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我,一个中年已婚少女,重新开始写日记

我,一个中年已婚少女,重新开始写日记

生活
本文系读者投稿,来稿请投至:
zhuangao2@lifeweek.com.cn
文|读者:鲁七
我是一个守旧的人。我保持一种发型十几年,我穿一种风格的衣服二十几年,我一直看纸质书三十几年。我不开弹幕,不刷微博,不看抖音,更不懂王者荣耀。我还有一个过时的习惯——手写记日记。
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记日记的呢?大概是初中吧。初二那年,我发现了家里书柜上一排四本的《红楼梦》,于是便陷进这个“梦”里出不来了。尽管有些细节看不太明白,比如什么叫“初试云雨”,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与黛玉一起肝肠寸断,泪眼婆娑。我把“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抄在日记本上,一边默默流泪一边还不忘在旁边画上一朵风雨中枯萎的花。
高中三年是煎熬的。学习的压力,青春的无助,对未来的恐惧,无人诉说,无处排遣。写日记成了唯一的发泄渠道。父母的冷战,老师的啰嗦,同学的嘲讽,还有那个只敢偷偷看一眼的男孩儿,都在我的日记里,化成哭泣的文字。我至今也不知道我如何能在写不完的卷子里扒开一丝缝隙,记下我那河流一样绵绵不绝的忧伤。
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于是我也有了丰富多彩的心事,日记依然是不可或缺的。高中学不会物理的我在大学遇到了计算机,那根本是我的思维无法抵达的世界。DOS是什么东西?学DOS有什么用?既然比写字还困难,为什么还要练五笔?于是,我顺理成章地挂科了。班长知道我多愁善感,害怕我接受不了,于是隐瞒了一个暑假,在我兴高采烈地返校之后直接告诉我要补考。我也不知道我到底是怎么补考及格的,大概是公修课老师出于对文科女生的怜悯吧。事后我在日记里用了很多篇幅感恩老师的宽容,同时痛斥机器对人的异化。
我的日记里最多的文字记录了我因为胖而带来的自卑,它伴随了我的整个青春期。当我从一个可爱的小学生变成一个臃肿的中学生,没有人关注我是怎么胖起来的,包括我的父母,人们从我身上看到的只是懒惰、贪吃和一个糟糕的女孩儿。因为最亲近的人也无法接纳自己的胖,我从开始胖的那天起就成了一个自卑的人。那些隐隐约约的讥笑,或明或暗的歧视,买不到合适衣服的羞耻,暴饮暴食的负罪感,反复减肥失败的绝望,以及种种被拒绝、被无视、被利用的经历,都在我的日记本上流淌成为青春疼痛的记忆。直到工作的第一年,我在毫无觉察的情况下瘦了十斤,我才知道有一种胖叫做内分泌失调,是精神压力和环境变迁的结果,正对应了我高中的紧张学习和大学的离家外出。
《海街日记》剧照
那几本厚厚的日记承载了我成长的痛苦。无法想象,如果没有记日记这个习惯,我不知道那个爱哭的小姑娘如何在黑暗中摸索,最终走出青春的迷雾。今天我一页页翻看那些哀怨凄楚的句子,依然忍不住会疼惜那个年幼的自己。我想穿越时空,抱一抱她,对她说:“对不起,我来晚了。”
我是什么时候不写日记了呢?也许是老公第一次牵我手的那天吧。被接纳是一切治愈的开始。此后,我结婚,生子,柴米油盐,忙忙碌碌,稳定的家庭和工作给了我生活的底气,有了归宿之后,心情也有了栖居。原来幸福是日记的终结。
但家庭生活带来了另外一种改变。怀孕、生产、养育逐渐占据了我生活的全部,儿子的出生使我从主体身份中剥离出来,我变成了一个自我的“他者”,我不再属于自己。当然也有情绪,但那些情绪一出现还来不及消化就被无数琐碎的日常淹没了。我有时间在高中如山的作业堆里写日记,却没有心情在孩子哭闹生病的间歇拿出纸笔。

《82年生的金智英》剧照

这一搁笔,就是20年。
一转眼,儿子长成了一个勤奋自律的小小少年,我早已不用把太多精力花在他身上了。我终于再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与空间,而此时的我已过了“四十不惑”的年纪。
所谓的“四十不惑”,一是建立在中国古代人均寿命不到40岁的人口基础上的。对古人来说,40岁几乎已近晚年,对世间的一切了然于心,所以不惑。二是“四十不惑”不是真的不迷惑,它更可能指的是一个人到了四十岁,经历了许多之后有了自己的判断力。现代人40岁正值壮年,人生下半场刚刚拉开序幕,尽管有了很多的人生经验,但或许面临着更大的困惑。如何面对即将到来的衰老,如何看待孩子渐行渐远,如何承受亲人的离世,如何接受人生的终点是死亡,如何弥补年轻时的缺憾,如何理解人生的意义,等等。对于现代人来说,四十而惑也许才是常态。而四十岁的“惑”又常常是直指生命的终极追问,所以更难解。
人到中年,我有了更多的感触,更多的情绪,它们波涛翻涌,在我的心里横冲直撞,迫切想要找到一个出口。

《三十而已》剧照
为什么我会有那么多的感受?为什么我会比别人感到更多的痛苦?为什么我活得那么累?我的敏感常常让我苦恼不堪。直到我在一篇心理学文章当中看到了“高敏感人群”这个概念,我才终于释然。原来我不是矫情,不是玻璃心,不是想太多,我和这个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都属于天生的高敏感人群。
高敏感人群情感丰富,有更为敏锐的感知力,会产生更多的感受和情绪,但也因此更为脆弱、悲观。而一旦有情绪就需要疏导而不是淤积,心理学上常常提到一个词——“流动”,就是这个意思。可怎么流动呢?倾诉也许是最好的办法,找个知心的朋友,说一说,聊一聊,情绪找到了出口,人就顺畅了。但受客观条件限制,并不是每次你有情绪的时候,都有人愿意倾听,高敏感人群还会纠结要不要去打扰朋友。即便有朋友愿意无私地奉献自己的时间,倾听的那个人是否值得信赖,也是需要考虑的事情。
作为理工直男的老公很多时候对我的情绪感到莫名其妙,就像当年我面对计算机学DOS的时候一样,他的思维同样也无法抵达我的世界。他往往会在我倾诉完之后,隔靴搔痒地劝慰一番,而共鸣是绝对不可能有的。还有一个曾经的朋友,每当我打开话匣不到5分钟,她总能成功地把话题引到自己身上,无缝衔接地把我转换成被倾听者。这个朋友还有一个神奇的本领,就是能够从我无论何种的诉说中,顺利找到一个可以和我比较的点,让聊天变成隐晦的攀比。当然这不怪朋友,只怪我找错了朋友。好的倾听者从来都是可遇不可求。
《七月与安生》剧照
还有很多人喜欢把感受发到朋友圈里,这样的表达也是一种情绪的流动。但高敏感人群在发朋友圈这件事上往往会特别纠结。哪些是家人不能看的,哪些是领导不能看的,哪些是同事不能看的,他们看了之后会怎么想,会不会误解。纠结过后,发朋友圈的冲动也就消失了。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有一本书叫《钝感力》,他在书里倡导人们修炼“钝感力”,也即迟钝的能力,并且罗列了很多迟钝的好处。可在我看来,这与“何不食肉糜”有什么区别?如果能迟钝我为什么要敏感?难道我不想做一个“难得糊涂”的乐天派吗?
《将来的事》剧照
当以上种种出路都不可行的时候,也许只有记日记才是让情绪流动最安全的办法。随时随地,想记就记,不必麻烦朋友,不怕言多必失,不担心隐私泄露,不强求感同身受。
但搁笔太久了,今天的人们对于用笔写字这件事早已陌生得如同看待一件古董。而面对电脑闪着蓝光的屏幕,看着键盘敲出的工整字体,谁又会想起写日记呢?
《书迷》剧照
一个漂亮日记本的出现让我重拾了曾经的记忆。
我的抽屉里躺着几个中规中矩的黑皮笔记本,它们死气沉沉的模样从来没有激起我任何想写点啥的欲望。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单位给员工的孩子们准备了一些小礼物。我拿回家发现里面竟然有一本青绿色水墨画封皮的日记本,里面的每一页都有唯美的插图和背景,最惊艳的是本子里面还夹着一个带流苏的书签。这哪里是给小屁孩儿的儿童节礼物?这分明就是为我这个中年少女特意准备的。我不禁叫出声来:“好漂亮的笔记本!”儿子正在探索其他玩具,瞥了一眼我手中的本子,随口说道:“你喜欢就送给你吧。”
就是这个日记本 | 作者供图
摩挲着那一张张带有质感的纸页,年轻的我在橘色的台灯下写日记的场景瞬间回到了眼前。这么精美的纸张,不写点什么吗?于是,在隔了20年的岁月之后,我重新拿起了笔,延续起了记日记的习惯。
看了一部电影,我哭得稀里哗啦,走出电影院把那些眼泪记下;看了一本书,总有几句话戳中我的痛点,把那些深刻的思考记下;和儿子的一段对话,让我感叹他的懂事,把他的成长记下;去看望老爸,他把好吃的拿出来给我,就像小时候一样,我把他的皱纹记下。笔在纸上走出大大小小、肥瘦不一的步子,竟比键盘敲出的方块字更生动,沙沙沙的摩擦声带着韵律,记录着不用修饰的喜怒哀乐。手写的文字,真实而朴素,带着呼吸和温度。藏在生活细节里的丝丝缕缕,埋在生命缝隙里的点点滴滴,在每一个深夜的灯下,在日记里流动起来,我觉得充实,丰盈。那一种不被看见的缺憾消失了。我看见了我自己,已经足够。






排版:南溪/ 审核:小风
三联人物故事征稿
投稿要求
故事须真实可靠,可以是亲身经历,也可以是身边看到或听到的故事,要求故事性强,能打动人心,或者具有现实意义。以第一人称叙事为佳,有相关图片更佳。

详细征稿要求请点击👉【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征稿说明】

投稿方式
稿件字数5000字以内为佳。
稿件请同时发送至:
[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稿件示例
来稿请注明联系电话,方便沟通。一经采用,我们将提供有竞争力的稿酬。
期待你的文字。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

大家都在看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下单本期新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运动感即是少年感 ,看点爸这个中年老男人如何找回少年感重磅上新!戴锦华《中国电影50部》,重新认知国产电影当一个中年离异女性渴望爱情,会遇到什么麦当劳在俄罗斯改个名字"换皮"重新开张!民众排队爆棚:一点都没变!Class of 2027,你需要开始写PS了!67岁大妈生女,声称工资过万不会麻烦子女,三年后,孩子成了赚钱工具…我,28岁时老公病故,38岁改嫁老外,在美国从底层做起,重启人生刚刚!莫里森下台后首次发话:竟又把矛头指向中国!前澳洲驻华大使:艾博年应停止“效仿”莫里森,重新考虑对华政策一个中年高校教师,选择读马来西亚博士当一个中年男人开始健身,这事儿就不简单了等待“解冻”的音乐剧演员:期待“剧场重新开花”的那天暗黑手游《拉结尔》宣布将重新开服:研发方自营,去商业化一日一诗:“心情和故事一起沉积/ 你轻叹一声,重新把自己投进夜色 ”||温科英:昨夜的风(读诗版)从首都北京到贵州县城:一个中年关于青年的随想色达“永久封闭”的第3年,重新开放!却被骂上热门:“来了后悔一辈子...”一九八九年的天安门广场(八)六四之后最爱吃的柿子、柿饼终于官宣!西西雅图大桥将于9月18日重新开放你开始写墓志铭了吗?圣马刁县新冠疫苗诊所暂停至12日重新开放中年人嘛,得有个中年人的样子一个中年母亲最重要的修养:学会闭嘴三千孤儿入内蒙!19岁未婚少女抚养28个上海孤儿!62年过去他们过得怎样了?两个中国人的孩子想有个中国籍竟然这么难??朋友说德国这是变向“抢孩子”端午节吃包子喝雄黄酒从年轻时起,重新定义自己的“老年生活”我,一个95后海归女,决定当个农民免费参观! 苦等7年, 蒙特利尔这个百年玻璃温室终于重新开放啦“我,80后独生子女,上有4老下有2小,每天在养老和鸡娃中挣扎……”突发!上海签证中心又关闭!北京则重新开放!纽约回国正式再添一航班!亚城“闹鬼”的百年老豪宅要重新开发了 曾经是可口可乐继承人的家罗诉韦德案被推翻后,重新思考左翼,性别与身份政治我,30+已婚,如何突破就业瓶颈?经络治疗疾病的原理毛泽东为什么如此重视民兵工作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