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飞对话汪海林:刀郎的《罗刹海市》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汪海林:我倒喜欢听他翻唱的一些老歌。
谭飞:你肯定听过《2002年的第一场雪》
汪海林:我听过,但是说实话,我在某些观点上跟主流音乐界有一些相似,从音乐性上来说,我觉得他的歌相对来讲比较直白,音乐上我不是很在行。他翻唱老歌的时候有他的优点。
谭飞:有股苍凉之气。
汪海林:他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怀念战友》反倒有他的新的味道。
谭飞:但《罗刹海市》大家其实并不是在意他的唱腔,而是整个歌词、意境,他到底有没有讽刺当下还很红的那些明星,以及他对当年别人瞧不上他的一种反讽,你听出这个味道了吗?
汪海林:我觉得这个解读,这个歌抛出这么快的时间就出现这么精准的解读,我理解不了这个现象是为什么?我没看懂,我认为歌如果是这个指向性的话,要把它解读出来,没有那么快,没有人在旁边辅导你,你是解读不出来。
谭飞:没有一个特别懂这个歌的人,了解内情的人。
汪海林:所以我就有点看不懂这个现象是怎么回事的,我也不好揣测这个歌出来的背景是怎么回事,所以我不好评说。而且音乐界的这些恩恩怨怨,我也不是特别熟悉,所以我真的是不好说当时发生了什么。因为我的印象中这个争论,对他的批评,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如果当时有那么严厉的,甚至涉及到人格侮辱的这种评论的话,我觉得那肯定是过分的、不应该的。对于普通的观众、听众来讲,就觉得我们文娱界有一种封建把头的趋势,或者说有这么一种格局。所以普通观众会在这件事情上,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有很多的共鸣,他会带入到自己生活中的。
谭飞:可能正好印证、迎合了他们的一些八卦、猜测。
汪海林:他们觉得文娱界好像是有一些大佬在控制着,就是水泼不进。
谭飞:不就这样吗? 什么“马户又鸟”啊,我现在在饭局上经常都听到有一些人会说“马户又鸟”。
汪海林:我最早入行的时候写过一个电视剧叫《明星制造》,写娱乐圈的事。但我们写了一些娱乐圈的现象,我们也有意识地去写了一些观众想象的娱乐圈现象是什么样的。观众怎么想我就按照你的想象去写了一些那样的场景、故事,但实际上有的时候,创作者并不是他真的看到和经历了。我有这个创作经验我就知道,有的时候创作者是会按照你想象的那个情况去进行创作,而不是真实的情况。
谭飞:等于是设计一种虚拟场景。
汪海林:因为你更熟悉你想象的那个场景,你要是告诉观众文艺界、影视圈真实的情况是怎么回事,他会反倒不熟悉。
谭飞:刀郎拿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事说事,因为大家都知道《罗刹海市》是蒲松龄的一篇短篇小说的名字。你觉得为什么这个时代会出现这么多借古喻今呢?
汪海林:刀郎这首歌出来以后,你没有发现我在微博上或者其他平台,从头到尾都没有评论过,因为我觉得这个问题特别复杂,很难解释,特别是涉及到他们流行音乐圈内部的一些情况。
谭飞:咱们不是当事人确实不知道内幕。
汪海林:所以我不要去过度解读,因为我们本身也不是很清楚是怎么回事。但是从流行音乐的角度上讲,刀郎他有他存在的价值。不管有没有那么回事,不应该出现对某一种类型的艺人或者某一种类型的唱法,进行有意地去排斥的情况。但是就某一首歌,反过来对某些艺人进行霸凌的情况,他也不管你有没有,他们觉得你有,就对你进行攻击,我觉得也不好。
而且有的时候是文艺批评,人家也有权利说。我不喜欢他的音乐,有一些听众就说,你的音乐还不如他的,但是他不喜欢他,他有这个权利。但是他没有权利利用他的地位去打压人家,这是不行的。他有权利批评别人的音乐,不管他对不对,他有这个权利。
谭飞:所以你觉得任何的霸凌都不应该。
汪海林:对。
谭飞:比如说就算是大家想象那种霸凌,反正不管是正方、反方都不应该。
汪海林:是的。
谭飞:而且利用文艺作品去霸凌人,那肯定是特别不高超的事。
汪海林:我觉得批评一定要保持,昨天某些歌手看不惯某些歌手的音乐风格进行批评,不管对不对,他有这个权利。今天你反过来批评他们这些功成名就的歌手,你唱得也不咋地,你的音乐也不咋地,也有这个权利,批评的都有这个权利。
谭飞:其实到现在刀郎本人没有发任何一句话,他的工作人员也不说,说我们没有什么声明,所以你们爱咋解读咋解读。但是我看到汪峰有一个回应很好玩,我觉得他还是挺懂公共传播的。那他说得也很巧妙,你怎么看音乐界其实没有太多人敢去特别真实地说这件事,你觉得原因是什么?
汪海林: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针对刀郎的批评的内容,他们觉得他的音乐格调、品味不高,相当于后来的网络歌手,他们认为是口水歌的评价,但是汪峰不一样。
谭飞:汪峰还尊重了刀郎的创作。
汪海林:因为汪峰没有身份焦虑,他是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的。
谭飞:他是真正科班出身的。
汪海林:他的同学说实话都在爱乐乐团等著名乐团。对他来说,他去搞流行音乐。
谭飞:他本身已经有点不务正业了。
汪海林:他的意思是谁都有权利瞧不起谁。
谭飞:他就是在别人的冷眼中“长大”的一个歌手。
汪海林:而且他用不着标榜自己的出身高贵和我的音乐品位更高,他的音乐品味一定是高的,所以他就不会用品味这个东西去打击别人。所以越是没有出身焦虑的人,他越不会在意这件事。他相对来说自信一些,所以他只会去评判你的音乐我喜欢不喜欢,因为都是流行音乐。
说实话,在音乐界分古典音乐、通俗,你进入到通俗流行,它是在另一个层面进行评判。流行歌就是要看它流行不流行,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所以都是在搞流行的人里面,你又说某个特别流行的不行,我觉得这说不过去。就跟我们拍电视剧一样,你瞧不起一个高收视率的电视剧,我就觉得这很可笑,电视剧就要追求高收视率。
谭飞:不可能回锅肉瞧不上农家小炒肉,那不都是差不多嘛。
汪海林:对,我们如果说搞戏剧演出、小剧场演出不在于卖了多少票,这个时候不要用卖多少票来评论。但是你进入流行歌曲这个领域,就是要看它流行不流行,人家刀郎流行就是成功啊。
谭飞:但还有一种说法,很多老百姓就说这个歌更大的意义在文艺评论范畴,而不在音乐范畴,你怎么看这么一个观点?
汪海林:我觉得也是,它成为一个现象。
谭飞:热点了。
汪海林:它是一个文化现象。这文化现象很复杂,有时候我们整个文艺界的某些热点问题,它后面还有很多的暗流涌动,有些暗流我们是看不懂的、看不清楚的。我们离音乐界比较远就更看不懂,所以也正常。也希望不要老出现这种一惊一乍的作品,我也觉得其实有点吓人。
谭飞:它的热度太高了,好像人人都在聊《罗刹海市》。
汪海林:杀伤性也太强了。
谭飞:大家都在谈《罗刹海市》,音乐好久没这样成为一个中心了。我们搞电影的都有点嫉妒了,本来说很多人关注暑期档电影,所以这背后可能好多东西现在一时还看不清。
汪海林:不可言说吧。
谭飞:只能今后再慢慢观察。
周楠 | 王小帅 | 余涛
《四味毒叔》是由谭飞、李星文、汪海林、宋方金等人发起的影视文化行业第一垂直独立视频表达平台。欢迎有个性、有观点的导演、制片人、编剧、演员、经纪人、评论人、出品人等前来发声,或脱口秀,或对话,观点不需一致,但求发自内心。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