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委角度看晋升,建议做好这几件事
阿里妹导读
作者总结了今年作为评委参加的很多晋升场子,其中以前端和客户端技术栈为主,总结了一些收获分享出来。
我的一些感受
我个人对于候选人的感知上:好的是,越来越多的候选人在大部⻔中的工作边界越来越多清晰,重复的轮子越来越少。技术也越来越多贴近业务了,很少出现技术和业务脱节的情况;相对而言,问题是,对于很多破局期的业务,方向变化快,工程任务重,确实工具人的属性还是不轻。
候选人与评委的Q&A 模拟问答
首先只要你提交的材料和PPT,评委都会提前收到,我合作过的评委基本都会在评审前就仔细阅读的,另外为了减少跨BG的业务理解成本,本BG的评委会参与的。 我自己的视⻆看述职⻛格上,有这么几种类型,如下:
技术分享型述职:PPT写了非常多的具体成果和技术架构,就像是一次技术分享。那么疑问会是,哪些成果是你做的,哪些是团队做的?晋升看的是能力,成果展现是能力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
这个时候一般都会聚焦在你做了什么?你的能力体现在哪里?什么因你而不同。比较忌讳完全拿团队或者合作伙伴的贡献说事。
过程攻坚型述职:体现很多过程中的演进和攻坚的思考和过程。如果能够不拖泥带水表现关键点,那么是比较好的表现形式,能够看到这个过程中你的能力提升和思维上的转变。
这个时候评委一般就会更加关注在面上的思考,比如是不是只单单解决了这个问题,对于其他的业务是否有借鉴?有持续性?解决的问题是否会有产品化或者体系化的沉淀?
技术自嗨型述职:技术说的很嗨,技术深度很深,奇技淫巧多,但体现的业务价值不多。
这个时候评委最担心的就是为技术而技术,为了体现技术难度而不考虑ROI的投入。
业务完成型述职:很多时候候选人的成果等同于业务成果,特别是对于晋升到高级专家,很多工作是业务使然,因你而不同的思考体现不足。
这个时候一般都会问很多行业理解到技术目标转化方面的问题。
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资源也总是有限的,都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有取舍有聚焦。这些取舍和聚焦背后都是你对于工作的理解和思考。这些才是评委最最关心的事情。所以,才会有上述的候选人体感。
首先是层级,每个层级的要求肯定不同。普遍而言,对于技术专家同学,我们都会要求上下游的思考规划能力,有ROI的意识;对于高级技术专家需要有领域的突破,能够定义一个领域的问题并有体系化的解法和影响力,全局思考包括ROI在内。 我自己理解又可以分成这样几个类型(视野原因,以下枚举并不太全面,请谅解):
业务技术型:偏业务线,不会片面的要求纯技术深度和技术复杂度,但更关注对业务的领域理解,能够看到不同业务对于技术的差异化诉求,如果更进一步,能够基于对业务的理解,不单单是满足当下,而是可以进一步的基于业务发展的预判,有技术体系化的布局。 基础技术或平台型:偏平台技术,和技术基础底盘,那么就会比较关注技术深度和技术突破点。当然,一个必问的问题是,技术本身对业务的增值或者布局储备是什么?一定会强调不要为技术而技术,要有向上的业务价值链接。 解决方案型:不是自己研发代码,但会将多个业务线和基础平台的技术能力进行解决方案的组合输出。那么这个时候,我不会太要求纯技术深度,但对于解决方案本身的成本ROI,拓展性,领域里的特殊性,对外的集成成本,自己的运维成本,⻓期运作的流程机制有明确的思考要求。 全栈技术型:不少同学会是复合型的,比如大前端,比如算法和工程结果。今年确实看到很多算法和工程结合的case,比如端智能,端模型计算等。不过,有的时候复合并不都是加分项,如果你不能讲清楚算法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基本原理是什么,仅仅是人云亦云的使用,那么是不够的。
所以,综上而言,没有一个冷冰冰的标尺,而是会根据具体所在的业务线站位去提出要求。
如前所述,业务结果和技术目标是绩效重要覆盖的,而晋升是能力,而且评委关注的,一定不是看苦劳,也不
是单单看功劳,还是要看如果从新开始做,你的能力是否还可以支持你的成功,你自己有没有意识到支撑你成
功的关键是什么?而不是靠直觉,靠运气。
我个人的几点小小建议
注重平时的思考和沉淀,而不是最后临⻔一脚准备PPT。多分享多写写技术文章,对自己对团队有很有帮助。
和“不能为技术而技术”一样,也不能为晋升而晋升,平日的积累才是正路。反过来说,如果平日都是在埋头蛮干,临阵磨枪也是反映不出思考的。
全栈发展,算法和工程融合,都是非常好的方向。但重要的不是会用,而更重要的是具备不同技术栈的思考方式和思维逻辑。
⻆色是别人给的,做好自己的部分之后,可以跳出来看在更大的范围内如何协同拿到更大的结果,这也是所谓的一杆到底的态度。
产品研发不单单是接受需求实现,而是要挖掘用户到底要什么,什么是更好的。这也是所谓的产品化的态度。
阿里云开发者社区,千万开发者的选择
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百万精品技术内容、千节免费系统课程、丰富的体验场景、活跃的社群活动、行业专家分享交流,欢迎点击【阅读原文】加入我们。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