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媒活动(71)|“构想与深耕:博士论文撰写历程”分享会
2022年7月24日晚上20:00-21:30,话媒书会读书分享活动在腾讯会议线上进行。本次读书会由牛静老师和周婷婷老师主持,同时邀请了郑州大学郑素侠老师及郑州大学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共同参与。读书会上,博士研究生张超同学分享了自己在撰写博士论文《唐山大地震纪念建筑的媒介记忆研究》过程中的心得感受。
01
大/小论文平衡
张超同学首先介绍了自己在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情况,共发表学术成果9篇,包括南大核心两篇,北大核心两篇等。基于自身经验,张超认为,博士论文要尽可能和导师研究熟知的研究领域、熟练的研究方法和可援助的领域去配合。在关于博士论文如何选题的问题上,张超总结出以下三点:数据资源、兴趣爱好和情感寄托。无论是质性研究,还是量化研究,数据资源是最重要的,这里的数据资源可以理解为便于拿到的、一手的、准确的、全面的数据;兴趣爱好意味着研究者对这篇博士论文的兴趣足以让自己潜心地在桌案前坐一年以上来完成它;情感寄托则指的是这篇论文每一章节的结论和感悟的得出能让研究者收获成就感,且这一感悟能够切实反映社会现象或解决社会问题。张超认为,在斟酌选题的过程中需要慎重思考和仔细探究,就田野调查而言,倘若遇到无法融入这一群体或无法与这一群体沟通交流获取真实想法的情况,访谈或观察就可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差。
张超还指出,读博过程中,选题的可操作性不仅关系着最后的博士论文,还可能影响着前期小论文与最终论文的关联度,大论文和小论文方向最好可以保持一致。因此,在博士论文选题方向确定后,最好可以开始筹备撰写相关主题的小论文作为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培养和补充。就华中科技大学而言,在博士论文盲审环节时,研究者需要提供论文基于的科研项目类型、与该篇论文相关的前期科研成果等,所以本校博士论文的基本生成路径在于通过小论文的支撑与积累最终产出一篇大论文;曾经参与或者主要负责某项科研项目的经历可能意味着其产出论文的严谨性与研究方向的正确性,而前期小论文的发表则可以表明研究的合理性、学理性能得到一定的保障。
02
大论文整体进展与规划
接下来,张超同学分享了博士论文的写作过程,大致规划了六个阶段来完成新的论文选题“唐山大地震纪念建筑的媒介记忆”。2019年11月-2020年1月,他查阅了大量与“唐山大地震”、“纪念建筑、建筑物”、“文化记忆”的研究论文,并将其打印成4册日复一日地坐在图书馆阅读。在这两个月中,他主要工作在于寻找论文方向并确定整体的研究框架。2020年3月-2020年5月,张超利用这三个月的时间开展调研工作,包括唐山大地震纪念建筑物的文献搜索、实地观察和访谈等。
张超认为,访谈部分可操作性较强,唐山本身是一个非大量移民的城市,很多四五十岁以上的本土居民都经历过唐山大地震,包括邻居、亲人等,大量本土人对于唐山大地震都具备可表达性。在调研中,让其印象深刻的是,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镌刻着24万地震罹难者名单的“万人墙”下一位80岁身患肺癌的老人情绪失控痛哭的场景。在随后的交谈过程中张超与老人交换了联系方式,并通过聊天访谈颠覆了其很多原本对于纪念建筑和唐山文化记忆的认知,增强了他在研究过程中的全面性和严谨性。
在持续地进行数据搜集的过程中,张超面临的主要难题是面对庞杂的纪念建筑物资料搜集无从下手。导师建议,在搜集资料过程中,当资料相当庞大时,可以选择与主题相关的爱好者去拉近与相关研究领域的距离,也就是去寻找对唐山大地震建筑物特别关注、感兴趣的爱好者。在导师的建议下,张超进行网络搜索后寻找到当地较为有名的唐山大地震纪念建筑物爱好者刘志文老师。在交流过程中,刘老师尽可能地提供了大量珍贵的文本资料与实地经验。在刘老师的帮助下,张超顺利调查到了40多处与唐山大地震相关的建筑物。
第三阶段,在接下来的两个月的时间中,根据前期文献整理和三个月的调研访谈,张超同学主要构思了论文提纲和寻找适配的理论框架。其中,2020年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44周年的纪念日,张超开展了针对纪念日的补充调研,发觉在集体记忆事件中,当亲历者去世后,文化故事就可能面临消亡的问题。在第四阶段,2020年8月-11月期间,张超在图书馆固定的315座位严格按照论文写作计划撰写完成了约23万字的博士论文。
2021年12月-2022年5月,博士论文中期审核开始,这一阶段是对论文持续“做减法”的过程,包括缩减理论概念、优化理论框架等。张超建议,博士研究生的论文初稿要尽可能丰富,这样专业的指导老师便可针对较为完善的资料提供修改建议。在得到导师和两位指导老师的认可后,以“唐山大地震纪念建筑的媒介记忆研究”为题的博士论文成功送审,张超最终顺利通过盲审和答辩。
03
博士论文概述
随后,张超同学向我们介绍了其博士论文主要的理论基础、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研究者选择以唐山大地震为主题的原因之一在于,唐山大地震发生于1976年7月28日,至今已过去了45周年。在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所提出的“集体记忆”中,45周年是集体记忆的第一个时代记忆的门槛,也是一个重要的时代节点。也就是说,在45周年后,第一批经历这一事件的人已经在面临消亡。原因之二在于,在这45周年,国家社会发生着重大变革和时代变迁,此间形成了集体精神意义的产物,并不断符号化,包括当时高耸如云的唐山抗震纪念碑,经历三次大规模变迁的唐山抗震纪念馆及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凤凰涅槃铜像等。
论文采用国家与社会的理论框架,主要采用观察法,访谈法/GIS认知空间地图和内容分析法。观察期间张超对研究区域进行了为期162天的实地观察并撰写观察笔记,并参与了唐山大地震44周年与45周年纪念仪式。另外,借鉴人文地理学对城市记忆的研究方法GIS认知空间地图,开展问卷调研建立绘制GIS认知空间地图的数据基础,采访了90名被访者,通过密度值呈现出被访者对于纪念物的认知,从而借助数据来更好地表达受访者对于纪念建筑物记忆表征或建构的过程,深入感受作为遗迹的建筑物所象征的真实历史和记忆见证。同时,采用内容分析法,主要针对《唐山劳动日报》《河北日报》《人民日报》1976年-2021年期间关于唐山大地震纪念建筑的新闻报道进行整理,并通过NVivo质性软件对于媒体是如何报道唐山大地震纪念建筑物进行内容分析。
04
感悟分享
最后,张超博士分享了7条自己在完成博士论文过程中的感悟。第一是要带着疑问做调研,而不是带着“认为的答案”去疑问。在前期调研过程中,研究者要更多地倾听,多听之后后期的访谈提问就会变得更加清晰。第二是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厚脸皮也许可以得到更多意想不到的答案。不要惧怕面对访谈对象的各种态度,努力交流沟通获取更为全面的资料。第三是努力发动你身边的人际关系,为你的调研数据“开绿灯”。第四,调研中多跑多问,寻找比你了解“它”的人,找到“关键人物”,会让你的调研事半功倍;尽量多地准备材料,防止数据资源的不足。例如刘志文老师这一“关键人物”将研究者拉进了唐山纪念物相关的人脉关系群中,后期在研究中有疑问时甚至可以直接在群里提问并得到充分全面的资料解答。第五,论文撰写中多请教老师,除了自己的导师,其他老师也是可以的,但是要注意态度与措辞。第六,多和同进度同学沟通交流,包括框架是否严格,理论是否适配,方法是否得当等,你的问题也可能是他的问题,“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起解决总是快的。第八,咬牙坚持一下,往往崩溃的边缘就是成功。
总结与交流
分享结束后进入到提问交流环节。与会同学主要针对资料体量庞大如何整理、质化研究中田野资料和理论选择如何适配的问题等进行提问,张超博士一一进行了解答。其认为,选择当下好用的数据工具和方式去减轻自身资料整理的工作量;自我提炼访谈者最常提出的内容寻找论文主要脉络;寻找适配的理论需要大量阅读,找到最具支持性的文献。郑素侠老师则与张超博士交流了皮埃尔·诺拉(Pierre Nora)的记忆之场的概念,开展深度学术对话。
交流会最后,牛静老师与周婷婷老师分别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两位老师表示,感谢张超同学向大家分享了博士论文之路的心得体会,其撰写博士论文中的态度、方法都值得我们学习。
撰文 | 张逸凡
排版 | 张逸凡
审校 | 牛 静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