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14岁,恐怖的17岁,与青春期孩子相处太难?牢记9个字:三不管,三不惯,三不说!
﹏﹏
可怕的14岁,恐怖的17岁,孩子到了青春期,真的是“伴娃如伴虎!”
这可能是每个青春期家长的心声。
俗话说得好,孩子的成长,50%看天赋,50%看家庭的熏陶。
青春期虽是叛逆期,但家长的沟通和教育方式也很关键。
把握好9个字,轻松解锁青春期“养育难”的密码。
01 孩子自己分内的事——三不管
1、 作业是否完成不要管
孩子的作业问题,总是让家长抓狂。
玩手机、打游戏,不到最后一刻绝不动笔。
很多家长觉得,提醒孩子做功课、替孩子安排时间是自己的责任。
殊不知,这种越过边界的做法,其实是帮倒忙。
当父母成为监工,孩子成为奴隶,他们不可能认真“工作”。
因为奴隶才不在乎工程质量和进度,只会消极怠工、起义造反!
魏智渊老师在 《高手教师》一书里正本清源:
作业是孩子和老师的事,与家长无关。
家庭教育才是家长的事。
把作业控制权还给孩子,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才是教育的目标。
2、 兴趣爱好不要管
有的孩子偏爱书法、绘画、舞蹈;
也有的孩子热衷追星、rap、游戏。
孩子有与众不同的爱好,本是好事。
但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不务正业、摆弄歪门邪道。
这种想法,既是对孩子的不尊重,也破坏了创造性。
黑格尔说,一个深广的心灵,总是把兴趣的领域推广到无数事物上去。
研究表明,孩子从小坚持的爱好,会成为孩子日后的核心竞争力。
爱好是一种习惯,也是成为一种能力的过程。
99%的成功者,都是由兴趣引导,继而不断追求并为之奋斗。
越是不起眼的爱好,越容易发展成意想不到的奇迹。
不要让你的强势,毁掉孩子成才的可能。
3、孩子的隐私不要管
有个来访的家长说,她偷偷翻看孩子手机,发现女儿和一个男生聊得火热。
因怕女儿早恋,主动沟通,结果女儿说她侵犯隐私,和她大吵一架。
把自己反锁在屋里,再也不出来。
进入青春期,孩子与家长的“分离”心理进入白热化。
在《青年心理学》中,德国教育哲学家斯普兰格指出,“闭锁性”是青春期心理的主要特征。
这种闭锁性,不仅体现在拒绝沟通上,还表现自我空间需求的极速扩张。
想要有自己的房间、私密日记本、大人不知道的朋友……
都是孩子注重隐私的表现。
没有隐私,孩子就没有自我的边界。
第一,失去对生活的判断,变得唯我独尊。 第二,以自我的立场为主,不懂感恩长辈。
“骂一次我爸,发一张裸照。”
惯子犹如杀子。
03 伤害孩子自尊的话——三不说
一是伤害孩子自尊,挫伤自主能力,使孩子丧失判断力; 二是引发孩子叛逆,表面上伪听话,实际上随时会爆发。
“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再看看你!”
我不好,别人家的孩子比我好。 我怎么努力也无法战胜那么多人。 父母喜欢别人不喜欢我。 好自卑。
跟过去的自己比较,看到进步就能自信; 跟与自己相似的人比较,全面而不盲目。
“我这么辛苦都是为了孩子,怎么就是不理解我的苦心呢?”
爸爸妈妈这么累,都是我造成的。
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
重要提示
提醒一件重要的事
微信又又又改版了不设星标,
真的很难再找到我了
操作很简单:
1、点击【双向养育】
2、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3、设为星标
重要提示
提醒一件重要的事
微信又又又改版了不设星标,
真的很难再找到我了
操作很简单:
1、点击【双向养育】
2、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3、设为星标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来源: qq
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