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来源:每晚一卷书(ID: JYXZ89896)
学者宁冬梅说,苏轼之所以成为苏轼,最可贵的就是他能“齐得失,忘祸福”。但不管境遇如何,他始终保持豁达之心,容得下所有遇到的人和事。看懂苏轼才明白,人生的最高境界,不过是能忍,能让,能原谅。
“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人生一世间,不会万事顺遂,一味意气用事,不但无法化解危机,还会带来更多灾难。
熙宁年间,苏轼任翰林学士,与吕惠卿等新党人物一向不和。对于吕惠卿的轻蔑,年轻的苏轼不堪其辱,当即上书,斥责吕惠卿“穷奸积恶”。
可没想到的是,其中一句“凶人在位,民不奠居”,却被御史们抓住,说他对皇帝含沙射影。
不仅如此,他还彻底得罪新党,埋下了日后“乌台诗案”的祸根。
弘一大师说:“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人唯有能忍,受得了毁谤和屈辱,保持定力,不断修行,生活才会过得顺遂。
之后四十多年里,他逢考必败,六十多岁还只是一个穷秀才。
多年以来,他都是别人眼中的笑话,甚至有人当面说他是个废物。
后来他开始写志怪小说,同学张笃庆知道了,就骂他不干正事,难怪考不上功名。忍受着外界的质疑与白眼,最终他写就了流传千古的《聊斋志异》。
与其在暴躁易怒中失去理智,不如试着压住内心的情绪,遇事多忍一忍。人生的路很长,耐得住辛苦、白眼和屈辱,方能熬到最后的柳暗花明。
苏轼在被贬黄州时期,除了结庐种地,平时还喜欢到处游玩。面对无礼冲撞,苏轼不仅没有计较,反而主动退到一边,给醉汉让路。看着醉汉骂骂咧咧地走远,苏轼自嘲地说:自喜渐不为人识。
秉持退让之心,在起落无常的后半生里,他也避免了很多无谓纷争,保全了自己。懂得后退,凡事让别人一步,才能避免在琐事上消耗,专心赶路。
店里伙计很忙,他们等不及了,便自己动手收拾起桌子。结果没过一会,来了位老头,朝他们大喊:我还没吃完,你们就把我的饭收拾了!老头却不依不饶:不行,我的心情被你们破坏了,你们要赔偿损失费。我让一步,可以让事情最小化,那为什么不呢?况且我们还要赶时间。”现实中,难免会有很多磕碰,或是言语中的冒犯,或是小事上的争端。
许多人觉得,遇事只要自己不理亏,就一定要据理力争。
然而过于斤斤计较,总是寸步不让,只会让自己陷入无休止的冲突中。
让步不是软弱,而是一种包容的做人胸襟,更是低头的处世智慧。学会在心中藏山纳海,少点计较,把更多时间和心力,花在更重要的人和事上。怨恨别人,只能得到无尽的折磨,放下别人的过错,得到的是心的解脱。
绍圣元年,章惇当上了宰相,上任后他开始清肃旧党,苏轼也未能幸免。随着他发出一张张贬谪令,苏轼也一路向南流离,一家人妻离子散。
在当时,被流放海南这样一个外化之地,基本不可能活着回来。曾经亲密无间的朋友,转眼就以死相逼,换做常人,早已对其恨入骨髓。后来,宋徽宗上位,章惇被罢免了相位,苏轼却得到赦免。
“轼与丞相定交四十余年,虽中间出处稍异,交情固无所增损也……”
历经命运浮沉后,对于他人施加的伤害,苏轼最终选择原谅,将恩怨一笔勾销。
正如《了凡四训》里说,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过去的不妨让它过去,跳出了过往的恩怨纠葛,你才能享受当下的美好。那些陈年的伤痛,若是反复撕扯,只会让伤口日渐溃烂。
学会清零往事,用宽恕和原谅,赶走他人制造的阴霾,就能让自己的世界充满阳光。他这一生,几经沉浮,但所到之处,却从没有恩怨是非,永远如赤子般活得通透。当你能包容的事情变多,内心就会越来越平和,能扰乱你心绪的事情就越来越少,人生也会越过越好。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洞见
你若喜欢,为洞见点个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