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对谈资深心理咨询师张宏涛:家长疗愈好自己,就是在培养孩子的内驱力

对谈资深心理咨询师张宏涛:家长疗愈好自己,就是在培养孩子的内驱力

育儿

点上方音频即可收听主播雨晴朗读音频

音乐:Jóhann Jóhannsson-Epilogue+Fabrizio Paterlini-All My Joy, All My Pain

歌曲:Kafe.Hu-快忘记了你


写在前面:



张宏涛,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河南省作协会员。


深耕家庭教育领域十多年,学员遍布全球,多篇育儿文章被家庭教育类报刊刊发。


年轻时的他曾参与编写一本家庭教育类图书,并为此海量阅读了市面上的类似书籍,发现内容质量良莠不齐,很多甚至充斥着陈腐教育观念。


于是开始系统学习心理学、家庭教育相关知识,并结合自己的过往经历,育儿体验,以及服务成千上万学员的真实案例,写出了这本《爱与自由:父母必修的16堂课》,被教育专家尹建莉、心理学家武志红联袂推荐。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如何给孩子真正的“爱与自由”,创造真正适合孩子的成长环境?


孩子的好习惯如何建立、培养?


如何帮助孩子不再沉迷手机、游戏,不排斥学习?


……


本期学堂【破界对话】栏目,与张宏涛老师在这些问题上展开深度交流,案例丰富,方法实用,这就来一睹为快吧!


什么是真正的“爱与自由”


学堂:


您的书名字叫《爱与自由》,关于这两个词,有很多家长看到会觉得害怕。


比如一听“爱”,就觉得爱给多了就是溺爱,一听“自由”就默认跟放纵、放任自流挂钩。


这其中的区别,您可以先给大家澄清一下吗?


张宏涛:


我觉得先要确定一下爱的定义,并非我对你好,就是爱。


比如孩子非常渴,你非要给他一个面包,还说这个面包是你加班加点赚钱买的,非让孩子吃了,那这样两个人都很痛苦。


按照罗杰斯的说法:“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纳”,也就是先要理解孩子,看见并接受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获奖绘本《安的种子》里讲过这么一个故事:


三个小和尚,每个人都有一个千年古莲的种子。


其中一个小和尚,把种子放到黄金做的花盆里,镶上钻石,看着很珍惜它,但千年古莲根本就不需要。


另一个小和尚,把种子种在合适的环境里,但却急于让种子发芽开花,各种折腾,拔苗助长。


而第三个小和尚,一直等到春暖花开时,才把种子放在一个池塘里,静待花开。


看起来第三个小和尚根本没花什么钱和精力,但却给了千年古莲最需要的东西。


这就是真爱:了解并满足孩子的身心成长规律,而不是一厢情愿地给孩子弄“黄金花盆”“催熟肥料”,反而带来伤害和束缚。


学堂:


正如您所说,特别是孩子小的时候,需要的并不是“很多钱、好吃好穿、精致生活”这些东西,而是需要一种高品质的爱,是父母的陪伴、看见。


张宏涛:


对,我见过有些妈妈学了很多营养学的东西,然后精细规定孩子吃饭,吃多也不行,吃少也不行,弄得孩子吃完以后还要问:“妈妈我吃饱了吗?”

类似这样越俎代庖的举动,光想着要自己做一个好妈妈了,甚至半夜就起来为孩子熬鸡汤什么的……


看着是为孩子好,实际上是家长打着爱的名义满足自己,把自己的需要当做孩子的需要,自我感动,根本就没有看见那个真实的孩子,也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


这是对孩子主体性的剥夺,弊大于利。


还有比如某电视剧中也有个情节:


一个孩子本来是班里倒数几名,后来考试都考到全班中游了,但他妈妈说:“你这也不行啊,你就是考第一也不行,你们这个班就是个差班……”


然后孩子就不想上学了,反正怎么进步妈妈都看不上,这种“我是为你好”的教育方式反而会给孩子的主动性、内驱力造成一种抑制。


学堂:

好的,那基本上“爱”的这个部分,我们跟溺爱做了一个区分。


另外一个就是关于“自由”的部分了。


家长们想问得最多的是:所谓的“自由、放手”,有没有度?该给孩子多少自由?


在您看来,“自由”该如何理解?


张宏涛:


我觉得给孩子自由,不能用“多与少”来衡量,不能用看得见的可以标榜的行为来衡量。


我认为自由并不是“毫无禁忌、为所欲为”,而是“除了少数不能碰的事情之外,都可以做”。


这“少数不能碰的事情”主要是指法律禁止的事情,和严重危害我们身心健康(包括一些不可逆的伤害)的事情。至于具体是哪些,就很考验家长的功力了。


有的家长自身缺乏安全感,觉得很多东西都危险,于是给孩子规划一条绝对安全的路,规定孩子只能按我这条路走,也只能干我让你干的事儿,其他都不能碰。这就相当于给孩子“画地为牢”了。孩子只能感受到父母的控制,而不是爱。


学堂:


尹建莉老师曾经的说法是:在道德和安全的基础上,其他事情都可以让孩子尝试。


后来她又有一个反思,觉得“道德”也可以去掉。


比如之前有过这种事件:试衣间里一个几岁的小男孩儿趴在地上,看见了帘子里的女顾客换衣服……

如果用成人的眼光看,会觉得这是流氓行为,但其实孩子可能就是单纯好奇里边什么样,并没有想别的。


这样看来,很多事不能只用所谓的道德来评判,还给孩子贴上标签。


张宏涛:


确实,不能光从行为上判定一个孩子。


比如有个孩子把家里电视砸了,看上去好像是欠揍的行为。


但其实他只是看到电视动画片里坏人把好人给关起来了,他想去救那个好人,但因为年纪小,分不清现实和虚拟,孩子就砸电视了,以为是救人。


一般家长们可能会凭着一些先入为主的观念,认为孩子是在干坏事,不太会去了解孩子这个行为其实是出于善意。


学堂:


如果是这样的话,接下来的问题我觉得比较难的是在于家长。


对于很多家长来讲,很难控制自己想去管孩子的心。


比如像您刚才说的孩子把电视砸了,可能大多数父母第一反应就是火冒三丈,根本来不及想别的,惩罚措施就先出来了,很难在那个瞬间停下来,再去做一些细致的观察或了解。


这个问题应该怎样去处理,您能给些建议吗?


张宏涛:


这个尹建莉老师以前也说过:相信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如果认为孩子天性向善,那他的各种行为你都会先从善意的角度去理解;看到不可理解的行为,也会先去问问他怎么回事,就会给他更多的尊重和自由。


如果认为孩子就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那你就会不可避免地对孩子各种控制,生怕一松手他就去干坏事儿,孩子不论干什么,都容易勾出你的紧张、恐惧、怒火。


所以首先,要了解我们自己对孩子是哪种态度,怎么看待孩子。


学堂:


很多人可能压根没有仔细思考过这种“底层的人性观”的问题,好像天然就觉得孩子需要被控制。


您觉得家长为什么会对孩子有这么多的不信任,这些不信任更底层的东西是什么?

张宏涛:


因为大家小时候也是接受这种教育观念,又没有反思,就不自觉地沿用;


从小被压抑自由,然后慢慢把那种压抑变成超我,也压抑自己的自由,生怕给自己自由,自己就废了。


昨天我们一个群里还在讨论这个问题:


我说人要有松弛感,一位群友就反驳说:“那我要是一松弛,我会不会就变成烂泥了?”


他之所以会这样想,是因为从小他就被父母严格要求,从来没松弛过。


然后他也会不自觉地严格要求孩子,他没有得到过松弛,就很恐惧、排斥松弛。


学堂:


一个人如果从小一直处在一个紧绷的状态,自己是很累的,也会失去自我调节的弹性。


所以才有很多人累了好多年,突然得到自由了,一下子彻底躺平。


张宏涛:


就像一只鸟,它从小生活在森林中,就很自在,不会对外部世界感到害怕。


而一只鸟如果从小被关在笼子里,哪怕是黄金钻石笼子,高级饲料喂养,突然放开给它自由,它就会特别迷茫恐慌。



学堂:


很多家长自己在长期控制下长大,而且可能对自己的孩子也已经控制了很多年,比如孩子已经几岁、十几岁了,才接触到“爱与自由”的理念,就会遇上这样一个难题:


因为之前一直管得严,突然放手,孩子会进入一个混乱期,突然“放羊”,疯狂放纵自己,家长就会很害怕:我放手给自由是不是错了?难道被这种教育方式给忽悠了?


张宏涛:


我认为“放手”有两种方式,导致的结果各不相同。


一种就是你说的突然给自由,孩子处于一个迷茫期、反弹期,比如以前“一天只让玩十分钟”,突然自由了可能就会没日没夜地玩;


这样家长就会很焦躁,不知道这到底对不对,孩子会不会一直玩下去,然后很可能家长承受不了,又突然回到过去的严管状态;


这时孩子发现:哎呀,又上当了,根本就不想给我自由!


这样的话,以后逮着机会,孩子就会玩得更疯,因为他害怕现在不玩,过一会儿就再也没机会玩了。


这种会导致孩子越来越不信任父母,也非常考验、挑战父母的心态。


所以另一种方式就是:总体方向是给孩子自由,但是循序渐进地来。


比如原本让孩子玩十分钟,那可以先试试让他玩半小时,然后一小时、两小时……慢慢地有一个过渡。


就像要放飞一只笼中鸟,不是一下子彻底放飞,而是把门打开,让它飞出去也可以飞回来;


在这期间可以提供一些帮助,比如小鸟刚出去不知道怎么觅食,循序渐进地从提供帮助,到彻底由它自己把握命运。


这种方式对家长的心态考验没那么大。


而第一种方式的话,因为反弹期没人知道有多长,以前压抑越久反弹期越长,如果家长心态非常强大或许可以尝试,如果承受不了,放手后再拐回去,副作用更大,是对亲子关系、信任的又一次严重破坏。


学堂:


这里还有个很困难的点,很多家长可能不太愿意承认自己控制孩子是由于“我对人性不信任”或“由于我的安全感不足”,而是一定会找一个似乎很合理、必须得管的理由,比如:


打游戏会伤害孩子视力;

吃糖会伤害孩子牙齿;

孩子在公共场所喧哗打闹,会影响到别人……


在很多这样的问题上,家长会更倾向于要去管孩子,如果是按照“爱与自由”理念的话,您会怎么处理?


张宏涛:


我觉得首先呢,孩子不管是偷偷抽烟,还是无节制吃糖什么的,肯定是有危害的,但并不是说大人一管孩子就有用。


就好像很多成年人爱喝酒,大家都知道喝酒对身体不好,但还是有很多人喝。


现在控制孩子,等将来孩子长大,你管不了的时候,他的反弹可能会更激烈,可能会吃更多零食,会喝更多酒。


所以得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不要计较一时。


举个我家女儿吃冰棍的例子吧,我家女儿每次出去都要买一根冰棍吃,我基本上都给买;


孩子妈妈就比较担心吃多了不好嘛,有时给买有时不买,可正因为这种时有时无的不确定感,所以孩子就更想买。


后来我直接批发了一箱放家里。然后女儿也就第一天炫了两根,后来很多天她都没吃,因为她觉得反正都在这儿,我想吃随时可以吃,反而不着急吃。


而以前家里没有,她觉得吃一根很难,父母还不一定同意,所以有机会她就一定要吃。


我们家还有个特别典型的“匮乏感导致控制”的案例。


我女儿爱吃棒棒糖,但我观察她总是舔一两分钟就不吃了,感觉她其实并不是因为饿或馋,可能就是满足心理需要,觉得嘴里舔个棒棒糖很开心。

这一根棒棒糖只舔了几口,孩子妈妈不舍得扔,就放到碗里,想着等会儿让女儿接着吃,结果女儿一天都不吃了,一根就这么浪费了。


后来次数多了,孩子妈妈就觉得这太浪费了,就很生气,说既然拆了就必须吃完,要么就别拆,女儿就不得不把糖都咬碎吃了。


然后我就跟孩子妈妈说:


“你本来很担心她糖吃多,对牙齿不好,然后你又逼她把糖都吃了,那这样她吃的糖更多了,五毛钱的棒棒糖,就算浪费了也才浪费五毛;你让她都吃了,那看牙什么的,这不损失远远超过五毛钱嘛。”


后来孩子妈妈就想到,是因为她自己小时候吃糖的机会很少,看到孩子这样,就容易陷入到小时候的状态,于是心理不平衡:


凭什么你可以这样吃几口扔了,我小时候想吃都吃不了!


然后就忘了自己的初心,因为这种匮乏感思维,反而把一件甜蜜的事变成了痛苦。


她由此改变了观念,不再要求女儿必须把棒棒糖吃完了。于是,皆大欢喜。


还有孩子喧哗哭闹影响别人这种,我家女儿有一次也在高铁站地上打滚儿。


因为过安检时她有一个小包,她妈妈替她放进去了,她就不乐意了,她本来想自己放,就这么个在大人看来很小的事儿,她气得在地上滚。


当时有很多人看,哄也哄不住,我们就没管,到不妨碍别人的地方去,站在旁边守着,让她闹,过了半小时终于闹够了,情绪释放完了,也就没事了。


幸好高铁站我们提前一个小时到的,就是有时间就让她闹吧,闹了就好了,不要因此再指责她就行了。

学堂:


您这个处理特别情绪稳定,很多家长是没有办法看到孩子发脾气的,一看见孩子发脾气就特别焦虑;


然后由于没法忍受自己的焦虑,就忍不住去控制孩子。


可在您看来,孩子发脾气时只是有一个正常的情绪要释放,父母只是在旁边守着他,并不会去干扰他情绪的释放过程,也不会评判指责。


您是怎么做到如此平和的?或者说底层有什么样的思维在支撑?


张宏涛:


不允许小孩儿在公共场合哭闹,我觉得这是不太合理的。


假设一个孩子在公共场合不小心被夹到手了,受伤了,他肯定会哭。


这时他哭闹的话,我觉得没有任何人会指责孩子,可能还会关心孩子,允许他哭。


那如果孩子不是身体受伤,而是心灵受伤了,那么小的孩子也不会别的表达方式,只会哭,这个哭呢,我觉得也应该是允许的,就像他的手脚被砸伤了一样。


我不觉得这是很耻辱很丢人的事情,会尽量让孩子到一个角落里哭,尽量不影响别人。


学堂:


有时真的心灵受伤比身体受伤还痛苦,这个思维可能很多人没有。


大家确实都觉得别人身体受伤的话,是应该去关心,但心灵受伤的话,通常会觉得“至于嘛,太脆弱了”。


就像有些人也不能接受自己在别人面前表露脆弱、负面情绪,会觉得很羞耻、不体面,所以也不能接受孩子如此。


张宏涛:


我有个女性朋友就是,她很多年都没哭过,每一次她的孩子哭,她就非常恼火,总骂孩子“哭有什么用,哭能解决问题吗”;


她问我怎么才能让孩子不哭。


然后我们就探讨了一下:


孩子哭是很正常的,不能接受孩子哭反而是不正常的。


哭虽然不能解决问题,但是能释放心理压力,能让负面情绪不积压到心里,为什么会不能接受哭泣呢?


这位朋友就回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是这样,只要哭了,父母也会这样说她,不许她哭,觉得哭很磕碜。


她就这样受影响颇深,也不允许自己孩子哭了。


孩子受的挫折要是类比到成年人的话,孩子受的挫折比成年人要多的多,如果能认识到哭的作用,允许孩子哭,能减少很多心理问题,哭是好事。


情绪不被允许自然流淌的话,其实对身体伤害是很大的,有可能会憋出别的毛病来。



养孩子,其实是重新养育自己


学堂:


很多父母感觉接触到“爱与自由”的理念,对人生观扭转特别大,跟以前从小接触的东西完全相反。


同时也会遇上一个难点:一方面知道爱与自由的理念是好的;另一方面面对孩子时又做不出来。


比如很多家长没忍住把孩子给打了、吼了,过后又想到爱与自由理念,又觉得我做错了,很自责。


因为内在有很多创伤,需要完成一个很漫长的自我成长过程。


这种情况下,有没有一个比较好的方案,既能够不委屈自己,又减少对孩子的伤害?


张宏涛:


我有个朋友就是这样的,孩子只要一不听话,他就不由自主一巴掌打过去;


打过之后他很后悔,跟孩子道歉,说以后再也不打你了,但过几天一生气又打。


他自己也分析过,他小时候他爸爸就经常打他,甚至18岁了还打;


他从小被打习惯了,也就习惯用这种模式教育孩子,一到孩子“折磨”他的时候,他就像被他爸爸附体一样。

对孩子伤害很大,他自己也很痛苦内疚,怎么办呢?


我的办法是:


感觉自己快要打孩子的时候,如果能管住自己,就自己先离开一会儿;


如果管不住,就提醒孩子,或是平时约定好一个暗号,比如我沉默5秒,代表“我快要发火了,你赶紧离开这儿”。


这过程中重要的是让孩子能清楚知道:妈妈或爸爸要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跟你没关系,不是因为你做的不好。


学堂:


生活中忍不住对孩子发脾气,或者充满负能量的情况,您可以给大家讲一下您的处理方式吗?


张宏涛:


我跟女儿说:“如果妈妈要发脾气,你就来找我,如果我要是发脾气,你赶紧去妈妈那边。”


或者是让孩子先去找朋友,等冷静下来再说。


尽量避免直接的暴力,人在情绪上头的时候,说什么都不管用;不管是孩子有情绪还是家长有情绪,这个时候都根本不存在教育,只有发泄。


女儿就跟我讲过,我们家长带情绪跟她说话时,她觉得很害怕,不想面对,就会故意去想别的事,开小差、走神,压根听不进去大人说什么。


学堂:


“育儿即育己”,养育一个小生命,就像自己重新长大一遍。


您是天生就是这么温柔的一个好爸爸,还是您也是在做了父亲之后,慢慢通过跟孩子相处,才又重新自我成长一遍的呢?您疗愈的过程、经验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张宏涛:


我和爱人刚在一起时经常吵架,我们都有各自的创伤,因为小时候经历过父母吵架的恐惧,都不想再重复这种悲剧,就想等到感情稳定,能够和谐相处后再要孩子。


那会儿我们总是指望对方能够改变,比如说我给爱人买了很多书,什么《亲爱的,我们可以不吵架》《非暴力沟通》这种,结果她都不看。


然后我就挺绝望的(笑),那谁痛苦谁改变嘛,后来我就自己开始学心理学、家庭教育,自己先做出改变。


然后很神奇地,当我自己开始改变,意识到自己的创伤、情结这些,对方也会慢慢跟着有所改变,慢慢变成能互相理解、看见。


后来对孩子也是一样,我们不会要求孩子怎样,她不想改变也没关系,我们都能理解包容。


我以前有很深的选择恐惧症,经常陷入迟迟做不出选择的痛苦,最后时间凭白浪费,什么也没做成。


后来经过一些自我察觉吧,就发现是因为小时候我父母经常吵架,他们一吵架就让我站队;


不管选哪边都会恐惧、内疚,里外没有好下场,哪个都不选反而最安全,所以就这样慢慢变得不敢选择。


明白这个之后,我就会对自己说:现在不是小时候了,我可以再选,选什么都行。


后来我们两口子吵架的时候,就绝对不让孩子来评理、站队。


因为看到自己的这些伤痛,我就能够给女儿一些更好的体验,比如孩子想要什么东西,就直接给她买。


现在流行什么“延迟满足”之类的,我小时候就体验过,非常反感。


小时候外面有那种卖零食水果玩具的,可以用粮食换,但大人总是一边恐吓一边画大饼说:


“现在买这个,我们家钱就花光了,我们一家人都要去当要饭的,要是先不买呢,等将来我们家有钱了就能买很多。”


这种情况下,小孩要是哭闹非得要,就会被贴上自私之类的标签。


逐渐我就变得只敢吃苦,对“甜”过敏,后来长大遇到各种机会也不敢争取,怕现在赚到钱了、成功了,后面就会有更大的失败、灾难。


后边才发现这些都与事实无关,全部都是观念作祟。


学堂:


当您看到那个小时候的自己,就愿意“我吃过的苦不要再让孩子吃了”;

但是有的家长是:我小时候吃过的苦,一定要让孩子再吃一遍。


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态呢?


张宏涛:


也许是因为孝道观念的洗脑,大家都觉得父母伟大,不能质疑父母,父母的教育方式哪怕不合适,我们也要去理解,合理化父母的行为。

其实当我们能够去反思父母的不足之处,其实也不代表不孝,或者不爱父母。


就像敢于指出国王的错误的人才是忠臣,一味说国王好的反而是小人;


好的继承,不好的改进,才能让子孙后代过得越来越好,这才是真正的孝。



关于“自驱力”的底层逻辑


学堂:


问两个父母们会比较关心的问题:


一个是孩子怎么能够自觉学习的问题。


还有一个是游戏沉迷的问题。


孩子不爱学习或者沉迷游戏,往往会有一个心理原因,比如像您刚才说的:父母发脾气了,孩子很害怕,得去开个小差分神,就没法专心学习;


但父母往往只能看见表面的行为,看不见孩子心理上的困难,于是直接指责孩子“没在学习,在打游戏”这个外在行为,造成亲子冲突。


这种冲突怎么去解决?


如果父母就是想要一个自觉自律爱学习、不沉迷电子游戏的孩子,应该怎么做才是真正有效的?


张宏涛:


打游戏或者疯狂刷小视频,这种行为其实在很多成年人身上也有。


所以我们首先需要知道:这种行为不是说消除就能消除掉,不是我们想让孩子不玩儿他就不玩儿了,很多成年人都管不了自己。


其次是:看起来好像都在玩游戏,但原因可能不尽相同,我们先要找到真正的原因,再对症下药。


比如孩子可能是因为没有安全感才去玩游戏——


就像我一个朋友,他小时候特别爱看电视,哪怕父母在旁边骂着他,他也照看不误;


原因就是他父母天天吵架,他听着特别难受,看电视的话他就好像钻到电视里了,听不见父母吵架,所以这其实是他在满足安全感需要。


这种就是父母得至少在孩子面前和谐一点,孩子才敢于从游戏、电视这些东西中出来。


亦或是,同学都玩这个游戏,天天课余时间讨论,不玩的话交不到朋友,融入不了集体。


所以他通过一块儿玩儿游戏这种方式,才能满足社交、归属感需求。


还有的情况可能是孩子没有成就感,比如说成绩差,被同学看不起,父母也经常把他说得一无是处。


这样的话孩子要想活下去,只有比如说玩游戏玩挺好,在这方面他才感觉到自己有尊严,有能力,如果把游戏也剥夺了,让他觉得自己啥也不是,这反而很危险,走一些极端都有可能。


所以要看背后具体是哪种原因,对症下药。


否则就好像一个人腿受伤,拄着拐杖才能走路,你却觉得拄拐不好看,把他拐给扔了,那他都没法走路了。


学堂:


您的教育理念是“养鱼重在养水,养花重在养土”,这好像跟刚才我们聊的也有点关系。


孩子不爱学习沉迷游戏,比起没收手机电脑这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监工式教育,如果能够找到这些事情背后原因的话,就会发现:


父母更应该做的是塑造好的环境,这个环境让孩子觉得在里面是适宜学习、适宜成长的,是很滋养、没有恐惧的,这样自然会走向更积极的一面。


所以想请您更深入地阐释一下您的“塑造好的生长环境”这个教育理念。


张宏涛:


字面意思很好理解:


把鱼放在水特别少的盆里面它就会拼命挣扎,因为他感觉到生存危机了;


这时候你跟鱼说“你要勇敢啊,你要淡定啊”,它根本做不到。


只需要把水给它加足了,它自然就可以游刃有余地游了。


对孩子也是,教育不是对孩子发火、耀武扬威,如果夫妻俩天天不务正业,却教训孩子得好好读书、成龙成凤,这是很难的……


很多父母其实很偷懒,不把心思用在给孩子创造好的环境上,就喜欢当监工,这样多省事啊,对着孩子念咒语就行了:你要勇敢,你要努力学习,你要……


孩子只是一个凡人,超脱不了环境,给他创造一个适合的环境,孩子才能茁壮成长。

学堂:


“适合”这个词里,还暗含着另外一层意思:除了水土,还要看种子——是橘子,就别指望将来结出苹果。


但现在很多家长经常掉入一个误区:


因为总体的社会价值评判标准比较单一,在这种单一下,容易生出攀比之心——要求自己的孩子跟别人一样达到某一个标准,不管是什么种子,都要求最后长出一个样儿。


您如何理解这种攀比心理?


如果家长要想避免的话,需要怎么调整?


张宏涛:


这样的攀比分两种。


一种是比如:孩子学习比不过了,那就比比兴趣爱好;兴趣爱好比不过了,那就比比容貌身高……反正总是要比出个优势来,找到心理平衡。


这种其实还好,不管怎样都要给孩子找一个优点,对孩子还是满意的。


最可怕的是那种又要孩子比学习,又要孩子比外貌身高,又要比兴趣特长……各方面都要跟顶尖的比。


比如我小时候总是考班里第一名,但我父母也不满意,觉得我力气没有别人大,个子没别人高,干活不如别人强……总是嫌弃我。


人人都有向上心理,适当攀比也有正向意义;


但如果想各个方面都比别人强,那就等于没有自我,完全是看别人的标准活着。


更可怕的是,父母放弃自己,然后拿孩子跟别人比,让孩子要面面俱到,替父母争光。


一个人不可能各方面都很优秀,就像我们不能要求一朵花又要很洁白,又要姹紫嫣红;不能要求一个鸭子既能在水中游,又能在天上飞得跟老鹰一样高。


大象力大无穷,但是缺乏灵活,每个优势可能也是劣势,每个劣势也可能是优势。


不能要求一个孩子又力气大,还又苗条,又热爱学习,又体育好,又涉猎广泛,还能钻研很深……时间跟天赋都是有限的,哪怕天才,也基本是只在某个方面是天才,不可能所有方面都很天才。


如果想让孩子各方面都很优秀,请先努力让自己各方面优秀,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发现:很多事情不是靠有意志力、有决心就能傲视群雄。


如果你在某方面很努力,很优秀,真的变得很好了,其实不用跟孩子说,父母自己努力的过程,对孩子就是一种很大的鼓舞,孩子耳濡目染,在他爱好的事情上也就不会差。


学堂:


您刚才讲的这点也很重要,就是想做什么就自己去做,在做的过程中就会知道这有多难,并不是嘴上说的那么简单;


相当于之前是活在一个幻想里,好像脑子一想这事儿就能实现;


但当自己亲身去经历这个过程时,就会知道现实与幻想不同,也更能去同理孩子。


张宏涛:


对,我过去的同学就是:


小时候不爱学习的,才会特别严格要求孩子学习,觉得“我小时候就是没好好学习,要是好好学习,肯定能考个好大学”,他们就会活在这种幻想中,对孩子要求特别严。


而那些小时候努力学习过的同学,不管成绩好不好,他们一般不会要求孩子太严,因为他们知道并不是努力学习就一定能成绩好,更能包容、接受孩子。


学堂:


对孩子特别严的家长,可能信奉一种观念叫“严师出高徒”。


这种观念和做法您怎么看,它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张宏涛:


这种想法太简单了,“师严”就一定能出“高徒”吗?


我以前有几个学生,都是初中生,爱好音乐,也有些天赋。


他们父母把他们送到一些严师、名师那里,孩子很快就钢琴过十级了,但过十级之后他们再也没碰过钢琴。


本来他们很有兴趣,但在老师的严厉教导下,他们完全就为了考级而学钢琴,失去了兴趣,所以考级过后也就再也不碰了。


所以还不如不去考这个级,去一个宽松的老师那儿,孩子可能还一直保持着对钢琴的兴趣。


我爸年轻时学木匠,他们师傅也特别严厉,稍微有点儿做的不对,就直接又打又骂。


后来我爸确实学得不错,老师也认可了,但他出师后做了几天就再也不碰,因为他做的时候总能想到师傅对他又打又骂,那种感觉很屈辱、很挫败。


人不是机器,是有情感的,如果通过这种打骂修理的方式,他即便有这个能力了,也没有这个意愿,这样反而不好。


记得看过有个调查,是说严厉型父母的孩子未来阶层上升的几率,会比自由型父母的孩子高一点点。


很多人看了这个就觉得对,管总比不管好。


问题是这样的话,就只看到小部分出人头地的“产品”,没看到更多人因为这种教育,破罐子破摔,阶层更下降,甚至自杀。


严厉教育下,确实会有少部分人成材几率高一些,但是成废材的概率更大。


因此全面来看,这种严厉教育还是非常不合适的。


学堂:


也就是所谓的“幸存者偏差”,可能大家看到某些名人从小被揍大,然后成才出名,就觉得这种教育方式好,也这么干。


张宏涛:


这种名人也是凤毛麟角而已,大部分这种教育下出来的都是反例。


我曾在《你的潜能》这本书中看到过一个观点:


严厉教育有什么缺点呢?举个例子:


搞一个火灾演习,放松状态下去演习的效率,肯定没有严管状态下高;


但是反过来,在放松状态下演习的话,真正遇到火灾时,逃生更容易。


这是因为:


在严管状态下,人只能听话照做,思维僵化;


而现实中的火灾,跟演习不一样,没有人指挥、管理,情况瞬息万变,那些演习时因为太紧张,机械地听从命令的人,在现实的火灾面前,会大脑一片空白:这跟我演习时记住的不一样啊!就懵了。

所以这种严厉教育是看着高效,但后患无穷。


学堂:


的确,在严厉的状态下,孩子会进入一种紧张防御的状态,可能当时出于恐惧会遵从,但其实并不能灵活地真正学会,换一个环境就不行了。


还有一种严厉是这样的:


可能在一些大人眼里,孩子就是天生愚蠢无知,成年人肯定比小孩聪明能干。


基于这种思维认知,在某些行为上就会预设孩子是错的:比如孩子手绢儿没叠整齐,鞋脱了没摆到原来的位置,见人没有打招呼……总之就是看孩子身上都是毛病,有种给孩子纠错的执念。


这种情况该怎么理解,里面有什么样的误区呢?


张宏涛:


很多事情没有对错,但是有强迫症的父母,他们看上去是教育孩子,其实就是想把孩子完全变成自己的复制品,让孩子什么都照自己的做。


不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人,会导致孩子没有主见,缺乏自立性。


我小时候我爸就觉得我怎么做都不对,必须听他的,弄得我什么都不想做,做的越多,错的越多。


以前我们家买了一辆摩托三轮车,他教我和我弟骑车,教一句,能骂三句:“你怎么这么笨?没见过比你更笨的人……”


我和弟弟都只坚持了不到三分钟,就放弃了。后来,我们自己看说明书,很快就摸索着学会了。


其实非常简单,只需要耐心地说一下,多练一下就行了,他就没耐心,还没开始教呢,就觉得你应该立刻会。

后来我分析为啥我爸那么爱批评我,指责我,说我笨……


其实是因为他太欠缺别人的肯定和赞美了,我奶奶也从来没夸过他聪明,反而夸过他几个弟弟聪明,他就特别想让别人肯定他,但是他又不好意思直接说,就通过贬低我们的方式,来衬托自己聪明。


如果那个时候我能看到这层,多夸夸他,他可能就不会指责我,但这对一个孩子来说要求太高了。


他用这种扭曲的方式,试图得到我们的夸奖,自然难以得到。


学堂:


指责型的人看上去强势,其实内在比较虚弱,就像纸老虎,表现出很唬人的样子,让别人都想躲着防着,反而没有办法平和地给他想要的爱。


这样其实也很可怜,所以习惯指责孩子的父母,其实要去看一看自己是否内在有一个比较虚弱的小孩亟待疗愈,而不是在孩子面前找优越感。


好习惯的培养,

应该是“水到渠成”


学堂:


家长们也比较关心关于孩子习惯培养的问题。


您家孩子目前有没有涉及到一些比如阅读习惯培养、学习习惯培养的问题?甚至包括一些比如卫生习惯、自理能力之类的培养。


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您家是怎么做的吗?或者是您怎么看待“习惯培养”的问题?


张宏涛:


我觉得习惯应该是分两个层次,一个是表层的比如早睡早起这样的行为习惯,另一个是深层的思维习惯。


真正想培养孩子自律的话,就要做到在培养表层习惯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破坏深层习惯。

我的书里有一章专门讲了如何培养好习惯。


行为习惯有多种多样,不用强制哪一种。


比方说我希望女儿锻炼身体,最初想让她跑步,她不愿意,那不愿意咱就不跑,要锻炼身体还有很多种方式,不用非得较劲,跳绳、踢毽子、打羽毛球、打篮球……她喜欢什么方式都可以。

再比如说我想让她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我觉得写日记每天总结自己的经历有很多好处。但是她不想写日记,觉得累,尤其她很多字还不会写的时候。


那怎么办呢?我们就一起口述日记,因为目的只是想总结分享一下,只要达到目的就行,什么方法都可以。


关于阅读习惯,我是用我爸教我的方法,我小时候家里没有什么课外书看,但爸爸会给我讲很多故事,逐渐地我自己就对故事感兴趣了,就自己去到处找课外书看,养成了阅读习惯。


所以到我女儿这也是这样,她小时候我们会给她讲很多故事,后来她上一年级后能识字了,就会自己主动找感兴趣的书看。


学堂:


您刚才举的这些关于习惯培养的案例,都是没有违背兴趣原则的:

我们先清楚自己的目标,但至于用哪种方式,可以随孩子喜好。


这里面有一个很关键的东西是:不能把目标和手段混淆了。


有些父母可能做着做着就把手段变成目标了,这样反而违背了最开始的目标。


比如让孩子必须天天写日记,而且必须按照我说的方式写,这样的话等于把孩子兴趣给破坏了,忘了最开始想让他写日记是图啥,费半天劲,南辕北辙。


张宏涛:


对,本来想让孩子更有主见,结果因为控制、强迫孩子,最后孩子反而越没主见。

还有比如说卫生习惯,有些孩子不爱洗澡,大人就觉得挺埋汰。


我看到有个故事是这样讲的:


有个人她的孩子不爱洗澡,每次强迫孩子洗澡她都很苦恼。


有一次她又要给孩子洗澡时,先接了个电话,她以为孩子肯定又在一边磨磨唧唧不愿意洗,结果等她回来的时候,孩子正在澡盆里面玩得欢快。


这个家长觉得很奇怪,一摸澡盆原来水是凉的,她忘了放热水。


这才发现孩子不是不爱洗澡,是接受不了太热的水。


学堂:


的确,孩子是一个很娇嫩的小生命,很多时候我们成人已经粗糙了,感受不到那么细腻的程度,我们就觉得这不很正常嘛,但对孩子来说就是灾难。


通过您刚才的讲述,我们了解到如果想持续地保持一个好习惯,必须要靠内在的能量、感受去支撑。


如果为了培养表层的行为习惯,而把内在的感受破坏掉的话,是得不偿失的。


教育的真正目的


学堂:


很多人觉得教育孩子就是:孩子能够考上一个好大学,将来能找到一个好工作,大家会觉得这个就是教育的目的,好像教育就是为了让人成才、功成名就。


所以想请教一下:您认为教育真正的目标是什么?


张宏涛:


这种想法,我觉得只是在考虑孩子的利用价值,而没有想过要给孩子什么,更没有想过孩子想要的是什么。


就像前面说的,如果孩子是一条鱼,那他就应该在水里游;


如果孩子是一棵树,却非要让他活在一个盆景里,就算他得到很多赞美,对他来说也还是一种痛苦。


所以我觉得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帮助孩子成为他想成为的人。


这里面包含两个层次。


一个是先成为自己,就是让孩子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成为他想成为的人。


更高的层次,就是马斯洛说的自我实现。即在孩子成为他想成为的人之后,在这个基础上发展他的潜能,做得更好。


真正的教育就是人尽其才,孩子是什么样的人,他就做什么样的人。


学堂:


没错,大家还会以为童年是要为未来做准备的,然后规训孩子:童年时间很宝贵,不能浪费,你要每一分钟都在学习、努力,将来你才能如何如何……


这也是一个很常见的思维方式。


但尹建莉老师觉得童年的目的就是童年本身,做孩子就是为了做孩子,做孩子不是为了准备好了明天去上学或者上班儿。


这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您认为其中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张宏涛:


一种是活在当下,一种是活在未来。


100年前鲁迅先生在《我们怎样做父亲》中就说过,以前西方人对孩子的误解是“认为孩子的童年就是为未来做准备的”,我们中国人对孩子的误解是“孩子就是缩小的成人”。


鲁迅先生说这都不对,孩子就是孩子,人活着每个阶段有不同的的任务,每一个时刻都活在当下,这样自然就会更好地活在未来。


如果光考虑未来,不考虑当下,或者说为了未来牺牲当下,那么就会一直牺牲下去。


最后可能有些孩子就觉得:我每一刻都不能自由,都不能活在当下,都是为了后面的目标,一直到死,那我现在死了是不是就走捷径了……


学堂:


这可能也是当下人们普遍都不快乐的一大原因。


刚才我们讲习惯培养,其实培养半天养出一个最坏的习惯——不活在当下的习惯。


永远都在为未来做准备,没有幸福的能力。


张宏涛:


作家克里斯多福·孟在演讲中也讲过:幸福不在过去,也不在未来,而在当下。


比如吃西瓜,要是一直想着我先吃这些次甜的,最后吃那口最甜的。可能还没等吃到最甜的就已经吃饱吃撑了。就算勉强再吃那口最甜的,也不觉得很美味很幸福了。


学堂:


所以所谓真正的快乐就是:接受当下的样子,并且乐在其中,时刻活在当下。

张宏涛:


是的,所以最后我想强调的这点也很重要。


一些人接触到“爱与自由”之后,会觉得自己给不了孩子,很愧疚。


我觉得,不能光给孩子爱与自由,要先给自己爱与自由,要允许自己做不到那么好。


没有人是完美的。我们要允许孩子不完美,就得先允许自己不完美。


在当下的能力范围内给孩子就可以,不用自我攻击。


就像鲁迅先生说的:穷人给孩子的豆浆,跟有钱人给孩子的奶酪,价值上是等同的。


自己没有的时候就给不出去,强迫自己给反而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还不如在自己目前的状态下,先去重新养育自己,把自己养好了,才能更自然地给到孩子,无需自我攻击和内耗。


推荐阅读


张宏涛图

《爱与自由:父母必修的16堂课》

尹建莉、武志红联袂推荐


# 购买方式 #

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购买

↓↓↓


(广告)


作者介绍





采访:小猪猪,倾听者,感受者,记录者。


撰稿:阿怪,尹建莉父母学堂原创内容编辑,育儿工作者,不断学习和传播育儿知识。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尹建莉父母学堂ID:yinjianlifumuxuetang”,转载本文请在公众号发送“转载”。


主播介绍





雨晴,两个孩子的妈妈,坐标杭州,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和孩子一起成长,在育儿路上享受并幸福着。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美国房市有这些好消息喜讯,2023年心理咨询师报名通道开启! 可考心理证书!无需辞职!心理咨询师从入门到精通,都需要经历什么?| 培养计划早鸟价进行中23年心理咨询师报名通道开启,招募心理爱好者可考心理证书!不限专业,薪资待遇堪比公务员!喜讯,2023年心理咨询师报名通道开启!可考心理证书,不限专业,最后3天跨专业一路读到博士,带你走近心理咨询师教育与督导博士项目(下) | 对话心理人喜讯:面向心理爱好者!心理咨询师报考通道开启了,可考心理证书,专科可报!如何毁掉一个人的内驱力|WEEKLY2023年心理咨询师报名通道开启,待遇堪比公务员!考过就是金饭碗,本批不限学历和专业!美国入境档案--张承哲,1910年旧金山喜讯!2023年心理咨询师报名通道开启,可考心理证书!不限专业,薪资待遇堪比公务员!101个职业讲给孩子听|心理咨询师是干嘛的?拿什么拯救稀缺的注意力?美资深心理学家说,别掉入“过载”的陷阱拿什么拯救稀缺的注意力?美国资深心理学家建议规避“过载”陷阱不知道怎么夸孩子的,看这里:100句“彩虹屁”夸出内驱力!看了黄渤闫妮新电影《学爸》才明白,内驱力,不是“培养”出来的喜讯,2023年心理咨询师报名通道开启! 可考心理证书!无需辞职。最后3天!央视推荐6部神级纪录片,唤醒孩子的内驱力恭喜!急招200人开展心理咨询师培训!可情绪疗愈,拥有幸福的亲密关系!想在心理咨询师行业存活,必须得学会同情自己 | 人本主义治疗入门10句“彩虹屁”,夸出孩子内驱力山河颂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 | 心理咨询和咨询师教育/咨询心理学/人类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硕博项目介绍从业23年咨询师近万字干货分享:成为心理咨询师应该知晓的五件事牛仔裤与大妈气喜讯:面向心理爱好者!心理咨询师报考渠道开启了,可考心理证书,专科可报!用错奖励,真的会破坏孩子的内驱力!心理咨询师培养计划Pro升级上线!成为心理咨询师还远吗?资深心理咨询师分享:不同成长阶段的职业规划及重难点解读什么你累死,也教不出内驱力强的孩子,别等娃上初中才知道!从“心理学爱好者”到“心理咨询师”, 你只差这一步我见过真正厉害的父母,都在培养孩子的“反脆弱”体质荷兰人为什么要造风车?成就他人,是最好的内驱力跨专业一路读到博士,带你走近心理咨询师教育与督导博士项目(上) | 对话心理人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