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了解自己是一生的课题

了解自己是一生的课题

公众号新闻


《更新书堂》·第390篇
内容来源 |  本文摘自中译出版社书籍

《恰如其分的孤独》

胡慎之 著

 责编 | 金木研

 7676 篇深度好文:5110 字 | 13 分钟阅读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


就算身处在熙熙攘攘的人群当中,可仍会感觉自己就像个局外人;


虽然有很多朋友,但总感觉没人了解自己;


就算父母不缺物质给予,仍觉得自己无法跟他们谈心;


有人陪着看电影,吃火锅却仍然感到孤独......


在喧嚣嘈杂的世界中感到孤单或孤独,可以说是每个人都曾经或正在经历的一种情绪体验。但是,这种孤独也并非完全无法解决和克服。


解决它的唯一方法,就是与自己达成深度链接。


一、了解真实的自我,建立精神世界


“人是精神性的,没有精神的人永远是孤独的。”


1.了解你在人际关系中是什么人格


心理学家胡慎之从“获得”与“付出”两个角度勾勒出了人际关系四象限图。



依赖者的特点是控制、焦虑、恐慌。他们如菟丝花一样,总是需要攀附别人才能生长。


他们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与恐慌,经常用强调自己付出的方式来试图控制对方,在这个过程中给对方带来无尽的压力。


就像有的父母隔三岔五就和孩子说:“为了你的学习,我付出了很多的精力、时间和金钱,所以你一定要出人头地,一定要孝顺。”


孤独者的特点是疏离、匮乏。他们似乎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其他事物都不感兴趣。


偶尔他们也会渴望社交,但当发现自己无法应对外部的压力和变动时,他们就会缩回自己的世界,以封闭的姿态保护自己,很多“社恐”患者都是这样。


照顾者的特点是迎合,他们是价值提供者和痛苦疗愈者。


他们一方面无原则地付出,照顾他人的方方面面;一方面像个开心果一样,想要拯救他人的不开心,对他人的情绪负责。


自在者的特点是合作、共赢。


这是一种最理想的,也是彼此之间感觉最舒适的关系状态,自在者的付出和获得成正比,在关系中感觉美好而自在。


2.了解自己的情绪


任何人在成长过程中,多多少少都会遇到扳机点,心理学上是指激发原始创伤的点。


比如,孩子从小就被父母说丑,那么“丑”就成了孩子的扳机点。但凡有人说他丑,他就很不开心,甚至愤怒。


正如白雪公主的继母经常问魔镜:“谁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人?”如果魔镜回答“你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人”,她就很开心。如果魔镜回答“白雪公主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人”,她马上就崩溃。


所以,了解自己的情绪,就要去分辨和觉察自己的“主要矛盾”。我们要知道哪些事情是自己极为在意的、不容半点妥协退让的。



当其他人有所越界时,就要立刻向对方表示拒绝,告诉对方自己很在意这件事情;同时,要知道哪些事情是能够商量的,多付出一些或多退一步都是可以的。


另外,还要知道哪些事情自己做起来更得心应手,更有效率,更有成就感,等等。



对自己的情绪多一些敏感,去了解在不同情绪下,为自己做些什么会感觉更自在。


比如,当感觉愤怒时,有哪些方式能够快速地平复情绪,是深呼吸还是给自己一个独立的空间静一静,或者是让自己坐下来,把愤怒的感觉写下来。


3.了解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首先,我们要了解自己的生存环境。


生存空间对我们很重要。有的人会因为一束玫瑰花而改变整个房子的布局。这个整理对于他来说,或许就代表爱护自己。


还有些人会把自己的房间弄得很乱,不是他没有能力收拾,而是他内心可能在对抗某个东西,也可能是他觉得自己只适合生活在那样的地方。


相由心生,一个让自己感觉舒适滋养的生存空间,会让我们的身心愉悦,它会成为我们生活中微小而确定的幸福。


除了了解生存空间,我们还要了解自己对生活、对生命的追求。


心理学家欧文·亚隆的一本书中写到一对夫妻去做咨询,心理医生知道丈夫是一个特别喜欢拈花惹草的人,于是问他:“如果有一天你死了,你希望自己的墓志铭是什么?”


丈夫没有回答,心理医生接着说:“刻上‘这是一个特别喜欢拈花惹草的男人’这句话怎么样?”当时,丈夫就潸然泪下,说自己不要做那样的人。



很多时候,当我们给自己的生命、人生附上一个自己能接受的意义时,我们的生活态度就会大不一样。否则,我们也许会每天浑浑噩噩,过一天是一天,不知道未来走向哪里。


当我们了解自己之后,就会有更多的选择。可以选择爱护自己的身体,可以选择照顾自己的情绪,也可以选择创造自己喜欢的生存空间,还可以选择自己生命的意义。


二、重新认识孤独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曾说:


“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不会消失,它们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会以更丑陋的方式爆发出来。”


“未被表达的情绪”,就是“无法接纳过去”。


我们缺乏对过去的表达,缺乏被看见,被理解,被接纳。所以我们拒绝拥有过去,但同时也很难拥有未来,于是我们时常感到孤独,又时常想回避孤独,无法享受孤独,无法抵达孤独。


1.孤独是与生俱来的


人一生下来就要面对三件最重要的事:第一件是生命的意义,第二件是存在性孤独,第三件是对死亡的恐惧。


什么是存在性孤独?


存在性孤独并不是指实际的寂寞、孤独,也不是指一个人内心中的孤寂荒芜,而是我们每个人作为单独的个体所存在的、与其他生命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


简单来说,当我们从妈妈的肚子里出生,来到这个世界上开始,我们就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没有人与我们是一样的。


这种先天的差异,就注定了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与我们感同身受,也没有一个人能完全地了解我们、理解我们和共情我们。就好像庄子的那句“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很多人把孤独等同于孤单,其实二者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


孤单,更多说的是外在的形态,而孤独则是说内在的感受,最明显的区别体现在:孤单是没人理我,而孤独是没人懂我。



心理学家荣格说:“孤独并不是来自身边无人。感到孤独的真正原因,是一个人无法与他人交流对其最重要的感受。”


你跟伴侣每天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却不能敞开心扉跟对方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也不能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要,两个人形同陌路,没有任何有效的交流,每天只能重复一些关于“吃饭”“睡觉”等简单乏味的对话。


遇到困难或者感到心情不好时,对方也不理解你、安慰你,你只能自己默默承担。这一刻,你会感到特别孤独。


2.孤独的三种类型


关系心理学家胡慎之将孤独分为了三种类型:自我封闭性孤独、被动孤独和主动孤独。


自我封闭性孤独,也叫自我隔离性孤独,主要表现为性格自闭,不会主动抓住机会,也不会主动跟人产生关联,不愿意展开社交。只想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环境里。


比如:“他们的活动跟我没关系,我不想参与。”“我跟哪些场合里的人格格不入,不是一路人。”


被动孤独和主动孤独,用两个例子说明:


一个周末的下午,午睡醒来的你发现窗外暮色昏沉,房间里空空荡荡,寂然无声。你四处摸了摸,在枕头下找到了手机,屏幕亮起,没有一条消息,那一刻你感觉仿佛被这个世界抛下了。你倍感孤单,甚至有一些失落和无助。


虽然你感觉孤独,但不安于孤独,总想逃避孤独,这就是被动孤独。


同样是在一个周末的下午,你一个人关上房间的门,坐在透亮的窗前,捧起一本自己喜欢的书,让自己彻底沉浸在文学的世界里。同样是你一个人,但体会到的则是积极甚至极致的享受。


这种安于孤独的状态,也就是恰如其分的孤独,恰到好处的孤独。


主动孤独就是一种高质量的孤独。这种状态就是意识到自己的唯一性,自己的特别性,就算难以找到一个知己,也对自己充满自信,有一种从内向外的生长感。



想要拥有这种恰如其分的孤独,就要学会喜欢自己,肯定自己,了解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建立自己稳定的内核系统和精神世界。


三、建立有效社交,

看见关系中的你我


当我们想要走近别人的时候,别人也会想要走近我们,因为社交是双向的,大家都有相互交流的意愿。而一些人之所以会遇到适应性障碍问题,往往是因为陷入了单向社交的陷阱。


1.社交误区


① 如果我们对一个刚认识的人抱有过分的期待,比如把他当成一个能够照顾自己,并且能满足自己某些需求的人,这就容易导致我们的社交一开始便陷入了僵局。


② 在彼此尚未完全相互信任的情况下,就带着想从对方身上攫取利益的目的去交往。


③ 在交往前,先设定自己在别人眼中的意象是不讨喜或惹人厌的。


④ 习惯用单一的方式对待所有人,而不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个性的。


陷入以上四种误区,就容易让我们的社交陷入僵局。


如果想与他人建立连接,我们首先要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质、爱好、情绪等,在尊重对方的基础之上与对方交往,才有可能建立有效社交。


2.建立社交的5个层次


一般来说,我们要与他人建立社交关系,从陌生到逐渐熟悉,再到无话不谈的挚友,需要经过五个层次。


陌生人之间打招呼或阐述事实;

提出诉求或愿望,让彼此有所互动;

对某些事件表达观点;

对某些事情表达感受;

彼此分享秘密和真实的自我。


有些人可能会不解,为什么社交一定要循序渐进,而不是一开始就直截了当地与对方分享感受、分享秘密呢?这样不是更容易拉近双方的距离吗?


建议循序渐进地建立社交关系,是因为你刚刚与对方相识,对方并不一定想要知道你的感受或秘密,并且一旦对方听到了你的秘密,就意味着要承受为你保守秘密的压力。这涉及心理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自我表露。


自我表露是指向他人透露自己的信息,包括想法、感觉、喜好等。心理学研究证实,自我表露是建立、维持、促进双方关系的最有效保障之一。


但自我表露需要建立在自我保护的基础之上,我们要根据自己感知到的不同程度的安全感,选择与对方分享何种信息。


所以,随着交往的不断深入,自我表露的内容才会随之改变,从最开始关于兴趣爱好、各种观点的分享,再到个人秘密与隐私的分享,这才是更加合理的社交方式。


3.社交的五个原则


第一,做一个愿意为他人鼓掌的人。


从心理学上讲,每个人都需要被看见。当我们能看见别人的那一刻,也许自己也会被更多人看见。



第二,尊重自己,同时尊重他人。


在社交中,最常见的两个误区就是太看轻自己和太看重他人。


太看轻自己,于是把自己在关系中的位置一降再降,将自己活在了对方的阴影下,对方一句无心的话语,就能使我们的心情左右摇曳、忐忑不安。


而太看重他人,是指我们经常将别人看作照顾自己的人,将其视为最好的朋友又或是最亲近的角色,认定对方有义务照顾自己的感受,于是在关系中逐渐得寸进尺,忽视了别人的意见和感受,这是一种自负的表现。


第三,要有循序渐进的分寸感。


罗曼·罗兰曾经说:“有些事情是不能告诉别人的,有些事情是不必告诉别人的,有些事情是根本没有办法告诉别人的;而且有些事情是,即使告诉了别人,你也马上会后悔的。”


第四,向对方表达善意。


第五,遵循价值交换原则。


当一个人认为自己没有价值,无法对别人有贡献、有帮助时,就会觉得自己很糟糕,很孤独。但是,在你不断成长,不断追逐优秀的过程中,你的价值会不断提升,你在社交中也就具有了吸引力。


在与别人交往时,你不但拥有充分的自信,还会自带吸引力,让别人愿意主动走近你、与你结交。


四、接纳一个完整地自己


“我们无法抵达恰如其分的孤独,是因为我们一直想去寻找一个好的客体来弥补曾经的缺失。我们纠结于过去,紧攥着曾经经历的一些创伤或痛苦不肯放手。”——《恰如其分的孤独》


人本心理学先驱克尔凯郭尔也曾指出,痛苦的人看起来就是抛弃自己的人,不拥有自己的人。


爱自己听上去就像一句口号,确是让我们与自己的内心产生链接,明确自身需求的唯一途径。


那么,如何做到自我接纳和关爱?


1.觉察并避免自我挑剔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对他人挑剔,是因为我们把内在的缺失投射了出去。所以,停止挑剔他人同样有益于自我接纳。


2.接纳从自我负责开始



有的人会把摆烂行为理解为一种自我接纳,但这不是接纳,而是自欺欺人,你只是在塑造一个看起来毫不在意的人设而已。


真正内心强大、能够自我负责的人并不会轻易为外界所控制。即使被他人评价或责怪,他们也不会轻易受他人的信息影响。


而且强大也不意味着无坚不摧、完美无缺——强大不是“我一定可以”,而是“哪怕我不可以,也没关系”。


3.建立一段健康的关系


  • 接受分离与丧失

  • 接受与尊重“自我边界”。

  • 接纳自己的责任,承认他人的贡献


4.学会爱自己


① 学会性别自爱


有些女孩子因为原生家庭重男轻女而感到自卑、不值得被爱,因为容貌、身材而感到焦虑;有些男生经常想着“男儿有泪不轻弹”,受了委屈,压力再大也都不和他人倾诉。这些都是对性别的偏见。


② 避免陷入自伤的陷阱


当我们执着地渴望得到某些东西的时候,可能就会落入自伤的陷阱。


③ 认可自己的成就


就算是一件小事,也是值得被认可的成就。


④ 设定自己的边界,远离让我们感觉不舒服的人和事


⑤ 对自己足够尊重


“如果你是一个孤独属性的人,我建议你去做一颗恒星,燃烧自己的光和热,让事物、星体在你周围有序而自然地运转。”——实力姬


一个人孤独的最根本的问题,不是说把出路寄托到另一个人身上,而是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来源和立足点。


当你把成长的坐标建立在自己身上,就可以通过自己控制“变量”,建立起一个独立且坚定的精神家园。


内心丰盈者,独行也如众。有了底气,有了内生长,一切问题都不在话下。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分享、点赞、在看,3连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结婚20年,才发现妻子海外账户存巨款!澳男说自己是大冤种这样翻译“又鸟不知道自己是鸡,马户不知道自己是驴”,绝了!最新民调:NZ工党支持率涨了!你了解自己所在的选区吗?一张图看懂!这个暑假,没被“清北研学团”堵在北京地铁,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都市丽人都夸自己是某森平替!我就服它!官方3599,只要499元!杀疯了小思考 |理解自己想要什么离家20年不归,母亲求他帮忙拍遗照:人生最重要的课题,和我不理解的家庭和解《月亮和六便士》重译01DNature Communications | 柯莎课题组/黄永棋课题组合作揭示小分子调控tau蛋白相分离和聚集的机制他们在回溯自己一生的时候,是用修了多少条铁路来度量时间的|芮兰馨 一席第1003位讲者尼采:人究竟知道些什么,真的能了解自己吗?澳华男超市员工打晕61岁老人,面临袭击罪指控!华男辩称:是老人先动的手,自己是正当防卫!苏美尔对话·主仆篇小学生的课间只剩「厕所社交」了?九月份开学季!安省家长们需要了解新学年的课程变化上帝的眼神如何正确去爱孩子,是每个父母一生的课题。都说自己是“某森平替”,但我的头发只服它!2023年12月21-24日广州蔡敏莉导师《九型人格训练课程》:原来我并不了解自己的性格,直到……小思考 |了解自己大胆发言:接受自己是普通人容易吗?复旦大学余宏杰课题组联合国防科技大学吕欣课题组在人群移动与新冠病毒传播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单向树洞:了解自己后悔太迟了!19岁男生认为自己是跨性别人士,阉割后无尽后悔围观|霉霉不来加拿大,特鲁多急了!公开发帖邀请,还用上歌词表明自己是霉粉你的名字里,暗藏着一生的福气,这些大忌要避开,小心耽误一生!巴黎圣母院的玫瑰窗、浮雕门与火灾老舍《骆驼祥子》: 一个人的认知里,藏着自己一生的命运对比了中美小学生的课表,我简直不敢相信!当自己是真人芭比了!从王妃到天后全都沦陷,皮特凑的什么热闹?嘴唇嫩到想要狂吻自己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你必须首先知道自己是谁,才可能有所成就 | 15件必须了解的事永远不回头自己研究自己是什么体验?这位大学生的论文,拿了优秀AI能理解自己生成的东西吗? 在GPT-4、Midjourney上实验后,有人破案了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