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青春期孩子亲同伴、远父母?学会3个尊重,让亲子关系重焕生机
广告
广告
摘 要
父母应该把青春期的艰难困惑,看成孩子成长的福分,而不是需要值得抱怨的难题。因为孩子在青春期遇到的问题与痛苦,是孩子心理成长和性格发展的标志。不经历这些,孩子就不会真正地长大。
俗话说,六月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相信很多青春期孩子的家长,都领教过孩子的情绪变化之快。
之前,乒乓一放学就和我分享学校的新鲜事。自打上初中,写完作业就和同学聊QQ,一聊好几个小时。
我随便提醒一句,他就瞬间变脸,然后爆炸:“都说了一会儿就睡觉!天天催催催!你光盯着我不累吗?”说完冲进屋,“砰”一声关上门。
同伴关系是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需要
以前总听人说,青春期孩子情绪波动大,和激素分泌有关。
美国著名儿童发展心理学家“劳拉.伯克”指出,情绪波动受激素扰动,但更与发生的事件相关。
青春期孩子和父母在一起时,情绪波动大,容易低落,是因为在成人主导的情境中,孩子总是体验消极事件。
比如,很多家长喜欢和孩子讨论“学习成绩”“考试名次”,很少关心孩子的情绪和兴趣。这些事情给孩子造成压力,很容易引发反感。
相反,当孩子和同伴在一起时,可以自由主导场景,做自己喜欢的事。他们大多是在周末时间玩耍,抛开学习放松身心。
基本心理需要理论认为,个体有3种与生俱来的心理需要,包括自主需要、关系需要与胜任需要。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同伴关系是他们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
当同伴关系松散时,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就相对重要一些;当同伴关系密切时,同父母的关系就减弱。
而且,有些叛逆严重的孩子,和家庭权威抗争的同时,会加强与同龄人的交往。不只是同学,同龄人中的一些佼佼者和公众人物,如运动员、演艺明星、社会名流等。都会成为青春期孩子崇拜的对象,以此来寄托自己的价值目标和人生定位。
学会3个尊重,走出亲子关系迷宫
为了帮乒乓顺利度过青春期,不让亲子关系成为束缚,我决定从自身做出改变。
第一,尊重同伴交往的需要
积极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心理弹性,指的是个体经历逆境或创伤后仍能保持或很快恢复正常的心理机能。
对青春期孩子来说,情绪波动大,其实是他们心理弹性大的直接证明。当他们被老师批评、与父母交流困难,就会找同伴来缓解心理压力,以满足情绪复原的需要。所以,孩子愿意和同伴交往,多交朋友,这是件好事。
第二,尊重孩子的关系需要
在父母眼里,青春期孩子一言不合就炸毛,让大人很崩溃。但对孩子来说,比起和成年人的亲子关系,他们更在意同伴关系。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自尊是通过基本心理需要和社会关系来满足的。当同伴喜欢和接纳自己时,孩子的自尊感就会上升;当被同伴排斥时,导致孩子自尊感下降。高质量的同伴关系,有助于提升青春期的自尊水平,促进孩子的人格完善。
因此,家长不仅要尊重孩子交朋友,还应该支持并助力孩子的同伴关系质量。
第三,尊重孩子的独立需要
在《放手,才能强大》这本书中,温迪·莫戈尔博士提出七种青春期的成长福分,其中就有独立之福。
如果家长想让孩子早点学会独立的技能,并获得良好的判断力,就要让孩子经历这种“有意义的痛苦”。
青春期的孩子,无论学习还是交朋友,远没有家长想象的那么脆弱。即使面临棘手状况,他其实也有能力想出解决方法,关键是父母要相信孩子,他就能带来惊喜。
孩子自主解决问题,习得独立生活的必备技能,反而有利于亲子关系的进步。而青春期,正是孩子真正独立前的最后一站。
来源:嗨猪的家庭
更多文章推荐
广告
广告
版权声明:若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小编微信ID:CanadaTodayMedia
今日加拿大严谨负责的新媒体
微信号:今日加拿大
英文ID:CanadaNewsToday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