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降压药会成瘾?这背后是一种对医药的典型误解

降压药会成瘾?这背后是一种对医药的典型误解

公众号新闻

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听过这样的传言,“降压药会成瘾”,“一吃上就不能停”。这背后显示的其实是一种对药物使用的典型误解。——是吃药导致上瘾?还是疾病本身就有持续性,需要坚持吃药保护身体平衡?本文藉由对“高血压”这一代表性疾病的介绍,力求增进公众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作者:徐斯佳

来源:科学辟谣


高血压是影响着全球约15亿人健康的慢性疾病。它如同那悬吊着达摩克里斯之剑的细绳,令心肌梗塞、心力衰竭、脑卒中(即“中风”)等生命威胁不期而至。 


二十世纪中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取得杰出成就的三巨头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均死于高血压并发症。他们并非缺少良好的医疗条件,而是当时的人们普遍没有意识到长期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即使在相关知识和医疗资源十分普及的今日,仍有很多人认为降压药有毒、易上瘾,抵触高血压治疗,导致每年约1000万人过早死于高血压。这之间究竟有怎样的误解和矛盾?


我不会永远沉默


高血压是沉默的健康杀手。这种沉默在体检中被打破时,很多人都认为是偶然的偏差。事实上,他可能已经在高血压状态下毫无察觉地生活了多年。头晕头痛这类被认为典型的症状其实并不普遍,这也是很多患者缺乏患病真实感的原因。


正如持续的精神压力让人不堪忍受,长期处于血压增高状态下,人体的重要脏器——心脏、大脑、肾脏等同样不堪重负。高血压的并发症可能致残,并带来经济上的巨大负担。仅脑卒中一项,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经济负担就高达400亿元。而我国人口基数大,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心脑血管患者将超过5亿,患病人群的日趋年轻化也令人堪忧。


绝大多数高血压是自发的,虽然遗传、肥胖、抽烟、高盐饮食等都是重要诱因,但高血压确切的病因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人体的循环系统就像水泵。血液从心脏泵出时,冲击血管(动脉)壁的力量就形成了血压。泵得太快太用力、血量太足、血管弹性差或有堵塞……都可能使压力超出负荷。长时间承受高压的血管会局部向外凸出,产生薄弱点,容易发生破裂。根据血管的位置不同,可能导致大动脉撕裂、脑卒中、失明等。而人体的生理机制比水泵复杂得多,神经内分泌系统等也参与血压的调节。所以,血压看似一个独立指标,其实是众多因素的综合投影。


降压药真正的作用不是治疗是预防


像一列驶离站台的火车,高血压状态一旦形成,如无干预难以自行逆转,并且会随年龄增长、动脉硬化的加重等因素不断发展。


高血压无法根治。降压治疗的目的不只是数值上的追求,而是保护长期处于 “高压”威慑下的重要脏器,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一般来说,为有效降低风险,须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但这个标准也因人群而异。2020年5月国际高血压学会发布的《高血压实践指南》中指出,65岁以下人群的最佳标准为130/80毫米汞柱。对同时有血脂血糖异常、高血压家族史等危险因素的患者,标准也须更严格。而老年人常合并脑供血不足,血压标准则可适当放宽。


低盐饮食等生活习惯是降压治疗的基础,能改善轻度的血压增高。但仅靠这些不足以使血压达标时,就需要药物的保驾护航。


不同种类的降压药各有侧重:有的减缓心律,减弱收缩力,让心脏泵血不那么气势汹汹;有的通过利尿将多余水分排出体外,减少整体负担;有的则擅长放松紧张的血管。但遗憾的是,没有一种药物能完美照顾每个环节。


严格来说,降压治疗的成功与否,不能以短期内血压值的高低来论断,只有当患者终其余生都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才能说治疗有效。如果无视血压高低,最终导致身体功能偏废或需要机器辅助生活,此后再积极控制血压,也不过是亡羊补牢,身体再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降压药的 “上瘾”假象


药物上瘾的专业说法是“药物依赖”,是在反复、长期或高剂量使用某种药物后产生的一种病态的强迫行为。药物的使用不再是出于医疗需求,而是为了躲避因戒断引起的身体不适,并且对用药行为的开始或结束,以及药物剂量无法控制。


不管怎么看,降压治疗与药物依赖都有本质不同。


首先,血压升高的原始诱因与降压药无关,药物降压是为了预防高血压持续状态下的并发症,长期的健康收益远远超过药物的某些不良反应。


确切地说,须终生坚持的是血压管理,不能只片面地看到“药不能停”。人的精神、身体状态、季节更替等都会引起血压波动。比如夏天,血管舒张,血压整体水平可能比冬季低。这种情况下,医生可能建议原本服药剂量较少的患者暂停用药。但每天监测血压、低盐饮食、治疗基础疾病却不可松懈。总之,一切以血压稳态为主,降压药的剂量和处方策略是可以灵活调整的,这也与药物依赖的失控不同。


降压药“上瘾”的另一个假象是联合用药,似乎“药越吃越多”。事实上,仅用一种降压药就把血压控制得非常理想的情况是很少的。目前临床上更推荐将不同类型的降压药进行组合。研究表明,中国约81.5%的高血压患者只服用一种降压药,高血压控制率仅6%,而同年龄段的美国患者超过60%都服用了两种以上的药物,其控制率达到60%以上。


联合用药的好处在于,每一种药物的剂量都能减少,相应地,副作用也更小。联合用药的原则是:降压效果协同促进、副作用互相抵消。比如扩张血管的降压药可能引起面部潮红、心悸,而配合减缓心率的降压药,患者就会比较舒适。总之,联合用药能以更小的剂量和风险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是性价比更高的治疗策略。


其实换个角度想,我们每天洗完脸抹润肤霜来保护环境和岁月摧残下的脆弱皮肤,但这并不能算是上瘾行为。反观抽烟喝酒、熬夜、外卖宵夜……这些明知费钱又对身体没有好处的行为,很多人却因为一时的痛快,多年如一日地乐此不疲。人们对于“上瘾”的多重标准,着实耐人寻味。


人类为何总是 “讳疾忌医”?


英国电影《四重唱》中有一句经典台词: “都八十岁了,就算戒烟能多活多久?一星期?说不定那一星期还在天天下雨”。


渴望生存是人类的本能,但对于医学治疗的抵抗情绪可能和高血压一样普遍。据统计,被确诊并要求服用降压药后,一年内约40%的人自行中断服药。而这种情况在其他疾病的治疗中也是常态。


一个主要原因是很多人怕“吃亏”。由于对疾病及其后果缺乏认识,治疗的获益短期内也难以察觉。而长期服药、复诊都需要付出时间和经济上的代价。再加上被传闻放大的药物副作用,看病吃药便像极了“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治疗过程不够省心,也是“劝退”的原因之一。比如上文中提到的联合用药,就算好处很多,但有些人工作繁忙,老年人行动不便,记性也不好,因此也难以坚持。


影响人们治疗积极性最关键的是三个因素:获益、方便和信任。


充分认识疾病恶化带来的损失,以及治疗如何帮助我们避免这种损失,能增加配合治疗的动力。而简化治疗的步骤,降低操作上的阻力也是医药领域正在努力的方向。现在已有很多长效药物被应用于临床,减少用药的次数。包括有特殊控释膜的降压药、长效胰岛素,皮下植入式避孕药等等。远程式、可穿戴的医疗设备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门,患者的检测指标可随时随地获取,甚至关联到医疗机构,减少复诊次数。


但最根本的一点是医患之间的信任。有趣的是,在医生的专业背景和大量的科学证据前,很多人仍更愿意相信坊间传闻,轻易改变对治疗的态度。比起清冷的白大褂和数据,那些“有人说”的故事往往更有人情味,也更容易理解并为人接受,虽然它们常常缺乏事实依据。


医患关系是如今备受关注的话题。当代最理想的医患模式是共同参与。但现实是,由于种种因素,患者不愿多说,医生也很少多问。比如患者不能按医嘱进行治疗,他是否有经济上的顾虑?是否因为工作昼夜颠倒,难以保证按时用药?如果担心某些传闻的药物副作用,具体又是哪一种?


比如听说某些降压药能引起性功能障碍,一些男性患者可能因此有所顾虑。但他们不知道的是高血压会损伤血管,令阴茎海绵体血窦不能正常扩张,其本身就是影响性功能的危险因素,如果对药物的副作用敏感,可改用其他种类的降压药,并配合一些改善性功能的药物。这些在临床上都是可以做到的。但如果双方缺乏沟通,就不会了解进一步的细节。很多事情就可能有完全不同的走向。


近年来,我国虽然在高血压的研究与防治上取得了诸多进展,但患病率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数量仍居世界首位。相比肿瘤等恶性疾病的决绝,无论从时间上还是手段上,高血压留给我们的应对余地其实是很充足的。无数历史教训和身边人的经历都告诉我们:应予治疗以理性,而不是无视科学,倒退回从前,为理性谋求治疗。


正确认识高血压,认识降压药,直面顾虑、解决顾虑,才能帮助我们守护好脆弱而珍贵的生命。通过对这类问题的透彻了解,才能建立正确的用药观念,真正帮我们远离对医学的种种误解。


参考资料:

1. ISH 2020全球高血压实践指南

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 global brief on hypertension: silent killer, global public health crisis: World Health Day 2013[R].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3.

3. Vrijens B, Antoniou S, Burnier M, de la Sierra A, Volpe M. Current Situation of Medication Adherence in Hypertension. Front Pharmacol. 2017 Mar 1;8:100.


作者 | 徐斯佳 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院 

责编 | 高佩雯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李玟二姐怒撕李玟老公!男方真实身份曝光,社媒突然更改简介!这背后的隐情让人唏嘘...降压药物与CKD常用药物的相互作用知多少实力硬核or割韭菜成瘾?这个国货护肤应该被看见!降压药不知道怎么选?看这篇就够了!中国创新型企业为何屡创惊喜?背后是一套政治逻辑医药反腐不止一阵风暴,背后是一场系统战役澳洲奔驰“霸道”停车,激怒当地人!网友:豪车司机的典型作风医药周报:历史大底部,多因素支撑医药板块企稳回升【东吴医药朱国广/周新明团队】降压药一针管半年,慢性病以后还用吃药吗?596页!医药深度:多因素共振,2024年有望开启医药牛市【东吴医药朱国广团队】给世界特奥会做义工的两次经历(五)六大类降压药够用吗?盘点新兴的降压药物医药行业周报:临床学术会议有序恢复,战略性配置医药板块【东吴医药朱国广/周新明团队】不同降压药物疗效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个性化降压方案或可能实现《八角笼中》爆火:善良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能力23天!东北美甲店老板娘,摇身一变,成了国企老总。这背后的水,有多深?日本替人辞职业务爆火!这背后,是内疚到不敢辞职的年轻人卫网君:华为卫星电话真伪背后是一段国产卫星通信崛起史;中国正在研究利用月球熔洞建设月球科研基地;牛粪将转化为太空启动的火箭燃料中美传来大消息!这方面合作将显著增加,影响多大?这条赛道持续拉升,背后是何逻辑支撑?i-Refill | 诺贝尔医学奖颁给mRNA疫苗:背后是一场长达40年的坚持房产大跌,江河日下血压偏低还要继续吃降压药,会不会出问题?《花信风之芒种》武打明星的爱情指数:身具武艺难轻松,心有灵犀一点通脑血管病后抑郁了,长期使用抗抑郁药会成瘾吗?罗翔:拒绝读书是一种愚蠢,因为读书而滋生出骄傲与傲慢是一种更大的愚蠢37岁中国女留学生国外活活饿死!家人拒收尸!这背后的故事,太讽刺...英国这里1英镑就能买房子?这背后附带的条件,还挺不错~何炅被保姆告上法庭败诉,这背后的真相藏着人性最大的恶官方下场,高考生学医就给5~15万!这背后是医学生的崛起,还是中国医疗的无奈?华为卫星电话真伪遭质疑!?背后是一段国产卫星通信崛起史《山坡羊 - 芒种》一文打尽,三种降压治疗策略+九种合并症降压治疗吃降压药10年,出现“药毒”怎么办?该停药还是换药?医生给出了7点忠告老年高血压患者,如何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降压药?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