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全国网友提名一个省份去度假、养老,福建大概率会高分夺冠。作为全网公认的好脾气聚集地,福建人骨子里的Love and Peace一直让人心服口服。常年被打趣为“广东人应急口粮”,他们颇懂自洽的接受这个调侃。当着福建人的面,给ta以“迷信”的评价也会不气不恼,反而可能说句:基本确认情况属实。
就连以整顿职场闻名的00后,在福建人这都学会了“戒嗔”这种人生智慧。
毕竟,没有哪里的老板会在骂人之前先给你泡杯茶。/图源:微博这些发生在热搜上的真实事件,也让外界相信了“一个福建人=三杯老火凉茶”的定理。宁可房檐着火,也不大动肝火的福建人,大肚能容天下事,却唯独总对一个东西“恶语相向”。这种精准踩中福建人痛脚,违反自然界能量守恒定律的食物就是:面线。都说北方人吃面、南方人吃米,但在福建人的饭桌上,面粉制成的面线是不折不扣的顶流主食。作为一种在闽南地区拥有绝对支配权的小吃,厦门人管它叫“面线”,泉州则称为“面干”,也有人给它取了个花名——因为它外表细如发丝、人畜无害,所以很多人看到它的第一眼,便能自动脑补它顺滑绵软的迷人口感。
然而,初见它的朋友大概不会想到,这东西会让所有福建小孩闻风丧胆。别看面线窝在碗里的样子纤细柔顺,隐藏在这幅柔弱外表下的,却是它那快速繁殖和有丝分裂的野心——这种实打实的干粮,一旦有了汤的纵容,就会迅速卸下所有伪装,展现出它顽强的生命力。短短几分钟之间,就能变出无数的分身,以几何倍数快速增长。数量之多,体积之大足以让福建的堂堂七尺男儿都肝儿颤。作为“活”的主食,面线这种内驱力极强的生产大户,总会趁你不注意,在碗里上演1+1>N的玄幻戏码。吃不完,根本吃不完/图源小红书@茜子在左边,已获得授权
哪怕是平日里号称碳水杀手的大胃王们,也会在面线黑洞前败下阵来。毕竟,埋头猛吃两小时,面线就受了点皮外伤,这谁忍得了?想要和热汤面线宇宙斗智斗勇,拼的就是一个速度,主打一个争分夺秒。曾经有福建网友爆料,在厨房热火朝天煮好了面线,怕烫准备吹凉了再吃。哪知道,十分钟后掀开锅盖再看,面线比刚下锅时还多。多少福建人形容它“有种边吃边吐的感觉”/图源:《西游记》(谁吃面山……)每每看到这种面线引发的空间压缩事件,颇具经验的福建网友,都会被迫拾起尘封已久的记忆。福建网友:那种冲击大概就像这样↑(对不起张国伟老师)/图源:抖音@张国伟_国家伟大被面线支配的恐惧,让好脾气出名的福建人忍不住毒舌批评,但面线也不是没有好处。有身处台风圈的福建网友表示,自己老家就流行一个都市传说:那年大水冲进线面厂,全市水位都下降了。还有人用亲身经历证明“去年一包煮面线,至今未吃完一半”的反科学事件在福建稀松平常。不夸张,被面线笼罩的福建,大概就是“中国百慕大”吧。和北方人和面的祖传手法“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截然不同。面线的自我繁殖技能太强大,一旦技能触发后果难以预料。
于是久煮成医的福建人,也总结了一套口诀:面线下锅,感觉水肉眼可见的多了,就是恰到好处。反之,如果看上去刚刚好,那就准备好接受面线溢锅的审判吧!请问,这些面线能吃多久?/图源:小红书@超会挖宝的小鱼,已获授权这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福建秘术,百试百灵,专治各种不服。由于面线沾水就会迅速膨胀的特性,也让一同出现在碗里的食材们黯然失色。这种面线导致的相煎何太急式悲剧,也让很多福建网友在长大后的某一天恍然大悟:香菇、肉、鱿鱼干,其实真的蛮美味。而这样的转变,当然也和原本美味的它们,作为面线配菜时被嫌弃的悲惨命运有关。
懂阵法擅排兵的福建人,在面线端上桌的那一刻,便先发制人,一根不剩的吃光所有面线。这种和时间赛跑的勇士,在很多苦于面线无处下口的人看来,无异于力挽狂澜的盖世英雄。但这样的方法,也并不具有普世意义。
至少对新手小白来说,这种吃法看上去光鲜亮丽,实际操作却近乎纸上谈兵。一个初来乍到的外地人,不吃个四盆五碗就想和面线玩心眼,必然犹如以卵击石,节节败退。不过,虽然福建人背地里都在偷偷议论面线的“欺负小孩”事迹。口嫌体正直的福建IP们,深夜饥肠辘辘时,第一个想到的,还是面线这个欢喜冤家。
面线虽个人特色过于鲜明,但身为一个团队中的配合型选手,它挑大梁时,还真是做到了平易近人,口味百搭。万物皆可拉CP的属性,让面线始终能过得热热闹闹,煮得相得益彰。这种覆盖在表象之下的“好脾气”,不正是像极了福建人,像极了那些关于福建人性格的传说。面线之所以会在每个福建孩子里的记忆里扎根,就是因为它刷脸的机会,实在太多了。
它的出现,总是伴随着福建人最看重的仪式感。
诞生至今八百多年,依靠手工拉成的面线,根根洁白如雪,煮熟后绵软细腻,被视为滋补保养、助消化的佳品。又因为细细长长的形象,蕴含着福泽绵长的寓意,成了福建人心中适合祭祀拜神、祝寿贺喜和庆祝佳节的吉庆之物。一包面线、一笼鸡蛋,往往就是福建人登门道喜的最佳贺礼。
在满月酒和百岁宴上率先登场,象征长命百岁的吉利寓意;来往宾客凑热闹吃上几筷子,都能快速调动起现场的喜庆气氛,其乐融融。连绵不绝,没有尽头的面线预示着路上平平安安,一帆风顺。接待远道而来的客人时,一碗猪脚面线又成了接风洗尘,去晦气、讨吉利的象征。大年初一的面线,祭祖祭天地,吃了全家一年都顺顺利利;正月初九的面线,祭完天公吃一碗,祛邪避灾保佑万事大吉。而生日寿宴的面线,就像当地歌谣里唱的那样“面干细细,好呷百百岁”。可以说,福建人一生之中所有重要场合,都少不了一碗面线。一档综艺中,旅居在外已多年的姚晨,提到年夜饭时,打开的不止味觉密码。在她记忆里,奶奶做的团圆饭少不了一碗水鸭汤面线,里面也一定会有两颗平安蛋。不管她怎样和奶奶讨价还价,两颗平安蛋都必须全部吃完,不然奶奶放心不下在外漂泊的孙女。图源:综艺《我们的客栈》
后来她一个人走南闯北,去过那么多地方,却总忘不了只有奶奶煮的面线最好吃。在每个人福建人的味觉记忆里,最割舍不下还是家里饭桌上的那碗面线。它有时是猪肝打底,鸡汤提香,鱼丸花蛤点睛的心意;有时简简单单,现成的蛋酒、鸡汤、都能下上一碗。如此平平无奇,却成为了漂泊在外的福建人,永难磨灭的一抹白月光。曾经,一碗面线端上桌,意味着辞旧迎新或是又长大了一岁。而今面线端上桌,大多就预示着一个福建孩子,即将要告别家乡,奔赴天南海北,找寻梦想。有时身在异乡,腹中饥饿难耐时,总会忍不住想,人为什么要长大。那象征着喜提一岁的面线,如果一直吃不完,日子永远那么慢,其实也挺好。“儿时的面线那么绵长,像妈妈夏夜里彻夜打着扇子哄睡时,飘落在脸上的青丝,又柔又痒。长大后的面线,那么简短,像是一张两寸长的车票,看似唾手可得,却总难抽时间买票回乡。”图源:微博
其中的味道让人终生难忘,糅杂了乡愁,勾兑了年味,也饱含着深情。而浸泡在里面的面线,也早就带着名为“家乡”的味道,游走于福建人的血脉之中,蔓延填满身体的每一寸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