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转眼就过了一大半!夏末初秋的九月有点微微的寒意,这动荡的一年还是要满怀希望地走下去,这不,Monica 又要办线下meetup啦!
先插播一个小的 announcement, 之前跳票的跟声网副总裁何挺老师 & 硅谷当红 SaaS startup Workstream CTO Max Wang 的精彩对话,已经上线播客啦!长达近3小时的精彩对话,我们分成了两期,本周会放出第二期,大家赶紧去关注 Podcast 收听吧!
喜马拉雅、Apple Podcast (需要科学上网) 搜索 Onboard!, 都有同步更新!如何做一流的技术产品?技术产品独角兽是如何炼成的?这里的技术产品,主要包括了这几年非常火热的基础软件、开发者工具、安全等领域。这些涉及底层技术的产品,随着云计算的推动,随着数据数量和使用方式的发展,随着开源(没错,怎么可能不说到开源!)商业模式的成熟,随着Snowflake 带动的一大波上市公司的涌现,可以说是过去几年最被创业者和投资人关注的创新领地之一。的确,在过去整个 SaaS 行业估值遭遇一次洗牌式的暴跌,即使在过去短暂的小回血之后,美国上市 SaaS 公司最高速成长的一批(收入 YoY growth >30%),PS 估值系数也不到一年前的1/3.但是如果细看,发现最坚挺的公司,还是这些底层技术公司。目前估值倍数最高的10家SaaS 公司里,70%都是这类技术产品公司(截至2022/8/12)。一级市场也是同样的趋势。Crunchbase 中统计的2020-2022年全球新晋独角兽中,1/3是在基础软件/技术产品之列(还不包括AI类别中属于infra 的公司)。在国内,如果你也在这个行业,一定也能切身感受到这种前所未有的热度。
然而,这类产品,比起应用层的SaaS产品,在产品设计、组织打造、商业模式等等方面,都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在M小姐日常跟startup们的讨论中,遇到很多有共性的问题:这次线下meetup,M小姐就请来了最能代表中美一线基础软件公司的技术产品经理,还有特别难得的、在硅谷开源独角兽从0到1过程的亲历者,让他们聊聊最一线的经验与思考。9月17日,这次我们在美丽的杭州,长度空前,信息密度空前!9:30am - 2:30pm(包括中午简餐),相信会是让你收获满满的一天~话不多说,Agenda 放上来,懂行的你就知道这次的活动是多么星光熠熠!- 嘉宾阵容一流,来自硅谷和中国的云厂商、开源、独角兽:AWS,Google Cloud,阿里云,Databricks, Kong, Sourcegraph,亲历过从0到1的技术人,从开发转身PM的技术产品大牛,一起碰撞
- 既有系统性 presentation,又有深入的圆桌讨论(M小姐提问的较真你值得相信!),真正的深度分享,据说都很走心
没有耐心看完具体介绍的,先扫码报名,再细看(超级有诚意的)活动说明和嘉宾介绍~为了保证交流质量,老规矩,本次闭门会仍然是报名+筛选的方式(经费在燃烧,M小姐尽力了!)限额200人,若报名成功,会在北京时间9月12日 11.59pm之前短信通知如果你是创业者、从业者或是对这个问题感兴趣有思考的朋友,快报名来一起聊聊。这次争取到了更大的场地,不过毕竟还是有限,为保证交流质量,没有直播,现场观众不超过200人,M小姐会认真审核,也希望你认真填写哦!(记得2021年第一次活动,还努力控制在70多人……)你们一定迫不及待想看看这些重磅嘉宾都是谁!毕竟,M小姐自己也没想到,能邀请到来自中美一流技术公司这么这么这么华丽的阵容。不少嘉宾是从外地赶来,能聚在一起交流太不容易了,为嘉宾们点赞!(我也才发现,本次嘉宾颜值爆表!而且Panel的三位PM,全都是技术过硬的美女!)Jia Liu, Netflix Cloud Platform PM, ex-AWS PMJia 是M小姐 AWS 的前同事。要知道,在AWS的中国PM可真是不多。作为典型的engineer 转产品的技术产品 PM,Jia 参与过的产品包括 AWS VPC, 大名鼎鼎的 Lambda, EMR。想要了解 AWS 完整的产品管理方法论,她一定有很多干货!更难得的是,Jia今年到了AWS的大客户 Netflix, 担任 Netflix Cloud infra PM. 这次,我们正好可以听听她新鲜的甲方+乙方视角下的技术产品管理思路。Fei Xue, 阿里云OLAP产品组负责人,ex-蚂蚁集团PM,ex-GCP SA这位硬核技术美女是M小姐回国以后发现的大宝藏!Fei 现在在阿里云负责OLAP产品,这大概是过去几年data infra创业领域竞争最激烈的赛道之一了。在这之前,Fei 在蚂蚁金服负责Intelligent Computing 组的产品,深度参与了AIStudio, GeaGraph, Ray 等一系列产品。Fei在的硅谷的时候,不仅担任了Google Cloud 战略大客户的 Customer engineer, 更是曾经在硅谷名噪一时的 MarkLogic (总融资超过$170M)早期分布式数据库内核软件工程师,经历了一个顶尖技术创业团队一路波折的过程。从硅谷到中国,从创业到大厂,经历这么丰富的技术PM,太值得期待了!Emma Liu, Databricks Staff PM, ex-TigerGraph PM, ex-Marklogic PM开源与否,对于一个基础软件产品意味着什么?这个话题,Emma 的经验绝对值得一听。同样是 engineer 转PM的 Emma,现在在大名鼎鼎的 Databricks 担任 Staff PM。在这之前,Emma 在融资超过$170M的图数据库创业公司 TigerGraph 担任PM,负责了 TigerGraph 在各个云平台的部署、技术生态整合等等工作,经历了公司发展最快的几年。有意思的是,跟Fei一样,Emma 之前也在 MarkLogic,经历了 MarkLogic SaaS转型的过程。这些不同数据库 startup 的经历积累出的产品管理心得,相信对创业公司的同学会尤其有启发!Guanlan Dai, Kong China GM, ex-Cloudflare tech leadGuanlan 是M小姐经常交流的一位硅谷大咖。2017年成立的Kong,应该是开源领域发展最快的独角兽之一了。从一个开源API gateway开始,通过产品扩展和战略收购(Insomnia),发展成一个 Service Connectivity Platform, 也完成了开源到商业化的探索,最近两年的收入增长高达411%!每次跟Guanlan 交流,不论是产品战略,商业化路径,GTM,还是前沿走向,M小姐都受益匪浅。这次请Guanlan 来做一个系统的 presentation,也是满足了M小姐好奇的私心呀!Danny Xu, Bytebase Co-founder & CTO, ex-Google Cloud Staff engM小姐很荣幸成为 Danny 作为co-founder的公司 Bytebase 的投资人,不过请 Danny 来可真不是为了做广告!这位90后技术大牛,见证了 Google Cloud 从2015年开始的发展历程,不仅深度参与了 Google Cloud SQL, 更是 Google Cloud 内部 Service Platform 的技术 leader, 搭建了API infra, internal service mesh 等等核心服务。传说中的 Google Feats of Engineer Award, Danny 也是最年轻的获奖者之一。当然,有这么优秀的人才把 Bytebase 这么一个看似很小却又刚需数据库变更管理工具做到性能和开发者友好的极致,自然令人期待。Danny 的分享,既有Google 搭建 Service Platform 的硬核干货,又有从到中国做技术创业的一线经历,绝对是不可多得的视角。Joe Chen, Sourcegraph Eng, Author of Gogs.ioJoe 是一位年轻但是深得M小姐认识的Google 技术大牛赞赏的开发者。一些国内的同学或许不知道 Sourcegraph,但是这个2013年就成立的开源代码搜索平台,现在估值已经超过26亿美金!用户包括各种大名鼎鼎的科技公司,Cloudflare, Hashicorp, Lyft, Nutanix 等等。Joe 早在2016年就开始参与 Sourcegraph,经历了 Sourcegraph 这一路产品化、商业化的起起伏伏。这么一个有些“非典型”的产品故事,估计你在别的地方也很难听到了!更值得一提的是 Joe 与 Sourcegraph 的相遇,是起源于 Joe 自己创建的高达 40k star 的开源项目 Gogs (https://github.com/gogs/gogs)! Gogs 背后又有什么有趣的故事,从个人 project 到经历商业化开源公司,这其中的思考,也听 Joe 娓娓道来。需要做功课的同学,也在此学习起来~不论你之前对这些公司和话题是否熟悉,都值得看看M小姐对这些公司技术产品化的一些思考,有准备地来一起交流!关于AWS,恐怕不需要做太多101 的介绍。不过,先给大家一个big picture: 当我们在讨论到底云计算是不是过热的时候,AWS(以及美国几大公有云厂商),都在以迅猛的增速告诉我们,it’s just starting.比如 Morgan Stanley 脍炙人口的 CIO Survey 显示,2022Q2 对于前几大IT开销的预期,云计算这个领域,甚至比起2021Q1还没有变化。反应在云厂商的收入增速上,看看大家都很喜欢的 Jamie Ball 的数字播报:AWS 这个790亿美金的巨无霸,还维持着超过30%的增速!注:cc=constant currency除了巨大的体量之外,AWS不论是自己的诞生,还是后来很多产品的推出,都相当具有行业前瞻性。最具代表性之一的,恐怕就是早在2014年推出的 Lambda ,可以说是serverless 的鼻祖。我们的嘉宾,Jia Liu,就曾是 Lambda 的产品经理。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年不仅 Amazon 自己在不遗余力地实践serverless,Andy Jessy 在2020年re:Invent 上说,Amazon 内部超过一半的新应用,都是在用Lambda 搭建的。而在AWS产品上,力度也绝对空前。仅仅是2021年 re:Invent 上,Analytics 就有三个产品推出了Serverless 版本:Redshift, EMR, MSK. 加上SageMaker Inference, Aurora Serverless v2, 几乎最重要的产品都有了 serverless 版本。我们也看到,serverless 也成为基础软件创业公司的新方向。Neon (serverless Postgres), Supabase (opensource Firebase), PlanetScale (MySQL serverless DB)…其中,2021年成立的Neon,聚集了PG社区大咖们,一开始就含着金汤匙:2018年成立的PlanetScale,从YouTube 内部 Vitess 数据库的商业化思路开始,pivot到了Serverless MySQL... 这提前市场6-7年的产品发布,让人不得不感慨 AWS 产品战略上的前瞻性。这种前瞻性背后,依赖的不仅仅是一个个优秀的大脑,更是一整套创新体系。对于AWS 的创新实践,Working Backwards (以终为始)的机制,大概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了。如果你还不了解这背后具体的操作,下面放几个关于这个实践中最核心的工具:PR,FAQ,Visuals。看似不过是几个走过场的文档,但是经历过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这几页纸是如何让你掉一层皮的!具体需要哪些内容,让你感受一下,如何通过系统和流程,把产品创新组织化、体系化。但是这些看似逻辑自洽的 playbook, 在具体实践中还会有哪些调整的难度,这些年是否又经历了一些变化?那就要现场听听一线实践者的分享啦。接下来的三个公司,值得一起聊聊:Databricks,Kong,Sourcegraph。你或许看得出,联系他们的关键词,就是聊技术产品创业绕不去的话题:开源。总融资额高达 $3.5B 的Databricks, 估值已经超过$38Bn,绝对是估值最高的 private infra 公司了!要聊清楚 Databricks, 恐怕一篇万字长文都不够。这里说几个对这次讨论有帮助的点:这家9年前成立的公司,绝对可以说是开源商业化的典范。就在上个月,Databricks 公布他们2022年的 annualized revenue 将会超过 $1Bn:是 2020年$400+M 收入的足足3倍还多!根据各种公开数据,我们看看这个开源标杆从蹒跚学步到健步如飞的收入增长过程:根据2021年底的数据,Databricks有7000多个客户,NDR高达150%!在这个体量还保持超过80% 的增速,真是 yyds!要理解这个数字,必须要跟最大的对手 Snowflake 比较一下,也可以感受一下云计算+大数据的大趋势下,这个行业头部玩家竞争的激烈:2020年Snowflake 上市的时候,ARR 是 $530M,3000多客户,NDR 也是惊人相似的150+%。最近2022Q2的数据,更是在一片惨淡市场中惊艳四方:这样耀眼的业绩,必须有卓越产品的支撑。从产品的角度,有两个点值得关注:要支撑起这样的体量,肯定不是一个单一产品的能力问题。所以我们就看到很多商业化开源公司都会遇到的问题:一开始都是以一个核心开源项目为主,但是在产品扩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要扩张产品线。这个过程中,新产品是单独计费,还是算在原来的 enterprise edition 里面?当然,既然开源以 SaaS 方式商业化已经是共识,怎样是一个好的 cloud hosted 产品?……Databricks 的做法也经历了不少进化,简单提两个。第一点,企业版设计:只有一个 enterprise 版本,里面包括了 Delta Lake, MLflow 多个 Databricks 开源项目的 runtime。Apache Spark vs Databricks, source: Databricks 官网相比之下, Hashicorp 采用的是不同产品单独 pricing, 多个组合的方式。后面我们看到,Kong 的产品组合设计也不一样。这跟产品属性,产品之间的相关度,用户使用方式都有密切联系,no silver bullet.Hashicorp pricing, source: Hashicorp 官网其实这个策略也跟业界生态息息相关。即使是像 Databricks 这样从开源而生的公司,在2019年推出 Delta Lake 这样一个重磅新产品的时候,也没有彻底的开源。很多人认为,虽然这赚到了 Lakehouse 市场教育的先机,似乎在 unstructured data 领域应该拔得头筹,这个概念后来也得到 AWS 的站台支持。但是这种不完全的开源,似乎给了 Snowflake 追赶的空间。这不,在 Snowflake 2022年1月宣布了对 Apache Iceberg 的支持,全面开始进军 Data Lake, 终于,在2022.6, Delta Lake 2.0 真正实现了全面开源。数据库/数仓领域的竞争,早就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点的竞争。Data infra 的竞争,早就超过了性能的比拼,随着 Snowflake 不断加大 Powered by Snowflake,Data Cloud,SnowPark 这样的生态组合拳,两个一开始还在不同用户群体中得到高度拥护的顶尖公司,终于要站到同一个战场。Twitter 上看到一个总结特别有意思,分享给大家一下。你有什么思考,欢迎留言告诉我~进一步的,如果大家对 Databricks 如何 scale 他们的 GTM 感兴趣,推荐去听一下这个 podcast, Foundation Capital 对 Databricks CEO Ali Ghodsi 的访谈。把他这么多年从一个纯技术创业者到百亿美金公司CEO学到的GTM 经验,从hiring 到薪酬设计到 sales enablement, 非常精彩。其实,刚刚提到的 Databricks 在开源产品商业化上的重点,也是其他成功商业化开源公司面临的同样问题。比如,我们另一个重磅嘉宾所在的开源独角兽:Kong.对于一个新的公司的出现,投资人总是喜欢琢磨 Why Now. 如果说 Databricks, Snowflake 所在领域兴起背后的原因,云计算,大数据等等,对大家来说都还比较好理解,那么 Kong 崛起背后的新变量,当时未必每个人都注意到。
这样一个从当时看似很小的切入点的技术公司的成长,对于创业者而言,应该会很有启发。毕竟,属于 databricks, Snowflake 这类单点百亿美金产品的机会,或许会越来越少。上一代做API 管理平台的 Mulesoft 2006年成立,2017年上市,传统API 管理市场已经得到了第一波的教育。而且也证明了,这是一个头部公司可以做到$6.5Bn 年收入的巨大市场。Mulesoft 年收入已经达到$6.5Bn (2021), source: Salesforce investor presentation真正让新一代 API 管理有机会的,是 microservice 的兴起使得企业内部API需求成百上千倍的增加,也变得越来越 mission critical.而早在2010年就成立的 Kong (当时公司名字还是Mashape),一开始想要做 API marketplace, 2015年开始转型做 API Gateway, 到现在,总融资已经超过$160M,毫无悬念地成为独角兽。跟 Databricks 类似,Kong 也是诞生于一个一开始发展就非常迅猛的社区。2017年,在他们 launch 仅仅 2年之后,已经是 Github 上最流行的 API repo, 有超过200万的下载量,用户量年增长超过30倍!(所以说,早期的开源项目增长,其实跟 ToC 产品有很多相似之处)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Kong 也在一系列的收购+自研之后,有了 Insomnia, Kuma 等多个产品。我们从多产品商业化和产品扩展两个角度简单看看。与 Databricks 不一样的是,Kong 并不是 day one all in SaaS, 他们的云产品,Konnect, 定价方式类似,但是后来推出的 Insomnia, Kong Mesh (基于开源项目Kuma)等产品,都有单独的Pricing.而这个多产品战略,是在2019年左右逐渐形成的。当年,完成了C轮融资的 Kong, 收购了开源API Testing 项目 Insomnia(延续 Postman 的路子,现在也从 testing 开始,演进成为 API Design 工具)。同年推出了 Kuma, 一个基于 Envoy 的开源 service mesh 产品,它的商业版最终成为 Kong Mesh.经过这一系列操作,始于一个 API Gateway 的 Kong, 已经围绕 Service Connectivity Platform 的愿景搭建出一套产品矩阵。在这个过程中,有太多可以从产品层面上思考的事情。比如,做 Kuma 这样已经有巨头当前的产品的时候,如何选择基于哪个生态合作?在商业化的过程中,多产品 pricing & packaging 有过哪些探索和思考?这些经验,相信会对很多商业化开源公司,尤其是技术产品公司,大有启发。一个fun fact (好吧,其实并不 fun…) 。Kong 其实一开始融资并不顺利。两位创始人从意大利来到美国的时候,在旧金山这个美国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之一,好几年都维持了一个人一年$14k 的生活成本!为什么大家说经济不好的时候,反而容易诞生好的公司,
或许就是因为,在筚路蓝缕岁月中的每一天坚持,都是对未来的拷问。
于是,可以看到更远,也走得更久更远。
最后我们简单聊聊另一个领域更清奇的开源独角兽 Sourcegraph.这个现在估值高达$2.6Bn 的公司,也是从2013年开始,走过了9年漫长的历史。这次我们可以关注的关键词,大概是:厚积薄发教育新市场,SaaS 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创始人从 Palantir, Google 等大型软件公司内部使用的 code search 工具得到启发而开始的开源项目,到了2019年,似乎才看到一个大的tick.现在,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科技公司都是 Sourcegraph 的用户,但是你或许也能感觉到,code search 并不是一个市场上非常默认的 practice.的确,这是 Sourcegraph 跟 Databricks, Kong 遇到的不一样的挑战:教育一个新市场。大型科技公司里面的最佳实践,背后往往是一套技术、use case、甚至文化支撑的体系。什么时候这个“高端”需求能成为广泛市场需求,是典型的每个创新企业都要面临的 crossing the chasm (跨越鸿沟)的问题。从网站上看到,这些常见的 sourcegraph 的使用场景,似乎是典型的 enterprise 场景。对于这样新的工具,怎样实现从开源/开发者社区到 enterprise 需求的跨越,这个商业化的过程中有哪些挑战和经验,相信也是很多创业者都要思考的。另外,M小姐注意到,成立了这么久的公司,2021年底才推出了 cloud 产品的 private beta.开源项目如何能做成一个好的cloud hosted,甚至cloud native 版本,是几乎每一个商业化开源公司都面临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在与云厂商的微妙关系中。这个话题,相信可以跟每一个嘉宾都探讨一下。最后给大家提一下,既然 panel 的两位嘉宾都曾经在 MarkLogic 工作过,这个有些高开低走的公司,或许也有一些经验教训值得在这次闭门会上讨论。这家20年前成立的公司你或许没有听说过,但是他们可以说是最早做 NoSQL 数据库的公司之一了。看看他们华丽的融资历史,在2015年,云计算都还方兴未艾、基础软件创业更是寥寥无几的时候,就拿下了超过$100M的融资,绝对不是等闲之辈!想想当时的市场, Couchbase, MongoDB, Datastax, 一众 NoSQL 厂商群雄逐鹿,都拿到了不错的融资。而2015年 MarkLogic 拿下那笔 mega round 的时候,号称已经成为最大的 NoSQL 数据库,收入超过 $100M, 超过550家客户,甚至包括了全球10最大的十家银行中的6家!然而时过境迁,当年技术最不被看好的 MongoDB 2017年上市,现在已经成为年收入接近 $1Bn, 市值超过$15Bn 的上市公司。而 MarkLogic 则在2020年被一家 PE 收购,成为了二流玩家。他们的founder, 也黯然加入了 AWS,成为 Elasticsearch 团队的一员。是当年 bet on Oracle 做了错误的选择?我们讨论新一代独角兽的时候,回头看看历史上的这些遗憾,或许也会有新的思考。亲历这个过程的两位技术女侠,也许会给你带来一些崭新的视角。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这大概是史上最唠叨的宣传稿了!不过,大家也可以感受到M小姐对于这次活动的激动了吧!每一个嘉宾,我都有好多话题想要跟他们聊,这次,一网打尽!最后,再给大家展示一下这满满大半天的agenda,你是不是更不想错过啦?既然是闭门交流,我们也定向邀请了优秀的创业者和从业者,希望到时候台上台下,能畅所欲言,碰撞出精彩的火花。如果你也对这个问题感兴趣、有思考,快报名来一起聊聊!如果你不能来,也希望你点击再看、帮忙转发,推荐杭州和各地感兴趣的小伙伴来聚聚~场地有限,观众不超过200人,M小姐会认真审核,也希望你认真填写哦
(希望疫情不要出岔子!)
限额200人,若报名成功,会在北京时间9月12日 11.59pm之前短信通知如果你是创业者、从业者或是对这个问题感兴趣有思考的朋友,快报名来一起聊聊。免责声明:嘉宾观点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机构观点,亦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如既往支持M小姐的老东家AWS!除了午饭,这次亚马逊云科技的小伙伴也会给现场的startup 同学们带来惊喜的 Startup Program,可以期待现场福利啦!以及,一家非常有调性的,面向开发者的开源数据库变更管理工具 Bytebase!2022年有些寒意的九月,一次充满诚意与热情的线下闭门会,
我们与硅谷连线,深入探讨打造世界一流技术、开源产品与组织的一线实践。
关于技术与商业的未来,不谈空洞概念,这里只有干货。
欢迎同步关注 M小姐的播客 Onboard!还有更多精彩内容!
https://www.databricks.com/blog/2020/01/23/2019-databricks-year-in-review-solving-worlds-toughest-problems.html?utm_source=pocket_mylist
https://aws.amazon.com/blogs/aws/top-announcements-of-aws-reinvent-2021/
https://aws.amazon.com/blogs/aws/introducing-amazon-redshift-serverless-run-analytics-at-any-scale-without-having-to-manage-infrastructure/
https://hhhypergrowth.com/premium-head-in-the-cloud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Cs9_-88T_c
https://www.databricks.com/blog/2022/06/30/open-sourcing-all-of-delta-lake.html
https://www.snowflake.com/blog/expanding-the-data-cloud-with-apache-iceberg/
https://hhhypergrowth.com/premium-the-snowball-effect/
https://www.quora.com/How-do-you-live-comfortably-on-a-40k-salary-in-San-Francisco/answer/Augusto-Marietti
https://medium.com/@sonicaghi/mashape-fuels-kong-growth-with-18m-from-andreessen-horowitz-61f5bd8169b4
都看到这儿了,
不戳一下这么美丽的二维码关注一下?
点赞转发打赏三连发
我也没意见 :)
****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