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游,今年成了年轻人的大热。
如果只是拍照、祈福、买串、喝咖啡,还只是简单的事儿,不少人干脆直接住进去,不做打卡客,而是进行深度体验。
最近,同事李欣就在上班和上进之间,选择去武汉一座寺庙上香,gap了整整一周。
她亲身体验了之后,发现这里并不是清心寡欲的世外桃源,师傅们也不“佛系”。
报名时,她加了寺庙工作人员微信,对方晚上11:03才通过,抱歉地解释道:“这段时间人太多,现在才有空回。”
刚开始住的几天,她完全不能适应高频次的打坐节奏,只坐半小时就腰酸背痛。
诗意的抄经场景也没有出现,每天穿着统一服装打坐听课,很少有机会拿出手机拍照。
哪怕凌晨失眠到2点,被蚊子咬到怀疑人生,早上4点多还得顶着黑眼圈起床,睡到自然醒是不存在的。
整个gap期间比上班还累,师傅们比领导还卷。
以下是她的自述。
我之所以去寺庙生活,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围观已久。之前,经常看到同龄人烧香还愿的帖子,以及身边人的玄学奇迹,心生好奇,便萌生了去小住的念头。刚好看到有时间合适的义工招募,就跟朋友一起报名了。在我的想象中,这会是一次放松身心的悠闲旅程,食宿全包、清心静修、规律作息,想想就很期待。可真正去了后才发现,寺庙生活有另一种“累”。义工统一住4人间,类似青旅,有空调和独立卫浴。可房间隔音不好,对睡眠浅的人来说不太友好。床单、被套、枕头等物品凭住宿条就可以领到,但听说是重复使用的,介意的话需要自己带。这里的作息很规律,每天4点半起、9点半睡。一到晚上8点之后,周围就一片昏暗,只有走廊处放着几盏小灯笼。作为一个平时凌晨12点后才睡的人,早早躺在床上辗转难眠,简直度日如年。尤其是听到蚊子嗡嗡飞过时,更是心烦意乱。寺庙规定不能杀生,所以不能用手拍蚊子,只能轻轻挥手把它们驱走。印象最深的一次,我失眠到2点多,听着周围人此起彼伏的呼吸声,心里焦虑极了。无奈之下,只能拿出手机悄悄刷,结果屏幕一亮,立马引来大批蚊虫,吓得更忐忑了,窗外的蝉鸣鸟叫声也变得分外刺耳。这里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很少有放空躺平的时间。女生不能化妆,也不能佩戴首饰或涂指甲油,长发不能披着。按照规定,早上4:50在大殿集合上早课,6:30吃早斋,7:30在义工之家集合开晨会,这意味着4点半就得起床洗漱。虽然早课不强制参加,但看到周围人都去了,还是不好意思偷懒。一起做义工的小伙伴,有的在连续几天早睡早起后,痘痘明显变少了,但也有人像我一样,在睡不够的情况下,一脸困倦地干活。除了作息,坐禅也是个难题。盘腿分成双盘、单盘、散盘,难度依次降低。可哪怕是用最简单的动作,腰板挺直,一动不动30分钟,双腿又酸又麻。刚开始听木鱼声入坐时,我脑海里思绪千千万,前后数了796次呼吸,发现还没结束。直到听到下坐的引磬声后,才如释重负。坐禅时,蚊子依旧络绎不绝,不小心就会被咬几个包。找工作人员咨询事情时,对方称呼我为“师兄”。我以为他认错人了,后来才了解到,他们会把世间俗人一律称为“师兄”。我当时还好奇地问活动费用,结果人家只是回了句“随喜”。我一头雾水,又抹不开面子直接问,只能自己搜了下,发现其实就是按心意付费,万事随缘。很多话虽然刚接触时听不懂,可慢慢地自己也会用。比如看到义工群有什么好消息时,会跟风发一句“随喜赞叹”。在寺庙居住,最有仪式感的事,莫过于中午11点的午餐。这里把厨房叫“大寮”,把吃饭叫“过堂”,虽然食物是全素的,但意外好吃。厨师会变着花样做,四菜一汤,主食有米饭、馒头、玉米、包子,还有餐后水果,看得出是经过用心搭配的。斋堂有自己的规矩,可以自带碗碟,也可以用里面一次性的。但每次饭前,都要跟着师傅念一段《供养偈》,不会念的话静静听着也行。严肃又厚重的声音,让人对食物心生敬畏。吃饭的过程,要求全程“止语”,从入座到拿碗,再到咀嚼喝汤,尽量不要发出声音。吃饭也很讲究,馒头要掰碎,碗要端起来吃。需要添饭时,不用起身去舀,会有人拎着桶把饭菜盛到你碗里。要多要少,全凭手势和眼神示意。通常会盛3轮饭,不用担心吃不饱。师傅反复叮嘱我们,千万不能剩饭,因为这些食物是院子里自种的,或者信众提供的,浪费不得。我观察了下,发现僧人饭量普遍不大,也很爱惜食物,吃西瓜时竟只剩下薄薄一层青皮。饭后,还会用水把碗涮一下喝掉,碗就跟没用过一样干净。在他们的影响下,我也顿顿光盘,吃面时把汤都喝光。和我们不一样的是,僧人们很少吃晚餐,大多过午不食,但义工们晚上还是可以正常吃饭的。不知道为什么,人到了寺庙后,会不知不觉安静下来,人与人之间也会迸发出信任和善意。最让我意外的,就是这里所有门都不上锁。有师傅提到:“大家把心敞开,锁就失去了存在意义。”的确,当人们的善意被激发出来后,就会很自觉地做好手头的事。身边的义工干起活来,都毫不惜力。还能经常遇见八九十岁的老奶奶,帮忙给树浇水、擦桌子,表情虔诚又认真。最近,得知我从寺庙回来后,身边不少朋友来咨询,表示也想去尝试下。其实,一周的时间很短,很多体验都是匆匆而过。但不可否认的是,去禅修放空几天,可能是更适合中国人体质的短期gap,让人们得以从日常生活中短暂抽离,重新倾听内心的声音。至于gap的形式,通常有义工和禅修两种,寺庙会定期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发布招募消息。
简单来说,义工就是你提供劳动,庙里提供食宿,时间很灵活,会根据你的特长来安排岗位,一两天都可以。禅修营则对时间的要求更高,至少一周或一个月,期间严格要求不能玩手机,避免被外界干扰。很多热门寺庙的名额,都是秒没。不过,千万不要因为想休息而去报名。因为这不是旅行玩乐,也不是纯粹享受,反而有点辛苦。到了那里,你会发现从早到晚不是在上课,就是在干活、念经,穿梭在客堂、禅堂、斋堂间三点一线。遇到周末人多的时候,日行一万步也是常事,还是蛮累的。何况,无论在寺庙待多久,我们大多数人终归还是要回归到现实中修行。
以上内容来自“外滩TheBund”(微信号:the-bund)点击关注"外滩TheBund(the-b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