标,抬高自己的期望,让孩子生活在被控制的牢笼里,真的就像一把利剑,刺穿孩子脆弱的心灵。孩子的问题也从内向、话少、懂事到了自卑、焦虑,甚至自我消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一位同学曾写过一篇《名校生抑郁:“天之骄子”的价值困境》的演讲文,讲到了一个患有抑郁症的女孩。从初中开始,大大小小的成绩都要被父母标注重点,然后不停地说教;不能玩手机、不能看电视,否则就会被说“你将来会有什么出息”。每天拿一堆比她优秀的孩子来比较,永远都只看重她的成绩。后来,在大学里她样样优秀,却陷入了迷茫,那时才知道自己患了抑郁症,严重时想过自杀。她说:像一个没有走的时钟,挂在墙上可以当装饰,存在又没有意义,摘下来也不是不行。父母过度关注成绩、关注孩子有没有给自己撑面子、关注孩子有没有让自己失望,但是却唯独不关注孩子的生命本身。于是,孩子就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产生“毫无价值”的负面心态。做得不好时,会自责和焦虑,会愧对父母,最后觉得自己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孩子的人生,本不该是一场被操控的“傀儡”,应该是有温度的旅行。父母不要让焦虑驱使孩子前进,更不能让孩子背负我们的不舒服,而是要用温度化解孩子的阻力。蒙台梭利说过一句话:我们要做孩子精神上的仆人,而不是主人。我们不能代替他去经受成长,也无法扫清所有障碍,解决所有问题和困境。让孩子自己去“掌握”人生,才能让他活得积极又阳光。04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
教育最难完成的事,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自愿并热切追求知识的人。
从小,父母卯足了劲地为孩子创造生活,努力地给孩子打造理想的未来,却在孩子说“我需要你”的那一刻又忽视得很彻底。
这就是为什么,在父母眼中的“我为你好”最后变成孩子怨恨父母的源头。
因为心灵不相通,永远无法让孩子的内心变得“健全”。
孩子的成长期是既敏感又寻爱的过程。
父母,就是孩子人生的“加气站”,会让孩子有底气、有勇气。
父母抓住“有度”的育儿方式,才能塑造孩子的“心灵国度”。
所以:
要当好孩子身边的“报警器”,能在孩子需要时及时出现;
做好孩子的“能量官”,用关注和回应帮孩子找到价值;
来源:萨提亚育儿(ID:satiryuer),传播萨提亚、NLP、催眠、家排、NLP教练技术、亲密关系等实用心理学,与大师相遇,让心理学快速改变你的人生,转载仅限微信公众平台,需要请联系授权。
关注萨姐,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