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世卫组织:阿斯巴甜可能致癌,但日常摄入剂量安全 | 环球科学要闻

世卫组织:阿斯巴甜可能致癌,但日常摄入剂量安全 | 环球科学要闻

科学

将环球科学设为星标

周一至周五

第一时间掌握

最新鲜的全球科技资讯



· 健康 ·
世卫组织:过量摄入阿斯巴甜可能致癌,但日常摄入剂量安全

7月14日,据世界卫生组织官网(WHO)消息,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和粮食及农业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发布了阿斯巴甜对健康影响的评估结果。阿斯巴甜是一种人工(化合物)甜味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泛用于各种食品和饮料产品。基于有限的、关于阿斯巴甜导致人类癌症(特别是肝细胞癌,肝癌的一种)的证据,IARC 将阿斯巴甜归类为可能对人类致癌(2B 组)。不过,实验动物患癌症的证据很有限,有关致癌可能机制的证据也很有限。另外,JECFA重申了阿斯巴甜接受每日摄入量仍为40mg/每千克体重。JECFA的结论是,评估的数据表明没有足够的理由改变先前确定的阿斯巴甜每日可接受摄入量(ADI)为0~40毫克/每千克体重。

JECFA表示,一个人每天的摄入量在这个限度内是安全的。例如,假设没有从其他食物摄入,一罐含有200~300毫克阿斯巴甜的无糖软饮料,一个体重70千克的成年人每天需要消耗9-14罐以上才能超过可接受的每日摄入量。

IARCJECFA对阿斯巴甜影响的评估基于从一系列来源收集的科学数据,包括同行评审论文、政府报告和出于监管目的进行的研究。这些研究已经通过独立专家的审查,两个委员会都已采取措施确保其评估的独立性和可靠性。与此同时,IARCWHO将继续监测新证据,并鼓励独立研究小组就阿斯巴甜与消费者健康影响之间的潜在关联开展进一步研究。



· 材料学 ·
中山大学王猛团队发现全新高温超导体

王猛教授展示镍氧化物La₃Ni₂O₇单晶 图片来源:中山大学

超导材料具有绝对零电阻、完全抗磁性和宏观量子隧穿效应的特殊性质,因此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应用价值。1986年,科学家首次发现铜氧化物超导材料,随后多国科学家将其超导温度提升到了液氮温区,即超过77开尔文。液氮的廉价和易得,推动了铜氧化物高温超导材料的规模化应用。然而近40年来,高温超导机理至今仍是物理学最重要的未解问题之一。直到最近,我国中山大学王猛教授团队与其他单位合作在《自然》Nature)上发表成果:首次发现液氮温区镍氧化物超导体。这是人类目前发现的第二种液氮温区非常规超导材料,将有望推动破解高温超导机理,使设计和预测高温超导材料成为可能。


王猛的团队耗时3年半,成功生长了镍氧化物La₃Ni₂O₇单晶,随后在实验上确定了此单晶材料能够在压力下实现超导,转变温度达到液氮温区,高达80开尔文。这是继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后,另一个完全不同体系的高温超导体。王猛表示,这次发现高温超导的镍氧化物,镍的价态为+2.5价,超出传统预期,其电子结构、磁性与铜氧化物完全不同。通过比较研究,将有可能确定高温超导的关键因素,推动科学家破解高温超导机理。根据机理,有望与计算机、AI技术等学科交叉后,设计、合成新的更多的更容易应用的高温超导材料,实现更加广泛的应用。(中山大学)



· 生物学 ·

猫毛虫能让人巨疼的毒液与水平基因转移有关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动物的毒液中有许多新型的化学物质。目前,许多研究分析了蛇和蜘蛛的毒液,针对昆虫毒液的研究还较为少见。近日,一篇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的论文发现,绒蛾(Megalopyge)的幼虫——猫毛虫(puss caterpillars)产生的防御性毒素能带来剧烈疼痛,而这种毒素的形成与细菌的水平基因转移有关。

为了探究水平基因转移对昆虫毒液的影响,研究团队分析了两种绒蛾的幼虫。结果发现,猫毛虫的毒液是其角质层下的分泌细胞中产生的,这些细胞通过管道与毒液刺相连。这种毒液中含有大量的成孔毒素(Pore-forming toxins,PFTs)和少量的肽,与同目中其他昆虫的毒液完全不同。研究发现,猫毛虫产生的毒素蛋白与一些致病细菌所产生的毒素十分接近,能够与细胞表面结合并形成孔洞,从而穿透细胞,引起持续性的疼痛。研究人员表示,猫毛虫的祖先或是在4亿多年前获得了细菌水平转移的毒液基因。对猫毛虫毒液的研究,不仅揭示了水平基因转移在动物毒液进化中的作用,更是为医疗药物的输送与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利于实现药物在人体内的定向输送。



· 天文学 ·
一颗有史以来观测到的最亮的系外行星

天文学家已经证实我们的银河系可能有数十亿颗行星,它们在不同的恒星周围绕转,具有各种有趣的性质。2019年,系外行星特性探测卫星(CHEOPS)发射升空,它主要关注太阳系外行星的分布以及行星特性。2020年,天文学家观测到一颗奇特的小行星LTT9779 b。它是迄今为止观测到的最亮的系外行星,反照率达到了惊人的80%。但LTT9779 b很靠近恒星,其表面温度高达2000℃,理论上很难生成用于反光的云层,因此它的高反照率一直令天文学家百思不得其解。


最近,研究人员在《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Astronomy & Astrophysics)上提出了对这个问题的一个解释。CHEOPS多次观察了LTT9779 b的凌日情况,并测量了来自恒星和行星的组合光,以此推断出LTT9779 b的真实亮度。根据这些数据,研究人员提出LTT9779 b的大气层中硅酸盐和金属蒸气含量可能超饱和,因而形成了镜子般的金属云,甚至产生了钛雨。这个假说良好地解释了LTT9779 b的高反照率。如果哈勃空间望远镜和韦布空间望远镜会进一步观测这颗行星及其大气层,或许可以为天文学家提供更多关于LTT9779 b的信息。


· 气候 ·
在更热的世界里,制冷需求增加因国家而异

巴黎协定旨在限制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不超过1.5℃。温度升高已经驱动了制冷需求,据国际能源署(IEA)报告,估计到2050年制冷所需的能源将会相当于美国、欧盟和日本2016年的电力负荷总和。据一项发表于《自然·可持续性》Nature Sustainability)的建模研究,如果全球平均升温超过1.5℃,升至超过工业革命前水平2℃,瑞士、英国和挪威的制冷需求会产生最大幅度的相对激增。这些发现还认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将会迎来制冷需求的最大增加。

根据全球大气环流模型和2006-2016年的历史气候数据,科学家评估了如果超过了1.5限制,变暖增加到2,制冷降温度日(CDD)的年度变化。CDD将平均户外温度与标准基线温度(18)作比较,以确定温度暴露和制冷需要。结果表明,更热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如中非共和国、布基纳法索、马里、南苏丹和尼日利亚)将会有最大的制冷需求增加。较冷的全球北方国家(如瑞士、英国、北欧国家、奥地利、加拿大、丹麦、新西兰和比利时)将面临需制冷日数量的相对最大增长。研究人员表示提到,关于这些气温增加何时在不同国家发生、及其他参数如湿度等变化会起到什么作用,仍存有不确定性。不过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即使温度变化很小,仍将影响热暴露和制冷需求,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


撰文:三匝、李承泽、不周、clefable

编辑:不周、clefable

封面图来源:Pixabay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世卫官宣!阿斯巴甜可能致癌,每天喝无糖可乐别超这个数…38岁张翰新恋情曝光,女方24岁肤白貌美大长腿,霸总与甜妹的故事难过:无糖可乐不能喝了?世卫组织据称将宣布阿斯巴甜可能致癌阿斯巴甜可能致癌,哪些饮料不安全?测评清单来了世卫正式宣布阿斯巴甜可能致癌;中国AI大模型“监管办法”发布;网易知识公路宣布停止运营……阿斯巴甜可能致癌,和它沾边的食物还能吃吗?“无糖”食品慎吃!人造甜味剂有风险,世卫组织机构表示阿斯巴甜可能致癌阿斯巴甜可能致癌?无糖饮料不能喝了?15分钟英文短片为你科普阿斯巴甜的黑历史!(附视频&解说稿)世卫官宣:阿斯巴甜可能致癌!意味着什么?阿斯巴甜是“可能致癌物”?世卫组织官宣了刚刚,阿斯巴甜“可能致癌”风波有了新进展,世卫组织官宣→无糖饮料可能致癌?!世卫组织给阿斯巴甜判了…世卫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阿斯巴甜是可能的致癌物“室温超导”科学家为新的常压、室温超导体申请专利;阿斯巴甜7月或将被列为可能致癌物 | 环球科学要闻刚刚! 世卫宣布阿斯巴甜可能致癌世卫正式宣布阿斯巴甜可能致癌,但无糖可乐还能放心喝健康|无糖可乐致癌?阿斯巴甜或将被世卫组织列为致癌物!别慌,实际情况好像没那么严重~~我所知道的朝鲜一天只能喝3瓶大可乐!世卫官宣:阿斯巴甜可能致癌,还是2B类阿斯巴甜正式列入「可能致癌物」,世卫组织:不建议用于控制体重报仇雪恨世卫宣布阿斯巴甜可能致癌!是不是该回归蔗糖摄入了?王兴出手!美团以20.65亿元人民币收购光年之外;微信回应多所高校停用微信支付;世卫组织据称将宣布阿斯巴甜可能致癌丨邦早报阿斯巴甜可能致癌,这些东西还能吃吗?世卫组织宣布阿斯巴甜可能致癌,还能给孩子吃「无糖食品」吗?世卫组织说阿斯巴甜“可能致癌”,这到底是多大的事儿?世卫组织:代糖阿斯巴甜可致癌!汽水、麦片,口香糖等食品 饮料中常出现靴子落地!最新,世卫官宣:阿斯巴甜可能致癌!【健康】世卫认证阿斯巴甜可能致癌!很多食品饮料都有添加!世卫组织最新发布:阿斯巴甜是可能的致癌物!每天喝9~14罐无糖饮料才超安全量最新! 世卫宣布阿斯巴甜可能致癌世卫正式宣布:阿斯巴甜可能致癌!5070 血壮山河之武汉会战 黄广战役 2Costco的蛋糕,西瓜与玫瑰早财经丨央行对人民币最新发声;苹果成为首家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的公司;阿斯巴甜或致癌?世卫组织:7月14日将回应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