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证券时报社主办的“2023中国金融机构年度峰会暨2023中国保险业资产负债管理年会”在深圳举行。平安养老险党委书记、董事长甘为民围绕“夯实高质量养老投资体系,拥抱养老新时代”发表主题演讲。
甘为民表示,保险行业资产管理发展至今已走过整整二十年,现在总规模逾24万亿元,在资管行业规模占比已经超过18%,是大资管时代的重要参与者。行业也已然进入了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新时代。
回顾2023年上半年,百年变局持续演化,全球经济衰退压力不减。甘为民表示,近年来,全球主要经济体宏观收益率明显下行,给保险资金带来了较为严峻的挑战。
一方面,海外主要经济体在后疫情时代市场情绪表现出极大波动性。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所导致的劳动力短缺也使得成熟行业的回报率逐年下行,进而对利率顶部形成制约。另一方面,利率周期的波动出现了明显收窄的趋势。十年国债收益率也在今年5月跌破2.75关键点位,以地方债为主的长期配置品种供给不足、收益率持续回落的结构性问题并没有发生实质改观。参考日本等亚太发达经济体的发展历程,长期利率下行和资产品种萎缩将成为保险资金潜在的艰巨挑战。权益市场投资同样挑战重重。甘为民表示,权益市场结构分化进一步加剧长期资金配置难度。
一方面,经济产业迎来时代转型,带动了权益市场结构的深度调整,保险资金配置迎来了结构性压力。另一方面,宏观政策调控方式正在由逆周期调节转向更加强调跨周期作用的调节。
“对于追求长期稳定回报、并且注重短期成本管理的保险资金而言,分化特点明显的市场机会将更加考验公司精准的大势研判能力和专业的投资研究能力。”甘为民说。
作为养老保险市场最早的参与者,甘为民分享了平安养老险夯实高质量养老投资体系的经验,总结了平安养老险取得成绩的五大驱动力,包括优秀的投资领军人、专业的投研团队、科学的方法论体系、良好的投研融合文化和全面的风险管理。
甘为民表示,平安养老险坚守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坚持专业养老保险机构经营定位,持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模式。
展望行业未来的新机遇与新征程,甘为民就共同促进保险业资产管理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两点建议:
一是在全球市场的新挑战和新经济形势下,保险机构要加快构建多资产组合与多资产投资策略应用体系,夯实保险机构作为长期资金管理人、人民养老财富管理者的风险管理与主动配置能力。二是加快数字化转型建设,赋能资产负债的科学管理。切实强化保险公司在量化报表管理、个性化解决方案、成本收益压力测试等方面的管理,同时积极响应监管要求,以数字化转型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构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数字金融新格局,不断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受邀参加本次“2023中国保险业资产负债管理年会”。本次年会旨在回顾我国保险领域的发展历程,探讨当前行业内的最新观点与见解,展望行业未来的新机遇与新征程。回顾2023年上半年,百年变局持续演化,全球经济衰退压力不减。在多重挑战与困难之下,中国经济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仍然实现了平稳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经济增长的核心特征、驱动要素和主导产业均实现了深刻变化。同时,伴随着金融领域机构改革、监管政策不断完善的步伐,资本市场环境与政策调控模式正日趋成熟。在一系列深刻的结构性变化之下,保险机构作为中国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与长期资金的主要管理人,将对资本市场的良性竞争与稳定发展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保险行业资产管理发展至今已走过整整二十年,现在总规模逾24万亿元,在资管行业规模占比已经超过18%,是大资管时代的重要参与者。行业也已然进入了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新时代。在此,我们回顾过往、立足当下,应当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更加专业的能力直面全新的问题和未知的困难,共同探索长期的、有效的策略与解决方法,以促进我国保险行业的长期发展。近年来,全球主要经济体宏观收益率明显下行,给保险资金带来了较为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海外主要经济体在后疫情时代市场情绪表现出极大波动性,今年7月美国国债收益率倒挂已超过110个BP,创下近40年来历史新高。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以日本、德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社会老龄人口比例已分别超过29%和21%,所导致的劳动力短缺也使得成熟行业的回报率逐年下行,进而对利率顶部形成制约。另一方面,利率周期的波动出现了明显收窄的趋势。十年国债收益率也在今年5月跌破2.75关键点位,以地方债为主的长期配置品种供给不足、收益率持续回落的结构性问题并没有发生实质改观。此外,国内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持续深化,在全球低利率环境下,外资持有国债规模占比已达11%。参考日本等亚太发达经济体的发展历程,长期利率下行和资产品种萎缩将成为保险资金潜在的艰巨挑战。2023年上半年权益市场在全面复苏预期和需求侧信心不足的交织影响下,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格局。一方面,经济产业迎来时代转型,带动了权益市场结构的深度调整。以房地产及其相关行业所代表的传统行业明显受挫,保险资金配置迎来了结构性压力。当前,资本市场结构正在逐渐向新科技、新能源等新经济领域倾斜,上半年以通信、计算机为代表的TMT行业指数涨幅均突破20%,而房地产、建材行业跌幅均超10%。然而,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热点新兴行业估值体系缺乏客观标准和历史参照的问题也非常明显,今年上半年人工智能行业涨幅接近30%,行业整体尚处于“从0到1”的阶段。基于资金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的考量,保险资金对此类领域的投资标准和方法论仍然有待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宏观政策调控方式正在由逆周期调节转向更加强调跨周期作用的调节。政策上坚持脱虚向实、坚持“房住不炒”等重要原则。对于追求长期稳定回报、并且注重短期成本管理的保险资金而言,分化特点明显的市场机会将更加考验公司精准的大势研判能力和专业的投资研究能力。全球经济正在发生的百年大变局,国内经济市场也正在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权益市场的分化趋势愈发明显,传统强固收属性的资本密集型行业转型升级如火如荼,新兴强权益属性的行业方兴未艾。面对全球资本市场的复杂情况和未知挑战,保险机构更应该树立起保险资金运用的科学发展理念,确保人民群众的养老财富得到保值增值。平安养老作为养老保险市场最早的参与者,在长期经营发展中取得了一些成绩,我们总结分析原因了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要有优秀的投资领军人。平安养老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周传根先生长期管理保险、年金基金等绝对收益账户,善于管理大规模资金,历史业绩优异,在绝大部分年份均能超越同业和市场,是市场中难得的历经多轮牛熊检验的“全天候投资经理”。二是专业的投研团队。人才的全面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是实现投资业绩长期稳健的基础。平安养老以标准化的投研方法论体系培训人才,以高质量的团队协同、信息共享机制,高效提升团队综合实力。目前我们的投研团队专业专注、优势互补,具备丰富的投研经验,历经资本市场牛熊转换,为保险行业资金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三是科学的方法论体系。基于保险资金负债特性,我们对投资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协调统一有较高要求。通过建立一种平衡的投资原则,在投资中兼顾短期投资收益和长期投资收益、绝对收益率和相对收益率,确保资产收益和负债成本的匹配。在保险资金配置上,基于公司偿付能力管理目标建立涵盖资本充足率、盈利能力、流动性等维度的资产配置风险偏好框架,确保长期收益目标满足各类账户负债特性的要求。具体来说,通过分析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和增长走势,形成从宏观预期到微观的股债市场判断,确定资产收益和波动,形成对各组合的收益与波动的对策。结合保险业务规模增长的变化,最终得到各保险组合的配置目标,并落地执行。在品种策略上,股票方面,通过自上而下的宏观策略研究和自下而上的微观研究去寻找中期有机会的行业和个股,通过均衡配置去获取合理收益,同时避免组合过高波动;债券方面,主要通过自下而上精选久期合适、估值性价比高的个券作为底仓,在同等评级、同等久期、同等行业等多角度框架下加以数量化分析优化持仓的策略达成绝对收益目标;同时在对债券市场大势研判、曲线形态、信用利差等因素综合考量后,在控制回撤、行情明确的情况下,充分把握利率债、类权益资产右侧上涨趋势带来的交易机会,获取不同经济周期、货币政策下最受益资产品种的投资回报,达到增强组合投资收益的目的。在资产负债匹配上,则重点关注成本收益匹配、期限结构匹配和现金流匹配,努力提升投资收益率,确保收益能够覆盖成本,降低利率波动的影响;通过现金流匹配,确保不出现流动性风险。在偿付能力上,通过定期压力测试、敏感性测试等方式,确保在安全边界之上,不影响保险业务和投资的正常开展,提高资本金的使用效率。四是良好的投研融合文化。我们始终坚信研究是一切投资决策的基础,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对于人才的培养以及投研一体化的建设, 强化投研团队通力合作、业绩共担的工作意识。投研管理始终坚守专业、客观、可执行的价值导向,形成同舟共济的团队目标。五是全面的风险管理。以守法合规为前提,严格遵循监管机构的要求,高度重视公司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依托平安集团的公司治理架构,结合保险资金特点,我们确立了风险可量化、可持续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将监督执行作为核心要点去落实。平安养老坚守初心使命和责任担任,将以实际行动做好行业表率,坚持专业性养老保险机构经营定位,持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模式。为了共同促进保险业资产管理高质量发展,我有以下两点建议:一是在全球市场的新挑战和新经济形势下,保险机构要加快构建多资产组合与多资产投资策略应用体系,夯实保险机构作为长期资金管理人、人民养老财富管理者的风险管理与主动配置能力。二是加快数字化转型建设,赋能资产负债的科学管理。切实强化保险公司在量化报表管理、个性化解决方案、成本收益压力测试等方面的管理,同时积极响应监管要求,以数字化转型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构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数字金融新格局,不断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校对:杨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