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精特新“小巨人”,何以跃居全国第一?
◎智谷趋势(ID:zgtrend) | 宁侃侃、黄狮虎
中国区域经济竞争,又有新变化。
最近,工信部公布了全国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名单,广东省入选658家企业,占全国17.9%,入围数量再创新高。
至此,广东已经累计培育了152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过江浙,跃升全国第一。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何厉害之处?
他们越来越活跃的身影,将如何影响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
近日,在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的指导下,由广东省委网信办联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办的“解码‘小巨人’——专精特新看中国”(广东站)网络主题采访活动正式启动。
在4天内,智谷趋势与来自中央、省、市重点新闻网站、新媒体平台记者、网络大V组成的采访团和调研组专家一道,前往广州、佛山、东莞、深圳等地,解码广东“小巨人”们的科创之路。
为何如此重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发展?这跟他们在经济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有关。
所谓“专精特新”企业,就是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发展特征的企业。它们大多属于先进制造业,专注于细分市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者行业标准制定能力。
如果把整个工业体系比喻成一栋大楼,工业巨头们构成了这栋大楼的地基、框架、外立面,那么专精特新企业,就是大楼内部的钢筋、螺丝、钉子……
平时很少被看见,但却重要无比,它们是整个工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更是专精特新企业中的领头羊,评判标准更加严苛,含金量非常高。
首先,要想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必须要长期深耕于产业链某一环节或某一产品,至少3年以上。
其次,还要求企业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近2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不低于5%。
除此之外,还对企业研发费用站总营收的比例、企业主导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等方面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就拿广东来说,评选出的专精特“小巨人”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占比基本都在5%以上,甚至很多都达到了10%甚至20%。
涉及的产业,也基本集中在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前沿新材料、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战略性产业集群。
可以说是潜力无限。
比如,这次调研中,有家企业叫广东科达液压技术有限公司,专注于系列化高压柱塞泵自主研制。高压柱塞泵与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都是核心动力部件, 俗称“两机一泵”。
目前,科达陶瓷液压机上批量应用成功后,已推向市场,产品广泛应用在冶金、盾构机、海工装备、船舶、水利、建材、锻压、挤压、桩工及大型工程机械等行业龙头企业,应用于港珠澳大桥最大打桩机等重大工程,一步步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0世纪末的时候,美国率先提出一个概念叫“瞪羚企业”,特指那些高速增长,并且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的中小企业。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瞪羚企业被视作独角兽企业的后备军。
而中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不论从条件还是潜力上来看,都远远超过了所谓瞪羚企业的评判标准。
自2019年以来,工信部已先后公布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目前全国的“小巨人”企业在总数上已经突破1万家。
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最多的五个省份和直辖市,分别是:
广东1525家;
江苏1505家;
浙江1457家;
山东1064家;
北京834家。
如今,广东一跃成为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最多的省份,牢牢占据全国工业中心的地位。
门槛高、分量重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何能在广东遍地开花?
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广东优良的营商环境和肥沃的创新创业土壤。
广东制造业发达,也是民营企业和科技公司扎堆生长的地方。
据七普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广东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高达8475.1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66.96%。
广东中小企业多如繁星,从2018年至今,中小企业数量已经从380万户增加至680多万户。
这庞大的中小企业基数,就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诞生的土壤。
近年来,广东已经累计培育了超过4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8万家。
再加上152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及今年入榜《财富》世界500强的19家龙头企业。
广东的企业培育发展梯队,如同一座恢弘的金字塔,而专精特新企业构成了坚实的底座。
这也充分说明了土壤的重要性。
同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这是推动“小巨人”企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推手。
比如,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先后出台的政策,就包括:
《广东省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关于开展“携手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2022-2025年)的通知》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奖补方案》
广东省在财政支持、融资扶持、企业上市、减税退税等方面,都对专精特新企业高看一眼,厚爱三分,积极主动服务。
在融资上,广东先后与省中行、建行印发《专精特新企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并带动交通、浦发等银行为专精特新企业推出专属融资产品。
今年1-8月,广东推动8家合作银行机构为超1万家次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了融资支持超1200亿。
资金支持到位,对企业创新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2021年,广东在全国首推《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挂牌上市融资服务方案》。2022年,广东推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股权融资对接专项行动方案》,帮助企业对接专业化股权融资基金和高质量战略合作者。
2021年至今,累计推动118家专精特新企业成功上市。今年1-8月广东全省38家上市企业中,有32家是专精特新企业。
在税收方面,今年前7个月,广东省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999亿,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所在的制造业及与之相关的行业,占了近四成。
可见,广东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蓬勃发展,绝不是一个偶然。
德国“隐形冠军之父”赫尔曼·西蒙曾经说过:
“企业要想成为‘隐形冠军’,就要立志成为全球市场中的佼佼者,同时要做到专精,唯有专精才能跻身世界一流水平,但是专精使得市场变小,那就通过全球化使市场变大。借助全球化,小众市场也可以让中型公司发展到很可观的规模。”
可以说,专精特新企业天然与全球化、国内大市场的发达,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正因如此,从区域分布来看,广东全省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合计644家,占比97.80%。
比如,“世界工厂”东莞就不断涌现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走在广东乃至全国前列。
在东莞,专精特新“小巨人”分布广泛,从数字经济到高精尖特,从低碳转型到智能制造,70%以上的企业深耕细分领域10年以上,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高,50%以上企业主导产品在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超过40%。
仔细分析这些“专精特新”企业,会发现一些共同的特点:
他们在很大程度上瞄准“缝隙市场”,在细分领域建立竞争优势,凭借各自的“独门绝技”在产业链上拥有一席之地,有效连接产业链的断点、疏通堵点。
正因如此,他们在东莞产业版图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要知道,东莞拥有高度完整的制造业体系,涉及34个行业和6万多种产品,这是东莞制造业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砝码。
但其产业基础能力建设仍然不足,产业链上“断点”较多,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杀手锏”技术,存在关键领域“卡脖子”、产业链协同联动发展不足等问题。
而补强产业链条,突破关键技术难点,正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最具价值的优势,而这也恰恰符合东莞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现阶段需求。
所以,数量众多的“专精特新”企业,正在各个环节帮助东莞连接产业链的“断点”,疏通“堵点”,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最大限度地解决“卡脖子”难题。
东莞如是,广东、中国亦如是。
正如最高领导人所说的那样:
自主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爬坡过坎、发展壮大的根本。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关系着中国经济的未来。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