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整体搬迁!
据北京市发改委官网消息,近日,北京市发改委正式批复首都医科大学新校区(校本部)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计划于2023年年底前开工,2027年完工。
据了解,新校区建成后,首都医科大学将腾退现有五个校区,整体搬迁至新校区,实现“一校一址”办学。
目前,首都医科大学设有右安门、顺义、和平里、花乡、东四十条等5处校区,其中4处位于中心城区,主校区位于丰台区南二环外。而即将开工建设的首都医科大学新校区(校本部)项目则位于京郊——大兴区生物医药基地北拓区,规划范围北至太福路,南至新志路,西至永庆南大街,东至芦兴南大街,总建筑面积约67万平方米。
相关负责人表示,实施新校区建设,将学校位于中心城区教育科研功能全部迁出,能够更好地服务保障首都核心功能。
首都医科大学新校区(校本部)规划方案图
首医大,去大兴
去大兴这件大事,首都医科大学已经未雨绸缪了太久。
早在2020年1月,北京市就指出,要在当年推动首都医科大学新校区规划建设,有效提升大兴、房山等南部新城综合承载力。
随后,人大代表、时任北京生物医药基地管委会副主任杨燕秋透露,首都医科大学将整体迁入北京生物医药基地。
2021年伊始,首都医科大学新校区建设指挥部对学校需求开展了全面覆盖、细致深入的调研工作,并在当年9月启动了新校区(校本部)总体规划征集工作。
2022年9月,首医大发布新校区招标公告,其中透露,新校区估算投资为690000万元,建设内容将包括教学和实验组团、科研组团、实验动物楼、师生活动中心、本科生活组团、硕博生活组团等。
首都医科大学项目规划功能分区图
三年间,迁往大兴成为了位于北京市区的首都医科大学重要的办学规划。但一直以来,首都医科大学的新校区均以未来主校区作为定位,此次则是明确将整体搬迁至京郊的新校区。
迁往大兴的重要性,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宏观意义之外,聚焦于首医大本身,还承载着提升学校办学质量的希望。
创建于1960年的首都医科大学,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现任校长为我国著名分子神经生物学家饶毅教授。学校现有6位院士,17位国家杰青,共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4项(含合报),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斩获两个A-学科,是入选下一轮“双一流”的种子选手。
首医大校训“扶伤济世 敬德修业”
然而,在这个高校跨入内涵式发展的时代,办学空间越来越成为了制约高校发展的关键因素。
去郊外开辟一片新天地,给科研撕开一道呼吸的口子,成为了以首都医科大学为代表的北京高校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全新机遇。
北京高校,整体疏解
自2021年《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持续疏解中心城区部分教育功能”、“努力实现‘区区有高校’的目标”以来,北京中心城区的高校纷纷腾退,这也意味着北京高等教育的格局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21—2025年)》摘选
在北京土地资源有限,但高校持续扩招的大背景下,师生数量不断增加,教学资源异常紧张,有限的空间成为制约高教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给北京中心城区“减负”,不少在京高校承担起了有序疏解部分教育功能、服务保障首都核心功能、推动教育事业合作发展的功能。
而北京高校迁出,主要有两个流向:一个是京郊,一个是雄安。此外,辐射京津冀、布局周边城市也是个别高校的选择。
除了首都医科大学,还有更多北京高校正向京郊转移。如首都体育学院延庆校区、北京大学昌平校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昌平校区、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清华大学通州校区、北京电影学院怀柔校区等。
京郊之外,拔节生长的雄安新区,也成为了北京高校崭新的聚集地。今年8月,雄安新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陆续发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雄安校区一期建设工程设计项目》等多则招标公告,意味着首批疏解到雄安新区的四所北京高校——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林业大学雄安新区建设全面启动。此外,北京体育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高校的雄安校区建设也正在谋划筹建当中。
另外,还有不少在京高校选择布局津冀及其它周边城市,如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校区、位于山东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岛国际校区、位于河北的北京理工大学怀来校区。
未来,腾退出的城市空间,除了可以用于进一步响应北京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对高校来说,也便于自身的空间升级。
在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布局调整的战略选择既是高校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为其所在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期待高校与城市共谱时代华章!
来源 | 中国教育在线综合
编辑/审核:Andy
发论文,
英文不好怎么办?
高质量英文润色、翻译
找【科藤学术中心】@花博士
扫下方二维码⬇⬇⬇以作备用
(扫码关注,注明“需要润色”,否则通不过!)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