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芒格建议”
· 全文共 2500 字,阅读时长约 8 分钟
· 本文来源:亚当斯密经济学,刘胜军微财经出品。
文/刘胜军,于上海浦东
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悲惨但挥之不去的主题:
斯巴达和雅典之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Peloponnesian War),从前431年一直持续到前404年。
1618年—1648年的欧洲30年战争,堪称第一次全欧洲大战,使德意志各邦国60%的人口、波美拉尼亚65%的人口被消灭。
英法百年战争堪称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116年。对欧洲带来毁灭性打击的黑死病,也只是让战争暂停了十年。西方历史学家指出:“当两国的皇族及贵族为了自己所夺得的利益而庆祝的时候,那些痛失家园及亲人的无辜平民却只能在无声地痛哭。战争打了一百年,人民也哭了一百年。”
教皇乌尔班二世的一次演说,为1096年~1291年持续近200年的九次十字军东征拉开了序幕,引发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漫长的冲突。
1219年至1260年的四十余年时间,成吉思汗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西征,仅仅在你沙不儿战役中,被蒙古人屠杀者就多达174万人。
瑞典和俄罗斯为争夺霸权,于1700-1721年展开了漫长的“大北方战争”。
推动中美建交的卡特总统对特朗普说:“美国在242年的建国历史中仅有16年没有打仗,堪称世界历史上最好战的国家,因为美国总是想迫使其他人采用美国的原则(永不停歇的“战争帝国”美利坚)。”
第一次世纪大战34个国家、6500万人参战,超过3000万人伤亡。
一战结束仅仅20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约7000万人死亡、1.3亿人受伤。
为何战争始终是人类难以摆脱的梦魇?原国家主席刘少奇之子、刘源上将说得深刻:
战争来自人的欲望,人欲不灭,消灭不了战争!谁都怕战争,恨战争,却都逃不脱、躲不开战争。宋襄公的战场“仁义”,早被毛主席嘲骂为“蠢猪”。
战争是政治的延伸,政治斗争是人性的必然。笔者在“不搞出第三次世界大战,美国不会收手”中总结了导致战争的五大人性弱点:自私、恐惧、缺乏同理心、无法建立信任的囚徒困境、傲慢。
2022年的俄乌战争,标志着二战后“长和平”的终结,人类再次走到命运的十字路口。
导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因素是复杂的,但美国是这一冲突的主要“矛盾制造者”和“推波助澜者”:
特朗普上台后,发动贸易战、科技战、绑架孟晚舟,导致中美关系急转直下;
不顾从叶利钦到普京的一再警告,北约五次东扩,最终引发俄乌战争,美国表面愤慨、心中暗喜,“美国决心与俄罗斯战斗至最后一个乌克兰人”(乌克兰:在两千年历史长河中哭泣);
美国自诩为灯塔,拜登组织所谓世界民主峰会,实质上是一场21世纪的十字军东征;
美国毫不顾虑2300万台湾人民的生命安全,一再玩弄切香肠的手法妄图制造下一场“代理人战争”(台湾,台湾,台湾);
美国正在谋划所谓的“朋友支柱”(friend-shoring)战略,将政治与贸易挂钩,此举将给全球化的棺材钉上最后一根钉子。
其实,美国的这些手法并不令人意外:
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指出:西方人眼中的普世主义,对非西方人来说就是帝国主义。美国可能不过是一个正在消失的讲求意识形态的西方世界里残留下来但一个不合时宜者(美国CBS电视主持人散发出文明冲突的味道)。
80多年前,英国著名国际关系学者爱德华·卡尔就提醒人们,“我们应该清楚,美国是利用善良外衣掩盖他们自私的国家利益的艺术大师。”
1991年出版的《美国反对美国》一书指出:"美国人关心未来甚于关心过去和今天,他们没有历史观念......怀着优越感看待那些生活水准不如他们的人......有一种夜郎自大的信念,他们轻视其他国家和民族几乎达到了旁若无人的程度。他们认为自己的国家优越,自己也比别人优越,这种优越感产生一种天然使命感,相信自己是世界的最高希望......美国是一个输不起的国家。日本只是第一个向美国挑战的民族。在下个世纪里,必然会有更多的民族也向美国提出挑战。那时,美国人才会真正反省自己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这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自以为是的政客们,能倾听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呼吁,或许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避免(想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战?拜登须学习凯恩斯)。
今天同样如此,美国作为全球最强大的国家、二战后秩序的缔造者,战争与和平握在美国政治家的手中。
巴菲特的最佳拍档、98岁的芒格先生一句话足以令美国政治们醍醐灌顶:
我们必须学会理解和接受与我们不同的政府体制。中国永远不可能采用美国的方式来治理他们的国家,那样他们就无法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他们是在用自己的方法做需要的事情,我不认为我们有资格批评中国。他们面临的国情与美国不同。在很多事情上,中国比美国做得更好。所以我们应该相互欣赏。没有什么比在中美任何一方挑唆仇恨更疯狂和不理智了。
大师就是大师,其境界比特朗普、佩洛西、蓬佩奥之流高出岂止千百倍?不过遗憾的是,像这样的大师,是不可能跻身美国政坛的。这正是时代的悲哀。
82岁的佩洛西前往基辅为泽连斯基加油
英雄所见略同。
1957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加拿大前总理、北约前主席莱斯特·皮尔逊警告人类:
人类正在进入一个不同的文明必须学会在和平交往中共同生活的时代,相互学习,研究彼此的历史、理想、艺术和文化,丰富彼此的生活。否则,在这个拥挤不堪的窄小世界,便会出现误解、紧张、冲突和灾难。
1955年,有29个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山城万隆开幕。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提出了著名的“求同存异”的方针。周恩来一席话引发掌声如潮:
中国代表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中间显然是存在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周总理在给外国领导和记者签名
2019年,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提出:
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开放包容、互学互鉴。
芒格的“相互欣赏”、周总理的“求同存异”、习近平主席的“美美与共”,其精神内核都源于儒家思想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卡特总统一针见血点出了美国的心魔:
美国总是想迫使其他人采用美国的原则(“缅甸之花”再凋零,暴露民主选举制的命门)。
王阳明感慨,“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美国何时能破心中之贼?对此,我是悲观的。
- END -
记得转发给你脑海中第一想起的群~
刘胜军
坚持讲真话的经济学家
2014 年参加总理经济座谈会
70 后经济学家代表人物之一
著有《下一个十年》
▼ 应聘、演讲邀请、商务合作 ▼
请添加微信:tina711
(添加好友时请备注姓名、机构、职位、目的)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