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共情又如何
上周没有按时发文章,实在是不知道该写些什么。想来我们刚开始打算做这个公众号时说要鞭策自己,定期分享生活感悟,然而到现在,因为没有什么生活,所以就也写不出什么感悟。
上一次旅行是去年的公司团建,再上一次则是前年的weekend trip,曾经那个生活“光怪陆离”的少女,居然生活变得如此单调,不禁一声叹息。
本周“二舅”的短视频火了起来,我看后并没有我朋友圈中或B站弹幕中那么深刻的“被击中感”,我也没有想明白,为什么看完之后就跟自己和解了,就不再精神内耗了,或者说,我根本不理解到底什么是精神内耗。
这让我联想到我对流行的态度还是有蛮大转变的,在过去20多年间,从对流行趋之若鹜,到坚决反流行,再到基本可以接纳自己对流行的不接纳,也算个体觉醒的过程吧。
25岁之前,自己被消费主义洗脑还是很严重的,经历过在收入水平远远没有达标时,就去超前消费,即使一件短袖都要花几千块钱;包包的品牌必须“下一个要更好”,严格遵照Kate Spade-Michael Kors-Coach-Hugo Boss-Burberry-Saint Laurent-Chanel-Hermes的顺序进阶,当自己也可以负担Hermes的时候,我将此定义为女性经济独立之标志。但后来,陆续接触一些对消费主义的批判,慢慢地自己可以跳脱出来,不会再被大牌捆绑,即使在三里屯背着帆布包也不会感觉不自信、不经济独立。
再比如对于文科生的讨论,的确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文科生是因为不够聪明、理科学不明白才去学文科的,文科生只需要背下来、写出来、字体漂亮就可以了。这样的言论,在相当一部分家长、一些创投圈所谓的精英人士等等,还蛮经常听到。这也是一种流行吧,一种绝大多数人秉持的、对自己不利、且自己并不认同的流行观点,我的做法态度也从自我否定,变成争论,再到接纳和看情况决定是否去争论。社会分化最明显的体现就是认知分化,在不同认知世界中,花太多口舌都是白费的。有些人不会看到文科生强大的逻辑推演能力、融汇古今的视角,甚至有些文科生的数学和物理其实也非常出色。
我是豆瓣的资深用户,每年豆瓣都会出年度报告,有两项是“别人打分高而你打分低”以及“别人打分低而你打分高”。一开始,我会觉得自己眼光有问题,或者有些经典作品我肯定没有认真看或没有看懂才打低分,但现在都释然了,的确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呀,有不同观点,就去怀着open的心态去碰撞,去了解别人的想法及背后的原因,这样认知才能有升级。比如去年只有我一个人mark了《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这一本书,虽然我觉得这个报告很详实;再比如《企业IT架构转型之道:阿里巴巴中台战略思想与架构实践》,“他们都说好,你却偏偏不喜欢,9月6日给出2星”。
回到“二舅”这一部作品,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真实的呈现方式,也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只是我没有办法认同说单靠这一个故事就治愈自己的精神内耗,今晚我看完了这个视频,第二天我将以全新的视角来解读现实生活,大概不太可能。其实好多人,包括我们自己,都在非常努力地活着,与其说是二舅治愈了自己,不如说最终还得靠自己才能治愈自己。
几年前,我对流行的态度比较深地受社会学作品《乌合之众》和《群氓的时代》影响,对流行整体上表示厌恶和抗拒,最近这种倾向倒是有所减轻。
没有共情又如何呢,用陈寅恪大师赠与王国维大师的话来说,“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何其宝贵。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