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夸张,《奥本海默》是诺兰全新的代表作
在一个庸常的时代,天才还在刷新自己的上限,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去香港看完《奥本海默》,我感受到了久违的震撼。
这部电影在人物深度、事件广度和对人性的批判力度上达到了新的高度,我想大约是与原著《奥本海默传——“原子弹之父”的美国悲剧》,没错,这是一出彻头彻尾的美国悲剧,它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到美苏争霸时期。
但它所指出的人性复杂性、政治的残酷性以及科学的本质是可以让所有人感同身受的,比如,中国人会对号入座自己的奥本海默。
《奥本海默》的三个小时可以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小时是时间线交杂的,如果不是习惯了诺兰这一操作的观众,这个小时会相对困惑,而且这个小时会是你刚开始适应一大堆专用名次,如果你是向我一个的文科生,不必太在意搞懂他们每一句话的具体意思,比如你只用明白科学家们在讨论,不必搞懂他们各自提出用哪一种物质又建议用哪种反应。
第二个小时是真正的研发到试验到投掷的全过程。
第三个小时则是制造出了原子弹之后。
三个小时并非如此泾渭分明,而是互相穿插。一些“事后”的画面会在第一阶段就闪现,你会很迷惑,当然后来就会明白,这虽然是后果,但其实在奥本海默投入这场制造时,就预感到即将到来的事情。
所有这些事件通过诺兰特有的叙事方法和镜头蒙太奇,以多个层面塑造了奥本海默这个人物。这个人物身上的政治命运复杂,他渴望通过主导制造原子弹而获得“美国的爱国者”身份;
原子弹制造的正义性在不断被扭转,一开始它只是防止敌方阵营先一步出现此武器的震慑,世界大战中双方相持的底牌,奥本海默不断说服自己“你改变不了他们使用它的方法”,但它本身的杀伤力在无时无刻地摧残着科学家的神经,当它可能点燃大气层摧毁世界,当它真的成为了将人们生活的土地夷为平地的武器时,他成为了毁灭世界的人。
更可怕的是,承担了科学本身的残忍性的科学家,后期还要因其残忍性,被反而质疑是嗜血者。
而这种对科学家内心的折磨,科学家在战争中与战争后的思想变化与处境变化,实际上就是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诺兰通过奥本海默的个人史,展现的是对战争的反思,传达的是对战争中的普通民众深刻的同情。
当然,这部电影如果最终真的没有在日本上映,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它提到了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原子弹的历史事件,尽管它是客观的,可是无论如何,日本民众应该都不愿意在大银幕上再次看到。
如果说前两个小时就足以超越《敦刻尔克》,成为诺兰战争题材的新标杆。那么最后一个小时,美国政客对奥本海默的进攻,是非常精彩的政治批判和人性揭露。
基里安·墨菲必须赞美,而小罗伯特·唐尼也实在是展现出了政治小人或者说政治流氓的阴暗与可怖。
与大多数传记片不同,诺兰的传记片总是以事件写人。
全片几乎没有什么奥本海默的自我剖白,甚至,他说出来的大部分话,都是作为科学家需要展示出来的专业性、严肃性,在某些事件上他需要自我洗脑,以继续自己的研究,在某些场合,他显得幽默自如,但内心受到的折磨是毁灭性的。只要你认真经历了这观影的3个小时,你会完全理解他的内心。
除了事件写人,诺兰还为奥本海默创造了一个侧证,那就是同时代的另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爱因斯坦个人命运与奥本海默的呼应,他们在面对科学时的各自孤独与共同感受,都成为《奥本海默》在人物刻画和主题揭示上的点睛之笔。
尤其首位的呼应,那段未能揭晓的对话,起到了多重作用,既彰显了小罗伯特·唐尼饰演的政客的阴暗龌龊,也从另一个方面展现了科学家的孤独。这种英雄之间的呼应,可以说是诺兰作品的独家钤印。
的确会有大量文戏,但这就是《奥本海默》的伟大之处啊。
至于视觉方面,选择的是35mm的胶片版本。作为一个偏爱胶片质感的人,这个版本的独特魅力是,它几乎像是那个时代的纪录片,让你觉得仿佛见证了历史。而那震撼的原子弹试验场面,让我忍不住去求证,诺兰是不是真的在拍摄过程中释放过原子弹。
此前有传闻说,《奥本海默》有两个版本,香港与内地是同一个经过处理的版本。
我可以确认,两地一定是不同的版本。弗洛伦斯饰演的Jean与奥本海默在片中有三场床戏,都是性爱的正常尺度,但在内地上映,估计会做一些处理。
看起来,这三场不太好通过修改画幅或是P图的方式处理,很想知道内地发行方会想出什么样的招,拭目以待。
好 课 & 好 物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