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才是最高级的自由
内容来源:笔记侠(ID:Notesman) 责编 | 金木研 第 7711 篇深度好文:4952字 | 13 分钟阅读
思维方式
笔记君说:
许多人都向往自由,不想被考勤牵制,也不想被领导pua。但是,成为一个自由职业者,就能获得自由吗?
不一定,因为自由的前提是自律,如果不能约束自己,就会被各种繁杂的事吸引,最终又会陷入不自由的情况。所以,今天这篇文章,我们来聊聊“自由”~
一、看似自由的人,其实最不自由
我们常常会用一些动物的特性来形容某些类型的人,比如领头雁、老黄牛、出头鸟等等。比喻很形象,而且也能精准表现某类人身上的某种特性。
其实,很多团队也可以用一些动物的特性来形容。
比如,混吃等死的猪。生活在野外世界的猪,可能也很厉害。但当他们进入了猪圈,就变得麻木。
吃了睡,睡了吃。每天浑浑噩噩过日子,太舒服了。结果是什么呢?
半年之后,被宰了。
再比如,兢兢业业的麻雀。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为了养家糊口,麻雀们早出晚归,辛辛苦苦找食物。日子看起来过得也不错。结果是什么呢?
冬天来临的时候,找不着事物了,饿死了。
还有,飞往南方的大雁。每到秋天,大雁们就会集体飞向南方,人字形,一字型。动辄几千公里的长途跋涉,累吗?
累。但他们必须飞回越冬地。
混吃等死的猪、兢兢业业的麻雀、飞往南方的大雁,3种类型的团队,有什么区别?
就是自律。猪的生活随心所欲,麻雀的生活早出晚归,大雁们极度自律。
所以,猪只能活半年,麻雀能活一年,大雁能活更长时间。
猪的放纵,看似没有约束,想干啥就干啥。但自己不设计人生,就会有别人来设计你的人生。
大雁的自律,看似为自己增添了很多规则,但在自己设计的生活中,他们可以存活更长时间。
所以,越自律,越自由。
当你主动给自己加一些看似负担的东西,这些就会变成你的铠甲。当你被动接受别人给你加的负担,这些就变成了你的枷锁。
而且,正是因为你有着规则之类的东西在约束自己,你的决策成本就会很低、决策过程会很快。比如,大雁不需要再花精力,去研究是否要飞往南方,直接飞就可以了。
二、自由的代价,就是自律
很多人渴望自由职业;就在你被挤得七荤八素也要赶上考勤打卡时,有群人还在被窝里流着口水睡得香甜,直到日上三竿才爬起来擦擦嘴角,打开手机。
什么时候最羡慕自由职业者?恐怕就是这会儿了。不必为昨晚熬夜后悔不已,不必强迫自己还没睁眼就得从床上爬起,不必赶早班车,不必坐班......
但自由职业者,非常不稳定。
与上班族担心考勤、绩效不同,他们担心的都是赤裸裸的生存问题:怎么接到下一单、这个创意能不能火、写了这么多字什么时候才能变现......时刻处在“未雨绸缪”的状态中。
不用在拥挤地铁上寻找空位的他们,却需要在严酷的都市生存中开辟一席之地。
同时,自由职业者必须得有“两把刷子”。
“一次旅行”的创始人,在成为自由职业者之前,已经在互联网广告行业摸爬滚打了近十年;TA从世界500强辞职后,立即考下瑜伽教师证,后又去往菲律宾海训3个月,现在成为一名自由潜水教练;TA从一家4A媒体公司职员变成自己花艺工作室的主理人,将两年时间全情奉献给花艺学习......
极度自律,是自由的前提。
比如疫情时的“居家办公”,没有规章制度的约束,许多人开始放飞自我。昼夜颠倒、手机放不下、刷剧停不下......有多少人为自己划分出一块高效学习或工作的时间?
通常,抱有偷懒想法而选择自由职业的人,往往很快堕落。
人气网络写手唐家三少12年来每天坚持写作,日更8000~10000字,从未间断。其中一年,他敲坏了5个键盘......
在2016年的专访中,他讲述了自己的居家工作状态,“我坚持的首要原则是,一天中最好的时间要留给写作”。所以他的写作时间通常固定在上午9:30~12:00。
“每写30分钟允许自己休息10分钟,这样就像上完4节课一样。”拉上书房的窗帘,戴上隔音耳机,按部就班、雷打不动地完成更新就是他的工作日常。
其实对于自由职业者来说,这样的状态并不过分。如果一个懒觉就睡掉大半天,一杯拿铁又喝过一下午,最后只会一分钱也赚不到,
上班族与自由职业者的工作方式、工作时间或许不同步,但是自我增值、保鲜一定是他们共同的必修课。
“自由”只是那“一角诱惑”,真打算成为光鲜的自由职业者?你还必须像冰山那样坚定。
自由的代价,就是自律。
三、用框架思考,又准又高效
如何做到自律呢?
用框架去思考。比如,想要减肥的人,框架就是“多动少吃”;想要提升能力的人,框架就是“多做事、多复盘”。
所谓框架,就是思维的架构。
使用框架,可以帮你应对复杂局面,删繁就简,做出迅速而准确的决策,高效解决各种问题。
比如,客户跟你说“思考一下关于酒的广告方案”,你可能会无所适从,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但如果客户跟你说“以30岁到40岁的女性为对象,思考一下清酒的广告方案”,是不是思路瞬间就清晰了很多?
与此相似,在工作和生活中,如果我们设定某种具体的限制条件(框架),往往能够大幅度提升效率。
李善友教授说:“成年人,真正的学习不是知识和信息,而是思维模型。因为真正的决策者不是你,而是你的思维模型。建立模型,是挖掘复杂世界本质规律的基本途径。”
知识信息是静态的、某学科的、客观的、理论性的知识,而思维模型是解决问题的,不是知识信息。
查理·芒格说过:“要想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必须拥有多个模型。模型是对现象世界的高度抽象和表达,模型可以用于描述、预测、干预、甚至控制。”
这里的思维模型,就是思维框架。换句话说,拥有的框架越多,看待世界就越完整,解决问题就越快。
当你能熟练地运用框架做事的习惯后,你自然就会形成事先设定某种框架,再搜集信息的“框架思维”。
它有3个好处:
1.提升分析和验证的准确度;
2.具备快速决策能力;
3.具备逻辑表达能力。
而框架思维的基础,是“不遗漏、不重复”,也就是MECE原则。换句话说,也叫互相独立、完全穷尽。
当我们想要解决某个问题时,总会发现问题本身包含很多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的因素,没有策略的话,就很难达成理想的效果。
如果能将分析对象拆分为一个个细分要素,并且符合“不重复、不遗留”的要求,就更容易接近问题本质。
常见的框架有很多,但大体上都可以分为3种类型。
第一类,是要素分解型框架。把问题或课题拆分成若干要素,并深入研究其结构和机制。比如逻辑树、3C分析法。
第二类,是流程观察型框架。将业务或事物的发展顺序,分解为若干流程,并进行深入分析。比如PDCA循环。
第三类,是对比型框架。设置“量”“质”“重要性”“紧急性”等坐标轴,据此进行分析。比如SWOT分析法、双坐标轴矩阵。
使用框架时,我们要根据目的和状况选择最合适的分析问题的框架。
四、3种常见的思维框架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框架。
1.思维导图
绘制思维导图要遵循3个流程、4个原则。
第一步,在思考问题时,你最好能够有一个基础思考框架来引导思考,例如黄金圈框架——思考一件事的what(问题是什么),why(产生原因),how(解决方案)。
这些基础思考框架从哪里来呢?不断积累,充实自己的“工具库”。
第二步是发散性思考。
基于基础思考框架,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问题,进行发散性思考。这里也会用到创新思维,例如,利用“六顶思考帽”思维训练法来激发更多的新想法。
第三步是结构化梳理。
基础思考框架只能够保证你的第一层级层次分明、条例清晰,而思维导图要求每一个层级都如此,所以,发散性思考后,一定要做结构化梳理。
而做结构化梳理要遵循4个原则。,结论优先、以前启后、归类分组、逻辑排序。
如何归类呢?
常见的6种是:时间结构,比较结构,线性结构,因果结构,范畴结构,评价结构。
用好了思维导图,你的逻辑思维能力会提升很多。
2.第一性原理
如果你知道某件事的第一性原理,你就可以基于这些原理建立其他知识,从而创造新的事物。第一性原理是逆向分析复杂情况、释放创造力的最佳方法之一。
我们可以使用两种技巧来确定第一性原理推论。
① 苏格拉底式提问法
苏格拉底式提问法同普通讨论之间的关键区别在于,前者试图以系统的方式得出第一性原理。苏格拉底式提问法通常遵循以下流程。
a.澄清你的想法并解释想法的来源。(为什么我会这么想?我到底是怎么想的?)
b.对假设提出挑战。(我怎么知道这是真的?如果我的想法正好相反呢?)
c.寻找论据。(我该如何支撑自己的论点?论据来源于哪里?)
d.思考其他可能的视角。(别人可能有什么想法?我怎么知道自己是对的?)
e.探究后果和影响。(如果是我错了,该怎么办?如果我错了,会有什么后果?)
f.质疑最初的问题。(我为什么会那样想?我的想法对吗?从推理过程中,我能得出什么结论?)
② 五个为什么
“五个为什么”是一种源于儿童行为的方法。通过一个小游戏就是反复询问“为什么”,
最终找到“什么”或“怎样”。一个“为什么”可证伪一条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在不理解背后原理的情况下依赖他人策略的问题。如果我们不能确定第一性原理,那么即便是渐进式的改进,也很难实现。
3.能力圈
在能力圈边界内,我们可以非常确切地知道自己了解什么事情、不知道什么事情,能够快速且准确地做出决定。
但打造能力圈需要多年的经验、试错,并积极寻求更好的实践和思考方法。同时,世界是动态变化的,知识日新月异,我们的能力圈也需要同步更新。
① 如何打造和维护自己的能力圈?
打造和维护自己的能力圈涉及三个关键因素:好奇心和求知欲、监测、反馈。
a.愿意学习
学习等于经验加反思,你可以从自己过往的经历中学习,也可以通过书籍、文章和对话从别人的经验中学习。
你需要永葆好奇心,积极找寻能够帮助你扩展、巩固自身能力圈边界的知识。
b.有勇气对自己进行诚实的监测
记录自己的表现是最简单、最私密的自我反馈方式。通过监测自己的表现,你可以看到以往看不到的规律。这种类型的分析可能有损自尊心,但它有助于你打造能力圈。
c.征求外部反馈
我们总是有太多的偏见,因此完全依赖我们自己的观察并不可靠。偶尔征求外部反馈,这有助于打造自己的能力圈,也是维护能力圈的关键。
② 怎样应对能力圈之外的事物?
a.至少要了解一些陌生领域的基本知识,同时承认自己只是“陌生人”,而非“万事通”。
b.主动与该领域内的优秀人才交流。
c.利用对基本思维模型的了解弥补自己对陌生领域知识的匮乏。
没有人会对所有领域都“万事通”,我们难免会遇到自己不熟悉、不擅长的领域。但我们也不可能总是在自己的能力圈内活动。
所以,我们必须找到自己的能力圈,才能帮助我们去更好地做事。
五、成年人最顶级的自律,
是不再推卸责任
在大雁群南飞的过程中,在头雁的带领下,会一只跟着一只,自然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型。
头雁飞在最前面,让幼小体弱的小雁飞在队伍的中间。如果雁群停下来休息或者寻找食物时,会有经验的老雁站岗放哨担任,一旦出现危险会马上报警,呼唤群雁起飞,或者首先向敌人发起进攻。
但飞在最前面,顶着风会很累,所以头雁是会更换的。但无论怎么改换,它们的队形总是井然有序、稳而不乱的。
这是多好的团队啊!
很多团队都想成为雁群,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融入雁群。雁群是有条件的。
最重要的,就是承担责任。前面的头雁飞累了,后面的就要补上。一旦某只大雁想歇一歇、偷偷懒,一定会影响整个雁群的效率,就要被踢出去。
比如,一些人总喜欢问:“我学历不高,也没什么牛逼的经历,更不认识什么牛人,我应该怎么成功?”
这样的话,就像说“我从小家里穷,限制了我的未来”一样,反复在强调那些与生俱来的、无可改变的东西。
将目前的所有问题,推给了家庭,推给了父母。“我做得很好很对,没有好结果不是我的责任。”
就像雁群里的某只大雁,“我也很想去当领头雁,但我天生飞得慢、不稳定,怕影响大家,还是不去了。”
这个心态不改,难以做事。
真正厉害的人,都有一种“工程师思维”。什么意思?
就是永远以资源有限、条件不足为前提,去实现现实世界的目标。
不要说条件不允许。两弹一星科学家的条件从没有允许过,马斯克运载火箭的条件也没有允许过。马云创业做电子商务条件也没允许,正是为了解决网上交易信任的问题,才有了大名鼎鼎的支付宝。
铁人王进喜说过一句名言: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允许的条件,永远都是干的过程中形成的。
说干就干,必须干出来。没有这个决心,给你再多条件也没用。
永远不要说,我的情况不一样。每一次火箭发射,条件都不一样。
劣势,限制的是一个人的过去,但无法完全禁锢一个人的未来。
无法承担责任的人,才总是爱找理由。成年人最顶级的自律,是不再推卸责任。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分享、点赞、在看,3连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