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二刷之后不吹不黑,《奥本海默》的确过誉了!

二刷之后不吹不黑,《奥本海默》的确过誉了!

电影


《奥本海默》公映至今,全球累计票房8.69亿美金。


虽然成本高达1亿美金,但在这个成绩面前,显然已经赚得钵满盆溢。


强大的票房号召力背后,基本上能看出观众对导演诺兰和电影《奥本海默》的认可。


《奥本海默》全球票房


电影在内地上映之前,我们接连发过4篇与《奥本海默》相关的推送,分别从演员故事背景人物关系上映前瞻等4个角度,对《奥本海默》给出了极高的期待和评价。


但没有一个导演和一部电影,能让所有观众都满意,诺兰导演和他的这部《奥本海默》,同样也不例外。


看罢《奥本海默》和此前推送的4篇相关好评后,作者毛头表现出了不同意见。



尽管一再声名自己不是“诺兰黑”,还强调自己很喜欢《黑暗骑士》,但同事毛头还是一再坚持:《奥本海默》被过誉了!


用他的话说就是:缺点那么明显,就看不到吗?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他给出了以下三大理由,跟大家共同学习、探讨。


配乐太满 聒噪不堪

POST WAVE FILM

《奥本海默》最让我震撼的,并不是琼·塔特洛克身上那堪称妙绝的神级P图技巧。



而是在原子弹爆炸那一刻,恨不得把配乐铺满电影的诺兰,居然识趣地抽离了所有配乐,改用了奥本海默紧促的呼吸声。


奥本海默淹没在原子弹爆炸后的强光里,包括音乐在内的所有声响全都戛然而止,只有奥本海默粗喘的呼吸声。



要知道,这部电影从标注引进号为052的龙标画面开始,音乐几乎就没有停止过,甚至连转场之间,都没有停歇的迹象。


以至于让我产生了一个疑惑:离开强配乐,诺兰到底还会不会讲故事?


音乐作为一种抽象地操控人类情绪的艺术形式,之所以能成为电影的一部分,就是因为它可以最大化地配合画面,强化导演想要表达的情绪,甚至掌控观众的情绪。


换句话说就是:电影里的配乐,类似于看文章时的重点标注,能让受众以最快的速度,掌握某段情节的重点所在


以诺兰导演的《黑暗骑士》来举例。

小丑带人冲进布鲁斯·韦恩为检察官哈维·登特举办的募捐宴会现场,拿着刀在瑞秋脸上威胁的时候,电影用的配乐是这一段。

这段是由詹姆斯·纽顿·霍华和汉斯·季默共同谱曲的配乐,在前奏里使用了长达1分20秒的管乐,而且中间也有时间较长的一段低音,间或辅以弦乐来调谐,整个听来属于混乱中透着捉摸不定的危险。


这与小丑不按常理出牌的凶狠,以及宴会厅众人被吓得不敢吱声的现状,配合得相得益彰。


《黑暗骑士》剧照


这个阶段的诺兰和配乐,还处于相对中和的时候。


但在这之后,诺兰就沉迷在配乐带来的强情绪里,迷恋用配乐来烘托剧情的操作,以至于到了《信条》和《奥本海默》里,到了刹不住闸的地步。


《奥本海默》的原声大碟一共24首曲子,总时长是1小时24分,却铺满了电影长达3个小时的时长里——这就意味着,电影里很多地方的配乐,重复性极其高


《奥本海默》OST封面


奥本海默做实验搞砸了,诺兰要用配乐,奥本海默被老师和同学们嘲笑,诺兰要用配乐,他走路、骑马,跟情人拥抱在一起,甚至是跟小罗伯特·唐尼扮演的路易斯·施特劳斯聊天,电影转场到葛根廷大学,配乐都没有停下来过。



这并不是要说,《奥本海默》的电影原声不好。


恰恰相反,单从电影原声的角度看,瑞典作曲家路德维希·戈兰松为《奥本海默》谱写的原声大碟绝对是上乘之作,诺兰也清楚地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在诺兰邀请路德维希·戈兰松时特意强调,希望他能大量使用小提琴。


这是因为小提琴更能表现紧张和混乱的情绪状态,比如这首与电影同名的主题乐。

它出现在电影里的许多地方,但最恰当的其实是奥本海得知原子弹被投放在日本之后的反应上,它在小提琴传递的不安中,带出了奥本海默悲悯、困惑和无奈的情绪。


但问题在于,诺兰太想强调奥本海默这种悲悯、困惑和无奈的情绪,以至于让它与另一首名为《裂变》(Fission)的配乐交替使用,无时不刻地闪现在电影的角落里。

而且他似乎觉得这样不过瘾,还要在强配乐之外,使用强音效,比如奥本海默脑海里不停闪现的原子裂变的场景,以及洛斯阿拉莫斯的科学家们为奥本海默庆贺时的跺脚声。


也就是说,强配乐和强音效勾连不断的技巧,诺兰用得太密集了,以至于把观众淹没在了寻找重点表达的谜海里——尤其是这部电影信息量如此密集的情况下,可以说是被哄得人都麻了。



如果说配乐是帮导演提醒观众他想要表达什么是重点的话,那诺兰到处铺满配乐的做法无疑就是在告诉观众,整部电影都是重点


参加过考试的人都会知道这个道理:当一本教材被画的到处都是重点,那就意味着没有重点。


同理:意在强调重点的原声配乐在电影里铺得到处都是时,也就意味着它没有情绪要重点表达。


剪辑混乱 情绪飘散

POST WAVE FILM


诺兰是个喜欢打乱时间线的导演。


这就意味着,他得在剪辑上下足功夫,才能实现时间线乱、但叙事不乱的效果


所以从处女作《追随》开始,他就做了许多大胆尝试。


《追随》海报


比如《记忆碎片》,他用了两条顺序完全相反的时间线,让它们最终交叉在故事结尾,给人以醍醐灌顶的妙绝感。


这个操作诺兰肯定引以为傲,所以在《信条》里又玩了一把。


但时间总归是要往前推,他能做的更多是找出时间快慢之间的关联,然后用剪辑的技巧把它们串联在一起。


所以在《盗梦空间》《星际穿越》里,诺兰一直都在强调不同时空里时间流逝的问题,然后在结尾把它们连接起来。


《星际穿越》海报


这些电影总结来看,都是在用瞬间的观念,来替代时间的快慢,以此达成电影叙事。


在《奥本海默》里,诺兰同样没有放弃这个标志性很强的剪辑技巧:他选了两场审判,来勾勒奥本海默人生的关键时刻。


这样的剪辑思路,既可以提高故事的戏剧性,又能让那些对奥本海默并不熟悉的观众,陷入到一种猜谜般的悬疑叙事里,从而加强观众参与叙事的主动性。



但这个剪辑思路,并没有像他此前的电影那样,起到应有的作用。


这是因为,在此前的电影里,打乱时间的做法,本质上就是故事被驱动的根本原因。


比如《盗梦空间》和《星际穿越》,时间快慢从一开始就被强调了,它们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主角能做的就是对这个时间快慢不同的问题加以利用。


这是科幻题材本就具备的先天优势。


《星际穿越》剧照


但在《奥本海默》这种以人物传记为对象的现实主义故事里,时间遵从的还是最基本的状态,它并不构成驱动故事往前发展的动力。


也就是说,诺兰很可能没有足够大的自信,在一个正常的时间线里,讲述一个人物的一生。


如果处理不好,电影就成了流水账。


而最稳妥的做法,就是打乱它,让观众迷乱在两场并不是同时发生的审判里,靠他们的回忆,让观众自己去勾勒、还原。


这种过于碎片化的处理,在《奥本海默》的前三分之一体现得尤其明显。



《奥本海默》前三分之一的剧情,主要集中在他的学生时代,和他回国后开创量子力学的经历。


在这些时刻,诺兰用了大量奥本海默似乎身患抑郁症的状态,同时交叉剪辑一些中子高速运转、和原子弹爆炸的场景——它们强化了奥本海默对于原子弹被投放的罪恶感。


这跟前边说的他不停使用强配乐,在逻辑上是一致的:他需要从头到尾地给观众强调,这些经历都是有关联的,请观众相信他



可问题在于,在奥本海默的人生里,学生时代和初回美国的他,并没有原子弹被投放的罪恶感。


诺兰之所以强行如此,其实还是对顺着时间线讲故事的畏惧感在作祟。


但这并不是说,诺兰没有顺着时间线讲故事的能力。


毕竟,《致命魔术》和《黑暗骑士》就是基本顺着时间线展开故事的经典。


只不过作为局外人,更想把这个功劳归于他的弟弟乔纳森·诺兰。


离开弟弟 容易平庸

POST WAVE FILM


诺兰导演的电影里,弟弟乔纳森参与编剧的作品分别是《记忆碎片》《致命魔术》《黑暗骑士》《黑暗骑士崛起》和《星际穿越》。


诺兰兄弟(右是乔纳森·诺兰)


诺兰自己单独编剧的知名作品,则分别是处女作《追随》《盗梦空间》《敦刻尔克》《信条》和《奥本海默》。


《蝙蝠侠:侠影之谜》是诺兰与大卫·高耶联合编剧,与阿尔·帕西诺合作的《失眠症》,则是他根据挪威导演埃里克·斯柯比约格的《极度失眠》翻拍而来。


在这些作品里,最容易被奉为经典的,是乔纳森参与编剧的《记忆碎片》《致命魔术》《黑暗骑士》《黑暗骑士崛起》《星际穿越》,和诺兰单独编剧的《盗梦空间》《敦刻尔克》《信条》。


只不过,这里需要把《盗梦空间》摘出去,因为它的功劳,很大程度上可能要归于日本导演今 敏,和他的《红辣椒》


今敏导演的《红辣椒》海报


这个数量对比就意味着,离开弟弟乔纳森加持的诺兰,很容易显出水准下降的情况——这次的《奥本海默》也不例外。


通过对比会发现,乔纳森编剧的故事,不仅前后剧情的连贯性是严丝合缝的,而且要表达的主旨也很清晰明朗,人物还总是带有古典文学中的悲剧气质。


尤其在那种高概念的科幻电影里,这一点体现得尤其明显,比如《星际穿越》。


《星际穿越》剧照


它通过主人公库珀深入黑洞后的经历和抉择,抛给观众这样一个问题:面对全人类灭亡的结局,你是选择拯救全人类的火种,还是回到家人身边?


也就是说,在乔纳森的叙事里,主角始终要在宏大宿命和个人情感之间做出抉择,而且很可能这两者之间的对抗,是以牺牲个人情感为代价的。


所以在《星际穿越》里,库珀返回地球后,女儿又让他选择离开;


《记忆碎片》里,主角用不能得救的记忆来掩盖无法复仇的痛楚;


《致命魔术》则要把伪装跟无情包裹在一起,以此来对抗潜在的对手;


《黑暗骑士》系列的蝙蝠侠就更明显,他不得不以身犯险当替罪羊,用虚假的谎言来维持整个社会的正义。


《黑暗骑士》剧照


在这些故事里,主人公都是悲壮的,电影也有很强的表达。


但到了诺兰单独编剧的《敦刻尔克》《信条》和《奥本海默》,情况却开始发生变化。


诺兰无法在表达层面维持人物的悲壮感,就试图在形式上贡献让人眼花缭乱的叙事技巧,以此来遮掩表达上的欠缺。


以英法联军大撤退为背景的《敦刻尔克》如此,把第三次世界大战当背景的《信条》也是如此——它们都太宏大,盖过了主角的存在。


这两部电影在形式上过于繁琐,反而凸显了诺兰在表达上的单薄、干瘪和无趣。


《信条》海报


同理,《奥本海默》也一样。


不少人觉得《奥本海默》是在说奥本海默面对原子弹的罪恶感,觉得电影是在勾勒他因为这个罪恶感,和身为科学家的道德感,如何让他在麦肯锡主义的浪潮下,被攻讦的原因。


这没错,但也没有全对。


诺兰应该是想勾勒出那个时代的复杂与阴暗,如何披着正义的程序外衣,对心存良善的个体进行摧残。



但问题也就出在这里,因为诺兰给奥本海默设置了一个大反派,他就是小罗伯特·唐尼扮演的施特劳斯,然后把时代悬置在个人身上的对抗,给具象化了。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诺兰矮化了奥本海默的对手,同时缩小了一个时代的冲撞与矛盾,让奥本海默身上的悲壮,变成了他个人的焦虑情绪。



应该说,诺兰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所以他从来不让奥本海默在表现焦虑和矛盾时说台词。


而是让他淹没在审判里不停回忆自己的经历,同时让施特劳斯不停跟他发生矛盾,并辅以震得观众头晕目眩的配乐和音效,让观众失去思考问题的一切机会。


作者丨毛头
所见即所想。


编辑丨尤学工    排版丨lmx
媒体统筹丨佐爷灵魂贩卖馆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
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好 课 & 好 物



好书 | 《奥本海默传》

更 多 课 程 介 绍   |   专 业 干 货 分 享
⬆️ 关 注 【 后 浪 电 影 学 堂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奥本海默》的三个看点(无剧透)​《奥本海默》内地定档8月30日;万玛才旦遗作曝预告五问五答|听导演诺兰讲述《奥本海默》的幕后故事《奥本海默》性爱戏台词涉宗教经文,在这个亚洲大国遭抵制没夸张,《奥本海默》是诺兰全新的代表作看《奥本海默》前要搞清楚的事[打卡] 对《奥本海默》的总体评价《奥本海默》70 mm胶片 IMAX 看完,一群影帝飙戏真的太爽了!《奥本海默》:一部巨片的无病呻吟傲慢与矫情:《奥本海默》床戏激怒印度《窗子打开了》&《晚霞》去香港看完《奥本海默》,我感受到了久违的震撼5112 血壮山河之武汉会战 浴血田家镇 20全球破8亿美元、诺兰个人票房第四,《奥本海默》能否封神?电影“奥本海默” 观影后记(下)拌匀微博《奥本海默》观后感[预约] 如果只能看一部,《奥本海默》还是《芭比》?500万人血书求重映,中国的《奥本海默》,早就拍出来了!「苹果 GPT」首次曝光/百度称文心大模型3.5能力已超GPT-3.5/《奥本海默》确定引进诺兰《奥本海默》内地定档 8月30日上映《奥本海默》上映,有人不高兴经济学人两个词总结《奥本海默》和《芭比》,精辟!iPhone 15 Pro或面临供货短缺 / 微信支付全面开放绑定境外卡 /《奥本海默》口碑解禁世卫将阿斯巴甜列入可能对人类致癌物/Google版ChatGPT支持中文 /《奥本海默》口碑解禁闽江风景,人间仙境诺兰新片《奥本海默》确认引进,这是他最爱的38部电影《奥本海默》口碑解禁,被赞诺兰最大胆作品诺兰《奥本海默》确认引进;马浴柯、张家辉新片《重生》首曝阵容M3 MacBook Air或今年发布/PlayStation 将保留《使命召唤》/《奥本海默》成本曝光「苹果 GPT」首次曝光 / 微信提醒 FaceTime 形式骗局 /《奥本海默》确定引进《奥本海默》又激怒印度了!不向流媒体妥协,也只有诺兰和《奥本海默》能做到从谋杀未遂到加冕神坛,《奥本海默》口碑炸裂,但我不建议带孩子一起看中央银行都怕资产被没收,草民们咋玩呢?兄弟二人 分道扬镳真卷,《奥本海默》中印小黑裙质量对比【快讯】《奥本海默》即将上映|罗德岛海滩向公众开放原来《奥本海默》的背后,还藏着一位华人女科学家《奥本海默传》:诺兰的新片,为什么是奥本海默?周末闲评新片《奥本海默》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