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下属们喜欢“附议”,一号位如何避开决策的歧途?

下属们喜欢“附议”,一号位如何避开决策的歧途?

财经


打胜仗关乎目标设定、资源投入和方案谋划,需要提前发力、适时加力。


分 享 | 宫玉振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苏敬轼  百胜中国前主席兼CEO
整 理 | 尹晓琳
责 编 | 施 杨


“胜利之师”的统帅从不幻想一马飞跃。打一场胜仗,关乎目标设定、资源投入和方案谋划,需要提前发力、适时加力。


百胜餐饮集团全球董事局前副主席、百胜中国前主席兼CEO苏敬轼从一手打造的企业退休已经7年,但是提起自己的团队仍然有一种具体的笃定和自豪。如果只能给百胜留下一样东西,苏敬轼希望是一种文化:找出对的事情,把它做对。这一文化不专指向高管团队,也不仅是中层,而是希望百胜中国的40多万员工都有能力做到。


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宫玉振教授的话说就是,精兵强将,训练有素。在宫玉振看来,文化像血液一样,会不断地给组织中每个成员提供滋养,并产生梯次放大效应。


5月6日晚,《中欧商业评论》“商谈”栏目邀请到宫玉振与苏敬轼线上对谈“胜利之师”,他们一位是旁观者——宫玉振教授曾是研究军事战略的现役军人,在军事科学院做过10年的军事战略研究,转业进入北大后又从事了18年的管理学教学;一位是实战派——苏敬轼于1989年接手肯德基中国,此后掌舵百胜中国26年,在百胜全球董事局中拥有关键话语权




宫玉振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苏敬轼

百胜中国前主席兼CEO


从自观和旁观的角度,两位嘉宾还分析了领导者该如何复盘错误的决策;身居高位者如何获取不失真的一线信息;一号位如果一意孤行,组织应如何防止脱轨;以及在危机中如何直面复杂的难题,保持主动。


以下整理自两位嘉宾的对话,更多信息欢迎收听播客!



胜利之师的基本面


CBR:如何打造一支胜利之师?百胜中国的员工超过40万,这样一个超级团队,怎么才能既保持正规军的规模优势,又能拥有游击队的敏捷和创新?


苏敬轼:当时取名百胜,就希望我们能够百胜百战,百战百胜,成为常胜之师。怎么才能做到呢?组织越大就越难。后来我们把所有组织都做了一些科学调整,我们非常重视人员素质的培养,重视培训,目标是让每个人都有相应的观念跟知识。


文化是核心,我在书中讲,我最希望看到的文化就是,每个团队成员都能够坚持把对的事情找出来,把它做对。一个组织大了以后,不能靠少数人,必须靠所有人共同来做这件事情,因此这种文化非常重要。



组织变大以后,千万要小心一点,不要变胖、变弱。如果光是变大,往往会变得臃肿、无法行动。我们虽然变成了巨无霸,但是不想做变形金刚,变形金刚非常有力量,有时却不够灵活,他不知道地上的东西怎么打。我们要成为一个真正有机的生命体。可能放在军队来讲,就是既可以单兵作战,也可以小组协同,还可以大部队决战,依据战略战术的要求,采取不同形式,来应对所有变化,攻克所有目标,达成所有目的。


这就需要我们在组织设计上非常重视,让不同层级的人拥有不同的能力。这个赋能是有科学依据的,要让员工刚好在他那个角色上,有足够的能力做出决策。让绝大多数比较简单的角色,在第一线能很快地做出决策,重大决策能够很快召唤到大家共同思考,这样就赋予我们这个巨人的每一个细胞都有它的思考能力。既能够接地气,又能够协同作战。


宫玉振:胜利之师具备四种特质。第一是激励人心的理念。组织最核心的问题是为何而战、为谁而战。胜利之师一定有清晰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并且得到所有成员的认可,这是组织的灵魂。


第二是充满活力的组织。组织能力是胜利之师的基础。新手重打仗,老手看组织。新手看重打眼前的胜仗,老手看重的是组织能力的打造。组织能力决定你能不能走得更远,能不能打更大的仗,而组织无论多大规模,都一定要充满活力。



第三是能征善战的人才。精兵强将,训练有素,任务才能落地。


第四是积极向上的文化。好的文化就像血液一样,它会不断地给组织每个成员提供滋养。



进攻或防守不是重点,保持主动才是重点


CBR:在疫情这种混乱和不利的环境中,一号位应该怎么缓解焦虑,谋定而后动?


宫玉振:领导者的心态不光影响自己,还会影响团队。越是在不利的环境中,领导者越要把信心传递给组织的每一位成员。在混乱和不利的环境中,所有人都可以沮丧,领导者不能沮丧;所有人都可以动摇,领导者不能动摇。


好的将军,每逢大事有静气。王阳明是儒家心学大师,没有学过军事,但打起仗来非常厉害,别人就问他,应该怎么打仗。王阳明说,“用兵何术,但学问纯笃,养得此心不动,乃术尔”。心不动,这是打仗最核心的东西。《大学》里边有句话,“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孙子兵法》也强调,将军要“静幽正治”,说白了也是沉着冷静才能思虑深远。


怎么才能做到镇定自若?从军事上来说,第一条是要放下患得患失之心。得失之心越重,遇到压力人就越容易慌乱。吴起在兵书中说,“临敌不怀生”。军人打起仗来必须把生死成败全部置之度外,也就可以在充满压力的环境下保持冷静和理性。


第二条是先要考虑好最坏的可能。要从最坏最复杂的情况出发,估计多种可能,做好多手准备。从最坏、最严重的情况出发来找答案,当你把所有的问题都回答了,再也没有问题等待你回答的时候,你的决心就快,就硬,就坚定,不会一有风吹草动或者反对意见,你就慌了、动摇了。


第三条是要有角色扮演意识。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教学非常有名,哈佛特别强调教学过程中教授的角色意识。不管教授是什么样的性格,上了台,就要像演戏一样,必须是一个活跃的、能够带动大家情绪的角色,有些教授甚至因此而改变了自己的性格。我们经常说借假修真,角色扮演会一步步让你真的进入角色。你必须想象自己就是一名镇定自若的大将,你就是凯撒,就是拿破仑,就是诸葛亮,羽扇冠巾。这种心理暗示会让心定下来。


第四条是激发内心道义上的勇气。苏总在书中引用孙中山先生的话说,思想产生信仰,信仰产生勇气。这种勇气不是血气之勇,而是道义之勇。道义之勇会带来强烈的信念,可以让你超出眼前的得失成败,把内心的潜在力量激发出来。这种信念就是,我要掌控我的命运,我要掌控组织的命运,我甚至要掌控对手的命运。林肯讲过一句话,预测未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创造未来。当你有这种创造未来的主宰意识和信念的时候,你就不会慌。


孔子周游列国时,宋国的权臣司马桓魋要杀孔子,很多学生劝孔子赶紧跑,孔子从容地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如果老天把这个使命交给我,他能拿我怎么着呢?天命在身,仁者无畏,孔子的镇定自若就是来自道义的信念与勇气。


苏敬轼:一个组织走上轨道之后,CEO的确有机会无为而治。但一旦碰到疫情,或者某些危机,这时期待组织自己去找到方向是不可能的。这就变成CEO逃避不了的责任,你必须站出来,首先在心态上不能回避。


怎么去做呢?既然是危机或者特殊情况,肯定挑战非常大。但是,就像宫老师讲的这些古人的智慧,“定静安虑得”等等,一定要能够放下,把生死得失都放下来。


作为CEO,你要相信,竞争品牌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只要你是比竞争品牌更好的选择,到最后这个世界还是需要你的。市场总有一天会回来,还是会站在你这边,你要有个基本的判断,然后更轻松地打开自己的脑洞,好好去思考还有什么可以做。


往往危机也是转机,甚至是一个最好的创新窗口期。因为在危机时期,整个团队其实愿意打破自己的固有思维,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时候,让大家放下过去相对保守、固定的思维,来尝试一些新的想法,甚至把一些过去没想到、觉得自己不能做的,利用这个机会一起做掉。


第一真的不要慌,第二要有决心,带着团队去做,你去做,自然会找出一些方法,可能就是你上一个台阶的机会。


CBR :在疫情的环境下,很多一号位把战略从进攻状态调整到防守状态了,这是不必要的吗?


苏敬轼:我觉得进攻和防守应该是非常灵活的,既能攻又能守,守也不是很被动地守,而是去做一些主动的规划,去思考现在这个阶段怎么做,下一个阶段怎么做。在我看来不需要守,还是积极进攻。


宫玉振:战争的目的有两个:消灭敌人,保存自己。形势有利的时候你的目的应该是消灭敌人,这就需要积极的攻;形势不利的时候你首先要保存自己,这就需要守。从这个角度来说,你所说的许多一号位在疫情环境下把战略从进攻状态转向防守状态,总体上没有问题。


但要注意两条。第一,并不是所有的行业、所有的企业都必须收缩。整体不利的情况下,对于有些行业和企业来说,反而是最好的扩张机会,所以攻守不能一概而论。


第二,就像苏总所讲的,即使是对于战略上调整为防守状态的企业来说,守也不应该是被动地守。兵书上讲:“攻是守之机,守是攻之策。”进攻和防守不是完全隔裂的。


好的防御,必须是积极防御,也叫攻势防御。什么叫积极防御?即使在战略层面采取防守的态势,也可以在战役战斗层面、在有利的条件下积极地采取攻势,同时积极主动地作好未来的规划。这样就能在形势一旦扭转的时候,迅速转入新的战略性进攻。



领导者如何复盘错误的决策?


CBR:在评论区看到,观众朋友很期待两位分享一下,领导者如何带团队一起复盘错误的决策?


苏敬轼:有些人觉得,错误决策这件事情不好提,会让人失去颜面。但其实,从错误中汲取教训是很重要的学习过程,一个团队应该有能力去坦然面对。


我很少说“错误的决策”,我会说这是“不理想的决策”,或者说不是最好的决策。尽量避免使用过激、强烈的字眼,我更强调我们就是做一个分析和解剖,去了解当初是否缺失了信息,怎么样才导致我们采取这样的行为。这样员工不会觉得你要秋后算账。


我常讲,你的心如果是与人为善的,就不要有太多顾忌,很多事情都可以拿出来谈,太多的顾忌其实是鼓励了大家把事情压着,不得罪人,这会造成文化上大家不能够“把对的事情找出来做对”。


宫玉振:我非常同意苏总的观点。我想用军事上的复盘经验,来呼应一下苏总的分享。


首先,要明确复盘的目的。复盘不是为了指责或攻击某个具体的人,而是为了团队的改进。如果一个人犯了错误,那么很有可能还会有另外50个人也犯了或者可能会犯同样的错误。复盘是要防止错误,而不是为了惩罚某个具体的人。事情会发生,人会犯错,但我们需要从中学到些什么。一切都是围绕着业务,是为了提升整个团队的能力。团队永远无法完美地完成任务,但可以通过复盘来不断优化和进步。


其次,要养成复盘的文化。人都有ego,越成功的人自我意识会越强烈,这是妨碍坦诚复盘的最重要因素。成为复盘文化的一员并不容易。好的复盘文化中,所有的人都会放下自己的自我意识。没有人会担心被指出错误会没有面子,也没有人会担心指出错误后会遭到斥责。没有什么是针对个人的,重要的不是谁对了,而是什么是对的。所以好的复盘文化,是支持性的,而不是对抗性的。


还有,要讲究复盘的技巧。比如行动结束后要立即复盘,因为这时的经验是最新鲜的;要有专门的复盘室,给大家创造出一种坦率讨论的环境;复盘一定要“不记名,无等级”,进入复盘室之前,所有的人都摘下标志身份的肩章与姓名牌等,这样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公开、坦诚地讲出自己的看法;另外,复盘一定要高调结束。复盘是为了增强团队的信心,所以永远不要用消极的方式收尾。团队只有看到复盘的积极成果和令人振奋的前景,才会更积极地投入到复盘的流程之中。


↑点击图片订阅收听

决策层如何获取不失真的一线信息?


CBR:上一期的《商谈》,我们邀请了两位嘉宾聊俄乌战争,当时提到,普京坐在克里姆林宫里面,对一线的战争形势判断,可能并不准确。回到商业情景,怎么让一线的信息可以真实、不走形地传递到决策者那边?



宫玉振:最高领导者往往是最后一个知道真相的人,这是所有组织都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官僚化的组织。怎么避免?


第一条,好的领导一定要深入关键一线。在重要的时间,重要的地点,务必出现在重要的位置上。领导者最忌讳的就是没有体感。企业管理中有个词叫作走动式管理。如果你感觉自己已经失去对真实世界的体感,这时候走出去、走下去。

第二条,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参与决策。今天的管理决策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小部分人的事情,而是一个上下互动、反馈的过程,它是一种卷入式的决策,要把其他人,包括你的下属卷进来。这样一来,组织就可以高效地把真实信息迅速纳入到决策中,并且做出最优选择。这样的决策,执行就会特别顺,因为它是所有人的决策。如果有的人做决策,有的人做执行,那往往是僵化脱节的。

第三条,把认知看作一个动态、开放的过程。领导者有时难免做出不正确的决策,非要证明自己是对的,你往往就会犯更大的错误;非要证明自己过去的正确,你往往就会犯更大的未来的错误。每个人都有认知局限,承认这一点才可能是一个明智的领导。你应该关心的是“什么是对的”,而不是“谁是对的”,更不能说只有你是对的。

苏敬轼:从实务上,尤其组织变大之后,中间层级多了,的确会出现这种领导拿到错误资讯的情况,这样做出的决策反而很糟糕,所以我当初就坚持,出现任何事情之后,我首先要看到第一手、第一线的资料。

比方说消费者在店里出现什么情况,我第一个要看的是,第一线那个真正跟消费者打交道的人,他的口头或者书面报告。我同时还有个原则,我有权力直接打电话找到这个第一线员工,我也做过这件事情。这就是一个很强烈的信号,我要的资讯一定是第一手、真实明确的资讯。

组织大了以后,很多中层干部就觉得,千万不能找老板,我太没面子了,他自己不自觉就会做一些过滤的工作,这其实对我们做决策很不好,所以我们一定要防这个。但如何防呢?我们在决策当时,要意识到资讯可能会有错误,因此一定要有一个verification(证实)的过程。

另外一点,平时就得把工作做好,我平时已经相当清楚第一线的员工怎么想,在店里的具体工作怎么做,一旦出现问题之后,很快就可以猜测到当时出现了什么情况。这时再结合一手资讯,大概率会更快地做决策。

所以我们平时就要养成这种氛围,作为高层的领导者,要有各种方法来洞察组织状况,保证组织能执行我们要做的事情。我的目的是要确保我的确了解第一线的员工,他的思路,他的想法,他的问题。

而且我们绝对不鼓励中层干部说,没有他的许可,就不可以跟他下面的员工去谈。很多组织很奇怪,好像如果碰了他的下属就表示你不信任他。这种思路,我是坚决不允许存在的。

我们在百胜非常强调,信息可以从总部直接到一线员工,到每一个店。我们不做层层转发这种事情,而是要永远保持所有的细胞跟我们的大脑,是相连通的,保证每个细胞自己有一定的思考能力跟决策能力,永远保持高度共识,这样就可以灵活面对所有的问题。


主动建立制衡的力量

CBR:一号位如果一意孤行的话,组织如何防止脱轨?靠董事会吗?

苏敬轼:理论上是的。董事会拥有最高权力,就看这个董事会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董事会了。很多公司的董事会其实老板自己就是实控人。

那其实引申出来的问题是,为什么跑错了,跑错了怎么办?CEO也可能跑错了,包括我自己做CEO也不敢讲我的所有决策都是对的,所以应该自己主动去建立一些平衡的力量。

很多时候我会说,所有的高管团队对股东都是有职责的,必须要维护股东的权益,所以他们对我有监督的责任,比方说你的财务官、法务官、人事官,他们必须主动站出来,很好地对CEO进行监督,或者至少要求CEO更冷静地做决策。不知道宫教授怎么看?

宫玉振:还是制度设计、组织架构的问题。三权分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解决一权独大的问题。一个人错误的决策可能导致组织陷入灾难,因此必须有一种制衡的机制,才能保证一个人的狂妄也好,错误也好,都不会给组织带来灾难。我记得苏总在书里面反复讲过一个话题,就是警惕人性的恶。七宗罪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狂妄自大,这是人的本性,如何通过制度的方式来制约,就很重要。


最好把自己修炼成龙,可以造风

CBR:时间有限,最后一个问题,一位观众朋友提到,现在许多初创企业的创始人,过去没有大公司的管理经验,创业之后因为处在风口领域,组织的发展非常迅猛,可能两到三年时间内,团队就从十多人扩张到七八千人。创始人虽然很爱学习,但是领导力的成长是一个过程,所以会遇到很多挑战。对于这种需要快速成长的创始人,两位嘉宾有什么建议?他们重点要在哪些领域提高领导力?

宫玉振:我简单做一下回复。创业企业都想抓住风口迅速发展,但速成型的组织总是走不长远。组织发展最忌讳的就是一哄而上,一哄而散,这样的组织是打不了硬仗的,这样的扩张是无根的扩张。风口一变,就会被打回原形。

所以,越是发展迅猛的组织,越要把握好发展和扩张的节奏。当年毛泽东在井冈山有一个扩张策略叫“波浪式发展”,指的就是在建立根据地时,要巩固、发展,再巩固、再发展,把握好巩固与发展的关系,不要被扩张冲昏了头脑,而是在扩张的过程中同时关注组织的成长,筑牢长远发展的根基,避免陷入胜则一日千里、负则一败涂地的结局。

总之一句话,对于快速成长企业的创始人,节奏的把握是最为关键的。

苏敬轼:宫教授讲的没错,但实际上我们也发现很多公司的确就是这样起来的,尤其新一代的科技公司。这种情况之下,往往不会太讲究组织长期是不是最好,先做了再说,反正后面可以迭代。从资本性的短期行为来讲,看起来是比较对的,可以拿很大的估值,但这是不是最好的方法,的确值得商榷。这里还是有个度的问题。

如果的确出现了一些机会,你必须跑马圈地,把它占下来,可能也有一定的必要性,你不抢占,别人先抢了,所以哪怕我这个部队不是正规军,是杂牌军,我也过去先把它占下来再说。这也不算太错,甚至有一定的必要性。但是不管怎么讲,你在这种快速爆发期以后,还是要回过头来,把所有该补的基本功做起来,把组织重新定好,把该有的培训做好,把这个系统打造起来。这是要时时从实际情况去审慎研究的。

如果市场并不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你只是为了迎合资本的故事盲目去冲,这就明显有问题了。你如果只是个猪,赶上风口吹上去,风口过去掉下来还是猪,所以最好还是把自己修炼成龙,能够自己创造风,随时可以飞上去。


“商谈CBR Online Talk”是由《中欧商业评论》主办、上海杉树公益基金会协办的线上邀请制公益直播研讨会。秉持“负责任、看长远、有力量”的评论精神,通过线上对话分享真知灼见,帮助用户逐层穿透商业世界的本质。

活动所募集的善款将由杉树公益基金会用于“CBR助成,圆梦希望”计划。我们相信青年即未来,支持引导青年向上向善,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为公益青年的成长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也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且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能力,让青年无惧未来!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专注低代码17年,Mendix公司如何在“争议”中继续前行 | 卓越技术团队访谈录里尔克诗译: 西班牙舞者 - The Spanish Dancer第四范式陈雨强:企业智能决策的下一代技术「强化学习 + 环境学习」户外活动需小心!加州进入响尾蛇活跃期,一文了解如何避蛇与自救~请取消大学招生体检中那些无意义的歧视新疆如何避开欧美的制裁?今日直播 | 一号位如何制订企业数字化转型规划?价值10亿仓单融资“一女多嫁”造成爆雷,物联网如何避免此类风险?野字源考如何避免高管绩效,沦为企业内部的数字游戏和博弈? | 【经纬线上赋能汇笔记】悉尼昨夜再次发生枪击事件,一人重伤入院,数十名警察现场逮捕并指控三人,呼吁民众避开事发区域和唐山打人事件成鲜明对比,女性在香港的地位如此之高!戴珊在想什么:淘宝天猫新一号位的经营方法论终于知道专业shi玫瑰园如何让玫瑰过冬的消费类企业如何避免数字化转型陷阱仿真枪的故事如何避免理论与实践貌合神离?围观企业家对谈管理学教授南立新对话投资人:更多女性想作创业一号位重估“人、货、场”——中国新消费品牌如何避免昙花一现?我们喜欢的国货,都得是要破产的在GMAT和申请中比较顺利的人,他们都是怎样决策的?| 大咖对谈精华 上篇领导一个员工超过40万的有机组织,一号位如何决策?网红消毒小家电如何避免“昙花一现”海外留学如何防范绑架盗窃侵害?又该如何避免与家人失联?养老财务规划:如何避免“人活着,钱没了”?台北天母水管路应届生首超1000万,如何避坑内卷焦虑?英国毕业生签证误区答疑为什么干活越多越不可能有前途?如何避免“扇贝跑了”闹剧再现?《沪深300公司治理排行榜》重磅发布美国人如何避免名校申请的内卷,附2022年录取结果直播预告 | 一号位如何制订企业数字化转型规划?决策的主线,2017外网热议恋爱中要避开的陷阱:女孩们要保持自我,一定要清醒!来自一线人员的劝告:核酸检测时,如何避免交叉感染考古专业没什么“钱”途?“大家可能不太了解”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