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创业必读|中国「食业家」,如何在大时代弯道崛起?

创业必读|中国「食业家」,如何在大时代弯道崛起?

公众号新闻


2023年9月23日14:00,“梁剑·中国食业增长主题演讲”如约而至。在这场演讲中,食业头条CEO梁剑与“增长家”们一道,共同探寻中国食品产业增长路径,读懂大时代,制胜拐弯处,提前向未来。


以下为精简版演讲内容,与你分享。



大家好,我是食业头条的梁剑。


今天是9月23日,时逢农历秋分,且是中国农民丰收节,同时也是杭州亚运会揭幕的重大日子。本人十分荣幸能与各位共同探讨当前市场现状,并展望食业的未来发展。



今年六月份,我曾赴河北省沧州市沧县,针对该地的红枣产业进行调研。在完成调研之余,朋友带领我领略了大运河的独特魅力,深感大运河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沧州市区东南部的大运河公园,我们看到了一个颇为奇特的现象:大运河在此处形成了一个“Ω”型的大弯,令人叹为观止。



我们询问了水利工程方面的专家。专家指出,若河道呈笔直形态,且落差较大,则在洪水发生时,水流很可能直泻而下,从而给下游造成损失。为确保大运河能够承担运输重任,并降低对下游防汛和漕粮运输的潜在风险,工程师们采取了巧妙的设计与开凿措施。这些措施的核心是构建弯曲的河道,通过延长河道,减小落差,使水流变得平缓。这样不仅有利于下游防汛的安全,同时也为漕粮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



站在大运河Ω型的拐弯处,我深感我们产业的发展就如同一条大河,每个企业的发展亦如一条支流。在经历了连续多年的增长之后,我们正行驶在一个拐弯处。



一方面,外部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要求我们进行新的思考和调整。另一方面,随着企业经营管理升级的需求日益凸显,我们也需要从内部进行思考和调整。


拐弯处是一个重要的节点,既是思考的时刻,也是布局的关键时刻!




第一篇章:读懂大时代




张瑞敏说:没有永远成功的企业,只有顺应时代的企业。


无论经营还是决策,我们首先要读懂大时代。



2023年,食品行业企业家及经销商普遍深感焦虑。针对这一现象,食业头条专门汇总了食品行业的十大焦虑。




2023年的十大焦虑


第一个焦虑是L型市场走势。



据多位企业家和经销商向我反映,他们普遍认为2023年的经营难度比过去三年疫情期间还要大。


从食品市场的总体情况来看,2023年前八个月呈现出一种倒V型走势。若从疫情对市场影响降低后的三四月份开始计算,该市场呈现出更为明显的L型走势。



特别是6月和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大幅下滑,其中7月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率仅为2.5%,环比减少了0.06%。


第二个焦虑是人口负增长。



在2022年,我国的新生人口数量为956万,并失去了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的地位。2023年,我国的新生人口数量可能会降至850万以下。



这种新生人口数量的下降以及人口的负增长,已经对我国食品行业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其中乳品行业首当其冲。



以飞鹤乳品公司为例,其在2022年的营业收入为213.36亿元,同比下降了6.66%,净利润为49.42亿元,同比下降了28.07%。而在2023年的上半年,飞鹤乳品的营收为97.35亿元,同比微增0.65%,但利润却仅为16.96亿元,同比下滑超两成。


第三个焦虑是消费降级。



据观察,近期折扣店数量大幅增加,促销活动也变为常态,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更为理性。很多业界人士据此认为,消费升级阶段已结束,并开启了消费降级的通道。


另外,还有很多现象,如小学生盘串、大学生上香、不婚主义盛行、年轻人“躺平”等等,这些现象引发了一些人的担忧,认为中国可能像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一样,开始进入低欲望社会。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自2023年开始,居民消费价格呈现出明显的回落趋势。2月份以来的环比均为负数,且同比低于1%。进入7月份后,全国居民消费价格下降了0.3%。其中,食品价格下降了1.7%,而非食品价格持平,消费品价格下降了1.3%,服务价格上涨了1.2%。这些数据也印证了消费市场“低欲望、找平替”的观点。



第四个焦虑是渠道变革。



商超作为食品销售的主要渠道,除了在疫情初期的特殊情况下,出现家庭“囤货”带动销量增长外,整体上呈现了持续下滑的趋势。同时,电商销售占比逐步提升,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流量成本的快速增加。


我们注意到,以电商、直播等为主要销售渠道的新消费品牌,在市场上的表现出现了大量退潮。



新兴业态和微业态如便利店、折扣店、会员店和O2O等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这些业态普遍以“低价”作为主要策略,对食品行业现有的价格体系和厂商合作模式带来了重大挑战。


传统销售渠道的销量下降,以及新渠道和新业态的多元化发展,虽然是大势所趋,但是让企业和经销商感到十分不适。



第五个焦虑是利润下降。



疫情三年,食品工业经营收入和利润同比均保持正增长,然而进入2023年后,食品行业出现了增速放缓、利润下滑的迹象。


上半年,全国共有4万家规模以上食品企业完成了销售4.3万亿元,同比增长了4.7%,但实现利润却出现了下滑,利润总额为2645亿元,同比下降了16%。值得注意的是,利润降幅呈现了扩大趋势,6月份降幅比1-5月扩大了10.9个百分点。



在食品工业的61个小类中,有33个行业的利润实现了增长,而28个行业则出现了利润减少的情况。


这些数据表明,尽管食品工业整体上仍然保持了一定的增长态势,但部分细分行业的盈利状况已经出现了下滑。


因此,对于那些在食品行业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来说,他们可能会感到焦虑和担忧。毕竟,盈利水平是衡量一个企业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企业的利润水平持续下滑,那么他们将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困难。


第六个焦虑是内卷加剧。



食品行业由增量竞争转向存量抢夺的过程中,同质化和快速跟进的现象严重,导致行业呈现出一种“内卷”趋势。



举例而言,蒟蒻果冻在2022年成为明星产品,吸引了大量企业的跟进。然而随着竞争加剧,蒟蒻果冻的价格带迅速降低。类似的现象在该行业中普遍存在。



此外,新式茶饮市场发展迅速,从2020年到2022年,全国茶饮门店的数量增长超过了10万家。然而,单杯价格却呈现出不断下滑的趋势。在市场竞争中,加量不加价、提质不提价成为了主要卖点。大桶的吨吨桶等产品的热销也反映出这一趋势。同时,爆款产品的畅销周期越来越短,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的压力。


第七个焦虑是不确定性增加。



在过去的三年中,我们经历了疫情所带来的不确定性,而如今,我们面临着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根据食业头条走访调研结果来看,我们发现2023年食品企业家和渠道商的信心处于历史低点,甚至低于疫情期间。



在疫情结束后的2023年,尽管市场并未如预期那样出现增长,反而加剧了企业家心态的波动。企业家们主要面临两个方面的确定性:一方面是宏观经济和行业增长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是竞争的不确定性。


第八个焦虑是品牌失效。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品牌建设无疑是我国食品行业取得的一项显著成就。然而,进入2023年后,我们察觉到品牌的价值似乎正在经历一个显著的下滑。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随着信息的日益对称,大众消费品品牌溢价能力降低,价格因素逐渐超越品牌成为消费者进行选择的首要考虑因素。


而在渠道方面,新兴业态如直播、折扣店等正在大量引入白牌产品,并增加自有品牌,将知名品牌作为导流产品。品牌引领行业发展的格局正在被打破。



第九个焦虑是国际形势严峻。



我国食品行业主要以国内生产和内销为主,但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正在给食品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影响。


2019年,澳大利亚葡萄酒关税降至零,40%的澳大利亚葡萄酒销往中国,总价值约为10亿澳元。


然而到了2022年,澳大利亚出口至中国的葡萄酒总额骤降为900万澳元左右。这一变化对于从事进口酒类业务的企业无疑构成了潜在的焦虑因素,亟需寻求新的市场定位和发展策略。



此外,另一份数据指出,2022年内地和香港地区进口日本水产品的总额达到了1626亿日元,约占日本整体水产品出口量的四成。


值得注意的是,8月24日中国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宣布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这一决策对于从事水产品进出口业务的企业无疑构成了新的挑战,对供应链的调整和优化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第十个是焦虑是库存增大。



快消品厂商普遍反映库存增加,流转放缓。其中,酒类行业尤为明显。在已上市的酒类企业中,库存量持续显著增加,从2022年年报和2023年半年报的数据来看尤其明显。



据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2023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指出,与2022年同期相比,2023年1月至5月,36%的受访经销商反映现金流压力有所增加,而有48%的受访经销商则表示库存压力有所增大。



在探讨了诸多关于焦虑情绪的体验后,我们也在试图找到食品行业焦虑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经过深入剖析,我们归纳出三个关键因素,分别是周期交汇、时代转折以及需求转向,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行业内的不适感。


周期的交汇



什么是周期的交汇点?2023年,食品行业进入了一个特殊的时期,即由三个不同周期所形成的交汇点。


30年周期:该周期的主题是增长。从1992年开始,中国食品工业产值以令人瞩目的速度增长,不断跨越新的里程碑。尽管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期间,中国食品工业产值仍然保持了26.7%的增长速度,最终在2013年突破了10万亿大关。


此后,虽然没有再公布具体的产值数据,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整个行业的规模仍在持续扩大,截至2022年,规上企业营收已经达到了史无前例的9.8万亿元(不含烟草)。



10年周期:该周期的主题是提质。自2013年开始,食品饮料产量达到高峰后,整个行业开始进入结构调整阶段。


在产品方面,品类细分越来越明显,高品质、个性化产品销量大幅增加。在渠道方面,线上渠道高速增长,2022年线上渠道占到社会消费品市场的30%,同时线下渠道也在不断创新。



3年周期:该周期的主题是调整。虽然食品工业仍在增长,但是疫情的影响以及相伴随的经济下行、需求收缩、预期减弱等对消费心理、消费行为产生了深刻影响。


疫情提升了全民健康意识,消费者对原料和配料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营养型、功能化食品备受关注。疫情期间家庭消费场景增加,产品结构显著变化。同时,疫情也改变了消费者获取资讯的方式和购买方式,短视频、直播、数字化营销快速发展。不过,疫情也带来了对消费升级趋势的抑制,“性价比”成为行业关注焦点,拉开了全行业供应链变革的序幕。



总的来说,从这三个周期的交汇点来看,食品行业呈现出三个主要的特点:长期增长、结构调整和疫情恢复。


这些周期的交汇点意味着食品行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需要应对多种不同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孕育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时代的转折



在探讨行业周期之后,我们需要进一步关注时代的变化对食品行业所产生的影响。食品行业的增长在过去主要归因于两点:一是由于人口增加导致人们摄取更多的食品,即“吃得更多”;二是由于城镇化和中产阶级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的消费能力增强,从而推动了食品价格的上升,即“吃得更贵”。



然而,从2022年开始,我国的人口总量开始下降,给食品行业带来系列挑战。1961年的人口负增长在不久之后便由负转正,并且在此后的几十年间实现了高速增长。2022年开始的人口负增长很可能预示着未来多年人口总量的下降趋势。


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这一人口总量下降的趋势,并深入探讨其对食品行业所带来的潜在影响。



在面临人口总量下降的同时,我国人口结构也出现了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出生率持续降低、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以及中产阶级增长速度的放缓、新就业人群的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城镇化速度降低、新一线城市扩容、新农村建设加速等等。


食品企业必须在总量减少和结构变化的不利中寻找机会,发现新的消费增长引擎。


需求的转向



在探讨行业周期和时代变化之后,我们再来关注一下需求的转向。自2020年以来,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些变化在2023年的社会热点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2023年,淄博烧烤、贵州省榕江县举办的“村超”、城市旅游项目、“罗刹海市”以及各类休闲活动如“挖呀挖呀挖”和“City walk”等社会热词吸引了大量关注。



通过这些热词,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全民都在寻找快乐。这种趋势表明了人们对休闲娱乐的需求在不断增长,对各种有趣的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那么,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


在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下降至百分之二点多。然而,与此同时,非商品消费领域如旅游和演唱会等却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种种数字表明,消费者对于高品质、个性化、体验式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



自8月起,国家统计局对发布规则进行了调整。过去仅发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现增设了服务零售额数据发布,涵盖交通、住宿、餐饮、教育、卫生、体育、娱乐等领域。



这一举措主要源于我国消费结构发生了深刻变革,已从基本的生理需求向精神满足转变,从产品需求向服务需求转变。


在2023年,商品销售的增长速度相对较为缓慢,然而娱乐消费却出现了大幅增长。此外,另一个对我们的营销产生重大影响的趋势是,人流大于商流,消费趋于理性。



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或服务时,对价格的关注程度逐渐提高。以餐饮旅游行业为例,人流量增加的速度明显超过了销售量的增长速度。


消费需求出现转向,形成了大时代背景下的新刚需。形成了大时代的新刚需,解压消费、超级性价比和追求健康成为消费者的“刚需三件套”。我们需要审视我们的产品或服务,以确定是否能够满足消费者的这三大需求。



科特勒中国区总裁曹虎在新书《新增长路径中》洞察了消费者的五种新需求:分别是自我发展型消费:像学习、健身、美容、健康饮食等;心灵富足型消费:像历史、文化、艺术、科学、感情等;自我和解型消费:像美食、阅读、瑜伽、冥想等;家庭关爱型消费:像亲子、家庭时光、家庭保险等;居家享乐型消费:像网络游戏、在线教育、囤货等。




大周期与短周期、大趋势与新常态的碰撞



说了行业周期、社会变化、需求转向,拐弯成为焦虑的根源。回看三十年,展望三十年,或许更能理解拐弯处的现在!


中国快消品市场各种状态同时并存:有K型分化、M型社会的特征;有消费升级,有消费降级,更有消费分级;对于消费群体来说,有躺平的、低欲望的年轻人,也有奋进的创业者。这些同时并存的现象带来了我们观察和认知的困难。



综合来看,中国快消品市场是个Z型折叠的市场,既叠代又叠层,拐弯处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折叠,其多元化的特点使得行业呈现出许多看似矛盾的现象。


例如,县级和乡村市场仍然处于消费升级阶段,对优质产品的需求空间巨大。对于这些市场来说,量贩零食店开到家门口就是消费升级的一个明显例子。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食品行业已形成了以下几大长期发展趋势:大众降量、品质升级、消费和渠道分化、品牌和产品再造等。



在大时代的拐弯处,食品行业也呈现出阶段性的突出特点:食品行业从总量增长过渡到结构增长、质量提升阶段;消费者从追求“高品质、高价值”,向追求“高性价比”、“极致性价比”转变;存量竞争时代,“极致性价比”带来了消费平替的机会。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食品行业的经营模式经历了从“低成本下的低品质+高性价比”向“高成本下的高品质+高性价比”的转变,并已进入“低成本下的高品质+高性价比”的新阶段。




第二篇章:制胜拐弯处




原中粮集团董事长、著名企业家宁高宁在《宁高宁管理笔记》中有一句话:企业有没有变化,命运是大不相同的。



任何有转折、有提升的公司,一定是适应了变化,主动求变的公司。


在大运河,我们看到了Ω型的大弯,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上游和下游的水流在此处交汇,形成了独特的水流和泥沙沉积现象。当水流经过此处时,速度会逐渐减缓,导致泥沙沉淀,而当水流继续向下流淌时,由于河道突然变得狭窄,水流又会被冲刷,形成了变化多端的水流特征。



同样地,食品行业也面临着类似的拐弯现象。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下,好产品、好渠道、好品牌和好模式的定义正在不断发生变化。为了适应这一趋势,食品行业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思考和重构,包括行业、品类、渠道和企业自身。于是,我们对拐弯期的增长现象进行了总结。


不同行业的表现



从19家饮料上市公司来看,行业复苏态势明显,营收和利润均显著增加。2023年上半年,利润增长的公司占比已从2022年的30%升至80%以上,与去年形成了鲜明对比。主要原因是口罩等相关限制措施的解除,即饮和餐饮场景得以恢复,户外活动和外出就餐的需求也大量增加,露营、音乐节等社交活动的广泛举办更是拉动了饮料消费。



白酒行业半年报同样耀眼,茅五洋汾泸等头部企业营收和净利润均继续保持双位数增长,市场持续向头部企业和名酒企业集中。然而,白酒行业内部的分化现象也日益凸显,中小企业和腰部企业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营收出现下滑。另外,白酒库存的增加也引发了市场关注。库存消化和价格倒挂等问题成为白酒产业持续发展的潜在风险,也为酒类厂商的合作格局变化埋下了伏笔。


冷冻食品和预制菜上市企业的半年报结果喜忧参半。值得欣喜的是,行业收入普遍增长,其中安井食品表现尤为突出,半年营收达到68.94亿元,同比增长30.70%,净利润约7.35亿元,同比增长62.14%,成为行业内的黑马。


忧的是利润下滑,安井食品利润超过其余冻品上市企业利润总和,这进一步凸显了行业亏损面的不断扩大。预制菜概念火热,但是内卷加剧加上原料价格波动,肉类预制菜和水产预制菜几乎全面亏损,加上预制菜企业销售以B端为主,缺少C端通路,短期内也难以形成品牌溢价。



此外,预制菜消费引导工程仍然面临巨大挑战。例如,在2023年开学季期间,学生餐拒绝预制菜的声音空前高涨,这表明消费者对预制菜的需求和认可度仍需进一步提高。为推动预制菜行业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对预制菜的品类进行明确定义,并加速制定相关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


在粮油调味板块的上市企业中,大企业的收入普遍下滑,而小企业的收入则有相应增长。如粮油行业的金龙鱼以及酱油行业的海天味业,还有醋业的恒顺和挂面行业的克明面业等大企业,它们的收入和利润都有明显的下降。这些企业普遍把这种状况归因于原料价格的上涨。


然而,也有专家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可能与餐饮业大量使用预制菜以及针对B端渠道的复合调味品有关,从而影响了C端调味品企业的业绩增长。虽然复合调味品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但由于餐饮形态的多样性,短期内很难形成类似蚝油等大单品。因此,基础门类的增速放缓,创新产品的增量不足,这成为了龙头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千禾味业成为了上半年调味品行业为数不多的增长亮点。该企业专注于零添加酿造酱油和食醋的生产,实现了在行业中的稳步发展。


啤酒行业在上半年表现稳定,上半年度净利润已经接近去年全年水平。此外,啤酒行业整合已近尾声,消费总量保持稳定。啤酒板块的上市公司如雪花、青岛、重庆、燕京等均呈现良好的业绩表现,其净利润已经接近去年全年的水平,这得益于这些公司在产品升级战略上的成功实施以及对于年轻化、个性化、品质化产品的积极推广。总体来看,啤酒行业形成了三个主要的增长方向,并涌现出多个细分增长赛道:消费高端化带来的精酿啤酒和高麦汁度啤酒增长、口味升级带来的果味啤酒和原浆啤酒增长、新需求场景带来的无醇啤酒和0糖低卡啤酒增长。


乳品行业在上半年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在32家乳业上市公司中,尽管营收增长了86亿元,但利润却下滑了27亿元。头部企业的情况也堪忧:伊利在2022年上半年同比增长约70亿元,而在今年上半年,其增长幅度降至不到30亿元。蒙牛上半年的净利润出现了两成下滑,而“婴幼儿奶粉领导者”飞鹤的净利润连续两年下滑,“奶酪棒领导者”妙可蓝多从去年的双增转变为双降。



需求增长乏力以及新生儿数量的减少等因素共同压低了行业天花板。受原奶价格下降以及饲料成本上涨的影响,原奶企业的业绩大幅下滑。据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透露,国内原奶行业的亏损面已超过60%,成为自2008年以来最为困难的一年。


然而,乳业行业正在积极寻找突破口。一是新鲜乳战略,上半年,新希望乳业的鲜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了10%。二是大营养战略,发挥乳业距离营养健康更近的优势,参照雀巢案例拓展营养食品板块,扩大乳业版图。


休闲食品和方便食品的市场表现存在显著的差异。休闲食品线下线上仍然保持较高热度和较快增长,特别是在量贩零食领域的迅速扩张,进一步扩大了休闲食品在三四线市场的销售范围。诸多零食企业,如盐津铺子、劲仔食品、甘源食品、卫龙等,正在积极开拓第二增长曲线,如卫龙的魔芋爽和风味海带,以及劲仔食品的鹌鹑蛋和手撕肉干等产品,都为企业带来了额外的增长。然而,在休闲食品行业中,良品铺子、来伊份、三只松鼠等企业呈现出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受到线上流量降低以及量贩零食渠道分化因素的影响。



方便食品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在1-6月累计达到205.72亿元,与去年同期的206.63亿元相比,同比微降0.44%。然而,社会餐饮的全面放开导致在家消费市场的分化,加上囤货需求的降低,这些因素共同造成了方便食品市场的低迷。


不过,从7月份的数据来看,方便食品市场似乎已出现企稳回升的态势。下半年,随着新的到店和到家消费均衡局面的形成,以及企业升级大单品和布局预制菜策略的实施,方便食品行业的业绩有望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


快速增长的子类

在食品行业中,2023年上半年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品类细分的发展。尽管整个食品行业几大门类的增长速度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但众多细分门类却表现出蓬勃旺盛的增长态势。



1.搅拌酸奶。搅拌酸奶在2020年上市后,迅速发展,新小莓销售额突破亿元并引发头部企业加入。酸奶品类销量下降,搅拌酸奶异军崛起。“酸奶+”实现了品类价值和消费场景的新突破。“谷物+水果+酸奶”的组合,增加了酸奶口味和营养的丰富性,产品代餐属性进一步增强。



2.蒟蒻果冻。蒟蒻即魔芋,具有低热量、低脂肪、饱腹感特点,满足口感和成人“减肥代餐”需求。蒟蒻果冻出现,不仅重塑品类形象,还进一步扩大消费受众。溜溜梅梅冻2022年销售额达到4亿多元,新消费品牌ZUO一下年GMV超亿元,带动品类热度升级。



3.纯肉肠。肉肠市场规模千亿,但负面印象突出,销售通路集中在街边摊点,消费者信任程度低。肉肠升级成大势所趋,中国肉类协会发布纯肉肠团体标准:投肉量不应低于80%,不添加淀粉及其制品、外源蛋白类等物质。山东齐汇、福建御冠、福建源香等企业,皇家小虎、锋味派、大希地等网红品牌加大产销力度,推动肉肠升级并进入便利店和家庭消费场景。



4.罐装坚果。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百草味等品牌加大罐装坚果推广力度,量大优惠且方便储存,适合家人一起享用。1kg装盐焗腰果、综合坚果等快速成为山姆会员店的亿元爆款产品。



5.休闲蛋制品。鹌鹑蛋和溏心蛋是2022年休闲食品市场新宠,更易入味,零食属性更强。盐津铺子鹌鹑蛋经营收入近亿元,劲仔食品的鹌鹑蛋月销突破2700万元,成为该公司第二大单品和新的增长曲线。



此外,还有电解质水、椰子水、玻瓶汽水等较突出的子类、小子类。



另外,无糖、减糖、减添加仍然是个重要增长赛道,无糖酸奶、无糖茶饮、零添加酱油成为无糖赛道表现的佼佼者。


预制菜赛道也很火热,据食业头条的观察,预制菜行业中大单品品类化趋势非常明显。企业纷纷挖掘特色食材并致力于打造爆款产品,以抢占消费市场。这一举措引发了行业的广泛关注与跟随,形成了多个数十亿级的细分市场,为此食业头条汇总了100多个大单品品类,包括小酥肉、芝士牛肉卷、虾滑、烤鱼、牛蛙预制菜等。



例如,小酥肉在预制菜行业中具有显著的领导地位。美好小酥肉这一单品在2021年的销售额达到了10亿元,2022年销售额突破了13亿元,成为了预制菜行业中的明星产品。2023年,几乎所有的冷冻食品企业都跟随着这一趋势,推出了他们的小酥肉产品,并不仅仅局限于猪肉小酥肉,还拓展到了鸡肉、鱼肉、蘑菇等更加多元化的领域。据统计,小酥肉市场的总体规模已经超过了100亿元。




快速增长的渠道


2023年,新兴态、小业态、垂类业态分食商超卖场的趋势继续上演。



从上市公司半年报来看,超市卖场继续承压,并在转型仓储会员店、拓展新型业态等方面进行持续努力,比如永辉积极推进仓店合一模式,在福州、北京、成都、重庆、合肥五个城市改建完成近160个线上全仓,高鑫零售不断寻找“第二增长曲线”,除扬州首个会员店,计划将南京和常州门店改造成仓储式会员店。



此外,便利店门店数量和整体经营规模连续保持增长态势,平台电商渗透率微降、兴趣电商微增,即时零售(O2O)业态的渗透率和购物频次仍有增加,2023年是软硬折扣店的发力之年,量贩零食形成“两超多强、群雄并举”的格局……



整体来看,渠道分化态势仍在继续进行,超市卖场和传统电商市场份额面临分食,量贩零食等垂直业态和以及仓储会员店、即时零售等融合业态保持较快增长,价格成为几乎所有渠道共同的竞争手段。



2023年量贩零食是热对最高的细分赛道质疑,企业关注、资本关注、渠道关注、零售关注,一路高歌猛进,迅速跑马圈地。通过微众银行微众企业+“食业里的生意经”专题视频栏目,可以深入了解当下渠道业态的发展态势。


食业头条目前重点关注的量贩零食门店数量50家以上的系统有150多家,门店总量2万多家。量贩零食业态在湖南、江西跑通模式后加速向全国拓展,广东、山东、河南成为量贩零食系统重点交锋的区域。



量贩零食业态并非纯新事物,有较为清晰的发展进化脉络。从本世纪元年的萌芽,经历先行期、连锁期、量贩期、新生期,再发展到2020年之后的行业竞合,打破了原来的区域格局。




量贩零食是聚焦零食品类的硬折扣店,其发展有四大底层逻辑:其一是聚焦零食,其二是硬折扣,其三是下沉型和社区型,第四是体验良好。


量贩零食业态正在成为休闲食品行业的重要通路, “两超三强”单月销售收入纷纷突破10亿元大关,不过扩张过程中,量贩零食业态也正在面临市场抢夺加剧、局部价格战升级等问题。




快速增长的企业


疫情三年及2023年,经济下行、成本高涨、信心不足、预期减弱等多重挑战,食品企业普遍遭遇增长难题。


自疫情爆发以来,经济状况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伴随着高涨的成本以及市场信心的不足和预期的减弱,食品企业普遍面临着增长难题。在此背景下,既有企业保持了“3+0.5”(即疫情三年和2023年上半年)连续增长,也有企业克服困难突破拐点重启增长,还有新创企业成功开辟新赛道。



我们通过盐津铺子的十年业绩曲线,来剖析盐津铺子是如何拐弯的。盐津铺子在产品端采用“实验工厂”模式加速新品推广,在渠道端深度转型快速抢占新型渠道,双管齐下迅速走出拐点,并在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连续实现了利润近百分百的增长。



新兴品牌逮虾记两年销售逾10亿,打破了下滑品牌“有品类,无品牌”的局面。首先,其逮虾记采用了聚焦大单品+单品系列化模式;其次,在渠道上采用BC双轮驱动,做大虾滑品类。


相关数据显示,逮虾记2022年进军电商平台GMV突破1.2亿元,整体销售规模超10亿元,2023年冲击20亿元目标,立志成为“中国虾滑第一品牌”。



再比如,酒类的“汾老大”——汾酒7年实现6倍增长。在酒类总量下降,名酒竞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汾酒持续高速增长的动能是什么?首先是,汾酒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新动力;其次是,产品结构优化,高端市场发力;再次是,全国市场布局,渠道加速拓展。




拐弯期的营销革命



拐弯期市场环境的变化,让众多厂商陷入困惑。传统的超级单品、深度分销、整合传播等策略的效果正在减弱。消费总量下滑、大众媒体失去效用、渠道碎片化等现象的出现,促使食品营销正在向“三小”转型。



“三大”即大生产、大传播、大流通,“三小”即小生产、小传播、小渠道。


小生产是定向生产,快速研发、生产适应不同消费群体、渠道、场景的产品,同时具有柔性生产能力,大企业要有小生产的能力。小传播是从以媒介为节点的传播转向以人为节点的传播,从以广告片为主的播转向以内容为载体的传,既要重视消费者种草,也要重视全渠道种树,持续培育品牌资产。小渠道是围绕目标消费群体,做透精准场景、做深细分渠道,抢占有效终端,把井打深。



“三小”是在市场总量下行,消费分化、渠道分化、传播分化,存量抢夺和结构性增长成为常态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营销的必然转型。在从三大到三小的转型过程中,东鹏饮料做出了有效探索,特别是东鹏特饮探索发现的工具媒体化,将使用工具变成专业媒体,可以称得上精准传播的创举。



营销模式“从三大到三小”的转型,需要企业有以小放大的能力,制造内容,从播到传,激发用户共鸣。在今年5月,王老吉凉茶推出高考品牌许愿互动活动,其“超吉链接”在微博平台的助力下,成功实现爆款出圈。




第三篇章:提前向未来




“华为现在还属于困难时期,但在前进的道路上并没有停步。”3月份,任正非在“难题揭榜”火花奖专家座谈会上讲了这样一段鼓舞人心的话。



在当前的困境中,华为并未停止前行的步伐。在充满困惑、焦虑、压力的拐弯期,新周期也正在加速向我们走来。食品厂商既要积极求变活下去,也要深入谋划开新局。



为此,食业头条提出七个重要主张和判断,以引导行业提前向未来。


长期主义,孵化新主流


通过对比当前市场上的主流品牌,可以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如今,一些高端品牌,例如可口可乐、雀巢咖啡、康师傅和统一的冰红茶等,已经逐渐成为了下沉市场的主流。



在拐弯期,食品企业需要具备前瞻性思维,积极布局下一个阶段的主流市场,目前的高端品牌将在未来某一阶段成为市场的主流。


2019年,良品铺子明确提出了高端零食的三个核心定位:高质量的产品标准,关注细分人群的健康营养,符合消费者生活场景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基于消费需求变化,我们增加了一点,创造精神文化社交层面的价值。



为了成功孵化新主流,企业必须具备长期主义思维。从近年来一些网红品牌的快速崛起和衰落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出现不稳定、难以持续的“脉冲式发展模式”,而是要建立长期持久的“线性式发展模式”,持续创造客户价值。



在2021年,统一集团董事长罗智先对小茗同学和海之言两个品牌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他指出,这两个品牌于2015年左右上市,并迅速占领了市场,成为了备受欢迎的饮料品牌。然而,它们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成功后,却很快出现了下滑,形成了大量的库存,导致统一饮料在2019年和2020年的发展停滞不前。



罗智先总结的很形象——“眼看高楼起,眼看楼塌了,自己把自己搞死,运作太短视导致出现缺口,过于急躁,希望快速打造爆品,希望一夜暴富,不断内部互相消耗”。


在反思过程中,罗智先还以开餐厅为例进行了说明。他认为,新餐厅每天都有在开,输赢的结果不取决于你的速度开得早还是开得晚,而是取决于你的菜好不好吃。


在食品饮料行业,有很多长周期的代表。例如,东方树叶这一品牌经过十年的精心磨砺,终于一鸣惊人。此外,汤达人也在从方便面到生活面的价值重塑过程中展示了其长周期的代表特征。




“三比”打造长销大产品


消费需求深刻变化,对产品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打造制胜未来的大产品,食业头条总结了“三比”:首先是“性价比”,成为大众消费的首选;其次是“行价比”,成为细分场景的解决方案;最后是“心价比”,成为社交货币或者情绪载体。



茅台酒一直备受争议,然而,尽管其并非“性价比”最优的产品,却是“心价比”最佳的产品。在实现同等社交价值的前提下,茅台酒的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它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未来的“性价比”需要通过强大的供应链来实现,比如山姆会员店、量贩零食店,一般选择品类前几名的企业进行合作。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通过低价路线抢夺市场的难度会越来越大。


因此,一种可行的策略是洞察消费,积极寻找场景化的机会和情绪化的机会。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新的消费场景和消费情绪将不断涌现,这将为渠道和场景的爆品市场带来巨大的增长机会。



空气炸锅场景食品大爆发,正在引发一场“行价比”的革命。在过去的三年中,由于疫情的影响,家庭消费大幅度增长,从而催生了一个规模达到千亿的空气炸锅食品消费市场。



从2020年到2022年,累计销售的空气炸锅数量超过了4000万台。而在2023年的上半年,空气炸锅的销售量就达到了582万台。同时,较大容量的空气炸锅销量持续增加,进一步推动了该市场的发展。



山姆会员店和量贩零食系统,同样带来了新的爆品打造机会。山姆会员店的产品由两部分组成,其中占比40%的是自有品牌,另外60%则是企业品牌。为了更好地管理产品,山姆又将所有产品分为四类:潜力品、结构品、核心品和限定品等。



山姆奉行“宽SPU 、窄SKU”原则,即品类丰富,但每一类只提供个位数,通常为1-3种商品,选品逻辑是会员第一,看重“消费者买点”而不是“企业卖点”。


近年来,山姆成功打造多个年销售额过亿的爆款产品,除了在山姆系统销售,还成功引领消费潮流,比如小青柠、芝士牛肉卷等。



经过食业头条的总结和梳理,发现山姆的爆款产品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这些产品与会员的真实需求相符合,特别关注配料简单、营养健康的产品,其买点十分鲜明。其次,这些产品主要以量贩装为主,适合家庭消费,场景十分突出。第三,这些产品的品项上独一无二,独家销售,从而能够抢占市场中的品类份额。此外,这些产品的性价比高,相对于其他渠道来说价格更为实惠。最后,这些产品的品质持续优化,从而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



快速增长的量贩零食赛道同样正在诞生大量爆品,在选择标品低价产品的同时,量贩零食系统也在开展定制化的产品打造。如何打造量贩零食系统的爆品?食业头条总结了这样几点:抢占门类先机,高性价比产品,小规格定量装产品。




再出发,拥抱新国民品牌时代



许多消费者可能并不明确金典和特仑苏之间的区别。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食品行业已经形成了众多知名品牌。然而,近几年来,这些品牌逐渐呈现出“从差异化走向相似”的趋势,导致消费者对特仑苏和金典的认知没有明显的差别。



这种品牌相似性的原因主要来自于社会信用水平的提高以及渠道平台品牌的形成。在过去,购买牛奶时,消费者往往非常关注质量问题,并倾向于选择特定的品牌。然而,如今乳品行业的合格率已经连续多年保持在99%以上,消费者不再过度担忧大头娃娃、三聚氰胺等事件的发生,因此普遍认为只要是超市销售的牛奶其品质都相差不大。


这一观念的转变导致了品牌溢价的显著降低。由于品牌相似度提高,各大品牌纷纷采用促销手段以吸引消费者,从而使得这种策略成为整个行业的常态。对于消费者而言,既然产品大致相同,他们往往会选择在有促销活动的品牌进行购买。



品牌相似现象的产生是社会进步的产物,然而,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而言,品牌必须从相似走向不同。


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包括:深度挖掘品牌社交、情绪、文化等价值,实现从品牌认知到品牌资产的积累,开拓新的品牌领域形成有效区隔,在母品牌的基础上打造专业的产品品牌等。



前面讲了很多增长案例,在整个消费品领域,2022年还有很多大赢家,比如食品行业的瑞幸、茅台、农夫山泉,还有汽车行业的比亚迪、通讯行业的华为,通过对大赢家的分析,我们有一个强烈的感知,那就是中国的国民品牌大赢家时代正在加速形成。



华为Mate60系列上架即售罄。公司行为配合国家意志,行动满分鼓舞士气。好多网友说:这不是手机,这是争气机!华为说过要有质量的活下去,要全面打破,要向上捅破天,向下扎到根。



比亚迪对外称:“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8月9日,比亚迪迎来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顺利下线,使其成为全球首个达成此成就的车企,再次刷新了新能源汽车销量的纪录。王传福说:“2003年比亚迪带着新能源的梦想进入汽车行业,20年造车时间中比亚迪想做一道证明题,证明比亚迪可以!新能源汽车可以!中国汽车可以!”



元气森林再战中国可乐。元气森林决定挑战最有用户基础的可乐口味气泡水。唐彬森认为,两乐巨大的势能是因为出生在美国,而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消费品将有辐射全世界的能力,未来最大的红利是国运的红利。



瑞幸单季营收受超星巴克中国。8月,瑞幸公布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总净收入为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8.0%,单季营收首次超星巴克中国。这也标志着瑞幸在营收、增速和门店数上已全面超越了星巴克中国。

中国现代食品工业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在过去,国内消费者对于进口食品品牌通常抱有某种仰慕的心态。然而,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消费者群体,尤其是年轻一代,开始更加青睐于采用本土原料、传承中华文化的品牌和产品。



新时代的新国民品牌,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共同的特点:首先,它们不断提升产品品质,修炼内功,引领发展;其次,它们充分把握消费心理转变,从盲目迷信,到理性分析;最后,它们加强品牌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成就中国制造。



新国民品牌时代,品牌变得更加自信,更加有温度,更加有乐趣,也更加懂得互动。9月份,瑞幸和茅台联名推出酱香拿铁成为最热话题之一。整个9月上旬,酱香拿铁话题持续抢占微博热搜榜。酱香拿铁在微博上上演了一出连续剧,实现了情绪和消费的双向奔赴。




全渠道分化,大博弈开启



消费需求并未消失,但满足该需求的方式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例如,过去零食的主要销售通路是商场,而现在,电商、量贩零食以及便利店已与商超并列为主要的销售渠道。由于渠道行业形态的转变,尤其是仓储会员店和硬折扣店等新型态的兴起,这不仅对厂商和经销商当前的运营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对已经存在了二十多年的以企业主导的分工分钱模式产生了影响。这种情况可能会引发生产商、零售商以及经销商之间新一轮的利益博弈。


新一轮的博弈将围绕两个核心问题展开:其一是消费者到底属于谁,是品牌商的还是零售商的?其二是哪种劳动分配和利润分配的方式能带来更高的效率?从商场、电商到仓储会员店、折扣店,几乎每一种经营模式都在强调其“价格更低”的优势。而这种价格优势的背后,其实质是效率的竞争。


在深入探讨渠道问题时,我们借鉴了吕一林老师的《美国现代商品零售业-历史、现状与未来》一书。从美国零售发展历史来看,新零售永远在路上。对于企业而言,应特别关注近场、近人、近心三类业态的进展。



渠道细分,推动行业进入重新分工分钱的大博弈时代。制造商、经销商、零售商一直处于动态博弈的过程中,不同时期出现了渠道为王、终端为王、品牌为王的说法。


过去二十年,由生产企业主导制定了企业-经销商-零售商的分工分钱模式。



过去十年,在企业和电商平台、社区团购平台的博弈过程中,也形成了相应的分工分钱规则。



当下,量贩零食店和仓储会员店等业态,正在主导制定新的游戏规则,倒逼企业变革。



随着新兴销售渠道的崛起和数字化工具的普及,厂商的合作模式正在经历新一轮的变化。这种变化从企业主导型向多种模式演变,形成了多种新型的合作模式,包括企业控价模式、企业供应链模式、企业与经销商的区域供应链模式等。


此外,在不同行业,新的厂商博弈也在发生变化。随着名酒的高质量发展迅速崛起,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酒商的低质量生存困境。这一矛盾现象表现为名酒品牌的高速扩张,同时酒商的经营难度逐渐加大。


有鉴于此,部分区域名酒开始调整策略,加大对经销商的支持力度,尊重并提升其毛利空间,与区域内的强势经销商紧密结合,从而成功地掀起了一股新的发展浪潮。



从未来的发展角度来看,目前正在进行五大博弈。这五大博弈分别是:线上与线下的博弈、线下多渠道业态之间的博弈、线上多渠道业态之间的博弈、经销商与其他渠道业态之间的博弈以及企业内部的博弈。这些博弈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整个市场的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



大博弈的终局,是看谁能最终锁定优质用户。2025年的渠道构成,我们见到的很可能是界限消失、充分融合的新渠道世界。


供应链革命催生新企业和新商业



自2020年以来,整个行业对于供应链的重视程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趋势。这一现象既源于拓展直播电商等新兴渠道的迫切需求,又源于对竞争和发展的必然趋势的深刻认识。


在确保产品质量与服务的前提下,如何以最低的成本实现供应链的优化配置,已成为当前行业关注的焦点。


供应链是从原材料采购开始,直至最终消费者使用结束的一个完整链条。随着食品行业的发展,行业分工正从水平整合向垂直整合转变,这标志着新一轮供应链革命的来临。在此背景下,生产企业、经销商和零售商都在积极寻找新的市场定位,以适应新的行业发展趋势。



对于生产企业来说,正在从生产商转变成产业运营商。比如,洽洽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卖好瓜子和坚果的问题,是如何建设和掌控优质的坚果产业链。



对于零售商来说,折扣店、自有品牌、通过连锁提升BC类店效率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以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低价产品为目的,倒置建立上游供应体系。



对于经销商来说,面临大量新型平台去经销商化的诉求,要么融入平台商的供应链中,要么整合区域供应链资源,转型做区域平台商。


在前面的讨论中,我们反复强调了极致性价比的概念。简而言之,想要在消费端实现极致性价比,关键在于建立极致的供应链。未来,无论是企业、渠道商还是零售商,其地位的巩固和提升都将取决于他们提高供应链效率的能力。




国际形势和国家政策对食品行业的影响——从“民生”到“国计”


很多人认为食品行业是“民生”产业,和“国计”联系的较少。实际上,食品行业也正在受到国际形势和国家政策的影响。



中美博弈,俄乌战争和中俄战略,中国推进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和一带一路建设,日本核污染水排放等等,正在带来食品供应链的重构。



比如,日本核污水排海影响水产供应链,中俄战略合作使得俄罗斯进出口农食产品大幅增加,RCEP和一带一路打开了我国食品进出口的双向通道,即使在美国也依然仍存在市场拓展机会等。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产业振兴,食业先行。国家战略正在引领食品产业再出发。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大量地方政府启动“推农向食”和“推餐向食”工作,推动农产品和地方小吃转变成为消费者喜闻乐见的预包装食品,加快特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预制菜,同样推动了各地预制菜产业的蓬勃发展。地域特色食品产业集群,在不断丰富食品产品组成的同时,同在为企业带来新的成长机遇。



柳州螺蛳粉为例,其作为地域特色食品产业集群的代表之一,2022年的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达到了600.71亿元,其中预包装食品销售收入占比高达182亿元,这也催生了多个年销售额数亿元、甚至超过十亿元的龙头企业的涌现,如螺霸王、好欢螺、柳江人家、臭宝等。


根据《广西加快推进柳州螺蛳粉及广西优势特色米粉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目标,到2025年,广西力争实现优势特色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



另一个典型例子是潜江小龙虾。2022年,潜江小龙虾产业综合产值突破660亿元,培育了楚江红、新柳伍等地方企业,并吸引了红小厨、信良记等众多企业建立原料采购基地。根据《潜江市小龙虾产业链工作实施方案》的规划,预计到2025年,潜江小龙虾全产业链综合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




大传承时代,食业家精神引领行业发展


9月12日,万辰零食零售品牌合并媒体发布会举行,万辰生物董事长王健坤面带微笑观看万辰生物董事、副总经理王泽宁的演讲。王健坤出生于1968年,先后创办了多家食品企业,万辰生物于2021年登陆创业板,王泽宁出生于1993年,主抓万辰生物零食板块业务。



在王泽宁的主导下,万辰生物陆续整合来优品、好想来、吖嘀吖嘀、陆小馋等多个量贩零食品牌,推进品牌和供应链合并工作,成为量贩零食赛道的头部企业。


九十年代是我国民营食品企业和商贸企业创立的高峰期,这一时期也见证了创业的繁荣。若以企业家三十岁左右创业来计算,未来一二十年将是食品企业和经销商开启大量传承的关键阶段。



在食业头条研究的50家A股上市公司中,除创始人已离世的企业外,其余48家企业的创始人平均年龄为63.1岁。在所调查的50家A股上市食品企业中,有26家企业的子女已担任公司高管,占总数的52%。


其中,11家企业已完成领导层的交接,由企业的第二代接班人担任董事长职务。另有15家企业的父辈担任董事长职务,而第二代接班人则担任董事、总经理、副总经理等职务。


此外,还有20家企业的创始人仍担任领导职务,但子女并未担任高级管理职务。最后,还有4家企业的情况较为特殊,如龙大美食和维维股份,由于并购整合的原因,创始人及家族已退出企业的经营管理。


   “小红书作者”范现国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食品行业涌现出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这些企业家中的一位便是来自今麦郎集团董事长范现国先生。


在范现国先生的办公室里,我们看到了一张单人床。他经常在凌晨四五点钟起床工作,直到深夜才休息。由于公司距离他家需要90分钟的路程,而住酒店需要花费额外的费用,因此他选择在床上稍作休息,以便继续工作。


今麦郎有一条重要的企业文化:“我们要精打细算节省每一分钱,集中起来办大事,就是利他惠及消费者。”



范现国先生将其多年的企业管理实践经验撰写成了一本“小红书”,供公司内部学习。在这本书中,他探讨了管理的真谛,分享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其中许多观点令人印象深刻,例如“先插旗后开战,成功从后向前看。”


范现国先生认为,目标的难度决定了成功的高度,而真正成功的人是从后向前看,自终而始。这些理念不仅对今麦郎公司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其他企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马拉松选手”魏立华


2014年,君乐宝董事长魏立华跑完人生第一个全程马拉松,并从此深深爱上了这项运动,现在他已经跑完了世界马拉松大满贯。


“马拉松选手”魏立华说,“人生就像马拉松,你不知道前面的路有多远,但只要努力、坚持,突破极限,就一定能成功,一旦松懈,就会彻底失败。”同样,君乐宝的发展也如同在路上的马拉松,不断努力、突破极限,追求更加卓越的成绩。



同年4月,君乐宝奶粉上市,他站在重拾中国奶业信任的风口浪尖,打造出通过全球顶级食品安全标准认证的婴幼儿奶粉,带领君乐宝奶粉连续多年实现高速增长。2017年,君乐宝销售额突破百亿,业内称魏立华先生为“中国奶粉业破局者”。


   “创业家”荣耀中


荣耀中先生于1950年出生于无锡,1978年在无锡第三制药厂担任生产副厂长,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行业知识。1984年,荣耀中先生毅然下海,首创了“鸡精”品类,开启了他的创业之路。1988年,荣耀中投资创办了一家实业工厂,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太太乐。



作为成功的企业家,我们更愿意称呼荣耀中为“创业家”:2003年他创立了能量饮料品牌日加满,2014年又创立了米粥和家庭美食品牌魅力厨房,2020年推出鼎烹世家4.0鸡精。即使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荣耀中先生仍然秉持着创业者的心态前行。


2022年,他通过在线上直播间亲自向消费者讲述品牌故事的方式,展现了企业家的热情和敬业精神。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荣耀中先生始终以创业者的心态前行,肩负科技引领食品产业发展的历史使命,让消费者享受到了“更鲜美的滋味”。他的成功故事不仅展现了一位企业家的坚韧不拔和勇敢追求梦想的精神,也彰显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创业者和企业家对于社会发展的积极贡献。


除了以上聚光灯下的食业家,还有更多食业家群体、食业家精神正在被关注、被记录在微众银行《企业+故事》栏目。作为食业人都在用的数字银行,微众银行不仅给食业家带来资金支持,包含410万企业主都在使用的“微业贷”、票据贴现、保险、账户支付结算等简单易用的金融产品,也希望借助其丰富的流量资源、数字营销优势,为食业家提供更多服务,做好食业家精神的记录和传播!



上市食品企业的创二代中,有三位刚好在“而立之年”——香飘飘蒋晓莹、万辰生物王泽宁和欢乐家李子豪。


   “拓新人”蒋晓莹



蒋晓莹现任香飘飘品牌创新中心总经理,负责香飘飘品牌创新,并重点负责即饮业务。即饮业务能否突破关系着香飘飘的长远发展,可以说,香飘飘的创新大旗已经被这位刚刚30岁的创二代扛在肩上了。



在产品开发方面,蒋晓莹的观点是:最有话语权的应该是消费者,而不是企业老板。产品开发要以消费者意见为主,通过私域流量和数字化管理,做出用户真正喜欢的产品。在她的引导下,香飘飘即饮类产品在三年内实现了从2亿元到10亿元的营收突破,营收占比也从8%激增至25%。


   “操盘手”王泽宁



“操盘手”王泽宁是董事长王健坤的长子,哥伦比亚大学毕业,曾经在华尔街工作,现任万辰生物董事、副总经理,统筹零食板块的构建。



万辰生物在零食赛道的快速布局得益于两点,一是王健坤零食赛道布局较早,对业态比较熟悉,二是王泽宁对资本市场了解深刻,能够快速理顺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



在万辰生物零食板块加速整合成长的进程中,王泽宁既充分表现出在资本整合方面的专业性,也充分展现出分享、包容的企业家特质:熟悉资本和并购,充分展望长期利益,通过资本把大家整合起来,给与合作方大幅超过传统经营收入的预期。


   “敢”与“新”——食业家大传承时代的开端

范现国、魏立华、荣耀中,是数万家食品企业创始人中的优秀代表,他们打下了食品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也汇聚形成了中国的食业家精神。



现在,随着创二代成长,食品行业正在进入第一代创始人和第二代创业家对接的关键时期,食二代中也已经涌现出众多传承路上的明星企业家。两代食业家创业背景、成长历程、知识结构不同,因此也展现出不同的风采。正是有了企业家的传承与进化,才有了食品产业的传承与进化。


创一代食业家胜在“敢”。



敢为人先。刘永好兄弟卖缝纫机、自行车和手表创业;宗庆后承办校办工厂创业……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食业家身上大都富有传奇色彩,他们白手起家,靠艰苦奋斗、敢闯敢干的精神,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个万物生长的年代迅速赚得第一桶金,奠定行业地位。


把握机遇。宗庆后“小鱼吃大鱼”兼并国营罐头厂;万隆将传统的“杀猪卖肉”插上了资本的翅膀……历经改革开放和中国经济转型的历次大潮,第一代食业家善于把握机遇,适应经济转轨时机,取得了成功。


家国情怀。第一代食业家经历了长期积贫积弱的生活,有着浓烈的产业报国和乡土情怀。事实证明,哪个地方民营经济活跃,哪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就好,诞生了以闽商为代表的食品企业家群体。


个人英雄。第一代食业家,个人色彩浓厚,富有人格魅力,性格强势甚至执拗,喜欢亲力亲为、冲在一线,抗压能力极强,他们既是企业的掌舵人,也往往是企业的代言人。


创二代食业家赢在“新”。



创新创业。创二代企业家大多跟随着互联网时代成长,拥有高学历、高视野,也因此,这类企业家展现出的精神特质也有了显著的变化,赋予企业新使命。


重视品牌。创二代企业家在产品丰富、品牌众多的商业环境中成长,普遍重视“品牌”。他们会认为品牌不只是logo、不只是产品,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所以有了娃哈哈AD钙奶“今日未成年”IP、越活越年轻的旺仔。


开放合作。随着创二代走向前台,他们把新技术、新资本、新合作带入到企业,他们适应变化的速度特别快,探索改变固有的合作关系和消费者的购买习惯。


集体英雄。和创一代相比,创二代性格大都宽容温和,包容性较强,更加讲究系统作战和前中后台的联动,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也更希望推动新型管理模式在企业落地。


经过三十年的快速发展,食品行业的大传承已具备了许多有利的条件。



首先,多数企业的治理水平得到了普遍提升,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管理体系。


其次,职业经理人团队不断壮大,职业经理人文化也逐步形成。以东鹏饮料为例,其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不仅得益于企业家决策和资本推动,也与专业经理人团队的成长和成熟密不可分。


第三,数字化工具的大量应用为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相较于创一代,创二代拥有ERP、CRM、OA等贯穿各个模块的数字化管理工具,为决策提供了充分依据。


第四,食品行业的民营上市公司已近百家,同时也有许多公司完成了股份制改造,与资本市场的联系也更加紧密。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创二代管理水平和实战能力的提升也为食品行业的传承带来了新的机遇。许多创二代有留学经历,对资本市场非常熟悉,同时也有过在企业基层锻炼的经历,因此他们能够实现传承与创变的结合。


期待2023年和未来几年食品行业能够在传承中进一步发展壮大。大传承将是未来食品行业的难点之一,同时也将是中国食品产业迈向新时代的精彩看点。



大河拐弯处,必有贵人出。大河弯曲的地方通常会形成土壤较为肥沃的冲积平原,水运交通较好,还可以建设港口、形成城市。



时代拐弯处,必有新赢家。时代拐弯的地方是上一个时代的结点和下一个时代的起点,小弯小赢家、大弯大赢家,时代困惑中蕴藏着改变格局、创造新局的机遇。


让我们一起,读懂大时代、制胜拐弯处、提前向未来!





*了解更多精彩案例,点击下方关注首席品牌官公众号。



首席品牌官 创立于 2013 年,是品牌人成长及经验共享平台,平台包括自媒体、社群、培训和品牌活动


「首席品牌官」自媒体系“CMO 价值营销自媒体联盟”发起机构、“公关传播行业最具影响力原创自媒体”。投稿、内容合作,请联系「品哥」。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北大协和都来此办医,这省“医疗洼地”要崛起?开学必读|从幼儿园到小学,我和老师沟通的“潜规则”后 Gorpcore 时代下,为何九牧王引领了「商务户外」迅速崛起?科学的兴起和神权的衰落(第七章摘要)罕见「食肉菌」入侵大纽约 3人感染死亡 州府发警告国产软件:站在大时代的前夜马斯克最好的一面和最坏的一面,如何交织在一起?100年前流水线为啥让美国崛起?AI时代会成就谁?|直播总结终于!A股迎来暴力"回血"!白马股何时再崛起?股价"腰斩"都是必经之路?来看这份数据第一和第二必读|港府呼吁全港人参与!香港重磅大事件!【财闻联播】李殿勋辞去湖南省副省长职务!贵人鸟宣布:进军粮食业务!创业必读:2023餐饮加盟避坑指南第七章 科学的兴起和神权的衰落(全文)硅谷钢铁侠「马斯克」,如何在商业游戏中逆风翻盘?|【经纬低调分享】马斯克直播自动驾驶「去小扎家」,45分钟仅一次人工干预:FSD V12不再会是“测试版”本周直播预告 | 大语文时代弯道超车两大法宝!来听名师讲干货!一周必读|钟睒睒第三次成为中国首富;县城卷饼“偷”了赛百味的家GACS 2023 | Graphcore现场解读IPU的独特架构如何助力AI大时代沸腾!中东土豪扫货A股,大举押注这一赛道!外资狂买近2万亿,A股何时崛起?OpenAI的300人工作方法论:它为何能崛起?硅谷钢铁侠「马斯克」,如何在商业游戏中逆风翻盘?韩国「三生三世」,海外已经吹爆了比亚迪的500万,中国汽车的大时代有人要做「AI 科学家」,每天刷上万篇论文还能提出假设,前谷歌董事长背书打球流眼泪李斌再「食言」,蔚来别无选择中小企业,如何在大模型热潮中站稳脚跟?华丽探店|中国设计师品牌如何在上海的街巷中开花结果?罕见!美股QDII突袭公募排行榜,A股何时崛起?2029年全球户外服装市场价值或达228亿美元,亚太增速最快,女性赛道崛起|MMR 研报王传福感慨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中国汽车产业必将诞生一批令人尊敬的世界级品牌Letting如何在阅读中感受“数学家的眼光”?今晚7点半,特级教师孙敬彬准时开讲!|中国教育报数学阅读行动陈女士75万存款被英国「没收」,因为规避中国外汇管制?有海外银行账户的要注意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