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Wi-Fi芯片大赛道的中国机会
如今,Wi-Fi已渐渐成为生活中一项最普遍的连接技术。难以想象,从0开始,这一切只经过了短短的30年时间。
Wi-Fi技术的发展速度极快。从上世纪90年代第一代Wi-Fi标准的出现,如今,行业已行至第六、七代Wi-Fi标准规范(Wi-Fi6、Wi-Fi7)切换的关键节点。而伴随着Wi-Fi技术发展的是,终端形态和行业形态同样在迅速切换。从手机的单点智能,到打造以电视/手机等为中心入口的智能生态,实现多点交互多点智能,共同构成人类智能生活的一角。
而在底层技术进步和终端变化风起云涌的背后,潜藏着一个波澜壮阔的Wi-Fi芯片大赛道——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WiFi芯片出货量达到49亿颗,年产值160亿美金。
一个共识是,芯片是一个研发、工程、市场积累并重的大赛道,很难弯道超车。这也是为什么,在多年技术、产品、市场研发积累后,抢夺了市场先机的国外厂商,全球芯片设计公司排名前十的博通、高通、联发科、瑞昱,依旧长盛不衰,继续维系十年前的垄断格局,分走市场上的九成蛋糕。
但如今的Wi-Fi芯片行业,正处于一个风云诡谲、孕育着变革的过程中。
尤其是,Wi-Fi6芯片在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路由等消费电子核心场景的普及速度前所未有之快。当消费电子行业进入了创新瓶颈,Wi-Fi6技术以其卓越的性能及用户体验,成为厂商们得以延续的新故事之一,其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从旗舰产品专用,到慢慢进入寻常百姓家。而与此同时,消费电子场景之外,Wi-Fi6芯片也在被产业快速被带进智能制造、智能电车、智慧城市等广泛的物联网场景中。
可以说,如今的Wi-Fi6技术与5G技术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无线传输当中的两大核心前沿技术分支,成为当下智能生态的“水电煤”。
另一方面,产业快速历经整合,产业基础扩大、完备。
尤其是在2019年,Wi-Fi6标准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的几年时间里,行业便发生了多起Wi-Fi芯片并购案,累计金额达百亿美元。肉眼可见的是,传统芯片厂商正在逐渐通过“钞能力”,吞并收购Wi-Fi芯片产业公司的方式,打进Wi-Fi产业链上游市场,为各自接下来在物联网市场的战局做好准备。
图源:IC photo
与此同时,在Wi-Fi6时代开启后,中国芯片公司也逐渐成为其中无法被忽视的力量,涌现出了像华为海思、乐鑫、科睿微、矽昌、速通等在内的中国公司,纷纷加入Wi-Fi6芯片的新战局。
随着Wi-Fi6标准产品的持续渗透、国际芯片产业格局的持续变动、中国大陆芯片新生势力的不断崛起,似乎让中国Wi-Fi芯片产业在面临差距拉大、以及更严峻的产品技术挑战的同时,看到了走上舞台成为核心力量的曙光。
如果说,过去的Wi-Fi芯片产业竞赛更多是美系和中国台湾系顶尖芯片设计公司之间的竞争,那么Wi-Fi6时代中,鉴于Wi-Fi芯片巨大的商业价值和产业影响力,新一轮的科技竞赛、芯片战争,则会有更多的中国新鲜力量的加入。这,是一场新旧势力之间的较量。
吃下全球Wi-Fi芯片市场九成份额的四大巨头,在攫取这些胜利果实之前,硝烟早在二十年前已燃起。全球Wi-Fi芯片巨头这20年来的缠斗,不仅是一部轰轰烈烈的并购史,还是一场芯片技术和产品力持续提升的残酷竞争史。
从1991年,UCLA教授Henry Samueli创立博通,一直到如今的从小公司到全球有线、无线宽带网络通信芯片大厂,并购是博通历史上相当关键的一笔。在Wi-Fi芯片领域,他们的并购举措也是最早的。
早在2000年时,博通便以4.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蓝牙和Wi-Fi芯片制造商innovent systems起步。此后的15年时间内,博通高举高打,收购了15家大大小小的通信厂商,补齐了Wi-Fi、蓝牙、基带、射频等等的通信全产业链能力。博通以并购团队为核心,进行持续性的大手笔研发投入,他们技术研发的支出,每年都能占到收入的三成左右。
持续密集大手笔的技术研发,造就了有竞争力的Wi-Fi芯片产品。
2003年,博通便推出全球第一颗802.11b芯片,2008年,博通又进入了苹果手机的供应链。目前苹果、三星的手机都由博通进行供货,这些品牌出货量大且利润丰厚,让博通的日子过得滋润。到2022年,这家公司的Wi-Fi6芯片出货量累计达到10亿颗,毛利率超过60%。算上Wi-Fi芯片,博通的半导体芯片业务每个季度能给公司贡献60亿美元的收入。
大洋彼岸的中国台湾,另一家网通芯片大厂瑞昱在2022年全球芯片设计公司排行榜排名第七,瑞昱是从2001年就开始启动Wi-Fi芯片研发的,行事颇低调,但其在Wi-Fi芯片领域的技术实力不可小觑。
和博通一样,瑞昱在Wi-Fi芯片领域布局全面,积累深厚,从端侧Wi-Fi芯片、路由器Wi-Fi芯片、IoT Wi-Fi MCU芯片领域,都有全面完善的产品线。
Wi-Fi芯片也是瑞昱的现金奶牛,是瑞昱连续7年保持高速增长的核武库。不过,博通更多是做高端,拿下了全球顶尖大客户,瑞昱则更讲究性价比,有大量中等规模客户乃至大量小客户的最爱。依托瑞昱坚实的技术积累,瑞昱的高性价比Wi-Fi芯片保持了极佳的产品利润。
而另外两家全球芯片公司的龙头,联发科、高通在Wi-Fi芯片市场的地位,是他们在2011年的两次大型并购促成的。
2011年,高通以31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Wi-Fi芯片巨头Atheros,补足了其在无线网络连接技术上的短板。联发科紧随高通步伐,以180亿台币的价格并购了雷凌公司。
如今回看高通与联发科当年的两笔天价收购,堪称神来之笔。自2015年起,高通已经累计出货超过40亿颗Wi-Fi芯片,联发科的累计出货量也与高通比肩。
图源:IC photo
不过,这四家大厂,商业策略上也有着明显的分野。
与博通、瑞昱相比,高通和联发科是全球蜂窝移动芯片领域执牛耳者,除了发力各细分Wi-Fi芯片赛道,高通和联发科还采取Wi-Fi芯片与手机处理器芯片平台化绑定集成的策略:高通的手机Wi-Fi6E系列芯片都搭载在高通骁龙系列核心处理器芯片套片上出货,而联发科的手机Wi-Fi6E芯片,则是搭载在天玑系列核心处理器芯片套片上出货。
这种新的商业策略,让联发科、高通在手机Wi-Fi芯片领域异军突起,大有冲击博通之势头,当前除博通进入苹果、三星Wi-Fi芯片供应商体系,其他手机Wi-Fi芯片市场基本上被高通、联发科所垄断。
其实,从各家Wi-Fi 芯片厂商20 年缠斗史可以看出,如今Wi-Fi芯片的四大基础核心供应商,基本都是通过自建或整合收购小公司,打造全建制团队,再加上超过20年的Wi-Fi芯片持续系统研发积累迭代,才能够持续性构建系列化的Wi-Fi芯片产品矩阵。在路由器Wi-Fi、端侧Wi-Fi芯片等核心主航道芯片领域,四家厂商牢牢的占据各自的位置,构建了后来者难以超越的技术产品护城河。
当然,技术只是硬实力的一环,如联发科和高通的故事一般,在技术没有占据先机的情况下,还要再辅之以差异化的商业化竞争手段,在既定的战局中重新构建垄断竞争身位。
在四家大厂商瓜分完毕市场蛋糕,开始向Wi-Fi6、Wi-Fi7进发的时候,中国大陆也出现了不少Wi-Fi芯片行业的初创企业。
但尴尬的是,尽管相当数量厂家喊出了很快完成Wi-Fi6芯片的口号,但实际上,当中的大部分还是只能在单天线Wi-Fi4这一市场饱和的红海打价格战,“国产替代变成了替代国产”,无法真正站到国外大厂牌桌的正对面,去分食Wi-Fi6芯片出货猛增的产业发展红利。
摆在中国Wi-Fi芯片厂商们眼前的天堑,不仅仅是四家大厂构造的产品和商业铁幕,还有如何弥补那失去的十年——在2013年Wi-Fi5标准公布的时代,彼时由于技术的难度高、自身积累薄弱等等原因,国内芯片厂商几乎集体错失了Wi-Fi5这一关键的发展节点和契机。
而没有Wi-Fi4的研发及规模出货的铺垫,很难完成Wi-Fi5芯片的规模出货,而没有Wi-Fi5芯片的研发及规模出货的铺垫,又很难完成高质量的Wi-Fi6芯片的规模出货。
欣慰的是,到了Wi-Fi6的时代,变化的内外因,带来了一次全新的开局和新晋Wi-Fi芯片入局者的历史性机遇。
图源:IC photo
在Wi-Fi5及以前的时代,网络最大的特点是,接入的任何设备都会对网络传输的速度产生影响,表现出来的就是“抢网”、网速变慢。而这些都能被Wi-Fi6自然而然解决。
可以打一个形象的比喻:传统采用OFDM技术的Wi-Fi5,是一辆一次只能装一种货的大货车,每拉一次货就要占用一整辆车;而Wi-Fi6所使用的OFDMA技术,一次可以拉多种货,多种设备数据同时进行传输,这就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时延。
Wi-Fi6标准下,新开局的特点是,战场不只局限于手机、路由等消费电子传统Wi-Fi战场,也持续扩大到整个智能设备大生态。
从一个切面可以看出这一变化:2019年,Wi-Fi芯片行业又迎来一次全新的并购浪潮。只是,这次已不是原来那四家厂商的游戏,玩家背景更多元。
比如,为了抢夺工业和汽车市场的芯片厂商安森美,10亿美元收购了Wi-Fi芯片方案商宽腾达(Quantenna);全球第二大电动汽车芯片厂商恩智浦(NXP),为了拓展物联网的新业务,17亿美元收购了美满电子(Marvell)无线产品组合;英飞凌这边,则用100亿美元收购了赛普拉斯(Cypress),这笔交易也诞生了全球最大车用半导体企业。
国内Wi-Fi芯片公司“科睿微”创始人吴斌向36氪分析师表示,Wi-Fi6时代的来临,在现有巨大存量市场的现状下,还带来了巨大的增量市场,随着Wi-Fi6标准产品的持续渗透、国际芯片产业格局的持续变动、中国大陆芯片新生势力的不断崛起,所有这些变量,给持续努力奋斗的中国Wi-Fi芯片团队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个弥足珍贵的切入时间窗口。
首先,多种终端品类、甚至行业都在加快“触网”,而相比之下,5G的资费过高、芯片形态单一、产业应用生态多样性等多方面与Wi-Fi相比差距巨大,能实现更快网络连接、低时延、高吞吐率、大节点数的Wi-Fi6、Wi-Fi7是更具高性价比和应用便捷性的一种选择,这将是巨大的增量市场。
其次,原来已经使用Wi-Fi4、Wi-Fi5的终端产品,未来也会改用表现更好的Wi-Fi6芯片,存在巨大的芯片替代存量市场。
Wi-Fi6芯片的市场机会已经打开,而现实是,四家芯片大厂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覆盖广袤的智能硬件生态行业,并且基于最大化收益考量,四家Wi-Fi芯片大厂已经做出了实际性取舍。
比如,在毛利率相对较低、应用分散的IoT Wi-Fi MCU领域,博通已决意战略放弃,而高通和联发科整体来看,对IoT Wi-Fi MCU整体的重视程度一般。
而随着Wi-Fi6芯片的持续渗透,以及应用生态多样化的持续出现,出现了不少新的更加细分的垂直应用市场,而这些细分垂直市场都足以支撑若干家大陆新生代Wi-Fi芯片厂家的快速发展和壮大。
大厂们的这一抉择,给国内的Wi-Fi6核心芯片供应渠道市场极为宝贵的空间和时间,当然,这个机会窗口是极为短暂的,而且这个机会也只可能留给那些有充分准备的团队。
不仅如此,国内Wi-Fi芯片厂商的优势还在于本土优势。中国大陆是全球最大的智能终端消费地和生产基地,拥有最全的智能终端品类和产业生态。而在与诸多行业头部客户接触的过程中,吴斌及其团队发现,智能终端厂商客户的要求都不约而同的更加严格——“既要求好的产品规格和性能指标,又要有好的价格,还要好的服务和快速响应”,显而易见的是,中国大陆之外的芯片厂商要兼顾这三点是极为困难的。
此外,2019年之后,国内下游终端厂商的供应链安全意识集体提升,国产化替代意愿和包容度也在加强。
当然,机会也离不开国内团队自研实力的持续提升。考虑到中国大陆在ICT整机、应用方面的强势,以及国内在通信、计算机领域人才的丰富储备,Wi-Fi芯片研发从业人员前仆后继的持续投入,使得中国大陆地区的Wi-Fi基带、射频、协议栈方面的综合技术积累出现了质的变化。
这样看来,国内的Wi-Fi芯片厂商其实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当然,芯片市场是靠好产品和硬核技术才能有话语权的,规模量产及核心关键技术这一环无法被忽视。
Wi-Fi芯片是平台型的SoC芯片,芯片涵盖射频、基带、协议栈、SoC,每个环节都需要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的深刻理解与持续实践迭代打磨。其中,高端Wi-Fi芯片的研发难度不低于高性能CPU和GPU,是一个重度技术和工程投入的赛道。而对于起步时间不太长的中国大陆厂商而言,产品技术积累仍是国内多数Wi-Fi芯片厂商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
芯片的开发要以IP为基础,Wi-Fi的IP分为基带、射频、协议栈、SoC集成等,在基带IP方面,国内的厂商为了缩短技术追赶时间,有九成以上的国内厂商都是采用授权CEVA或Imagination的方式进行产品整合。而在射频 IP方面,早期的Catenna(2020年被NXP收购,已关停该业务)、现阶段大陆的锐成芯微、台湾Silvus等少数则IP厂商可以提供中低端单天线Wi-Fi射频IP,暂时不能提供多天线和大带宽的射频Wi-Fi IP。
在早期,这种完全依赖外部公司购买IP授权的方式,能快速的完成初样芯片,但由于IP交付通常是黑盒交付,后期要想持续升级、打造差异化产品,过程就变得非常缓慢。此外,IP授权也是一项成本不低、存在风险的选择。吴斌表示,国外公司的前期授权费高达千万,后续还要加收单颗芯片售价大概3%-8%的授权费。
可以作为参考佐证案例说明的,包括高通、博通、联发科、瑞昱等厂商,其完成的全系列Wi-Fi芯片产品,毫无例外都是全自研持续迭代打磨完成的产品。可以说,在高利润、大出货量的主航道Wi-Fi芯片产品技术领域,没有弯道超车一说,弯道超车只会翻车。
中国不是没有优秀的Wi-Fi芯片公司。
以海思为例,自从2008年便开始冲击Wi-Fi主战场,也是全球最早导入160MHz带宽团队之一。在华为终端的整体带动下,海思的Wi-Fi芯片早在2019年已经左右形成正面突破之势,向国外厂商发起正面冲击。
当然,在海思面临困境之时,还有一些国内Wi-Fi芯片公司另辟蹊径。
国内厂商“乐鑫”,在产品领域方面,就巧妙寻找到了IoT Wi-Fi4 MCU的方向,成为国内最早构建出护城河生态的芯片团队,在IoT Wi-Fi形成突破——因为单天线2.4GHz IoT Wi-Fi4 MCU的Wi-Fi产品技术难,度相比主流Wi-Fi难度要略低一些。
由于四大主流厂家对此的重视度对此更低,使得大陆一众厂家,紧随乐鑫,将单天线2.4GHz IoT Wi-Fi4 MCU变成了一个极其内卷的细分赛道。
而来自浙江杭州的“科睿微”,作为一家有鲜明特色的技术型Wi-Fi芯片团队,选择了另外一条独特的发展路径,吸引了行业上下游的关注。
图源:浙科睿微官网
首先,在团队方面,“科睿微”创业团队技术起源于中科院,从2008年开始进行Wi-Fi技术的研发,和海思一样,是国内最早进行Wi-Fi4/5/6多代核心芯片技术研发的团队,早期承担多项重量级Wi-Fi芯片领域国家重大专项。
依托公司团队15年来的持续研发积累,实现了全部Wi-Fi芯片架构和核心电路100%自主开发,拥有超过40项相关发明专利。
“科睿微”也是坚定的长期主义者。在过去,曾经完成4天线Wi-Fi5 80MHz 1.7Gbps路由器原型芯片,以及2天线Wi-Fi4及Wi-Fi5芯片。这家公司长期聚焦专注的研发投入,一方面缩小了与国际顶尖团队的产品技术差距,另一方面,构建起了与大陆相关同行的产业技术壁垒。
有意思的是,针对残酷的Wi-Fi芯片市场市场竞争,“科睿微”没有像大部分厂家一样直接选择以最低端的1天线2.4GHz Wi-Fi4芯片作为产品市场切入点的盲从思路,而是根据市场需要,和自身Wi-Fi产品技术积累的实际情况,在3年前判断出多数据流Wi-Fi6将成为市场主导,直接从海量2天线Wi-Fi6芯片切入,选择了一个有相对高产品技术产品门槛的蓝海市场,避免了在低端市场的红海厮杀。可以说,与大陆其他同类公司比,“科睿微”至少早3年启动了2天线Wi-Fi6芯片的研发。同时,尽管科睿微拥有完整的Wi-Fi路由器的产品技术储备,科睿微并未选择更有话题性的Wi-Fi6路由器作为首要切入点。
为何做出此判断,吴斌认为,Wi-Fi6路由器是一个更复杂的大型平台芯片,没有中高端客户端侧(Client)Wi-Fi6芯片2天线的规模量产出货基础,就贸然选择此产品赛道,会面临大量工程量产问题,导致收敛时间过长,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而选择2天线Wi-Fi6端侧芯片作为突破口,对比选择Wi-Fi6路由器,二者需要的资源配比和解决的问题数量不是一个量级的。选择合适的节奏和发展路径,对后来的Wi-Fi芯片初创企业的发展壮大,至关重要。
在多数Wi-Fi6国产芯片公司还在外购IP,花时间推动低端芯片量产整合的时候,“科睿微”早已通过此前精准的技术路线判断、以及多年的技术积累,赚足了技术追赶的时间。
在具体的产品上,吴斌介绍道,“科睿微”秉承着市场优先、客户为重的信条,严格把握客户“既要,又要,还要”的心理和产品诉求,遵循以市场客户端的真实刚需,倒逼产品技术研发和工程量产运营的原则。
在这一原则下,这家公司打造了产品差异化竞争力和综合性价比优势。比如,公司的产品在传输吞吐率、信息接收灵敏度、并发用户数、特定场景的低延时多节点传输等核心参数表现优秀,产品价格能做到比同类美系Wi-Fi6产品低50%、比台系产品低30%。
其实,全球Wi-Fi芯片领域的竞争,也不仅仅只是技术先进那么简单,有效的商业策略也是无法被忽视的一环。
还是以“科睿微”为例,其采用的策略是,依托团队15年的深度产品技术积累,大量进行市场下层、深入调研客户,洞察客户真实刚需,针对重要客户的目标场景,梳理并抽取客户所关注的共性和重点需求。
具体而言,Wi-Fi6芯片中一些冗余的部分裁剪掉,整合进Wi-Fi6的关键功能,强化了客户所关注的传输吞吐率、鲁棒性、灵敏度、抗干扰性、远距离传输、多用户并发特性,从而为客户提供性价比更高的创新性芯片产品。
同时,“科睿微”针对垂直细分领域提供Turn-Key的解决方案,从芯片研发阶段、芯片/模组的产测、系统应用开发成员就同步与重点客户进行同步对接与联合调试,在应用层软件方面实现了更敏捷的支撑和推进。
吴斌表示,由于本身芯片原厂对底层Wi-Fi技术的理解更加全面深刻,芯片原厂会站在系统客户的角度考虑产品的先进性、创新性、实用性,这样的服务与支持响应力度,能在全产品生命周期提升下游厂家的产品竞争力,并有效进行成本管控,这是下游客户所喜闻乐见的。
与此同时,“科睿微”也发挥了本土公司的服务优势。相比于国外公司,“科睿微”与扎根中国大陆,与长三角及珠三角的中国一线客户开展深度持续合作,能够做到快速响应客户的各种应用、指标的需求。上述合作策略也能够帮助科睿微提高开发速度,达到快速出货的目的。从而促进了下游客户与科睿微这样的芯片原厂的双向奔赴,互相提携。
图源:浙科睿微官网
通过这种多管齐下的路径,“科睿微”的商业化进展稳健有序。
据介绍,“科睿微”的Wi-Fi5/6多代产品解决方案累计出货100万套以上,在轨道交通、智能制造、企业应用等场景,已进入国内头部客户。投入公司核心资源,面向智能终端和安防监控领域的高性价比2天线Wi-Fi6芯片完成流片和系统级验证,得到头部客户的认可与协同推进。
芯片行业永远是跟着终端行业的发展而发展的,Wi-Fi芯片领域也不例外。
因此,“科睿微”战略梳理出了未来五年的产品规划路线,希冀将单点的产品技术突破,结合商业策略,由点到面推进。吴斌表示,在未来的2023年至2024年,聚焦端到端数字安防场景;2024年至2025年,聚焦消费智能终端市场;到2024年至2026年,将聚焦路由网关等市场。
当然,在技术布局完备、商业落地稳定推进的时候,国产芯片公司要突围,离不开资本补充粮草弹药。“科睿微”曾先后完成亿元级别的天使轮和Pre-A轮融资,包括中电科基金、中南创投、科技部成果转化基金等一线机构的知名股东机构。目前,“科睿微”A轮融资也在平稳有序进行。
吴斌认为,概括起来,国产Wi-Fi芯片厂商要突破,首先最关键的还是夯实内功、深刻把握好细分市场的差异化创新需求,避免在低端红海市场的低效内卷。在国际巨头不能触达或不愿触达的细分领域,中国公司更要寻求高质量发展和健康有序成长,充分利用好大陆在Wi-Fi产业链的综合优势,以及用好国家及社会在集成电路领域的资本、政策扶持。
进一步,吴斌表示,国内公司还需要充分把握好国产化替代的安全考虑,做好产品,服务好下游系统客户,在遵循市场客观规律的情况下,打造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从单点突破开始,进而再寻求更全面的矩阵式发展,在技术、产品、市场都愈发成熟的前提下,主动积极的进入Wi-Fi6、Wi-Fi7等最核心的主产品市场进行对决。
不过,“科睿微”只是这几年轰轰烈烈的国产化替代大潮中,奋起直追的中国芯片公司缩影之一。
未来,Wi-Fi6芯片、Wi-Fi7芯片的机会大幕打开,国产Wi-Fi芯片厂商注定会走上国际舞台,与博通、高通、联发科、瑞昱同台竞技,赢得客户认可和市场机会。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