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说端午快乐,是一种智力上升的错觉 | 科技袁人
导言:
许多人相信这个说法的原因,可能是觉得这样显得自己很有文化,这是一种成本很低的让自己感觉层次提升的做法。
每当到了端午节,有人说端午快乐,就会有人来纠正:端午节不能说快乐,只能说安康。为什么呢?他们会引用所谓非遗专家杨广宇教授的话说:端午节是个悲伤的日子,在这一天伍子胥、曹娥、屈原都投了江,所以这一天只能说安康,不能说快乐。
这话听起来好像很有人文关怀。但最近我看到一位历史学家的文章,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于赓哲在格致论道讲坛的演讲《用古人的眼睛理解古人——我们看待历史的方式》(端午节不能说快乐?我们在史书中找不到“端午安康”,却找到无数个“端午快乐” | 于赓哲),发现这完全是子虚乌有。
于赓哲教授指出,这话是典型的两大无出处。第一,史料无出处。第二,主导人无出处。
先来看史料。在史书中能找到端午安康吗?答案是找不到,端午快乐反而能找到不少。不是直接说“端午快乐”,而是表达这样的意思。例如唐玄宗李隆基写的《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并序》里有一句:“叹节气之循环,美君臣之相乐。”你看,这里用的是”乐”字。又如敦煌出土的文书《端午相迎书》里有一句:“喜逢嘉节,端午良辰,献续同欢。”这里用的是”欢”字。值得注意的是,《端午相迎书》是一个书仪,即教人写信的模板,可见这是常用的格式。你看,古人对端午节的态度不是“欢”就是“乐”,难道不是很欢乐吗?
再来看主导人。搜索一下杨广宇,你会发现有生物学家杨广宇,有数学家杨广宇,但找不到历史学家杨广宇。这位所谓非遗专家杨广宇教授只出现在网络文章中,而且只干一件事,就是告诉大家只能说端午安康,不能说端午快乐。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此人完全是好事者虚构出来的。
所以,于赓哲教授得出结论:请大家大胆地说端午节快乐吧!要相信杨教授绝对不会来找你的麻烦。
最后,我想评论几句。许多人相信这个说法的原因,可能是觉得这样显得自己很有文化,这是一种成本很低的让自己感觉层次提升的做法。1996年,我看过一本有趣的书《中国可以说不》,其中有一句嘲讽某杂志的读者的话:“(该杂志)能够从最大程度上满足文化水平一般但又不安于现状的小人物们的虚荣心,她使得‘小小资产阶级’们通过一些个难度不大的哲理(美学)破译获得一种智力上升的错觉。”这句“智力上升的错觉”实在是相当经典,令人忍俊不禁。
当然,我们的目的不单纯是嘲讽。许多人从不正经读书,却喜欢转《三分钟读懂中国历史》之类的文章或视频,好像世界上真的存在如此浓缩的秘籍似的。在这种现象的背后可能有种种历史原因,例如在应该受教育的时候错过了受教育的机会。我们应该同情这些想学习而不得其法的人,至少他们这份想向上提升的心是好的。
我们应该做的,是摒弃这种速成的幻想,认认真真去读书,尤其是读经典著作,例如我推荐过很多次的《论语》、《毛泽东文选》、《顾准文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以及历史书中的《史记》、《三国志》、《资治通鉴》、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吕思勉的《吕著中国通史》、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布罗代尔的《文明史纲》、汤因比的《历史研究》等等。当你真的这么做了,你自然就会对很多事物产生更高层次的认识,就会明白“腹有诗书气自华”。
世界读书日,推荐《量子信息简话》和李政道《统计力学》 | 科技袁人
端午节不能说快乐?我们在史书中找不到“端午安康”,却找到无数个“端午快乐” | 于赓哲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