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中年已婚少女,重新开始写日记生活2022-08-02 05:08 本文系读者投稿,来稿请投至:zhuangao2@lifeweek.com.cn文|读者:鲁七我是一个守旧的人。我保持一种发型十几年,我穿一种风格的衣服二十几年,我一直看纸质书三十几年。我不开弹幕,不刷微博,不看抖音,更不懂王者荣耀。我还有一个过时的习惯——手写记日记。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记日记的呢?大概是初中吧。初二那年,我发现了家里书柜上一排四本的《红楼梦》,于是便陷进这个“梦”里出不来了。尽管有些细节看不太明白,比如什么叫“初试云雨”,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与黛玉一起肝肠寸断,泪眼婆娑。我把“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抄在日记本上,一边默默流泪一边还不忘在旁边画上一朵风雨中枯萎的花。高中三年是煎熬的。学习的压力,青春的无助,对未来的恐惧,无人诉说,无处排遣。写日记成了唯一的发泄渠道。父母的冷战,老师的啰嗦,同学的嘲讽,还有那个只敢偷偷看一眼的男孩儿,都在我的日记里,化成哭泣的文字。我至今也不知道我如何能在写不完的卷子里扒开一丝缝隙,记下我那河流一样绵绵不绝的忧伤。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于是我也有了丰富多彩的心事,日记依然是不可或缺的。高中学不会物理的我在大学遇到了计算机,那根本是我的思维无法抵达的世界。DOS是什么东西?学DOS有什么用?既然比写字还困难,为什么还要练五笔?于是,我顺理成章地挂科了。班长知道我多愁善感,害怕我接受不了,于是隐瞒了一个暑假,在我兴高采烈地返校之后直接告诉我要补考。我也不知道我到底是怎么补考及格的,大概是公修课老师出于对文科女生的怜悯吧。事后我在日记里用了很多篇幅感恩老师的宽容,同时痛斥机器对人的异化。我的日记里最多的文字记录了我因为胖而带来的自卑,它伴随了我的整个青春期。当我从一个可爱的小学生变成一个臃肿的中学生,没有人关注我是怎么胖起来的,包括我的父母,人们从我身上看到的只是懒惰、贪吃和一个糟糕的女孩儿。因为最亲近的人也无法接纳自己的胖,我从开始胖的那天起就成了一个自卑的人。那些隐隐约约的讥笑,或明或暗的歧视,买不到合适衣服的羞耻,暴饮暴食的负罪感,反复减肥失败的绝望,以及种种被拒绝、被无视、被利用的经历,都在我的日记本上流淌成为青春疼痛的记忆。直到工作的第一年,我在毫无觉察的情况下瘦了十斤,我才知道有一种胖叫做内分泌失调,是精神压力和环境变迁的结果,正对应了我高中的紧张学习和大学的离家外出。《海街日记》剧照那几本厚厚的日记承载了我成长的痛苦。无法想象,如果没有记日记这个习惯,我不知道那个爱哭的小姑娘如何在黑暗中摸索,最终走出青春的迷雾。今天我一页页翻看那些哀怨凄楚的句子,依然忍不住会疼惜那个年幼的自己。我想穿越时空,抱一抱她,对她说:“对不起,我来晚了。”我是什么时候不写日记了呢?也许是老公第一次牵我手的那天吧。被接纳是一切治愈的开始。此后,我结婚,生子,柴米油盐,忙忙碌碌,稳定的家庭和工作给了我生活的底气,有了归宿之后,心情也有了栖居。原来幸福是日记的终结。但家庭生活带来了另外一种改变。怀孕、生产、养育逐渐占据了我生活的全部,儿子的出生使我从主体身份中剥离出来,我变成了一个自我的“他者”,我不再属于自己。当然也有情绪,但那些情绪一出现还来不及消化就被无数琐碎的日常淹没了。我有时间在高中如山的作业堆里写日记,却没有心情在孩子哭闹生病的间歇拿出纸笔。《82年生的金智英》剧照这一搁笔,就是20年。一转眼,儿子长成了一个勤奋自律的小小少年,我早已不用把太多精力花在他身上了。我终于再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与空间,而此时的我已过了“四十不惑”的年纪。所谓的“四十不惑”,一是建立在中国古代人均寿命不到40岁的人口基础上的。对古人来说,40岁几乎已近晚年,对世间的一切了然于心,所以不惑。二是“四十不惑”不是真的不迷惑,它更可能指的是一个人到了四十岁,经历了许多之后有了自己的判断力。现代人40岁正值壮年,人生下半场刚刚拉开序幕,尽管有了很多的人生经验,但或许面临着更大的困惑。如何面对即将到来的衰老,如何看待孩子渐行渐远,如何承受亲人的离世,如何接受人生的终点是死亡,如何弥补年轻时的缺憾,如何理解人生的意义,等等。对于现代人来说,四十而惑也许才是常态。而四十岁的“惑”又常常是直指生命的终极追问,所以更难解。人到中年,我有了更多的感触,更多的情绪,它们波涛翻涌,在我的心里横冲直撞,迫切想要找到一个出口。《三十而已》剧照为什么我会有那么多的感受?为什么我会比别人感到更多的痛苦?为什么我活得那么累?我的敏感常常让我苦恼不堪。直到我在一篇心理学文章当中看到了“高敏感人群”这个概念,我才终于释然。原来我不是矫情,不是玻璃心,不是想太多,我和这个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都属于天生的高敏感人群。高敏感人群情感丰富,有更为敏锐的感知力,会产生更多的感受和情绪,但也因此更为脆弱、悲观。而一旦有情绪就需要疏导而不是淤积,心理学上常常提到一个词——“流动”,就是这个意思。可怎么流动呢?倾诉也许是最好的办法,找个知心的朋友,说一说,聊一聊,情绪找到了出口,人就顺畅了。但受客观条件限制,并不是每次你有情绪的时候,都有人愿意倾听,高敏感人群还会纠结要不要去打扰朋友。即便有朋友愿意无私地奉献自己的时间,倾听的那个人是否值得信赖,也是需要考虑的事情。作为理工直男的老公很多时候对我的情绪感到莫名其妙,就像当年我面对计算机学DOS的时候一样,他的思维同样也无法抵达我的世界。他往往会在我倾诉完之后,隔靴搔痒地劝慰一番,而共鸣是绝对不可能有的。还有一个曾经的朋友,每当我打开话匣不到5分钟,她总能成功地把话题引到自己身上,无缝衔接地把我转换成被倾听者。这个朋友还有一个神奇的本领,就是能够从我无论何种的诉说中,顺利找到一个可以和我比较的点,让聊天变成隐晦的攀比。当然这不怪朋友,只怪我找错了朋友。好的倾听者从来都是可遇不可求。《七月与安生》剧照还有很多人喜欢把感受发到朋友圈里,这样的表达也是一种情绪的流动。但高敏感人群在发朋友圈这件事上往往会特别纠结。哪些是家人不能看的,哪些是领导不能看的,哪些是同事不能看的,他们看了之后会怎么想,会不会误解。纠结过后,发朋友圈的冲动也就消失了。日本作家渡边淳一有一本书叫《钝感力》,他在书里倡导人们修炼“钝感力”,也即迟钝的能力,并且罗列了很多迟钝的好处。可在我看来,这与“何不食肉糜”有什么区别?如果能迟钝我为什么要敏感?难道我不想做一个“难得糊涂”的乐天派吗?《将来的事》剧照当以上种种出路都不可行的时候,也许只有记日记才是让情绪流动最安全的办法。随时随地,想记就记,不必麻烦朋友,不怕言多必失,不担心隐私泄露,不强求感同身受。但搁笔太久了,今天的人们对于用笔写字这件事早已陌生得如同看待一件古董。而面对电脑闪着蓝光的屏幕,看着键盘敲出的工整字体,谁又会想起写日记呢?《书迷》剧照一个漂亮日记本的出现让我重拾了曾经的记忆。我的抽屉里躺着几个中规中矩的黑皮笔记本,它们死气沉沉的模样从来没有激起我任何想写点啥的欲望。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单位给员工的孩子们准备了一些小礼物。我拿回家发现里面竟然有一本青绿色水墨画封皮的日记本,里面的每一页都有唯美的插图和背景,最惊艳的是本子里面还夹着一个带流苏的书签。这哪里是给小屁孩儿的儿童节礼物?这分明就是为我这个中年少女特意准备的。我不禁叫出声来:“好漂亮的笔记本!”儿子正在探索其他玩具,瞥了一眼我手中的本子,随口说道:“你喜欢就送给你吧。”就是这个日记本 | 作者供图摩挲着那一张张带有质感的纸页,年轻的我在橘色的台灯下写日记的场景瞬间回到了眼前。这么精美的纸张,不写点什么吗?于是,在隔了20年的岁月之后,我重新拿起了笔,延续起了记日记的习惯。看了一部电影,我哭得稀里哗啦,走出电影院把那些眼泪记下;看了一本书,总有几句话戳中我的痛点,把那些深刻的思考记下;和儿子的一段对话,让我感叹他的懂事,把他的成长记下;去看望老爸,他把好吃的拿出来给我,就像小时候一样,我把他的皱纹记下。笔在纸上走出大大小小、肥瘦不一的步子,竟比键盘敲出的方块字更生动,沙沙沙的摩擦声带着韵律,记录着不用修饰的喜怒哀乐。手写的文字,真实而朴素,带着呼吸和温度。藏在生活细节里的丝丝缕缕,埋在生命缝隙里的点点滴滴,在每一个深夜的灯下,在日记里流动起来,我觉得充实,丰盈。那一种不被看见的缺憾消失了。我看见了我自己,已经足够。排版:南溪/ 审核:小风三联人物故事征稿投稿要求故事须真实可靠,可以是亲身经历,也可以是身边看到或听到的故事,要求故事性强,能打动人心,或者具有现实意义。以第一人称叙事为佳,有相关图片更佳。详细征稿要求请点击👉【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征稿说明】投稿方式稿件字数5000字以内为佳。稿件请同时发送至:[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稿件示例从北京回到老家“躺平”的七年 被骗七万后,我再也不说电信诈骗“雨我无瓜”了痔疮手术和生娃,哪个更疼?毕业后,我经历的传销甲状腺癌,留给我的不只是一道疤30岁+女人的复工路中国家庭缩影之一:以爱之名喂胖你“那个”,我经历的月经羞耻来稿请注明联系电话,方便沟通。一经采用,我们将提供有竞争力的稿酬。期待你的文字。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大家都在看▼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下单本期新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