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王林发团队:新冠病毒原始株与Omicron血清型不同!SARS相关毒株可分为三个血清型

王林发团队:新冠病毒原始株与Omicron血清型不同!SARS相关毒株可分为三个血清型

公众号新闻
恢复期血清型分析是一种通过检测从已经康复的患者中收集的血清样本来研究病原体的抗原特性的方法。在这种分析中,研究人员通常使用已经康复的个体的血清,这些个体曾经感染过特定的病原体,如病毒或细菌。在血清样本中,研究人员可以检测免疫系统在感染期间产生的抗体。人们通过研究这些抗体与病原体的相互作用,可以更深入了解病原体的抗原特性和免疫应答。
恢复期血清型分析对于了解疾病传播、免疫水平和疫苗研发等方面非常重要。在流行病学研究中,这种分析可以帮助确定疾病的暴发规模和传播途径。在疫苗研发中,通过检测康复者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可以评估疫苗的免疫效果和保护能力。在对SARS-CoV-2病毒和其他冠状病毒进行研究时,恢复期血清型分析对于了解人群中抗体水平的变化、免疫耐受性和病毒变异的影响非常重要。这种分析对于应对疫情,设计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和疫苗策略可以提供至关重要的支持。
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的Lin-Fa Wang以及Chee Wah Tan等人于2023年7月24日在hLif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Distinctive serotypes of SARS-related coronaviruses defined by convalescent sera from unvaccinated individuals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首次从初次感染中恢复的人类血清进行血清型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针对SARS-CoV-1、Ancestral SARS-CoV-2和SARS-CoV-2 Omicron亚变种进行的三向测试中,没有显著的交叉中和作用。这些数据支持将当前已知的感染人类的SARS相关冠状病毒分为三个明确的血清型。
图1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选择了未接种疫苗的康复者血清样本,这些个体之前感染过各种SARS相关冠状病毒。这一选择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人类感染不同病毒时这些病毒之间的抗原关系。本研究一共使用了80个血清样本,包括感染Ancestral SARS-CoV-2(以下简称 ”Ancestral” 以避免与其他SARS-CoV-2变异体混淆)、Delta、Beta、Omicron BA.1、BA.2、BA.5和SARS-CoV-1的未接种疫苗个体。来自感染Ancestral的未接种疫苗个体的血清未能中和Omicron BA.1、BA.2、BA.5或SARS-CoV-1,与Ancestral相比,50%中和抗体滴度的几何平均值(GMT50)降低了14.4至19.6倍(图2A)。研究发现来自Beta感染者的血清样本可以交叉中和Delta病毒(图2B)。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中和抗体滴度较高的Beta感染者样本中,对Omicron BA.1和BA.2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中和作用(图2B)。来自Delta感染者的血清样本未能中和Beta、Omicron亚变种或SARS-CoV-1(图2C)。类似地,SARS-CoV-1感染者产生了针对SARS-CoV-1的显著高水平的中和抗体,但对Ancestral、Delta、Beta、Omicron BA.1、BA.2或BA.5未发生交叉中和作用(图2D)
图2
对于来自感染BA.1、BA.2或BA.5的未接种疫苗个体的血清样本,总体中和抗体水平较低,并且对Ancestral、Delta、Beta或SARS-CoV-1未发生交叉中和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员观察到Omicron亚变种之间的交叉中和作用也很有限(图2E-2G)。来自BA.1感染者的血清样本对BA.2和BA.5的GMT50中和抗体滴度分别降低了4.8倍和27.8倍(图2E)。来自BA.2感染者的血清样本对BA.1和BA.5的GMT50中和抗体滴度分别降低了2.1倍和3.8倍(图2F)。来自BA.5感染者的血清样本对BA.2的交叉中和作用较低,但对BA.1、Ancestral和SARS-CoV-1没有交叉中和作用(图2G)。根据未接种疫苗的康复者血清样本生成的抗原图谱,研究数据支持BA.1、BA.2和BA.5与SARS-CoV-1或Ancestral SARS-CoV-2在抗原上明显不同(抗原单位(AU)> 2)(图2H,2I)。这一发现与使用仓鼠抗血清所得的数据一致[1]。从抗原图谱中可观察到,Omicron BA.5在抗原上与BA.2密切相关。这一发现很重要,因为病毒的血清型分析通常基于来自自然感染的康复者血清,而不是高度免疫的疫苗接种者血清。考虑到研究中观察到的Ancestral、Alpha、Delta和Beta之间的抗原相似性(图2H,2I),这些变种应被视为属于同一血清型。另一方面,Ancestral、Omicron BA.1/BA.2/BA.5和SARS-CoV-1之间缺乏交叉中和(几何平均50%中和滴度(GMT50)< 1:100截断和/或抗原距离> 2 AU),支持将Omicron BA.1/BA.2/BA.5归类为一个独特的血清型。因此,目前的研究数据表明,能够在人类体内感染并引起疾病的不同的SARS相关冠状病毒具有明显不同的血清型。
该研究使用疫苗接种者的血清样本,进一步评估不同变种(包括最新的XBB和BQ.1.1)之间的抗原距离和关系,但仅限单向分析。通过假病毒中和试验(pVNT),研究证明接受了2-3剂辉瑞BNT162b2 mRNA疫苗的个体产生了针对Ancestral的高水平中和抗体(NAbs)。第三剂mRNA疫苗导致对于Ancestral的GMT50提高了4.2倍,并诱导了更高水平的交叉中和抗体对抗Omicron亚变种。然而,研究人员观察到疫苗接种者血清对Omicron XBB和BQ.1.1的交叉中和能力有限(图3A和3B),与Ancestral相比GMT50降低了59.8至61.8倍。值得注意的是,尽管XBB和BQ.1.1与Ancestral在进化上更为密切相关(氨基酸序列与Ancestral的相似性分别为96.7%和97.1%),但,其对于Ancestral的免疫逃逸甚至超过了SARS-CoV-1(氨基酸序列与SARS-CoV-1的相似性分别为75.0%和75.2%)。这表明最新的Omicron亚变种经历了广泛的抗原漂移(图3A和3B)
图 3
在抗原图谱中,相对于SARS-CoV-1,Omicron XBB和BQ.1.1与Ancestral更为不同(图3C和3D)。对于接受了两剂BNT162b2疫苗的个体,抗原距离为6.4-7 AU(XBB/BQ.1.1到Ancestral)相比于4.9 AU(SARS-CoV-1到Ancestral);而对于三剂接种组,抗原距离为6 AU(XBB/BQ.1.1到Ancestral)相比于4.1 AU(SARS-CoV-1到Ancestral)(图3C、3D、4A、4B)。三剂BNT162b2疫苗减少了抗原距离,使Ancestral和Omicron BA.1/BA.2之间的抗原距离减少,但对于Omicron XBB和BQ.1.1的抗原距离减少程度较小(图4A和4B)。然而,使用接受三剂mRNA疫苗的个体的血清样本,SARS-CoV-1与Omicron BA.4.6和BA.2.75.2聚集在一起,在抗原上与Omicron XBB(2.2 AU)的关系比与Ancestral(4.1 AU)更接近(图4B)
总的来说,本研究的数据支持为SARS-CoV-1、Ancestral SARS-CoV-2和Omicron亚型分为不同的血清型。此外,未接种疫苗的Omicron感染者缺乏对Ancestral或Omicron亚型的交叉中和抗体进一步强调了对自然感染后恢复的未接种疫苗者进行疫苗接种的重要性,以增强人群的免疫力和对未来变种的准备。Ancestral、SARS-CoV-1和其他Omicron变种之间的出乎意料的抗原关系进一步突显了未来其他变种或sarbecovirus出现的风险,因为它们的进化路径可能非常复杂和难以预测。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探索血清分型的用途,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些病毒的演化,并为设计新的治疗方法和疫苗提供有用的信息。
图4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949928323000068

参考文献:

1. Mykytyn, A. Z. et al. Antigenic cartography of SARS-CoV-2 reveals that Omicron BA.1 and BA.2 are antigenically distinct. Sci Immunol 7, eabq4450,

doi:10.1126/sciimmunol.abq4450 (2022).

2. Simon-Loriere, E. & Schwartz, O. Towards SARS-CoV-2 serotypes? Nat Rev Microbiol20, 187-188, doi:10.1038/s41579-022-00708-x (2022).

[3] Liu, C. et al. Reduced neutralization of SARS-CoV-2 B.1.617 by vaccine and convalescent serum. Cell 184, 4220-4236 e4213, doi:10.1016/j.cell.2021.06.020(2021).

[4] Tan, C.W., Chia, W.N., Zhu, F. et al. SARS-CoV-2 Omicron variant emerged under immune selection. Nat Microbiol 7, 1756–1761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564-022-01246-1.

[5] Calisher, C. H. et al. Antigen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flaviviruses as determined by cross-neutralization tests with polyclonal antisera. J Gen Virol 70 ( Pt 1), 37-43,

doi:10.1099/0022-1317-70-1-37 (1989).
来源:BioArtMED
         

往期热点 (点击标题跳转)

01

社恐也能变社牛!首个治疗社交恐惧症的药物三期临床成功,公司股价大涨700%!

02

《柳叶刀》:高福院士团队发布二价新冠疫苗加强免疫和突破感染的血清中和数据

03

EMI ‖ 姜世勃/陆路团队构建含有新冠病毒S2三功能区的重组蛋白作为泛冠状病毒入侵抑制剂或疫苗抗原

04

管轶团队最新发现,我国突发性H3N8病毒,对公众的潜在威胁需要警惕!



小编微信

注:添加小编请备注昵称+单位+研究



生命科学综合交流QQ群:681341860

微信学科群:病毒学群,神经科学群、临床医学、肿瘤学科群、硕博交流群和医药投资交流群(微信群审核要求较高,请各位添加小编后主动备注单位研究方向)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Nature Communications | 崔胜/袁硕峰团队联合在线发表有关新冠病毒药物新靶点的确证和小分子抑制剂筛选工作Nature Communications | 浙大周如鸿团队发文阐明新冠病毒RNA顺式作用元件SL3与人体关键蛋白作用机理六十七 “楚辞”美国重启免费新冠检测!张文宏团队最新:反复接种原始疫苗,恐无法抵抗奥密克戎新毒株限时返场!19.9秒杀2瓶【十七光年清型米酒】向往的生活同款果酒,已排单3000+Nat. Commun. | 接种新冠疫苗后感染者可产生精英抗体,能中和当前新冠病毒流行株公共卫生局 :新冠病毒正在加拿大卷土重来!Cell Discovery | 王鹏飞/张文宏等团队详细评估新冠疫苗接种和中国主要几波突破性感染血清对奥密克戎最新突变毒株的有EMI ‖ 姜世勃/陆路团队构建含有新冠病毒S2三功能区的重组蛋白作为泛冠状病毒入侵抑制剂或疫苗抗原Omicron的第14代孙推动新冠疫情,美国重症患者呈现这三个特点,如何预防?【健康】心脏骤停:男女症状大不同!不同现象要警戒​NBE | 中国科学院秦建华/赖仞等揭示了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的神经发病机制终于说到牛油果了,杂谈牛油果的前世今生(一)nǚ hóng?nǚ gōng六十八 退休新冠催人老!《柳叶刀》子刊:新冠病毒感染加速大脑衰老、认知衰退并影响男性性功能!一张照片的由来 冷明EG.5及其姊妹毒株仍是新冠疫情的主流毒株;美国新冠疫情出现新的变化Cell | 新冠病毒感染更多组织靠它?TMEM106B是介导非ACE2依赖性新冠病毒细胞进入的受体5095 血壮山河之武汉会战 浴血田家镇 3张文宏团队研究:尽管反复接种原始新冠疫苗,但对变异毒株已近乎无效Npj Comput. Mater.: 高兴发团队很不高兴—与电子推推拉拉,成何体统?深入探讨正常细胞中ADC非靶点依赖性摄取和相关毒性的潜在机制(下篇)高福院士团队发布新一代二价新冠疫苗免疫和突破感染对新冠EG.5/EG.5.1血清中和数据深入探讨正常细胞中ADC非靶点依赖性摄取和相关毒性的潜在机制(上篇)mBio | 清华大学丁强团队发现新冠病毒主蛋白酶介导的拮抗宿主抗病毒免疫新机制E人I人大不同!不同人格的人,喜欢不一样的包??Erklärung zur ZusammenarbeitOmicron的第14代孙推动新冠疫情,美国重症患者呈现这三个特点;BA.2.86在英国占到2.1%广州医科大学王健/钟南山最新发现:新冠病毒损害肺血管内皮的潜在机制Nature | 耶鲁医学院团队揭示PLSCR1是对抗新冠病毒感染的重要细胞防御因子深入了解新冠病毒进化系列之四:新冠病毒进化的首要推动力——传播性(transmissibility)NEJM Evidence发表惊人发现:新冠病毒少量长期残留,可能是长新冠的原因之一EbioMedicine | 香港大学朱轩团队揭秘新冠变异毒株Omicron BA.1、BA.2和BA.5的传播适应性和致病性mBio | 清华大学医学院丁强团队发现新冠病毒主蛋白酶介导的拮抗宿主抗病毒免疫的新机制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