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我还在期待着下一次漫展,你呢?

我还在期待着下一次漫展,你呢?

动漫

你第一次去漫展的经历是怎样的?

漫展对于你而言意味着什么?

近日,各地大量漫展主办方陆续宣布延期或取消。据学术趴编辑部此前的统计,全国目前已至少有28个各类型的节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而在这样的背景下,除了从宏观的角度去了解这件事的社会影响,或许同样应该被关注的,还有那些以不同身份参与到漫展当中的人们,以及他们的所思所想。

虽然无法代表所有人的观点,但我们选择在这个时间点找来了7位不同背景、不同年龄,但都曾参与过漫展的朋友,和我们分享一些尘封许久的记忆。

接下来,就让我们听听TA们与漫展的私人故事——


kaka
“以前的漫展像社团联谊”

第一次参加漫展是2001年上中学的时候,跟着学校的漫画社团一起去打酱油。地点在抗震纪念碑附近的天津美术展览馆,场地不大,只有几个展厅。展览馆门口有一张手绘的非常大的NERV的logo海报作为标识暗号。


当时的漫展非常简陋,就是各个高校和中学的漫画社团把自己成员的绘画作品往墙上一贴,跟墙报没啥区别,大家水平也参差不齐,有很多画都是临摹的。每个社团有个木桌子,上面放着打印店打出来的介绍,还有一些比较简陋的同人志。

大家在场馆里四处逛,遇到喜欢相同作品或作者的人就停下聊一聊天,互相交换一下通信地址或邮箱地址,跟在学校开运动会或者文化节差不多。

有Cosplay的环节,大部分的cos都蛮塑料的,不过对于那个时候而言,大家已经很努力了。印象最深的是一个cos人形电脑天使心的姐姐,服装又还原妆容又美。


现场cos的大热IP有EVA、新选组、圣传、东京巴比伦、猎人、最游记、浪客剑心、火影忍者之类的,clamp的作品特别受欢迎,有位妈妈把自己的孩子cos成《圣传》里的小阿修罗。cos表演环节,突然有一组cos电影《大逃杀》的人冒出来满场追着人跑,现场飙假血,全场都在惊叫。后面还有唱动画主题歌的环节,具体唱的什么记不清了。


国内原创的比重非常小,主要都是日漫,欧美漫也基本没有。肯定有一些漫画作者混迹其中,只是因为当时大家不太知道作者的长相,所以并没有特别混乱的追星环节。


不知道这次漫展的具体组织者是谁,只知道执行是各个漫画社团做的,大家都是用爱发电,现场也没有卖东西。这里要隔空赞美一下当时我校漫画社的社长,完全就是绘画水平高且组织能力强的代名词。

对这次漫展的整体感觉是——非常简陋、朴素,更类似于社团联谊,不过来参与的人都特别兴奋,其乐融融。第一次知道身边有这么多人喜欢看漫画和画漫画。看到高校社团的漫画社做得有声有色,当时就想着等读大学一定要参加漫画社团,后来因为去的学校没有漫画社而幻灭了。

去漫展单纯是因为喜欢ACG,能和同好交流,能长见识。除了大众向的漫展,也会去同人展和主题限定展,每次都玩得很开心。

工作以后,陪漫画作者参加过漫展,也当过漫展的参展商staff。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些年国内ACG产业迅速全面地发展起来了,每一个很小的领域都细分出了专业工种,无论是相关从业人员的水平还是产业结构都已经非常成熟,社会上大家对相关产业爱好者和工作者的接受度也高了很多。以前漫展的国创内容很少,现在大众向的漫展基本已经是国创占主导地位了。

漫展给同好们提供了一个欢聚一堂的空间,一个可以允许人暂时做梦的场所,也有很多作者会以参加展会为目标激励自己创作,这种线下的三次元互动所提供的能量是线上没办法达到的。


小维
“我会秒变夸夸达人”

看到“第一次逛展”的问题,便下意识地回忆2020年的SLO15和CP26到底谁先,但其实我最初的漫展经历是……和家人一起去的!

杭州每年的中国国际动漫节,因为在劳动节举办,本地报纸也有整版的宣传,在我还没有接触“二次元”的年代,它是亲子、好友节假日出游的去处。

这是官方性质的“产业博览会”,记得中国馆一半的摊位都是各大电视台儿童频道,还有本土创作者(夏达,蝴蝶蓝等)的签售会。然而最上面的几层其实是堆满福袋、金蛋和抱枕的盗版小摊……

签售会买的《阿狸呓语》签名本

现在想来, “中国Cosplay盛典总决赛”或许是中国国际动漫节最有“同人”精神的部分!含金量超高的赛事,且13-15年正值cosplay舞台剧鼎盛期,遗憾的是我一届都没观看过(会场单独收费),非常、非常后悔。

最初和家人,然后和初高中同学,中国国际动漫节确实在某种程度上贯穿了我的青春。(也让我彻底厌倦同人缺席的漫展)所以现在想到“漫展”,回忆中最先浮现的是山水美术馆纯白的旋转阶梯,还有“四叶草”地狱般的步行路线。

我心目中CP的地位约等于漫展的耶路撒冷,第一次参展印象深刻——和朋友做足功课,购入风扇(防中暑)马扎(防长队),最后都没有用到。一下火车就去场馆,没想到场内没有行李寄存处,只能拖着行李走完全程……(第二天还能凌晨起床在迪士尼刷遍全场,年轻人的体力不可思议)

说回漫展的意义,漫展是一个……平时没有机会、也羞于表达的我也能在中心大声呼唤爱的场域。

痛包、COS、无料、横幅、锦旗、海报……会场上充斥的大量视觉符号,是无需述诸言语便可传达的“推し宣言”。

每次参展前都会印无料(免费交换的同人制品)分发


海报,锦旗,对联(赛博版)

同时,创作者和观看者也从幕后走向前台。“太太”变成了正对面的摊主,互动再也不是冰冷的点赞个数。每当到摊位前,平时超社恐的我会秒变夸夸达人。

或热烈,或隐秘,每个参与者头上的小小天线,都期待接收同频的电波。

而在互动的场合,这种默契就变成了集体狂欢。每次SLO的fanvid环节,我为cp的尖叫融入进会场的山呼海啸时,心中就会升起巨大的归属感。

星战9上映后不久的slo15,会场里对该片的吐槽横幅涂鸦不下十处,给苦于一腔怒火无人吐槽的我带来极大慰藉,从此一届不落。

前几天参加了线上举办了第二届CPO,主要功能和线下几乎一致,像素也限制不了创作者的巧思和热情,虚拟形象和会场布置都带给了和线下完全不同的体验。

连夜绘制皮肤,逼友友穿上与我进行cp合影

但总感觉少了些什么……

漫展,是会场中嘈杂纷乱的躁动,是翻动试阅本时纸张的触感,是新印好无料时油墨的味道,是电波对上后的狂喜乱舞,是手提袋中沉沉的重量。

你历经千辛万苦远到而来,因为你知道这一切都值得。


因为疫情延迟了三四次最终在22年1月的SLO17,挂出了这样的横幅。希望这一次,漫展也不要离开太久。

三届slo的手册

结束后会将购买的制品拍照反馈(即repo)


格调
“k-on永不毕业!!!”

我最早去肇庆、广州等地的漫展,大概是12-13年左右,嗯没错,就是《刀剑神域》和《境界的彼方》cos“霸展”那两年。


那时候国内二次元环境浓度还比较高,大家对日本动画作品的认同感是非常高的,创作/二创占据了漫展的中心。而且那个时候完全没有手游介入,漫展商业化属性相对要低很多,或许可以算是真真正正的“动漫展览会”吧。所有的同人摊位、展台以及相关游戏活动、嘉宾都与日本动画息息相关。虽然很多地方不成熟也很简陋,但却让我很开心。


包括像是很多Coser也没那么讲究化妆,主要都是看重服饰和道具的还原,虽然当年没有那么多化好妆的俊男美女,但简简单单却极其还原的coser也让我心生敬意。



去漫展的意义在最初对我来说是寻找同好、寻找交流,以及沉浸式的体验二次元的“破壁”。最深刻的印象是当初在一个翻唱舞台上,某个coser团体翻唱《轻音少女》的毕业曲《相遇天使》,把我听到泪流满面,当时台下所有人也在大喊——“kon永不毕业”!!!

那时候在线下看到自己喜欢的动画cv、听到当下热门动画的oped、看到各式各样作品的coser、遇见琳琅满目的太太的画作或者各种手办,都让人十分振奋,会有强烈的满足感和情怀感。


最后要诉诉苦——现在大部分漫展已经完全失去内味了,转型成了综合商业展(咳,手游展),漫展从一个高浓度的动漫爱好者聚会,变成了一般性社交聚会。

最近去广州萤火虫时,看到一些游戏互动已经是以“是否看过10部动画”为标准来定义“二次元”。嗯,这就让我有点哭笑不得了。


塔卡西
这种意志,名叫“热爱”

我不是一个常逛漫展的人,不过人生中仅有的几次漫展都让我印象深刻。

第一次是在大学的时候。大学入学前我就下定决心,大学一定要加入动漫社,而且一定要作为创作者参加漫展。这个愿望在我大二那年实现了。那时候北京的CP漫展刚办起来,我算是最早一批参加漫展的创作者了。那次出的是《夏目友人帐》的同人小说本,我负责插画,其他几位同好负责故事。印刷的钱是我们几个主创一起出的,由于小说本没有漫画本好卖,当时的目标是不亏本,最后也如愿以偿。

 
那个时候创作者们的想法都很简单,不是为了钱也不是为了利。要说真为了什么,也许就是为了“爱”。我还清楚地记得我从印刷商那里拿到成品那一刻时的欣喜。崭新的印刷物呈现出一种工业产物独有的齐整感,翻开时会散发出一种独特的油墨香。

为了省钱,我自己动手将每一本书装进塑料密封袋,并在提前预约的那几本里面放进了寄托创作者感谢的特典书签。由于一晚辗转难眠,再加上正式参展那天的过度兴奋和劳累,我回到宿舍以后便病倒了(因为年轻而犯下的过错)


另一次印象深刻的漫展经历是在时隔多年以后。当时我在日本求学,但由于穷、懒和对在高温下长时间排队的惧怕,一直没有去过传说中二次元一年一度的盛会,也就是东京同人寄卖会(Comic Market)。进入博士课程后,我有幸遇到了几个同样喜好的博士生,在同好的鼓励下,我才终于决心去进行一次“朝圣”。

第一天,我和朋友到达会场的时候是早上八点不到,但队伍已经排过了跨海大桥,幸好我们有备而来才没有在排队过程中直接中暑晕倒。十点不到,队伍就已经开始有序地进场了,人虽然多,但队伍却始终以一种不紧不慢的速度有序前进。我们在十点半左右进入会场,虽然很多摊位售卖的内容我都不甚了解,但场中的人声鼎沸还是让人不由得跟着激动起来。


我和日本朋友分头行动,由于没有什么目的,于是只是在我感兴趣的作品区域随便买了一些本子比如当时一直在玩的《创世小玩家2》的希德和男主的同人)。本来以为这次的活动资金会有剩余,但却被第二天的场子摆了一道。

主要是因为第二天参展的作品中有一个展区是个人原创出版物,我见到了许多和二次元有关或者无关的奇怪研究。内容包含但不限于昭和女装文化研究、H漫画中的牛头人研究、古早机甲文化研究、切腹研究等。我印象最深的是某大学动漫社推出的“中华二次元用语辞典”,收集了大量中文二次元用语并精准翻译成了日文。大概是因为选材有趣且制作精良的缘故,这本词典已经出到了第四期,被我一下全都买了下来。

 
现在回忆起来,这个原创展区就仿佛是Comike的一个缩影——在这里,所有人都有着不同的想法、声音和癖好。你喜欢黑长直,他喜欢人妻,我喜欢八块腹肌,而她可能喜欢上班族衬衫的绝对领域……虽然大家的喜好各有不同,但却都能彼此尊重、彼此信任,并共同遵守、维护一个约定好的底线。正如《小林家的龙女仆》形容的那样,漫展里的人仿佛被一种看不见的意志所笼罩。

这种意志,名叫“热爱”。

因热爱而产出,因热爱而聚集,因热爱发现彼此,也因热爱了解到世界的多元……人不该因为“热爱”自责,更不应该因为自己的“热爱”与他人不同就遭到排挤甚至污蔑(当然这个前提是自己的“热爱”不会伤害到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人)


思考姬
 "不只coser漂亮,我也漂亮,真好啊"

第一次去漫展的经历与楼上的塔卡西同学高度重合,同样是和学校的动漫社团一起,作为同人创作者摆摊卖本子(《无头骑士异闻录》的同人插画小说,全年龄向)

特意做了高铁去北京参加漫展,一句话形容就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漫展里周围走来走去的coser小哥哥统统帅得惨绝人寰,我见到一个就上去问合影,然后得到了一堆自己满脸痴笑对方高冷pose的照片。那时的我穿的是一件十分乡土风格的妈妈买的乖乖粗线民族风毛衣,非常破坏小哥哥们的二次元气场。

然后就是琳琅满足的各色周边小物,毛绒的、亚克力的,买得起的、买不起的。总之大家全部都买了不少东西。快要收摊回家的时候,我的学妹四仰八叉伏在我旁边正十分惬意地翻看一本刚买的本子,我瞥了一眼,内心轰然一下:哦,原来在漫展空间,正大光明地看大尺度同人作品是一种常识啊(雾)

就是这种感觉

但最深刻的记忆,依然是coser小哥哥们帅气的容颜,有cos鲁路修的,有cos爱德华的,还有盗墓笔记的小哥,大家都很入戏,神情姿态都符合人设,第一眼看到真是次元壁爆破,合影的时候那种激动和兴奋,和真人明星相比应该也没差。

从此直到现在,在漫展上寻找令人怦然心动的coser合影,就是我逛漫展的最大动力。

身材绝好,妆容精致的小姐姐们,后来也加入了我的漫展寻人清单。看到扮相元气身材又好的初音,或者服装精致、脸庞梦幻的萌王小樱,真是让人如沐春风,心情舒畅。

和好友一起抓靓丽coser,很多照片在旧手机来不及给大家秀了

JOJO火的时候,合影的乐趣又增加了,大家一起与各位cos JOJO角色的小哥哥小姐姐“JOJO立”完成合照,共同摆pose真是欢乐加倍啊。

就是这种感觉

这个时候,自己也开始逐渐注重漫展穿衣规则,每次去开始从头到脚整全套lolita,这样与喜欢的coser合影,心情也更加平等了一些,不只coser漂亮,我也漂亮,真好啊。

我依然期盼着下次去漫展,下次要打扮得更漂亮一点,抓更多的漂亮coser来合影啊。


若风
“Saber你的剑呢?”

作为一个朴素的ACG爱好者,几乎从不买周边、不cos、不买本子...对漫展为数不多的贡献或许就是门票、展会周边便利店以及1人份的二氧化碳。

但是!我真的很喜欢逛漫展啊!!!

第一次去漫展是2014年,被朋友拉去了成都的comiday13,那时候对日本动画的印象只停留在轻音少女、EVA、死神火影蜡笔小新...连朋友cos的saber也完全不知道。不过这次经历成了某种奇怪的trigger,当我看到大家那种真正热爱某种东西,然后完全不顾旁人眼光将这份热爱表现出来的姿态,真的有一种融入了另一个世界的错觉。

那一次漫展有许多许多让我印象深刻的事。

朋友cos的saber的大剑在地铁被没收了,导致在漫展和她合影的人都会吐槽“saber你的剑呢?”;穿婚纱和水手服的中年大叔流窜于会场各个角落,震惊了萌新的我一整年;看到了轻音少女五人组在买关东煮;妈妈带着女儿cos不知名戴眼罩中二角色;以及在展会的最后一天最后一个表演节目,突然响起了《灌篮高手》片尾曲《直到世界的尽头》,一群不会日语的人照样大声嘶吼着。



或许因为这次经历,我真正踏入了日本动画的大门。后来去日本留学时,当然也去了传说中的Comic Market,最深刻的印象便是感叹:真的好厉害。

大家顶着36°c+的骄阳排队好几个小时入场,横跨数个会场的巨大展厅都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超高质量cos让人都不知道看哪里;感觉一辈子都看不完的各种周边二创摊位.....


 
但其实,现在回想起来最令人回忆和感动的,却不是在日本的漫展经历,而是当年在国内的、感觉有些朴素甚至有点简陋的漫展。或许是因为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羞涩地找coser合影,或许是因为知道在国内的困难处境,反而更能看见大家的热情和眼中的光。

作为一个朴素的ACG爱好者,几乎从不买周边、不cos、不买本子...对漫展为数不多的贡献或许就是门票、展会周边便利店以及1人份二氧化碳,但是我也想和喜欢ACG的朋友们一起,一起偶尔找个地方玩耍。

各种奇怪的cos(旁边还有一只Q版的爱酱)

第一次见识到了传说中的围成一圈拍照



文文
“美好时光,只在昨日”


人生中第一次参加漫展是在2009年8月16日。


当年的对漫展一无所知。去凑这个热闹原因有二:其一,刚上大学的假期回乡还想和高中同学一聚,那么必须大家要一起找点事儿做;其二,当年我刚开始学习摄影,拍风景靠旅游。但想练练人像,对于单身狗来说则显得异常困难——你肯定想拍拍妹子、在摄影论坛(当年的摄影交流还主要靠“无忌”“蜂鸟”等传统摄影主题BBS)博得一些关注。

而对人像摄影来说——彼时(可能现在依然如此)的评价标准往往是“内容”要大于“构图、虚化、用光”这些技术指标的,漫展想必有些可以拍摄的coser,能提供这个机会。

 
当时拍的照片我还留着,刚刚我从头到尾浏览了一下那天拍的照片——似乎并没有拍到什么coser,倒是拍到了卖盗版挂画的落寞老哥(见上图)。当时的我把漫展的照片都上传到了校内(人人网)上,并命名为“8月16日乱乱乱”,这大概就是我人生第一次参加漫展的直观感受。

2009年下半年,我加入了摄影⑨课(如果有人还记得这个组织的话),也加入了大学的动漫社。


这两件事对我未来的人际关系和人生轨迹确实带来了一些影响,而且也当然增加了我参加漫展的频率——原因有二:其一,摄影⑨课当时以Acfun的摄影爱好者为核心,以漫展出没拍照(搅基←这个词好有时代感)交流为主要活动;其二,国内大学办动漫社团的话Cosplay是一个比较能够提高社员参与度、增加社团凝聚力、提高社团知名度的好活动——因此我理所当然地也成了随着社团、友人们出入各种漫展的拍照工具人了。

读大学那几年便参加了不少漫展,也在当时当地的二次元摄影圈(暂且叫这个名字)积累了一定名气。


彼时多沉浸于东方project,因此拍摄的题材、参加的团多以东方居多。2012年的夏天我很忙,忙着毕业、散伙饭、旅行,也集中参加了当年夏天的“国际动漫节”“Chinajoy”等活动。但没想到的是这竟然是为数不多最后漫展的回忆了。大学毕业后,朋友也四散而去,而伴随着后来的升学、四处辗转,便也没有动力去前往漫展了。


 
不过由于我一直生活在非一线城市,所以本地基本没有同人展类型的漫展。第一次参加同人展还是借着出国留学之便参加了Comiket。不过留下的印象也是跑来跑去帮国内同好代购,尤其是夏comi更是热的印象深刻。上面是手机里搜刮来的仅剩的几张照片。


说来有趣,10年前的春天我便经历过一次漫展停办的事件。大年我们去这些参加漫展的人一直等到中午,才意识到漫展是办不了了,下午风很大,把很多提前搭设的棚子吹翻,留的一地破败。但那时虽然没有参加漫展,却借着这个机会结识了一些朋友,大部分失去了联系,部分保留联系的不少也失去了二次元的兴趣。当年一同前往漫展的人也成为了似乎再也不会见面的陌生人。

这些年听闻漫展摄影的技术不断发展,出现了“多灯神教”、环闪、超广角大长腿等各种新“流派”,质量也越来越高。在已经步入工作岗位的今天,连照相机我都很少再有拿起把玩的动力——然而回想这10多年的“漫展经历”,那些年的漫展对于我来说是什么呢?它伴随着一个工具性的初衷、以社交为动力成长,最终随着社交关系的消亡而消亡。

美好时光,只在昨日。



*学术趴现已入驻各大平台,欢迎在微博、B站、YouTube搜索“动画学术趴”

— 点击图片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Johns Creek 新建市中心+购物中心!耗资3.5 亿美元、比Avalon还要高级,你期待吗?"我还爱着德普"艾梅柏访谈再冒奇葩言论,网友们:??找工作就像找对象,你会如何给前任打分呢?“我还在医院做试管,老公已跟别人怀了2胎”这部离婚纪录片全程高能,律师说出婚姻自救真相唐山女研究生被强奸,打断腿爬行2公里报警?烧烤店受害人妈妈首次发声!先别急着下定论...我的MBTI性格类型是INTJ,你呢?大话西游4:解读《西游记》有6大派别,你属于那一派呢?上一秒还在讨论怎么抓黑社会老大,下一秒你自己的老大被抓 | 大头马 一席第901位讲者【皇家学院讲座】量子场,天地阴阳及万象 - By David Tong。Enjoy!上台以来第一次! 魁省省长支持率跌破50%, 更麻烦的还在后头…如果有一天离开德国,我大概会想念这些德国食物吧,你们呢?接着讲第二个动物的故事,跟减肥有关。。看新晋网红董宇辉直播,有人哭着下单花了35年我才真正学会「做自己」,你呢?屡北屡战“如果有机会,我还想来这里”|告别爱彼迎深圳立法尊重病人临终决定权,你期待全国推广么?法律专栏|考试作弊被记过,我还能入伍吗?家人曾违法犯罪,影响我参军吗?连夜飙到9.9,我还嫌她不够火【民生】最新通胀调查:想过得滋润,每月还差500欧,你呢?救命!我还想用 Kindle 看书,停运前要如何自救?当我跑步的时候,我还在拯救世界房贷利率降到比08年还低!房贷压力跟着下降了么?揭秘中国人的房贷真相我刚下班,挺惨的。你呢?是谁在期待与戏剧舞台的久别重逢拒绝加糖食品计划- 跑马,铁人绕道若我还在文明社会生活,就别要求我有荒野求生的能力HFpEF的这些药物治疗新进展,你明确了吗?我家80%的管教冲突,都可以用这招解决,而且爸爸比我还擅长“期待是所有心痛的根源。” 如何对生活和他人抱有合理的期待?AI那么牛,你怎么不能预测地震呢?“在新加坡的异乡人们,我想家了,你们呢?”育儿中不易被发现的十大冷暴力,你是不是也在有意无意中使用呢?SPACEZ公司发言人发布公告。。卵生、胎生、卵胎生?我绕晕了...你呢?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