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那些“边缘青年“,超帅的

那些“边缘青年“,超帅的

其他

前几天,一个关于”新疆蚊子”的视频火了。


视频的拍摄地是新疆北湾——额尔齐斯河畔,中哈边境,风光旖旎,沼泽遍地,平均每个立方米的空间,生活着1700只蚊子,高峰期时,3500只。


前方高能预警:



全球四大“蚊子王国”,北湾是其中之一,北湾边防连的官兵们,每天就在这里生活。


视频里,官兵们穿着军装,头上扣着特制的“蚊帐帽子”,上百只蚊子撞在他们的“蚊帐”上,发出“嗡嗡”声,让人头皮发麻。



除了睡觉,他们尽量保持动态——静止的生物会令蚊子聚集。炎炎夏日,他们戴着手套,穿着长衣长裤巡逻,点着牛粪打篮球,燃着蚊香上厕所。


随手撩开一个士兵的衣裤,一片皮肤上就有几十个大包,手腕、脚腕都是伤疤。可大家笑嘻嘻的,说这些疤痕是“荣誉勋章”。



视频里的战士,都是些年轻人,他们也活在这昌盛强大的祖国,却过着和如今大部分青年完全不一样的日子。



他们之中,有些人日夜神经紧绷,随时面临生命危险;有些人热情周到,不断向陌生人散发光和热。他们早早脱了浮躁,没了轻狂;他们一腔热血,无畏坚强。



每一个“五四青年节”,人们都会感叹,如今的年轻人条件优越,自由随性,却常常忘记,在中国的边境地带,少数的年轻人在过着“非主流”的生活。


他们该拥有姓名。




昆仑之巅


喀喇昆仑之巅,冰雪万古不化,山间寸草不生。海拔5418米,天蓝如深海,冰峰如银剑,这里是一片绝美的、生命的禁区。



河尾滩边防连就戍卫在这里,一群年轻的战士,每日仰望着世间罕见的雪域奇观,艰难地呼吸着被大自然夺走60%氧气的空气,守卫着中印边境,一腔热血是这片冰天雪地间最高的温度。



曾有记者采访过这个连队,发现这里的战士们都很“冷漠”。


有个上等兵叫李明辉,记者看到他和母亲视频聊天,内容非常客套:“妈,别担心,我在这里挺好的。”



他举着手机给母亲照了一圈房子、窗户上的剪纸、桌上的水果,就是不让母亲看自己一眼。母亲说,想看看儿子的脸,李明辉就敷衍:“妈,信号不好,我先挂了。”


在这里,很多战士都是这样,视频时不露面。



不是不想,是不敢,怕吓到家里人。高原反应太过严重,战士们的相貌非常憔悴,高原红、嘴唇发紫是常态,因为经常暴晒、爬冰卧雪,大家的手上都是裂口,脸上都是被紫外线灼伤的瘢痕。



体质敏感的人,甚至不能进食,指导员怕出事,流着眼泪盯着他们吃,战士们就咬着牙,吃了吐、吐了再吃。


战士们都说,想家,越是过年越想家。越是想家,越不想让家人看见自己现在的样子。



高原反应因人而异,常见头晕、恶心、胸闷,但它不仅仅是一种痛苦的折磨,也是阴险的杀手。


中士叶尔登巴依尔·红尔是连队的狙击手,体能在全团数一数二。2016年年初,在一次执勤任务中,登巴依尔出现头痛、胸闷的高原反应。



可是,这些症状在河尾滩早已司空见惯,在高原摸爬滚打好几年的巴依尔并未在意。胸闷的第3天,他突然昏迷,被紧急送医,确诊为脑水肿、心肌炎。抢救无效。



这名健壮的战士就这样骤然离世。他只有25岁,从此永留万水千山之间,这短短的一生里,他也拥有过许多悲凉或欣喜的故事,全被呼啸的山风卷得毫无痕迹。


我们能为他,和他的战友们做的,唯有感恩,和铭记。




广西边陲


边境的生活,并不只有严寒和悲凉,守卫边境百姓的,不止有解放军,也有人民警察。


防城港是广西地级市,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西南端,与越南接壤,这里是中国“氧都”、“长寿之乡”,60岁以上的老人大约占14.7万。



付浩是93年出生的甘肃小伙,23岁时,他入伍广西武警防城港边防支队,成为了防城港边境管理支队的一名民警,在那良边境派出所任职。



边境小镇的年轻人都渴望离家奋斗,留下“看家”的老人。付浩长期在基层走访,发现老人们有个共同爱好——看照片。对于他们来说,照片大概是寄托心情最好的载体。


可孩子一离家,他们就很难再拍新照片。


付浩动了恻隐之心,他想给镇上的老人们拍照片。


      图源:人民网 张振国摄    


他先用手机偷拍,再把照片洗出来,送给老人。老人们收到照片,开心得抱着他笑,他受到莫大的鼓舞。


他开始把照相当成一件正经事,见到老人就照相,四年下来,他给几百位老人免费照了1000张照片,人称“照相公安”。


      图源:人民网 张振国摄    


他成了当地人缘最好的警察,老人们都爱找他聊天,还把电话打到他单位:“冲锋浩,最近你都到哪里去了嘛?这么久了也不来我家坐坐。”


后来,他工作调动,依然时常接到电话:“周末回来吗?我在家里煲鸡汤等你。”


      图源:人民网 张振国摄    


那良镇的老人们,大概是把付浩当成了儿子吧。


在那个寂寞的边陲小镇,付浩看到了留守老人漫长的孤独。作为边境警察,他守护边境线的安宁,也护卫了边境人民的心,那1000张照片背后,是当代青年的人文关怀精神,是一个时代最可堪欣慰的进步。




恐怖走廊


瓦罕走廊,位于“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曾被人称为“恐怖走廊”。


“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莫测所之,唯视日以准东西,人骨以标行路”。这是东晋僧人法显从长安沿古丝绸之路西行求佛时,途经此地的感慨。



这里也是我国与阿富汗之间的唯一陆路通道,每一处战略要地都需要最严密的守卫。


和河尾滩边防连的战士们一样,瓦罕走廊的战士们也有严重的高原病——脱发、指甲凹陷、高原性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肺气肿……


他们平时,就顶着这些疾病训练、巡逻、战斗。



在卡拉奇古边防连,战士们要经常到一个叫皮斯岭沟口的地方执行潜伏任务,一条河横挡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水最深的地方达到1.8米。


他们就要蹚着水过河,冰冷刺骨的水漫过脚腕、腰椎,冻得人头皮发麻,他们一声也不能吭。



长年累月下来,他们的腿都落了病根。连长刘建伟双膝的半月板中重度损伤,左膝肌腱炎,右膝髌骨脂肪垫损坏,年纪轻轻,走路就一瘸一拐。



雪山无情,寒冷带来的远不止关节炎。克克吐鲁克边防连被称作“瓦罕走廊第一哨”,连队所在海拔山谷4300米,战士帅佳宏是这里一名下士副班长,戍边守防3年零7个月,兼任新闻报道员。



他工作认真、训练刻苦,曾在上级组织的步兵指挥专业集训中斩获综合成绩第三名,被评为“优秀学员”。在海拔4300米的高原环境下,引体向上他能一口气拉40多个。


他长得也很帅,他的青春无限灿烂,身体无比结实。



可就在他24岁这一年的7月7日7点钟,正在执勤的帅佳宏突发心源性休克,倒在了哨位上。


抢救无效,24岁的青年命陨雪山。一切都是那么突然。


他为战友们留下上千张照片,上面很少有自己。



都说如今是科技时代,打仗都靠科学和电脑,可是当你站在皑皑雪山之巅,看着那些攀岩爬坡的边境战士,你才会明白,我们的边境线,是靠这些年轻人的肉身守护的。


2022年,戍边这件事的本质,还是很原始。保家卫国的根本,还是靠信念。




头两年,何冰曾在小破站发表了一篇演说,叫《后浪》,结果评论区一水说他“以偏概全,不食肉糜”。


可是,看到那些戍边战士,还是觉得《后浪》中有几句话很对:


“那些抱怨‘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应该看看你们。我看着你们,满怀敬意。因为你们,这个世界会更喜欢中国。”


“这世上的小说、音乐、电影所表达的青春,不再是迷茫、忧伤,而是善良、勇敢、无私、无所畏惧。是心里有火,眼里有光。”


ref:

人民网:《边境警察“冲锋浩”免费为老人拍照近千张》

解放军报;《屹立在喀喇昆仑之巅》

光景网:《边防战士牺牲在执勤哨位,留下他为战友们拍摄的最后一幅照片》




4 / May / 2022


监制:视觉志

编辑:逗逗龙

微博:视觉志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来微博找小视玩呀~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临终时,她说了这样一句话刀锋战士:漫威里的“边角料”是如何成为IP的?边缘计算,是在炒概念吗?毕业十年了,最让我难忘的,竟还是复旦的那些“黑料”当代青年“内卷”图鉴——考证热嫁给全中国最帅的男人,她比你想象中还牛青年节:听见青年的烦闷致青年节:一个“保守主义青年”的自白详解边缘计算系统逻辑架构:云、边、端协同纽约国际古董书展这些“古书”都喊出了超高价?猜猜什么书竟然要200万美金!zhirui 贴中的 “不友好信息或者类似侮辱性的言辞”张祥龙:边缘问题是哲学应对的根本问题|纪念从《无双》到《边缘行者》,当代港片你真看懂了吗?盘点英国历史上那些“超长待机”的君主VTSTOYS 终极克赛:配格吾真人头雕,44年前的大西彻哉超帅!隐匿在城市边缘:乡村生活的吸引力现在的青年能称得上“新青年”吗?海鲜汤面【新品上架】尝鲜一些“时令”牛仔刺激!半年前参加一次“伦敦投行夏令营“,帮我进了高盛…北大清华双男主创业,从边缘挺进牌局中央艾梅伯被曝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和表演型人格,一直在模仿德普的穿着?!当“城市缺青年”遇上“青年缺工作”30岁高考,35岁恋爱,40岁生娃 | 那些“慢半拍”的人,后来都怎样了?美妆巨头露华浓,走在破产边缘青年科学家眼中的TR35丨青年科学家这样说美国堕胎权危机:罗伊案如何来到颠覆边缘,又将产生何种影响印度最帅的女人:被丈夫86元卖到妓院,她活成了女王Ubuntu Core 22 来了,适用于物联网和边缘设备 | Linux 中国即兴论书一则【全球市场】“边际宽松”引导风险偏好回暖—FICC策略周报2022年第十九期隐藏在假面背后的灵魂----我对《The power of the dog》的粗浅解读2022年做电商,打通“边刷边搜”是关键?今年首个退市游戏股诞生!售卖房产、跨界转型…还有三只游戏股在退市边缘“挣扎”5岁女童每周2次往返城乡,跨越100多公里只为上课!那些“千里跑学”的孩子,最后都怎样了?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