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确诊为“社交内耗”

确诊为“社交内耗”

文化


有一本讨论人际关系的漫画,叫《芬兰人的噩梦》。主人公马蒂是一个典型的芬兰人,低调内敛、喜欢安静,重视私人空间,这样的马蒂,他的噩梦就是,他总是在与人交往的时候遭遇让他“社恐”的瞬间。
 
《芬兰人的噩梦》
 
马蒂社恐到什么程度呢?比如说正要出门的时候发现邻居也出门,为了避免碰面,马蒂一定会躲在门后,等邻居走了之后再出门;比如下雨时等巴士,如果能躲雨的地方已经站了一个人,那马蒂会情愿淋雨也不和人站一块。万一站一起,对方搭话,那马蒂会很尴尬。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这种社恐的瞬间,应该也有很多体会,可能社恐的那个人就是你自己,也可能是别人,但即便是个社牛,也不得不承认,社会交往、人际关系,是一个需要花费精力去应对的事情。
 
但为何人际关系会如此耗费精力?这在传播学里其实有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人际传播。


讲述 | 刘海龙,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来源 | 看理想App节目《传播学100讲》
 

1.
过去与今天的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基于一定社会关系的交流行为。我们天天都会进行人际传播,像是与他人交谈、表露自己、倾听、争吵、道歉,等等。
 
过去提到人际传播,主要指面对面的交流,但其中也不乏通过媒介进行的人际交往。比如过去的知识分子就会通过文字书信进行交流。
 
如果看过鲁迅和许广平的《两地书》,就可以看到,在书写媒介时代,相隔两地情侣是怎么克服困难,通过写信的方式进行异地恋的。那时一封信要寄上好多天,一封信要写很长,像鲁迅这样的文化人一天要写很多信,这在今天是根本没法想像的。
 
《我们由奇迹构成》
 
不过今天通过媒介进行的人际交往已经非常普遍了,反而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正在变得稀缺。有的人不仅是对面对面的交流感到社恐,连打电话都有心理障碍。而现在这种通过数字媒介进行的人际交流,我们一般把它称为“计算机中介的传播”(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简称CMC)
 
不过要是细究起来,这个说法也不太准确,所谓“计算机”应该泛指数字媒介,既可以是计算机,也可以是手机或其他终端,而且也不限于人际传播。
 
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AI或者机器也介入到人际交流中。这里的AI泛指所有算法,比如你在手机电脑上打字输入时,会出现一些语句提示或者语法检查,这就是一种算法的介入。有些软件还可以帮你实时翻译,生成一些自动文本,还有我们视频交流时使用的滤镜,这些也都是算法在介入人际传播。所以有人也把这称为“人工智能中介的传播”(AI Mediated Communication, AMC)
 
其实人工智能中介的传播,仍然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只不过互动过程被人工智能影响和调节。但是随着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Human-machine Communication,HMC)也开始出现在人际传播研究者的讨论议题中。
 
比如你和苹果的Siri或者智能音箱之间的对话,就是一种人机传播。今天使用对弈程序下围棋,就属于人和AI之间的交谈互动。甚至有一些特别社恐的人,会选择跟AI交朋友,乃至谈恋爱,比如美国有家公司就推出了一款叫replika的软件,可能就是社恐人士的福音,在这款软件上,用户就可以跟AI聊天。
 
replika
 
但是,交流的前提是要承认对方的主体性。理想的传播不能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把对方当工具,而是要尊重对方、承认彼此之间的差异,求同存异。
 
那么当我们意识到对方是机器时,我们是否会相信它们也具有这样的主体性,或者说,人能否平等地看待机器,是否仅仅把机器当工具或奴隶使用?这些问题就会涉及到传播的目的与伦理问题,目前还有争论。
 
所以我们暂时只讨论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其中也会包括通过计算机、人工智能中介 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2.
复杂的人际传播

 
人际交往之所以比较复杂,原因之一,就是它里面有杂糅了很多非人际交往,人际传播与其他传播类型界限也十分模糊。我们在定义人际传播的时候,还提到了“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下平时人和人之间还有许多“非人际传播”。
 
比如说买地铁票、银行办业务、去快餐店点餐、打客服电话等,这些交流并不涉及我们自主的社会关系,而是把对方当成一个角色填充者,或者是当成一个NPC进行交流,我们只是以固定的角色与他人进行交流(如顾客对销售人员间的关系),这些和我们交流的人没有独特性,换了谁都可以。
 
但是,这个区分并不绝对,比如像日剧《深夜食堂》里那样,老板和顾客之间渐渐超越了固定的消费关系,带入了人的独特性,和不可预测性,彼此之间有了倾听与回应,那么这个传播就又从非人际传播变成了人际传播。
 
《深夜食堂》
 
另外,由于今天社会流动性的增加和媒介技术的发展,今天的人际传播就变成了杂合的人际传播。
 
在过去,我们都是和与自己相似的人进行交流,但是现在,跨文化的人际传播变得越来越多。在交流中,我们不仅要处理人际之间对讯息与关系的理解,还要叠加上不同文化语境下对讯息与关系的影响。
 
再比如,过去人际传播就是在两个人之间进行的,但是现在,你在社交媒体上发个朋友圈,既是人际传播,也是群体传播,甚至一旦你火了,还可能成为大众传播。所以,几种传播模式及其规则都融合在了一起,这让人际交往里的规则也变得复杂起来。
 
如果大家知道“语境坍塌”,可能会对这种融合传播导致的社交规则变化有所体会。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社恐越来越多,人们在社交时会越来越谨小慎微的原因,因为只要稍有不慎,讲了不该讲的话,就有可能让自己陷入社死甚至是被网暴的处境。
 

3.
内容讯息和关系性讯息

 
人际传播的重要性毋须多言,它让我们形成自我,形成身份,建立人际关系,实现个人目标和价值。而且,和其他传播活动相比,人际传播在交流时所传播的讯息也很复杂。它不仅传达内容讯息,还包括关系性讯息。
 
比如传统的中国家长都喜欢批评孩子而不喜欢赞扬孩子,觉得这样才是对孩子好。这里面就包含着两种讯息。内容讯息是,批评孩子做得不够好。关系讯性则是,我这么做是为了你好,只有真正关心你的人才会说实话。
 
因此,这里的关系性讯息其实影响了我们对于内容讯息意义的解读。这里的批评之所以能传达出关心,就是因为这背后交往双方的关系,是父母与孩子。
 
而且当负面内容讯息加上了正面的关系性信息后,负面信息它就不再是单纯的负面信息。在这个例子里,批评孩子这个负面信息,除了关系,这背后还表达了一种期待,而期待也是一种人际压力。
 
但是对孩子来说,内容讯息和关系性讯息的叠加无疑增加了理解难度,这常常会导致亲子冲突,甚至有些父母会把这种“为了你好”的关系性讯息作为自己否定孩子的一种逃避,这就会形成某些中国式亲子关系的怪圈。
 
《我的事说来话长》
 
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关系信息和内容信息常常是混在一起去表达的,所以就会造成混淆。当我们把关系性讯息当成内容讯息时,就会错过对方的暗示。把内容讯息当成关系讯息时,又会过度解读对方的意思。
 
比如一个人和你说:“咱们有空一起吃个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只发出一个真诚的邀请,真的要和你吃饭,还是一句客套话,其实并不是真想和你吃饭?这表面上看着只是内容性信息。
 
但这背后却还是有一层关系性信息,因为进而你就会想,这个人是对你有好感,想和你进一步发展个人关系,并不只是吃饭这么简单?还是只想维持和你目前的关系,表达友好态度?这里的关系信息十分模糊,这就让交往显得十分微妙了。
 
元传播,就是在传播内容之上,还有一个关于传播内容解码规则或者传播意图的信息。关系性信息就属于元传播。它往往会涉及对传播对象意图的揣度,因此关系总是很复杂,因为意图不太明确,这就是为什么社交总让一些人觉得恐惧的原因。有时我们要结合一般的社会规则、包括关系的历史、说话人的个性,以及下一次我们会讲到的非语言信息等旁证或语境才能判断。
 

4.
得体与笨拙的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的理论就是帮助我们理解和处理人际关系的。
 
几乎所有的人际传播研究都会涉及到内容和关系这两类信息,但我们还是可以根据侧重点,人际传播的研究和理论分成了三大类:以个体为中心的理论、以讯息为中心的理论和以关系为中心的理论。我们先讨论以个体为中心的人际传播理论,人际关系里内耗的部分症结就在这里。
 
以个体为中心的人际传播理论,主要关注的,就是我们会如何计划、生产、加工和理解人际传播中的信息。这种视角相当于是把人际传播视为一种认知活动,研究人们如何表达以及如何行动。
 
比如我们经常会看到,同样的意思,有的人表达得就比较让人容易接受,有的就让人会产生反感。比如同样是晚交作业,大家可以对比下这两种表达:
 
第一种表达是说,刘老师,本周要交的传播学论文,我很想按时完成,但是最近非常忙,刚回家过了国庆假期。本周其他课也有论文要交,占了我很多时间。加上我参加了学校登山队的秋季登山活动,没办法本周内完成论文,能不能恳请您把论文上交日期宽限到一周,因为多一周时间对我完成论文真的很重要。
 
第二种表达则是说,刘老师,本周要交的传播学论文,我很喜欢您选择的这个话题,也做了大量研究,找了很多文献,但是现在还没有将它们读完。我知道您希望看到一篇完整的论文,而不是为了赶时间把材料凑在一起的文章。
 
我们都想看到一篇优秀的文章,可我需要您宽限一点时间。我知道可能会耽搁您评分,您可以先评其他同学的作业,把我的放到最后,我想这不会耽误您提交成绩,因为我保证它会是一篇让人满意的作业。您能不能宽限我到下周交呢?
 
《我的事说来话长》
 
第一种表达以自我为中心,理由完成不成立,让人看着就来气,非常想给作业减分。第二种表达则是站在他人角度,强调自己主观上一直在努力了,只是客观条件不允许,虽然一听就知道也是胡扯,但是至少不会让老师太愤怒。
 
因此,人际传播的建构主义理论就认为,人们生产信息、处理信息、互动协调和感知社会角色的技巧存在差异。有的人似乎天生就能得体地与人沟通,有的人则显得比较笨拙,区别就在于看我们是站在了什么角度考虑问题。只看到自己需要的沟通,往往会显得笨拙,也得不偿失,而站在他人共利的角度,则显得比较得体,让人容易接受。
 

5.
文官之死

 
但有时候如果我们太在意讲话讲得对不对,也会造成另一种社交恐惧。人际传播理论中有一个归因理论,也是一个注重交流者个体认知的理论。所谓归因,就是寻找原因,凡事都爱问“为什么”。
 
比如当我们看到一个传播现象时,常常会忍不住去解释,它究竟为什么出现,是内在的主观原因还是外在的客观原因?如果是前者,就会有明确的责任者,如果是后者,我们就不会归罪于某个具体的人。
 
契诃夫有个小说叫《文官之死》,就是一个典型的传播归因的现象。里面讲到,有一个小文官去看戏,没忍住打了个喷嚏,结果把唾沫溅到前面一个人的秃顶和脖子上,对方不高兴地使劲擦干净。后来这个小文官发现前面坐这个人是另一个部门的文职将军。于是他连忙去道歉,对方也说没关系。
 
中场休息的时候,他又专门去为此事赔礼道歉,对方很不耐烦地说已经忘记了。但是这个小文官却觉得对方眼里的凶光,肯定是因为记恨自己。于是他第二天又专门去这个将军办公室预约见他,要去解释自己不是故意的。
 
结果忙碌的将军觉得他很荒唐,完全是在开玩笑。这个文官越发觉得对方肯定是特别耿耿于怀,于是第二天又去办公室找他道歉,这次可把这个文职将军惹火了,对他大发脾气。最后他又惊又吓,活活被吓死了。
 
这个故事里的小文官这样内耗,荒诞又真实,而且道出了归因理论的一个核心观点,就是我们总想给看到的传播现象找个理由。
 
这个小文官就把对方的一些偶然的表情或姿态,归因为是自己的行为造成的。而且,还把自己小题大作去道歉导致的对方失态,也解释为是对方仍对自己怀恨在心,于是形成了恶性循环,越解释,对方越讨厌自己。这是一种错误归因。
 
《我的事说来话长》
 
一般来说,我们对于传播行为的归因常常会有以下一些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寻找内在原因或外在原因。内在原因就是一个人的性格特质,外在原因就是客观的环境因素。社会心理学家海德把这称之为归因点。
 
比如一个人在和我们交流时突然勃然大怒,如果我们把它归结为内在原因,就会认为不是我们做错了什么,而是这个人缺乏修养,性格狂躁,原因在他自己身上。
 
但是如果归结为外在原因,就会认为可能是我们说了或做了什么让他特别生气的事情,或者是今天其他什么事情导致他心情不好,原因是环境造成的。
 
除了这个归因点以外,稳定性也是一个我们归因的因素。换句话说,我们要去看这个事情是稳定的还是不稳定的。比如这个人是经常发脾气,对所有人都会发脾气,还是平时都很温和,只有今天表现得十分反常。
 
还有一个因素是,是否可控制。比如学生作业没有按时交,是他能控制的因素导致的,还是他不能控制的因素导致的。
 
比如刚才提到的两个学生的表达中,我们会把前者归结为他是可以控制的,他有时间写其他课的作业,为什么没时间写传播学的作业?为什么有时间去参加登山活动,却没时间写作业?
 
而后一个同学的理由,我们则会把原因归结为不可控制的,因为他为了把作业写好,要看的文献太多,来不及完成。这两种归因,会导致我们认为前一个学生没有管理好时间,他个人要负主要责任,后一个学生则个人责任小一些。
 

6.
不幸福的归因

 
这个归因理论,也经常被用来解释家庭传播和传播的阴暗面。 
 
在家庭传播中,婚姻不幸福的夫妻在对负面事件进行归因时,常常会看重它们的影响。比如,有了矛盾,总会先在对方身上找原因,还要进一步把这种原因解释为固定或恒定不变的,并且认为这种原因是全面的,或者认为它会影响到婚姻关系的许多方面。这种归因被称之为不幸保持型归因。
 
而婚姻幸福的夫妻进行归因时,则会弱化负面事件的影响。比如,不在对方身上寻找原因,或者把原因看成是偶然的、特殊的,只是这次遇上了而已。这种归因被称之为关系增强型归因。
 
通常,当夫妻双方都是好斗型性格时,不幸保持型归因的出现概率就会比较大。因为当两个人产生冲突时,双方交流的内容都会比较负面。在归因时会认为,我只是“想和对方就冲突谈一谈”,但是在评价对方的交流方式时,则会认为对方“总是由着他/她自己的性子来,而且一直如此”。这就会导致双方经常处于“一点就着”的状态,都不肯理解对方。
 
家庭暴力的研究中,就经常发现存在归因问题。有身体暴力的男性,往往会基于妻子所谓的“自私动机”而指责妻子的消极行为,而且常常会陷入“过度归因”的状态,就是像前面说的契诃夫笔下的小文官一样,把不应该算在对方头上的原因也归结到对方头上。
 
所以如果知道了归因的类型,也知道哪种归因会导致问题,或许就可以帮助我们减少些不幸的归因,也更客观、理智地看待关系,避免更多不必的悲剧。
 
而社恐之所以为社恐,这里恐怕也涉及到一些归因的问题,如果能意识到这一点,或许也能在人际交往中更舒适一些,让那些在自己头脑中进行的想象互动,可以积极一些。那对于非社恐的人,我们也可以多多留意下自己的表达,是否有在归因的时候,全将问题归给了别人。



📱💻 🤔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收听刘海龙主讲《传播学100讲》

 

音频编辑:hyl、栗子
微信内容编辑:林蓝
监制:猫爷
封面图:《喂帅哥!!》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商业合作或投稿:[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确诊为S之后,爽了性格软易内耗的人进:一种避免90%精神内耗的底层思维模式!长期“精神内耗”的人,该如何拯救自己?如何让“社恐”变成“社牛”?建议向树学习一下“社交恐惧”是如何影响你的日常生活?| 心理测评一个班主任的大实话:优秀的孩子,都远离了“精神内耗”今天正式确诊为胡歌今日神图 | 确诊为卡夫卡……“牵手门”的董小姐和暧昧的成都《浪姐4》:因内核稳定冲上热搜,她成了“低内耗”代名词我被正式确诊为宋朝人老实说,我也想被确诊为“那英”自研BenbenGPT垂直社交大模型,智能社交平台「BenBen」获千万级种子轮融资|36氪首发“确诊式” 文学是什么梗?网友:正式被确诊为浣碧二十一岁,被确诊为美丽羞耻症马斯克:为“戏剧性”而生,为“戏剧性”而死“社恐”有救了?美国一公司宣布:已发明“社恐药”!篝火与诗,最是难凉買了一顆皇冠【趣味测试】你被确诊为《甄嬛传》中的谁?“今夏我被确诊为浣碧” | 8日正念打卡,为你的情绪“消暑”,特别福利仅此1期恭喜!你正式被确诊为浣碧直肠典型少见病一例,被误诊为 NET警惕校园PUA:是时候教会孩子什么是“社交安全线”了!“请立刻停止自我PUA!告别病态内耗”学费全返「21天正念营」来啦——年轻人在玩一种很新的社交方式:搭子社交,主打一个陪伴!公众号:确诊为传统媒体确诊为REST型人格后,我决定做一个温暖的人社交内耗,我真的受不了了《梦中的白云》&《深深的怀念》内耗式社交,正在拖垮你的人生看完这支TVC,上万人正式被确诊为椰门!这国首相将递交内阁辞呈!T-,小藤级越“社牛”越长寿,脑容量越大!川大华西:3万国人数据,每天都社交,生存期延长2倍多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