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时间能够治愈一切」,但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哀伤比其它情绪如羞耻、吃惊、恼怒甚至无聊持续的时间久 240 倍。哀伤一般和较大事件如死亡、或事故的影响如影随形。一些严重的哀伤也许会变成一种心理疾病。延长哀伤障碍(prolonged grief disorder,PGD)就是指一种由亲近的人去世引发的病理性哀伤反应。美国精神病协会对于 PGD 的诊断中,以下几点是重要的标准:在所爱的人去世的一年后,仍持续地感到极度的悲痛和哀伤。并且,哀痛感受和行为超越了社会文化规范下正常的范围;不能接受所爱之人死亡的事实,会非常回避谈及丧失,对于逝者有持续的、大量的怀念;
麻木、冷漠,情感反应减弱。对于任何事物、活动都丧失兴趣;或者对于丧失会产生爆发的愤怒,易激惹;偏执地认为所爱之人的死是自己造成的,或者因为自己没能早发现一些迹象,导致他人去世;常有跟随逝者(通常是重要的他人)一起去了的想法,怀疑自己生活的意义和角色使命。否认 denial:认为发生的一切都不是真的。这种防御机制是人们遭遇突然丧失时的缓冲剂,防止被强烈的情绪淹没。愤怒 anger:反击阶段,人们会对他人的死亡产生愤怒:“为什么要抛下我/离我而去?!”,然而又因为自己的指责感到内疚,进而更加愤怒,并将愤怒转化为攻击亲近的人、甚至陌生人。讨价还价 bargaining:试图争取时日,也可以称作「与死神的交涉」,例如在亲人去世之前祈祷“让他过完这个年/这个生日/这个冬天再走吧。”沮丧 depression:放弃做任何挣扎,强烈的无助、沮丧、痛苦,对人的哀悼,压倒了一切希望、梦想和未来的计划。觉得失控,麻木,甚至感到想自杀。接受 acceptance:最终承认这个人已经去世的事实,并且把爱人去世这个事件整合到自己的生命中,使之有意义。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依照顺序经历全部 5 个阶段,这只是帮助我们了解自己或他人处境的手段。常人能在一段时间内达到最终接受的状态。而延长哀伤障碍患者往往在前四个阶段中来回反复,无法挣脱。他们留恋丧失,“我必须不断悲伤,否则就会忘掉/背叛Ta,只要我不停地怀念,Ta就不会离去。”推荐一部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它讲述了一个中年男士经历丧失后与自我和解的道路。主人公Lee因为在家中烧壁炉时的一个疏忽,让自己的三个孩子葬于火海。
第二天在警察局录完口供,却发现自己连过失杀人的罪名也不用背,从审问室出来,Lee直接从警察腰里抢过一把手枪就企图自杀。妻子无法原谅他,并与他离婚了。失去了父亲和丈夫身份的Lee同时也失去了一切希望,从此行尸走肉般地活着。他关闭了情感阀门,没有力气再愤怒,就算听到哥哥的死讯,也还是一如既往的麻木、绝望。影片近末尾时,Lee对他的侄子说:“I can’t beat it.(我走不出来了)”这种「走不出」的境遇,像一个沼泽,困住人们的大脑。研究者认为延长哀伤障碍患者在怀念逝者时的脑部活动与常人不同,他们对过去的回忆只限于那些有逝者参与的,好像过往的生命中,一切与逝者无关的记忆都被清除掉了。并且,他们在想象、计划未来时有很大困难,他们认为“将来不会有任何好转,Ta死后,我的生命就没有意义了。” 这也许能够解释,为何他们会一直陷于过去,无法继续生活。根据卫生部的数据,中国有一千多万“失独”家庭,且以每年 7.6 万个的速度增加着。这只是失去子女的家庭数量,更何况还有一般丧亲的情况。丧亲这个话题看似小众,但其实极为普遍。由于丧亲引起的沮丧情绪主要与过度怀念相关,因此抗抑郁的药物效果甚微。通常,来自亲朋好友的社会支持对于缓解哀伤是很重要的,但我们常常听到的这些话却也是很难起作用的:- “振作点,Ta都去世这么久了,你要停止自怨自艾。”
- “你不能再这么下去了,你的伴侣/父母/孩子需要你。”
如果你身边有沉浸于痛苦无法自拔的人,不要试图强行把它们拉出悲痛。如果他们暂时无法接受帮助,那么耐心地等待和陪伴,适当的共情和支持,是对待他们最好的方式。而这也正是简单心理Uni研发《哀伤治疗与创伤干预专题课》的最主要原因。我们希望打造出一个了解、学习、应对丧失与哀伤的场域,当我们在工作/生活中遇见遭受丧失或哀伤困境的来访者、亲人朋友,或是自己深陷其中时,能够实施专业的自助及助人的方式。为此我们特别邀请,全球哀伤治疗领域中的领军人物罗伯特·A·内米耶尔(Robert A. Neimeyer)博士对课程进行研发和讲授。在当代哀伤研究与干预领域,罗伯特·A·内米耶尔(Robert A. Neimeyer)博士是尤其令人瞩目的领军学者。其出版了30多本关于悲伤治疗技术和悲伤与表达艺术的书籍,例如《悲伤治疗技术:咨询丧亲者和悲伤的创造性实践》、《表达艺术:创造意义的实践》等。作为孟菲斯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内米耶尔博士积极从事相关临床实践,他于2001年提出了后现代建构主义意义重建理论 (Meaning Reconstruction) 并成功地将其应用于临床哀伤治疗中。内米耶尔博士曾担任死亡教育和咨询协会 (ADEC) 主席,以及死亡、临终和丧亲国际工作组主席。为表彰他的学术贡献,他被孟菲斯大学授予杰出教师奖,成为美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部的会员,并被死亡教育和咨询协会授予终身成就奖。目前,罗伯特·A·内米耶尔(Robert A. Neimeyer)博士担任波特兰丧失和变迁研究学院(IP)的院长。波特兰丧失和变迁研究学院(PI)在哀伤治疗方面提供高水平的专业继续教育,专注于帮助治疗师、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生活教练、牧师,以及其他与努力重建自己生活的人一起工作的专业人士建立专业能力。PI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培训体系,为世界各地的专业人士提供丰富多样的高水准培训课程。罗伯特·A·内米耶尔(Robert A. Neimeyer)博士以建构主义心理学流派为基础,提出重新建构生命意义在解决哀伤问题,应对哀伤障碍的重要意义。
重新建构生命意义最常用的方式包括:理解建构 (Sense Making)、寻求益处 (Benefit Funding) 、身份认同改变(Identity Change)。确保学员学习完成后,能够在临床中进行哀伤治疗,能够有效帮助来访者,将丧失的现实融入他们正在进行的生活故事中,同时也重建他们与重要他人的持续联结。确保学员学习完成后,能够在临床中进行哀伤治疗,能够有效帮助来访者,将丧失的现实融入他们正在进行的生活故事中,同时也重建他们与重要他人的持续联结。探索和了解国际上领先的丧失理论,认识丧失后适应的本质及过程,借鉴依恋、创伤、叙事、家庭系统和意义重建等取向,深入学习哀伤治疗的核心干预技术。结合东方文化背景,讲授在特定环境中技术的应用方式及注意事项。
结合对临床片段的观摩,了解众多治疗工具的具体使用方法,能够在实践中掌握和灵活应用它们。
助教答疑+定制习题,保证你的学习效果双语视频+中文文稿,支持你的学习进展罗伯特·A·内米耶尔(Robert A. Neimeyer)博士亲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