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吃牛蛙!少吃牛蛙!少吃牛蛙!
你有没有发现,最近随便去到一家餐馆,菜单上都多了一个选项:牛蛙。
海底捞出了牛蛙锅底、 肯德基推出了牛蛙的新品塔可。中餐馆里,香锅炒牛蛙、肉蟹煲里加牛蛙、烤牛蛙、炸牛蛙......连西餐,都有奶油牛蛙、法式蒜香牛蛙。
牛蛙,已经丝滑地融入各种菜系。
有数据显示,2018年时,全国的牛蛙餐饮店只有2万多家,到2022年时,这一数据已经变成近5万家[1][2]。一些牛蛙店大排长龙,甚至限制每人的牛蛙数量。不得不承认,这几年牛蛙已经火成了能和小龙虾分庭抗礼的网红单品。
但在风靡一时的牛蛙餐饮背面,牛蛙,其实是食品安全的重灾区。
你吃的牛蛙,北美入侵品种
如今,餐馆里的牛蛙,大多不是本土品种,而是北美牛蛙(Rana catesbeiana)——一种名副其实的外来入侵品种。
一般来说,中国的土著蛙类普遍体型偏小。像田间地头常见的青蛙,体长在7厘米左右,还没有成年人的手掌大。而南方多吃田鸡,也就是虎纹蛙,能长到10厘米左右都算个头大的了[3][4]。
而牛蛙,通常能长到15厘米以上,甚至20厘米,单只体重可以达到2斤[3][4][5]。
牛蛙的大块头,和牛蛙对食物来者不拒离不开关系。中国本土蛙类的主要食物来源是昆虫,牛蛙则凶猛得多。它不仅吃昆虫,还吃小型鸟类和蛙类,甚至连一些蛇都不放过。可以说,从天到地,只要舌头能卷到的东西它都吃。更离谱的是,牛蛙的饲料转化率约为1:1,也就是它吃多少、长多少肉[6]。
嘴里叼着蛇的牛蛙 / 视觉中国
牛蛙不仅能吃能长,还有着惊人的繁殖力。
中国的土著蛙类一次的产卵量在几百到几千不等,而牛蛙的产卵量则是以万来计。在国内的牛蛙人工养殖场,一只雌蛙每次产卵约一万粒,孵化率高达9成[4]。
可以说,杂食、个体大、高繁殖能力、好养活,种种优秀的生物学特性,牛蛙就好像天生为餐桌而生一样完美。这也理所应当地吸引了商贩、养殖户的注意。
60多年前,牛蛙从古巴引进到中国,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引种和饲养。但由于放生、逃逸等缘故,牛蛙很快泛滥成灾[4]。早在2003年,牛蛙就被中国环保总局纳入”首批入侵中国的 16 种外来物种“名单中[7]。
如今,野生牛蛙已经遍布国内的绝大多数地区了。
有测算数据显示,中国34个行政区中有29个都是牛蛙潜在分布区。除了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甘肃、青海以及西藏基本不适合其生存外,其他地区均有适合野生牛蛙生活的土壤[8]。
有研究者发现,就连北京紫竹院公园内的澄鲜湖,颐和园中的昆明湖以及玉渊潭公园内的湖中,都有野生牛蛙的踪影[5]。
池塘中,野生牛蛙随处可见 / 视觉中国
牛蛙,堪称食物链顶端的”悍匪“。
一些牛蛙从农塘里逃逸,或者被弃养后,凭着强大的生存能力,在当地的农田和水塘住下来,甚至逐步形成能自然繁衍的野化种群。
对任何一个本土蛙种来说,牛蛙都不是它们期望见到的同类。虎毒尚且不食子,而牛蛙连自己的后代都吃,更何况其他的品种蛙。在英国,牛蛙以当地的土著种欧洲林蛙为食物,在美国,牛蛙的出现让加州红腿蛙种群减少[9]。
而在国内,牛蛙凭一己之力,让本就濒危的物种走向灭绝。在四十多年前,昆明滇池里还有着当地特有的“娃娃蛇”滇螈,1979年后再也不见其踪影。中科院研究者认为牛蛙,就是导致滇螈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4]。
但牛蛙也不是没有天敌。城市里,餐馆中,无数喜爱吃蛙的饕餮之徒们,早就等着把牛蛙大卸八块了。
寄生虫不是吃牛蛙的最大阻碍
野生牛蛙泛滥成灾,但千万别贪图这份”野味“,因为它携带的寄生虫数量,可能超乎你想象。
在2004年6月,有研究人员从德克萨斯州的大山湾捉了45只美洲牛蛙回去做检查,其中42只蛙身上都有一种或多种的寄生虫,总共获得了5812个寄生虫体。平均算下来,每只牛蛙身上有129条寄生虫[10]。
即便是市场销售、看似无恙的野生牛蛙,内里可能早就“失守”了。麻省理工医学部的研究人员对11只市售的野生牛蛙做了尸检,发现每一只牛蛙都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在蛙的肌肉、肠胃、膀胱等部位找出6种不同的寄生虫虫卵或幼虫[11]。
常见的牛蛙寄生虫裂头蚴,一旦进入人体游走,它能在不同部位引起炎症、出血、坏死,甚至致盲、危及生命。
但好消息是,人工养殖能极大程度减少牛蛙体内的寄生虫。
2015年时,牛蛙的产量只有17万吨,到2019年,这一数据翻了三倍,增速高达48.15%。中国有相当大的牛蛙人工养殖规模[12]。
配有遮阳设施的牛蛙养殖棚 / 图虫创意
在牛蛙还是蝌蚪时,农户就得密切关注它的变化。蝌蚪尾部长毛、腹部肿大或者围着池边游,都是病态的表现,这种时候就得有针对性的全池洒药。平时还要实行流水养殖、及时捞出死亡的蝌蚪和悬浮物和消毒水体,从而尽可能地让寄生虫减少繁殖[13][14]。
在2015年时,有研究人员检测了62只市售牛蛙,其中裂头蚴检出率为8.06 %。近几年的检出率就更低了。2015 ~2017 年上海市黄浦区市售动物食品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就显示,29只牛蛙均未检出裂头蚴[15][16]。
但这不代表现在售卖的牛蛙就万无一失了,每隔一段时间,都能看到生吃或吃未熟蛙肉感染寄生虫的新闻报道。
生吃自然不可取,但是爆炒或者涮火锅也不一定百分百安全。
要知道,裂头蚴可以耐受零下8°C到55°C的温度变化。它们的存活时间因温度而异,在54°C下只能存活15分钟,而在20°C下可延长至60小时[17]。
不过,寄生在蛙肉中的裂头蚴更顽强。发表于《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一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将约1立方厘米含有裂头蚴的蛙肉放置在 56°C的环境中。3小时后,蛙肉中仍残留近50%具有感染能力的裂头蚴[18]。
而爆炒、涮火锅等方法,有可能无法将牛蛙的某些部分彻底煮熟,要想有效规避寄生虫风险,不妨用更高的温度、煮更长的时间。
香喷喷的牛蛙火锅,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彻底煮熟牛蛙 / 图虫创意
除此之外,冷冻也是杀死裂头蚴的方法之一。前述研究也发现,在零下 20℃环境下,冷冻 2 小时可以杀死蛙肉中的所有裂头蚴[18]。
也就是说,人工养殖牛蛙,在烹饪得当的情况下,寄生虫风险是很低的。
那么,在解决掉寄生虫的隐患后,人工养殖的牛蛙,就能放心吃了吗?
人工养殖的牛蛙,建议少吃
我的建议是,少吃。
这几年,牛蛙在南北美食界攻城略地的同时,也频频登上市场监管局的“黑名单”。
无论是菜市场还是餐饮店的牛蛙,在抽检时都是兽药超标的重灾区。
2022年,浙江台州市椒江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了20批次来自农贸市场和餐饮店的牛蛙,其中30%都是兽药残留超标。同年,浙江省在省内随机抽检了5批牛蛙,结果全检出了禁用的兽药。而宁波市北仑区连续三年抽检牛蛙,两到三成的牛蛙均为恩诺沙星超标而不合格[19][20]。
这个不合格率非常高。
同样是恩诺沙星超标,以天津市为例,在2016年到2022年间,猪肉和鸡肉的恩诺沙星检出不合格率仅仅只有4.36%和6.14%;2018 年京冀两地动物源性食品样品检测中 71 批鸡肉恩诺沙星不合格率为 1.41%,62 批鸡蛋中恩诺沙星不合格率为 4.84%[21][22]。
一般来说,猪肉的兽药超标不合格率较低 / 图虫创意
也就是说,牛蛙的兽药超标,可能是常见家禽的好几倍。
即便是看似有保障的连锁牛蛙餐饮店,也出过问题。2021年12月,深圳3家连锁牛蛙餐饮店的牛蛙被检出兽药恩诺沙星残留超标,其中最高达5.6倍[23]。
为什么牛蛙体内会有这么高的兽药残留?
原因就在于,牛蛙的养殖环境太恶劣了。
有人说,牛蛙养殖棚是密集爱好者的福音,随便点开一个牛蛙养殖视频,都是牛蛙叠牛蛙,人一进塘里,就被密密麻麻的蛙头淹没了。
通常来讲,25~50克的幼蛙,养殖密度应控制在 800~1000只/ 平方米,当牛蛙体重达到150克之后,养殖密度应控制在30~40只/平方米;体重达到500克以上,养殖密度应控制在10~20 只/平方米[24]。
也就是随着牛蛙长大,养殖密度应逐渐降低,此外还应该注意保持水质和清洁消毒。
但是目前规模化养殖牛蛙的企业少,也没有一套规范标准的养殖流程。如果农户片面追求产量,那么高密度养殖下,牛蛙就容易爆发大规模的传染病[13]。
养殖场里密密麻麻的牛蛙/ 图虫创意
牛蛙养殖面积最大的广东潮汕地区是一个典型案例。1992到1998 年的 7-9 月,潮汕地区常常爆发黄杆菌传染病,导致牛蛙的平均死亡率达到 80%以上[13]。
为了提高牛蛙的存活率,养殖户们自然而然地将目光投向了——抗生素。
前面提到的恩诺沙星,就是一种广泛运用的兽药,无论是牛蛙、黄鳝这类水产,还是猪、鸡这些家禽,都能用它来治疗动物的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
牛蛙在生长过程中食量大,易出现消化类疾病。为了预防,养殖户会喂食牛蛙掺有恩诺沙星的饲料,但是,使用恩诺沙星以后,如果日平均气温达到25摄氏度,休药期要在20天左右。但是,在澎湃新闻的调查中,有的养殖户几乎天天都会给牛蛙喂恩诺沙星,只有在牛蛙被收购前一天,才不吃药[25][26]。
恩诺沙星的最大残留限量为100毫克/公斤,一旦老年人、儿童及低免疫力人群摄入较多恩诺沙星,会导致胃肠道不适、头痛、头晕,甚至肝损伤[27]。
更糟糕的是,部分牛蛙养殖户还会人用抗生素和违禁药。
2018年,福建省一牛蛙养殖厂就被查出在牛蛙的饲料里,添加了诺氟沙星、阿莫西林和盐酸小檗碱片,也就是黄连素,这三样无一不是我们生活中的常用药[28]。
按照农业部对兽药使用的有关规定,人用的抗生素被严格限制使用在动物养殖上。人用抗生素一旦被养殖行业滥用,会带来抗药菌的出现,最终让人类控制疾病的手段越来越少。
即便是生病时,抗生素类药物也不建议长期服用 / 视觉中国
除此之外,浙江省市监局2022年在省内随机抽检的5批牛蛙,问题都出在检出禁用兽药呋喃唑酮和呋喃西林[29]。
呋喃唑酮、呋喃西林属于硝基呋喃类广谱抗生素,硝基呋喃类药物及其代谢物可能会引起溶血性贫血、多发性神经炎、眼部损害和急性肝坏死等病症,其中呋喃西林可能存在一定的致癌风险。早在2010年,国家已经规定,呋喃唑酮和呋喃西林为禁止使用的药物,在水产品中不得检出[30]。
所以,吃牛蛙真正要担心的,是比寄生虫更隐蔽但更常见的”兽药残留“。
当然,没有寄生虫、兽药检测合格的牛蛙确实存在,但谁也不能保证1%的厄运,会不会就降临在自己头上。
审核 | EL
图片编辑 | 李柴柴
内容编辑 | 鸣玉
长期招聘线上作者
稿费千字400/起,爆款奖励丰厚
同时招聘浪潮正职与实习生
点击下方链接,投递你感兴趣的岗位
网易文创浪潮工作室出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微信编辑 | 李晨婕
❖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浪潮工作室长期招聘作者,稿费千字300到800
公众号后台回复“招聘”即可查看。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