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4种“气死”孩子的关心方式,很多父母正在用

4种“气死”孩子的关心方式,很多父母正在用

公众号新闻

直播预告

点击下方预约按钮,观看直播↓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六月朗读音频

音乐:Oskar Schuster-Singur

歌曲:Cody・Lee(李)-異星人と熱帯夜(电影《乘上夏日影像》主题曲)

作者|和小畏

来源|武志红(ID:wzhxlx)


在通常的认知里,当人被关心后,会感受到温暖和支持。


而你是否经历过这种情形:


被别人关心后,心里却更难受了。


咨询里,来访者小M表示,自己很害怕妈妈的“关心”——


你老公现在赚多少?怎么这么少? 

你怎么胖了这么多 ,得减肥呀! 

打算什么时候要孩子?得早点!

万一收入不够,以后养不起孩子怎么办?



每次小M都听得很烦躁,可当她让妈妈别说,妈妈就非常难过,觉得自己明明是一片好心,却被女儿嫌弃。


“我也知道她是为我好,可为什么听完会这么有压力呢?”小M很郁闷。


现实中,和小M相似的情况却常有发生——一个人被“关心”过后,感觉压力倍增。


我们把这类现象称为:施压式关心。


正常的关心是雪中送碳,它则是雪上加霜。


当人们处于施压式关心之中而不自知,则容易陷入和小M类似的困境:


一方面压力倍增,

另一方面还觉得是自己有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4种常见的施压式关心,并谈谈该如何去应对。


4种常见的施压式关心


1、不停地抛出问题,却不提供支持。


常见的句式是“你……可怎么办呀?”


比如:


“你还没买房可怎么办呀?”

“你和对象总吵架可怎么办呀?”

“你情绪老是失控可怎么办呀?”


表面上在“关心”你的情况,但仔细一琢磨,


所说的话都是在不断地抛出问题,并且不给你任何实质性的支持。


过多的问题,只会让人手忙脚乱。


其中最容易压垮人的,莫过于当中还夹杂着尚未发生的「假设性」问题


像小M妈妈说:


“你以后要是没钱养孩子怎么办呀?” 


或者,


“如果你们公司裁员了怎么办呀?”

“你对象万一以后变心了怎么办呀?”


这类问题是更加无解的,会把人的精力都消耗在对未来的忧虑之中,并且又无力去做些什么。


使得人光是围绕问题想一圈,就已经心累得够呛了。


2、过度唠叨重复


关心别人有时重复几遍是难免的,而一旦过度,则会起到反效果。


小M妈妈在电话里,总是反复提醒女儿:你太胖了,要减肥。


尽管小M已经有计划去运动了,可妈妈还是反复地“善意提醒”,她就会感受到烦躁,甚至连运动也没心思做了。


在亲子关系中,类似的现象也很常见:


父母越是好心去提醒孩子做事(比如写作业),孩子越是会抗拒,也常常会忘记、拖延。


这时,关心者会纳闷:我明明是好意,为什么不耐烦,还听不进去呢?


因为,过度的唠叨,在无形中给对方传递了2个信息:


“我是不相信你能顺利做好的,所以才反复提醒”;


“我嫌弃现在「不太好的你」,才用力督促你改变”


在「不信任」和「被嫌弃」之下,人就会对做事情越来越抵触——


如小M一准备去运动,就会勾起被妈妈唠叨关心的痛苦,所以会不自觉地拖延、抗拒运动。


这样一来,她做得不积极,妈妈就更会唠叨,形成恶性循环。


3、(几乎)全是指责


有的话表面上在“关心”,而实质上却对你的生活发出猛烈的评判。


通常的句式是“你这里没做好,那里做错了……”


比如——


“我早就说了,你选这份工作时就错了!”

“你怎么这么没眼光,和这种人谈对象?”

“你性子太急,容易闹出事的。”


当你表达不满,Ta反而说:我是好心关心你。


可这类话语并没能提供多少帮助,更多是在不断强调对方的过错。


被关心者并不会觉得醍醐灌顶,反而是感受到强烈的挫败,变得无力,也不利于扭转困境。


4、(几乎)全是指令


有的人会以关心的名义,对你的生活指手画脚,常见的句式是:


“你应该……你要……你不能……不应该……


通常我们关心别人会给一些相应的建议,这是正常的。


可如果话语里全部都是建议,并且说话口吻如像命令一般,那就需要警惕了——


“你就不应该把房子买在这里!”

“你就不应该穿这颜色的衣服!”

“你要多说好话让领导开心,工作才能顺利!”

“这件事你不要乱来,得按我说的去做!”


这些指令有不少是“越界”的,已经干涉到你的日常习惯甚至人生选择。


关心者会想方设法,让你全部按照Ta所说的去做。


如果不听从,Ta就会生气或难过,觉得你辜负了好意。


这样的“关心”,本质上是在否认对方一切的主动性。


被关心的人并不会感受到被支持,反而会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



施压式关心背后,

是关心者自身的虚弱


表面上,一些人总是采用施压式关心,看似因为Ta们不懂得正确的关心方式。


但其实更深的原因,在于关心者自身状态是虚弱的。


这会引发连锁反应,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 投射虚弱感,创造焦虑


当一个人内心虚弱且不自知,那么Ta看别人,也会觉得对方是虚弱的。


我一位女性好友,曾经独自去内蒙旅行,途中认识两位阿姨,大家相互分享了去过的好玩地方。


看了阿姨分享之前去青海的照片,好友很心动,便立马准备踏上新旅程。


这时,A阿姨很担心:“你一个小姑娘过去,多危险呀,再拉上几个人吧!”


好友表示没事,但阿姨还是放不下心:


“要是迷路了怎么办?你能找到旅店吗?万一被黑心导游骗了怎么办……”


她抛出了一堆问题,甚至还想陪同着一起去。


相反,B阿姨在一旁则很淡定:


“你就不用瞎操心了,她既然能一个人来内蒙,当然是独立能力很强的,没问题的!”


A阿姨之所以担心,是因为她不擅长独立旅行。


当她的虚弱感投射到小姑娘身上,便以为对方会有和自己一样的困扰。


就像一个段子说的:穿秋裤未必是你觉得冷,而是你妈觉得你冷。


虚弱的人缺乏力量,很多日常小状况对Ta们而言都是巨大的问题。


因此,Ta们会忍不住“关心”别人,抛出大量的问题,认定对方会陷入一系列的危机之中,进而引发巨大的焦虑。



2. 关心者越焦虑,越想要控制


当人越是焦虑,就越会想要抓住事物。


这时,就会表现为:唠叨、指责、下指令。


比如——


正常情况下只需提醒几遍的事情,关心者会因为焦虑,忍不住反反复复地唠叨。


即使对方没做好,把原因分析清楚就够了,而焦虑的人会抓住对方错误不放,不停地指责。


一般的关心中,人们会适当给一点建议。可当关心者自身太焦虑,就本能想要控制得更多,继而以命令口吻要求对方必须全部照做。


这些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控制


它起到了掩饰虚弱的作用,可以把自己假装成能掌控局面的全能形象,从而缓解一点焦虑。


然而,这几种方式对焦虑都仅能起到隔靴搔痒的作用。


只有唠叨、指责、下指令的当下,才会感觉好一点,一旦停下,焦虑则会重新袭来。所以就得不停地,变本加厉地进行这些动作。


看到这,你或许有疑问:


正常关心有时也会做这些举动,那该如何更准确地辨别呢?


这有一个关键的指标:由虚弱引起的施压式关心,往往是不接受被打断的。


如果对方是正常的关心你,那么你提出让Ta别关心了,对方通常都会愿意停止,毕竟这场互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你舒适。


相反,当关心者是出于内心虚弱而发出的行为,这时关心的目的,并不是为你,而是为了Ta自己感觉好受些。


因此,当你试图打断,对方会表现得难过或者愤怒,还会反过来责怪你“不领情”。


不过,大多数施压式关心者也不是有意为之,Ta们只是没能觉察到自身的状态。


所以在意识层面,Ta们确实会认为自己是在为对方着想。


那么,该如何改变呢?


我们分两种情况讨论:


1. 你是关心者

2. 你是被关心者




当你是关心者:

你的状态比说的话更重要  


什么是优质的关心?


其实,比起关心时说什么,更重要的是关心者自身的状态。


人际关系中有一个奇妙的现象:


担心是诅咒,相信是祝福。


当一个人的内在是虚弱的,这一份虚弱便会投射到被关心者的身上,形成消极的暗示。


便会导致:越关心,对方越虚弱。


就像小M妈妈越是关心女儿运动减肥,女儿越是无力与排斥。


这显然违背了关心的初衷。


相反,当一个人的内在足够有力量,那么即使发出很简单的关心,也能给人巨大的支持。


在我刚工作时,有一段印象深刻的经历。


那时的我能力很不成熟,但老板经常会直接把一些有挑战性的工作抛给我。


换做别人,或许会担心「这小伙子行不行呀」,随之千叮万嘱地“关心”,提醒我要好好干。


不过老板的内心是很稳定的,他相信这我能完成,每次交待也不会讲太多。


这里的“相信”并不是指相信我一做就马上能成,而是相信我即使一开始磕磕碰碰,但最终能够成长自己,把事情做好。


平时他对我的关心,就是偶尔问一下最近的情况。


当我讲到工作上的不顺利时,他不会焦虑或指责,反而会像听故事一样笑,并补充一句:


“没事,我年轻时也这样。”


就如此简单的“关心”,居然也让我感受到支持。


仔细分析,这种闲聊般的轻松对话背后,说明他的内心是平稳且有力的。


所以,他会把力量感投射到我的身上——认为我也能发展出力量,最终解决问题。


所以,即便是简单的对话,也起到了很好的“关心”作用。


因此,当你发现自己内心太虚弱,总是发出施压式关心时,


不妨停下来,先调节好自己,而不是急着去关心别人。




当你是被关心者:

不要压抑你的不适  


现实中,当被施压式关心时,有不少人会认为:


对方既然是好心,忍一忍就过去了,不必去计较。


如果是发生在不太重要的关系中,这样做当然没问题的。


但若对方是重要的亲人/朋友,冷处理则会对关系造成破坏。


分享一段我自己的经历。


曾经我爸也是一个会施压式关心的人,每当我和他讲工作中一些近况,他总会抛出一堆充满忧虑的问题。


这使得我不自觉地开始「报喜不报忧」,以及减少与家里的联系。


这样做看似避免了矛盾,但却导致了2层负面影响:


一方面,当联系少了,我爸的焦虑不减反增。


然后在下次沟通里,明显感觉到他是有情绪的,彼此对话也变得有隔阂和火药味。


另一方面,我变得与人疏远。


如果一遇到不妥的关心,马上就远离,会让我变得敏感多疑,也容易错过外界的好意。


长期的施压式关心,不仅会伤害关系,也会让人变得封闭。


如果你也身处其中,可以试试以下3种方式:


①让对方了解「施压式关心」的影响


需要把你的真实感受告诉对方,以及为什么会这样、会如何影响关系。


我后来和我爸好好地谈了一场,告诉他:


他的关心方式会让我有压(感受)


本质上是他把焦虑投射到我身上,会使我更焦虑(原因) 


还会让我不得不报喜不报忧,疏远他们(影响)


他听完后,虽然多少也会失落,但至少能理解我的真实所思所想。


他表示:“毕竟这是多年来的习惯,一时半会无法保证改掉,不过以后会多注意。”


其实这就很好了,从那以后,我们的沟通也变得更加放松了。


②告知对方,你想要怎样的关心


关心方式没有绝对正确的,而是需要在互动中摸索出来的。


曾经我一个朋友,每次见我不开心,都会喜欢说很多鼓励的话。


但对我而言,心情不好时更希望安静点。


好友很热心肠,他说:“可看你这样,我希望帮下忙呀。”


我想了下,告诉他只要拍拍我肩膀就好,可以不用说什么。


自那以后,他也改变了关心的方式,我们相处也更自然了。


因此,除了要了解哪些关心方式会带来不适以外,更需要去思考怎样的关心才是我所需要的。


③若对方改不了,及时中断话题


像小M妈妈的性格已经根深蒂固了,经过了多番沟通,她依然不认为自己的关心方式会给女儿造成压力。


这时,可以选择放弃改变对方,与之适当保持距离。


小M之后再听到妈妈的施压式关心,则会及时转移话题,尽量避免和妈妈聊自己的生活,而是去谈论别的。


当俩人的互动只会徒增压力时,这是不得已的方法。


写在最后


最后,我想说尽管施压式关心会给生活带来不便,但它未必是无法改变的。


一段关系在未真诚沟通之前,会磕磕绊绊是正常的。


人与人之间那些走心的互动,大多数都是在不断磨合中慢慢形成的。


当遇到不妥的关心方式,也不必如临大敌。


而是学会去沟通,去调整,去成长。


我们既要去寻找好的关系,同时也要学会创造好的关系。

明明想要离孩子更进一步

却说出冰冷无情伤人的话

强势、情绪化、不善于沟通的父母

容易碰上叛逆的孩子

而耐心、温和、善于沟通的爸妈

往往培养的孩子是温和、温暖的


《旅美25年博士妈妈的高效教养法》

28节精品音频课

给你28个具体而微的孩子养育方案

28招亲子沟通技巧


画云老师的课具备系统性,能让父母更好地自我觉察。


沟通前的自省、沟通时使用的方法和技巧、沟通后的行为模式整个过程,画云老师用她育儿中的亲身经历作为案例,进行透彻地讲解,深入浅出,给了很多父母启发和思考。


最科学有效的亲子沟通技巧

全面培养孩子的8大核心竞争力


原价99元

限时特惠:79元

高效亲子沟通

从容面对孩子成长的各种问题

实现良好和谐的亲子关系

孩子更优秀,妈妈更省心!

点击下方小程序▼,立即订阅



(广告)
作者介绍




作者:和小畏;后现代取向心理咨询师,专栏心理作者。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微博:@武志红。现于北上广深杭厦门成都苏州南京青岛10个城市开办了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


主播介绍





六月,爱生活,爱运动,爱学习,一直在自我成长的路上,感谢这个美丽的星球,让我们在这里相遇。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千万别买!这种「带娃神器」太容易出事了,很多家庭还在用因为戴了它,孩子头上被缝4针!这个东西不小心会“致命”,很多妈妈天天都在用……“新型不孝”正在蔓延,很多父母浑然不知,还逢人就炫耀子女有出息不要“赢了”孩子,而要“赢得”孩子!今晚八点,特级教师王君谈亲子关系 | 直播伤害你和孩子脊柱超快的方式,就是用喜欢的姿势坐着!父母务必警惕这4种“无效陪伴”,比不陪还伤害孩子:第1种,99%的父母都做过...'闪电侠“、”巴比伦“之人生逆转也无用论"忘记了疾病的可怕" 全美越来越多父母不愿给孩子打疫苗。学毛著心得笔记吵翻!华人父母掏空积蓄凑首付!多伦多父母把房子卖给子女!最伤孩子的4种“中国式礼貌”,第一条很多家长都中了美国房产转给子女的4种方式,哪种更省税?这种爆款发夹藏有致命隐患,很多妈妈都在用很多父母不知道:陪孩子打游戏和不允许孩子打游戏,20年后孩子会有截然不同的人生花一万块进北大清华玩一趟,为何那么多父母愿意当冤大头最伤孩子的4种“中国式礼貌”,第一条很多家长都中了……理财专家:这4种被动收入方式,让你躺着也能赚钱!已经有人出事了!这个东西看似好用,实则致命,很多妈妈天天都在用!和时常“关心”孩子的亲戚通话后,我把他拉黑了1岁宝宝“肾衰竭”,只因妈妈喜欢这种调料,很多父母还经常给孩子吃?汪峰和章子怡离婚,我不关心原因,只关心这件事……伤孩子最深的养育方式,父母一无所知,孩子泪流满面提早退休(二)上海出现“套利男”和“洗房女”,让好多父母寝食难安,太可恶了被“钉在教室”的孩子,正在扎堆抑郁,根源在哪儿,很多人不敢说……爸妈的说话方式,决定孩子的心容量糕妈:这件事比立规矩更重要,可惜很多父母不知道心理学家:原生家庭有5个层级,许多父母只停在第二层史上巨变!澳洲多地学校即将大改!许多父母无法接受,与正常生活违背?![吵翻]华人父母掏空积蓄凑首付!多伦多父母把房子“便宜”卖给子女,还要一起住!加热3分钟,释放400W塑料颗粒!千万别把塑料盒放微波炉了,很多家庭还在用!4岁男孩睡梦中去世:奶奶坚持的养孙方法可能正在“杀死”孩子,太毁三观!30岁妈妈挑战0皱纹,这个「神仙面膜」,很多人在用第七章 科学的兴起和神权的衰落(全文)回国日记(2)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