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追光的日子》制片人李峥:人生何处不“高考”公众号新闻2023-07-16 09:07澎湃新闻记者 杨偲婷暑期档近些年一向是古偶的兵家必争之地,而最近一部央视一套播出的现实主义青春校园题材电视剧,却在这个夏天大放光彩,不仅央视直播收视率峰值破1.45%,优酷站内热度突破10000,豆瓣开分更是达到8.4,取得了相当不错的口碑和反响。《追光的日子》海报《追光的日子》,讲述了一位“不羁”老师郝楠和他的“放牛班”在高三一年,互相救赎共同追光的动人故事。虽说是青春校园剧常见的题材设定,该剧却以轻喜、爽燃、真挚、现实等多元风格脱颖而出,吸引了众多观众追看,其故事不仅聚焦于高考,更以点带面,呈现出同学情、师生情、亲子情,折射出教育和原生家庭等现实问题,拉动了各年龄层观众的共鸣点。“做接地气、有生活的作品”是本剧总制片人,也是完美世界影视副总裁李峥的创作初心。《追光的日子》对他来说,不仅仅是一部校园剧,更是一部“人生剧”。“我一直想做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人生剧’。这部剧里的同学情谊,师生情谊,职场关系,家庭关系,像中国社会的一个小缩影。”这个想法,与经历过高考复读的编剧赵夏盈不谋而合。她告诉李峥,在她后来的人生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她总会回想起那在巨大压力下奋斗苦读的一年,然后从中得到力量。高考对于高中生来说是人生的关键节点,而放开年龄的设限,对于大众而言,人生又何处不“高考”呢?如何以青云十四班师生为主体,以“高考”洞见人生,打造出一部青春励志人生剧,是整个团队在项目筹备初期需要去明确的重点。最大程度还原真实“我们希望能最大程度还原真实。”对于这部作品李峥谈到,“我们希望作品是从土里长出来的,它带着真实的泥土芳香,带着生命的力量长出来,逐渐长成参天大树。”为了写好这部剧,赵夏盈去毛坦厂中学采风了一个多月,采访了当地的老师、学生、家长,搜集了大量真实素材。主创团队发动亲友找到多位特级教师,成为该剧的顾问。据李峥介绍,剧中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孩子都有真实的原型,剧情也多有真实案例,剧本的开发总共用了两年多。《追光的日子》在惠州取景取景则是在走访了多个城市后,选择了惠州,“重庆、佛山、惠州、湛江、厦门都去了,最后是选择的惠州。”该剧故事发生在2011年,李峥表示,他希望选择一个看上去有生活气息,接近观众集体记忆的城市。“我们希望这个城市能代表十几年前中国最典型的城市样貌,能代表当时中国最普罗大众的生活状态。它才接近我们的现实生活,真正做到观众有共鸣能代入。”李峥坦言,“北上广深第一步就pass了,它是实现不了这个目标的。”当剧组正式动工时又撞上疫情最严重的时期,但几百号人兢兢业业没耽误过一天拍摄。拍完之后,他们又精修了一年,整整四年才完成该剧的制作。李峥笑称,对所有主创来说,这些创作历程也是一段“追光的日子”。做一颗好入口的“胶囊”近些年来,原创作品少,教育题材更是少,无疑,一部原创教育题材作品,商业上要承担较大的风险。“教育题材这些年确实比较少,要做就要做成有生活感、有意思的东西。”李峥提出一个他原创的“胶囊效应”观点。“药物外面的胶囊和糖衣,那一丝甜让你入口的时候容易下咽,里面的养分再帮你治愈。同样,影视首先是给大家带来愉悦感的市场化产品”,而《追光的日子》这部剧,兼具喜剧的无门槛性,又有燃点有感动的情绪共鸣性,多元的风格确保满足追剧大众的适口性。把作品的社会意义和市场价值有机统一,做成一个漂亮可爱的,好入口的“胶囊”,这是李峥的创作观。“幽默、风趣、新角度,避免枯燥单调的一味说教”是这部剧的风格出发点。郝楠(郭京飞 饰)对于这颗“胶囊”,演员郭京飞的加入,无疑是至关重要的。郭京飞既是该剧重要的线索性人物,也是许多爆笑梗的来源。开篇第一集,他贡献的笑点,成了不少还不了解故事的观众追剧的动力。郭京飞第一眼就喜欢上了《追光的日子》的剧本,“给郭老师看本子的时候他就被打动了,他也非常清楚,有一个良师益友,对年轻人的帮助有多大。”李峥回忆起郭京飞在剧组跟年轻演员们的相处方式融洽又自由:“他给所有人创造表演的空间。他是‘活水’,就像一个大家长一样,把包括任敏、王源在内的所有孩子们的创作欲给激发起来,激荡着大家做二次创作。”诸如郝楠房东下跪互拜、郝楠李主任走错卫生间等令观众津津乐道的趣味笑点,都是现场创作的灵光乍现。《追光的日子》剧照李峥介绍,在选角方面,演员自身的特质需要与角色高度贴合度。青云十四班里的同学们,在现实中也是新生代的年轻演员,王源、任敏等年轻演员都以诚挚的表演绘就了一幅写实的高中生群像图。“有的演员本身也是学生,父母过来跟组陪同,也会跟我们聊对于剧本的理解和他们的教育观念,还参与了客串,演家长会里的家长。”足够契合的角色和演员让这部作品首先在真实代入感上就成功了一半。人生是一场长跑“我只想给这个社会带来点新的思维方式。”作为影视人,李峥这样描述自己对这部作品的期待。“孩子们要尽量去做自己热爱且擅长的事。”在他看来,人要做热爱且擅长的事,“为什么喜欢在前擅长在后,因为喜欢,我们才能突破最灰暗最艰难甚至最绝望的日子。有的人喜欢足球,不吃饭睡觉也愿意去踢足球,有的人喜欢艺术,画画别人认为很累,他很享受。”高远(王源 饰)《追光的日子》剧照“但如果把人生看作一场长跑,你的优势只有你自己知道。”在李峥看来,要顺着自己的优点和擅长点出发去做人生规划, 而不是去跟风追逐某种热门的专业和工作,这些都会随大环境变化而变化。“行行都能出状元,就看你能跑多远,人生是一场长跑,不是短跑。当然这是我个人的观点,但我希望能给电视机前的家长和孩子们留下一个思考,究竟该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价值回归的“治愈”回到《追光的日子》,里面有一个郝楠参加同学会的场景,肉眼可见,局上的老同学们,看穿着谈吐,可能都是在世俗意义上比他成功的人。但对于郝楠来说,“这辈子就想当老师”,想要做一个为孩子们点亮一束光的执炬之人。他从一次解题,一堂课,一场家访,一次谈心入手,在无数个和学生们同处的时刻,真切地将每一个青云十四班的学生从“泥潭”中拉起,教他们知识,更引导他们找到自己的人生闪光点,大胆去追寻。理想主义向来难以被书写得令人信服,“为他人付出”这几年甚至陷入某种污名化:为爱情付出是“恋爱脑”,为工作付出就是“傻社畜”。但影视作品中被人反复咀嚼并讴歌的形象不正应当为一个虽直面现实但永远怀抱热忱的理想主义者?郝楠恰巧就是这样一个从现实中来、到理想中去的角色,也正因为其人物上闪烁着的理想光点,让许多观众在追剧同时不禁发出感慨“全世界欠我一个郝楠”“如果学生时代的我能遇见这样的老师该多好”。任真(任敏 饰)《追光的日子》剧照除了理想教师郝楠,《追光的日子》在学生、父母、教师的群像刻画中,也展现了 “付出”和“爱”的温暖救赎。无论是为了母亲的病立志成为医生的任真,和为了任真努力养家的妈妈,还是为了孩子们一心扑在工作上的郝楠,都激发着一种质朴的感动和美好。郝楠的恩师徐老师,当年没有放弃郝楠这个“差学生”,使得郝楠考上了理想的学校,成为了一位好老师。有人为他点亮一盏灯,他也将这份付出和爱传递给了后来的孩子,为他们点亮了灯。《追光的日子》所描绘的师生群像、家庭的群像,探讨了诸多青春议题,但又不止于青春。人生选择、原生家庭、学生心理等现实向议题,对于社会所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了积极的回应和理性凝视,并展现出教育的意义在于帮助青少年找到自我的道路,完成人生的自我救赎与成长。“人人都可成才,人人皆灿烂”的价值观,在当下社会,具有较强的启发性。对于这部剧,很多专家参与了顾问指导,也在很大程度上给予剧集很多的帮助与鼓励。“片中展示的师生情、同学情、亲子情点滴于生活细节之中,折射人生百态。凸显了教育的重要性,与教师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与敬业奉献。”这些来自专家的评价,让李峥也很受鼓舞,“我希望它是个动人的好故事,借用阿米尔汗说那句话,我不想走向全世界,我只想跟我的心更近一点。”他希望《追光的日子》不仅激励着青少年,更激荡每一个成年人的内心,和理想中的“郝楠”一起勇于走出内心的困境,坚定自己的目标并为此付出努力。本期编辑 周晓婧推荐阅读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