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 | 我在香港重温纸醉金迷的上海旧梦,竟感动到落泪…
香港是一方很宽广的舞台,是名利场也是斗兽场。
当年许多上海富商巨贾、社会名流辗转来到香港。
挥别上海时,他们带不走的,除了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还有日里夜里,魂牵梦萦的家乡的声音。
作为一个移民城市,对于这帮上海人来说,家乡的声音是沪剧,是评弹,是淮剧。
更多的,是越剧。
所以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汇的香港,自然承接起了海上旧梦的地位。
如今很多人觉得,通关后的香港,好像已经不再是购物天堂。
在最近的新闻里,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说:
通关后的内地游客来港更多地参与文化、艺术和展览活动,或者观赏大型演唱会。
因此,海纳百川的香港迎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话说回来,对于爱戏的观众来说,通关后的香港真是不折不扣的戏迷天堂。
拿越剧来说,过去的赴港演出比较散,规模也不定。
从2010年开始,香港主办的“中国戏曲节”定档于每年暑期。
邀请的都是一流剧团、当红演员,上演的都是经典佳作。
例如上海越剧院的《红楼梦》、《西厢记》,国家京剧院的《野猪林》、《穆桂英挂帅》,江苏省苏州昆剧院的《牡丹亭》等等。
何其有幸,我终于赶上了暌违四年复办的中国戏曲节,更显弥足珍贵。
我很多朋友都说被这次中国戏曲节种草了。我想了想,应该主要是三大原因:
票价相对低廉,整体运作成熟,剧目非常精彩。
票价感人
早在三月的时候,香港特区的政府新闻网站就发布了今年中国戏曲节的阵容和剧目安排。
看到有心爱的越剧演出后,我便坐在书桌前,准备抱着手机抢票。
购票的时候,我用散步的速度进入“城市售票网”APP。
畅通无阻,毫无卡顿,不一会儿就选定了四出戏的十张票,下单!
不同于内地的戏曲演出,在香港,几乎所有公开演出都有学生优惠、长者优惠、残疾人士及看护人优惠、综援人士优惠等。
上述优惠通通都是门票原价的一半。
比如这次的越剧梅花奖星光荟萃的四场演出,最高票价480港币,学生票就是240港币。
这种全明星阵容的演出,却出现如此实惠的票价,放在内地是不可想象的。
就以《梁山伯与祝英台》来说,8月5日在香港演出的票价是分为480、380、280、180四档。
而阵容相近的同一出《梁山伯与祝英台》,8月12日移师天津,票价却变成了:
880/680/580/480/380/280/120人民币。
两相对比,香港票价的优势真是很明显了。
运作成熟
夜幕降临,来到位于尖沙咀的香港文化中心,已然是人头攒动。
下班之后我就直奔剧院看戏,没想到路上因为堵车还是晚了一点时间,7:30开始的戏,我7:40才到场。
到场之后,工作人员让我在剧场外的椅子上坐着休息,先看一个电视屏幕。
里面放的是剧场演出的实况直播。
迟到观众看的电视
然后等到第一折戏演完的时候,他就立刻安排我进入剧场,用手电筒为我带路,在位置上落座。
可以说,这样的安排既满足了我们渴望进场的急切心情,也保证了在座的观众赏剧和演出团体的表演不受影响。
香港主办方对演出的重视还体现在包装与宣传上。
在大戏上演前的8月2号,演出主办方邀请了此次参演的两位著名小生演员赵志刚和吴凤花开办讲座。
向我们介绍此行的主演阵容、班底和剧目特色,还一一与到场的观众签字、合影。
可以说,这样的安排拉近了我们和演员之间的距离,还形成了一种“戏未演,剧先红”的效果。
剧场里发生的一切,也尽在主办方的掌握之中。
看戏时,我身边有位观众拿出手机拍摄。
第一次发现,工作人员从二楼看台照射激光笔到该名观众的座椅以示提醒。
没想到他屡教不改,工作人员便直接站到他面前,伸手做出禁止的手势,以儆效尤!
在香港观摩这样高水准的演出,除了对参演的院团深感感激之外,也对香港专业化的剧场运作大为钦佩。
精彩的剧目
此行的重头戏是四部越剧的经典剧目,从我的亲身体验来说,真的是精彩绝伦,技惊四座。
就以经典剧目《红楼梦》为例。
这出越剧《红楼梦》改编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红楼梦》,由上海越剧院在1957年首演。
1959年作为建国十周年的献礼剧目赴京演出,并于1962年拍摄成越剧电影。
一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因此唱遍大江南北,享誉华夏。
亲临现场,鸦雀无声。所有观众的心情都被宝黛二人的感情发展牵引着。
宝黛共读西厢时,大家仿佛也置身于沁芳桥畔,不忍打搅这一对青梅竹马。
宝玉挨打时,大家又忍俊不禁。
黛玉葬花时,舞台上繁花似锦。“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既是黛玉写下的葬花吟,又是演员口中的唱词,旋律婉转,又动人心魄。
而到了下半场,一切都变了,王熙凤献策“掉包计”时,大家都怒了。
到了黛玉焚稿,大家感受到了黛玉一片冰心无所托付的绝望,也感受到了黛玉临终之际身边唯有紫鹃时的义仆情深。
当林黛玉演唱到“多承你伴我月夕共花朝,几年来一同受煎熬;
实指望与你并肩共欢笑,谁知道风雨无情草木凋。
从今后你失群孤雁向谁靠,只怕是寒食清明、梦中把我姑娘叫”……
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掌声献给演员富有穿透力的声腔,给优美抒情的身段和舞美布景;
更是给饰演黛玉和紫鹃的两位演员,通过表演所传达出来的感情。
可以说,剧场里的观众都忘却了生活中的烦恼,沉浸在了声腔表演塑造的这个世界中。
一看完戏,我就马上问我的两个从内地赶来看戏的朋友,他们的感觉跟我一致。
觉得香港的观众都比较腼腆,比较含蓄。
看戏的时候不会像北方的观众一样大声叫好,而是更喜欢默默欣赏。
香港的观众非常注重鼓掌的时机。
一般都是在一段非常酣畅淋漓的唱腔结束之后,在下一段过门还未响起的时候鼓掌。
因为戏曲演员不带耳返,全靠耳朵听现场乐队的伴奏来起唱,这样鼓掌不会影响演员紧接着的演唱。
或者就是在一折戏结束、大幕合上的时候鼓掌。
这时的掌声都是毫无保留的,经久不息。
中场休息时大幕合上
身处在这样的一个剧场当中看戏,不管是做演员还是做观众,得到的享受都是无与伦比、万分幸福的。
当演出演到黛玉焚稿和宝玉哭灵时,我听到身边一些观众轻轻的啜泣声,紧接着是小心翼翼撕开小包餐巾纸的声音。
而我,那时已是悄然地泪流。“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演员向观众致谢
全剧终,我走出剧场。此时良宵寂寂,夜幕沉沉,海面上雾气弥漫。
我背起行囊,伴着路灯的光走着。
我发觉,我依然是我,然而现实世界的刀枪剑戟,我已不再畏惧。
*图像影音来自网络和作者,本文版权归香港体验官所有,转载请联系香港体验官微信公众号(ID:ExperiencehkGPQ)。
-END-
● ● ●
/本 文 作 者/
Anson
明天自有明天忧
如果你也想将自己在香港的经历
与更多人分享
请在后台回复“投稿”获取投稿要求
投稿或加入读者群
请联系@Ro_salie
在香港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