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不陪作业不补课,深圳小升初排名5%,这免费经验贴太及时

不陪作业不补课,深圳小升初排名5%,这免费经验贴太及时

教育

作为一个童书号,这几年我们在都专注童书的领域打转,很少分享育儿鸡血文,一方面是我深信有海量阅读打底的孩子,学习应该不会太差;二是每个孩子个体发展不同,别人的经验不一定就适合自家娃。


但我们编辑部陪我一起看书、选书的刀妈小伙伴,是我实名羡慕的。她女儿12岁,儿子8岁,在工作室里“妈龄”最大。


7月份,我听刀妈聊起女儿刀姐小升初统考,成绩出来后小小惊喜了下——本来预设她能考入全区的前15%就不错了,没想到她居然考到前5%里,成为班上仅有的3个总分A+得主。


深圳某区小升初成绩分段标准


乍一看,这个成绩也不算拔尖,但是,如果加上这三个附加说明,就足够让我们编辑部妈妈们羡慕了:


1️⃣ 从小学1年级第1天起,刀妈就没有任何陪写、辅导作业的行为,全部由女儿独立完成。补习班什么的,不考虑;(这个一开始听我觉得不太信,但她家真实情况就是如此。


2️⃣ 从1年级第一次考试,到6年级最后一次考试,无论大考小考,女儿在家从来不复习,据说在学校复习好了;


3️⃣ 6年级统考前两次模拟考试,语文均满分,这意味着阅读、作文一分不扣。


也就是说,刀妈女儿的这个成绩,有两个亮点


1️⃣ 在具体学业方面,刀妈的精力投入几乎为0


2️⃣ 整个小学阶段,刀妈女儿的学习压力也几乎为0,学习潜力库存100%,可供初中、高中阶段使用。


至此,刀妈心中那只等了多年的靴子终于落地,终于可以明目张胆说一声:感谢亲子阅读,在女儿的学业上,帮了大忙


聊完后,我觉得刀妈这个案例还挺有建设性,总结一下她做了哪些事,有什么经验和教训,给大家做个参考吧。



大家好,我是刀妈,今天我就厚颜一把,说说我这个普通妈,如何借助亲子阅读,在小学学业上用四两力气,拨动了我女儿这个千斤。


另外,我还会简单写下刀弟的情况,他们俩的成长过程不一样,目前我看到的表现也大不相同,可以当对照组,方便参考着看。




我和孩子的背景介绍


普通二宝妈一枚,中山大学毕业,爱好写作和传统文化,没有高学历、高智商,曾任职深圳企业线上动画课件团队,2012年后辞职带娃至今,2017年起在家兼职做文字工作。

12岁,重度漫画、唱歌爱好者,B站资深UP主。5岁半独立阅读全文字书籍,1-3年级每年阅读量超千万字。4年级后阅读量减少,进入文字、漫画、动画各种创作阶段。


8岁,历史故事迷,热爱机械、航天和量子世界。围棋一段(棋力二段但还没考级),7岁半独立阅读,各方面能力一般。





我们家的

教育原则和学习环境

在写文之前,丹妈强调,阅读对孩子很有好处,但它只是教育的一环,不能神话它,实事求是才有参考、讨论的意义。


对此我深以为然,教育是全方位、综合起作用的,阅读绝非万能。我们不能把教育的责任推给阅读,而是应该把它作为最忠诚可靠的助手、最物美价廉的工具,去实施我们的教育理念。


所以先简单说一下我们家的教育原则和学习环境哈。


1、三个原则


顺其自然:比如尽量不做预设,这样就不会过多干扰孩子的成长进程。


抓大放小:比如人身安全是大事,必须强调;个人喜好是小事,穿黑还是穿白悉听尊便。


尊重友好:比如家里的各项决定,小孩也能参与;大人做错事,该道歉就赶紧道歉。


因为这三个原则,刀姐年龄越大,我们之间的共同话题越多,她喜欢的书、漫画、网络梗,我大部分能发表意见;我的工作,她也很关心,经常“指点江山”。


我觉得正是这种宽松的氛围,让刀姐没有太大的学习压力,把学习视作平常。


2、学习环境


父母是孩子的“软环境”。


一开始,我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是丹妈提醒了我。细想一下,这些年来我确实一直处于阅读和学习状态,对刀姐应该也是很正面的示范。


比如,生娃前从没做过菜,生娃后怒买二十几本教程,终成一代厨娘。各种养育书、课程更是接二连三买,不一定都有用,但眼界打开了;


产后有抑郁倾向,于是关注女性身心灵成长,除了张德芬、胡茵梦等知名作家的作品,龚琳娜的《自由女人》也让我收获很多。同时在线下参加过一些付费课程,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的人生方向;



2015年一头扎进古诗文吟诵学习,找到打开古诗词世界的新大门;系统学习小说的写作方法,为我的作家梦做准备;学习“如何学习”,让自己变得更高效。等等。


在这里,特别推荐成甲的《好好学习》《好好思考》、古典的《跃迁》、周岭的《认知驱动》,这四本书都是关于如何思考和学习的,而且都是中国人写的,实用、能看懂,比较友好。



家庭配套的“硬环境”上,我们也在能力范围内最大程度朝阅读靠拢。


小区对面是书城,刀姐幼儿园时最喜欢去里面的游乐园玩,因为可以把书带进去,边玩边看,这种待遇,独一无二。


我们自己家里,基本放弃对“整洁”的期待,除了客厅整面的书墙,床头床尾、沙发餐桌甚至地板上,都有书本在流浪。



不管是谁、走到哪里,都能随手抄起书翻看。


我觉得,论心态、技能、阅历、学习能力,相比多年前身在职场的我,现在的我都上了一个台阶。生娃、养娃不是人生停滞不前的理由,而是换一个基础为零的赛道拼博。


这个赛道是隐性的,很容易被忽略。我们在“培养孩子学习”时,记得分出一点时间精力,把自己也培养一下。


其实,还是那句话:什么样的父母,带出什么样的孩子,以身作则,永不失效。共勉哈。




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事


在学业方面,亲子阅读可以帮孩子识字、学习各种知识,但如果仅停留在这上面,就有点大材小用了。我觉得可以大胆一点,看到更多可能性。


在全面减负的今天,学习成绩已经痛失C位,大部分老师强调: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上课认真听讲、做作业不拖拉、做好课堂笔记、认真预习复习等。


但回顾刀姐的小学6年,会发现,“培养学习习惯”是对的,又不完全对,它只说到了真相的一半。


真相的另一半是,对于不会学习的孩子来说,学习习惯确实很重要,这时孩子像坐马车的乘客,老师、家长帮忙驯马,驯好了,能让马车跑得快一点,这样孩子才能好好往前进;


而对于会学习的孩子来说,它们无关紧要,因为这样的孩子本身就是马夫,手里握着马鞭,想停就停,想跑就跑,还能随时改变目的地看不同的风景、玩不同的项目。


如果想让孩子做马夫,要怎么办呢?


我觉得主要是三件事:保护学习兴趣、训练学习能力、搭建学习内驱力。这也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三件事。


1、保护学习兴趣


亲子阅读是培养学习兴趣的捷径,而除了书本,还有更多可学的东西,这些兴趣也要小心保护。


比如刀姐1岁多拿笔乱画,我们强忍着夺笔的冲动,小心看护,这一画就是11年;


5岁多学钢琴,上了5节课说不想学了,我们勉强无视“坚持就是胜利”教条,痛快放弃;


1-3年级时喜欢户外运动、喜欢住酒店,每个周末我们都带她在外面浪,没有兴趣班的位置。


最大程度给予学习自由,反而能长期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2、训练学习能力


阅读是一个挺复杂的过程:输入、分析、归类、储存,因为文字的非具象性,每读一段,都需要用脑子解构后理解,哪怕是虚构类的文学作品,也时刻在训练学习能力。


当“学习”变得和吃饭喝水一样日常,不断经受训练和提升,那小学阶段的课本内容就完全不在话下了。


3、搭建学习内驱力


刀姐从小到大极有主见,明白自己想做什么,以及怎么达到目的:


她画画遇到瓶颈,主动报班去学,瓶颈一过立刻无情退学;自认社恐,却带着班上20几个同学办漫画刊物;为了唱好日语歌,自学日语……


发动同学一起画的漫画作品集


她体内旺盛的内驱力,推着她滚滚向前。我觉得,阅读在这里起到两个作用——


一方面,非虚构类图书,同主题的书非常多,如果对某一类东西感兴趣,深的、浅的内容,都会有相关的书可以选择,满足孩子的需求。


这样操作之后,孩子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同时知道怎么去获得,不断训练孩子的自主驱动性。


另一方面,绝大部分的虚构类作品,其主角都有强大内驱力,驱使他/她达成目的,走到大结局。近朱者赤,潜移默化之下,这种方式便移栽到孩子心中,成为孩子的人生模式。





1-4岁亲子阅读建议


前面三件事,写起来好像头头是道,其实全是马后炮。真实情况是,11年前,我还在上班,家庭工作一头包。


没技巧、没书单、没自媒体,我居然给1岁多的刀姐买了厚厚的《儿歌三百首》。


更离谱的是,我那时带课件设计团队,压力大,经常加班,一般只有晚上8-9点能陪玩,其它时间都是我妈带刀姐。


所以刀姐3岁以前的亲子阅读,我主要负责选书买书,我妈负责执行。


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有几件事做得是比较好的。


1、专注力保护


一是我妈不怕辛苦,读书。每次读书都会在比较安静的时间和整洁的地点进行,尽可能减少外界的干扰,让孩子全身心投入书中。


二是当时家里只有一个小孩,当她读书时,全家人都会放轻手脚,刻意不打扰她。


专家们说小孩的注意力只有十几分钟,但早在3岁前,刀姐就能一次性读半小时以上。


2、大量的时间投入


我妈是个高中毕业的农村老太太,普通话半生不熟,但她愿意一丝不苟、反反复复当点读机,加上我和孩子爸分担的,刀姐1-3岁期间,每天读书至少2-3小时以上。


这就是我们家亲子阅读的特点:大量的时间投入和数量堆叠


我们不懂该怎么和刀姐在亲子阅读中互动、怎么带刀姐“精读”经典,这可能是大家普遍的现状,但足够多的时间和数量,让大脑自动升级,达成了目标。


不要焦虑,不要迷失在方法技巧中,真心付出陪伴才是真正的“亲子”阅读。


3、及时阅读升级


因为当年消息闭塞,没得参考,我买书只能靠自己在当当海选。内容大部分还是不错的,就是年龄层不好把握,大差不差的,买了。


结果就是,刀姐1岁多读儿歌,4岁多刷益智题,6岁多看《窗边的小豆豆》,总是比同龄孩子超前。但这个超前,恰好是适合刀姐的。


所以我觉得买书不用太在意推荐年龄,而是看选题、看内容,这两个合适,只要孩子喜欢,偏小点、偏大点都无所谓。像刀姐现在,鲁迅全集要看,一年级的杂志也要看,无缝切换。


同时类型一定要丰富,喜欢看故事的孩子记得买科普书,喜欢科技的记得买童话书,千万别给孩子制造“童书茧房”,光买他喜欢的。




幼儿园至小学阅读推荐


丹妈之前曾发文章聊虚构类、非虚构类童书:


👉 非虚构类书籍的重要性

👉 快来自查,你家娃的阅读偏科了吗?


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讲,我建议4-6岁虚构类、非虚构类童书五五开,6-9岁则多看虚构类童书


4-6岁阶段,很多爸妈会延续1-3岁的习惯,继续买大量绘本给孩子,这个没问题,毕竟高质量绘本可以看到老。


考虑到这时的孩子理解能力大大发展,一方面,阅读结构中要及时加入非虚构类童书;另一方面,阅读量大的话可适当往故事性强的桥梁书发展。


这样既能引发阅读兴趣,容易讲解、理解,也让孩子能踮起脚尖,去够更高一层的东西。我翻到刀姐3岁半的某个当当订单,是这样的。


两套虚构类,三套非虚构类


6-9岁则是逻辑能力、想象能力走上正轨的时候,虚构类童书恰逢其时。而且,很重要的一点,三年级开始写作文,虚构类童书就是高水平优秀范文,大量输入,才能顺利输出。


刀姐6岁时的当当订单是这样的


当然,多看虚构类,不代表不看非虚构类,这个比例按孩子的喜好来定。


只是,我不太建议买类似《中华寻宝记》《植物大战僵尸》系列的科普漫画。虽然有那么一点点知识性,但这种流水线生产的读物,拉低孩子的欣赏水平,味同嚼蜡。


有个现实的问题是,总有同学会带这种书到班上,造成大面积传阅。怎么办?


当孩子有强烈愿望想看的话,我们允许看,但不做主动引导。搁置不理,转而在家里补充各种好书,减低影响。


9-12岁到小学高年级了,孩子有了比较强的自主意识和口味偏好,往往要求自己选书。


这个没问题,适当放权,孩子开心,大人少操心。同时,我们可以帮忙补充这三类书。



一是哲学心理类。心理名家如毕淑敏的作品、清华北大优秀学子的自传、杂志《少年新知》等,对引导孩子从容走过青春期很有帮助。



二是国内近、当代名家名作丰子恺、鲁迅……是的,这些名家已经超出儿童文学的范围了,但他们三观正、文笔好又才高八斗,大胆往家里搬。



至于四大名著之类,学校会要求孩子读,反而不用着急,跟着学校步骤读就好。


三是国外著名的长篇儿童小说。像《秘密花园》《窗边的小豆豆》《骑鹅旅行记》《纳尼亚传奇》等,篇幅都比较长,刻意练习孩子读长篇的能力。




在和编辑部小伙伴讨论的时候,大家提到让我出书单,可这并不是我的长项,而且,有些书早就绝版,推荐不合适。


所以,具体书单,还是看丹妈这篇文章吧 👉阅读体系框架推文


说到这里,我想插播两条读书多的“坏处”


一是,刀姐近视500多度,我们在她眼睛上花的钱和精力,等同于很多孩子的补习班。这是惨痛的教训,看书多的孩子一定要注意保护眼睛户外运动是王道。


二是,思想早熟,低年级时在班上会显得有点格格不入,比较难交到同龄朋友。直到高年级后,同学心智也发展起来了,她才在班上活跃起来。


三是,做不成老师眼中的“乖孩子”,小学1-2年级时上课不专心,经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老师的奖惩措施基本上不起作用,我也是多次接到老师投诉。直到小学高年级,这种情况才慢慢有好转。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觉得就看怎么平衡取舍了。




为什么孩子读了很多书,


却没什么效果?


我觉得首先要给“读了很多书”定好标准,再谈效果。


1、读多少书算多?


和小伙伴讨论的时候,发现大家的标准都不一样,从时长角度来看,有人说连续读1小时算多,有人说每天至少半小时,有人说能想起来读书就不错了。



刀姐在8岁以前,每天看书至少2小时以上(她上的兴趣班很少,每天空闲时间多)。量变引起质变,所以我暂且以此为标准,来界定我认为的“读书多”。


少于这个时间的,大家都不必焦虑、不要否定阅读的作用,孩子所处的状态,可能正是他最好的状态,坚持下去还会更好。


小声说一句:条条大道通罗马,何必单找阅读茬?想靠阅读发展学习能力的,就加把劲;不想靠阅读的,开开心心把时间花在别的地方,在别的地方收获,都很好啦。


2、到底要读什么样的书?


每个年龄的孩子有不同的能力发展侧重点,在前面的阅读推荐中,我简单说了我们家的情况。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我想,既然要发展学习能力,那么阅读就得持续升级,尽量避开无脑型、快餐式的流水线作品。


3、你定好目标了吗?


因为谈到了效果,所以我们不得不谈到教育目标。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为了达到目标,孩子要掌握哪些能力?爸妈要提供哪些帮助?


我不是专家,每个孩子和家长的情况也不一样,不敢妄议,这里只说刀姐。我们的目标很简单,希望她长大后有自己的爱好,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所求甚少,压力也就小,基本上抓好“阅读”这一项工作就基本完工。至于其它附带的东西,纯属意外之喜。


现在来回答问题:为什么孩子读了很多书,却没什么效果?


有可能因为:孩子读书时长和数量不够、读的书不对,或目标设置有误,家长所求并不归阅读管。


那么,怎么样才拿到想要的阅读效果呢?


有两个可参考的方向,一是调整期望,把目标设置得合理一些;二是增加输入,把阅读数量和质量再往上加码。




刀弟的情况对比


刀姐和刀弟,是非常明显的对照组,弟弟在学习上的表现,比较接近普通阅读量的孩子。正是有刀弟的存在,我才总结出亲子阅读是如何在学习上起作用的。


1、阅读时长对比


3岁以前,刀弟每天的阅读时间在1-2个小时。3-6岁,每天0.5-1小时左右。


2、专注力对比


读书时经常被刀姐打断,加上我在家工作有很多突发状况,刀弟的专注力没有得到保护。


3、图书种类对比


3岁前和刀姐差不多,都是大量绘本。不同的是,刀姐读儿歌,刀弟读《三字经》《千字文》,能背的文字量较少。


3岁后明显偏向非虚构类童书,虚构类被我忽略,没跟上,结构失衡。


6岁后意识到问题,再补虚构类,变得非常艰难。而光靠非虚构类作品,对于提升写作能力的还是有点困难,这一点已经体现在他二年级的写话练习上。


4、阅读能力对比


5岁前和刀姐差不多,5岁后差距明显,识字量明显少于刀姐,7岁半才开始独立阅读《猫武士》。在此之前不管什么书,都要我读给他听。


5、学习能力对比


一年级第一学期写作业大部分时候要读题,第二学期才开始尝试独立完成。我终于体会到什么叫“陪作业”,多次把自己气哭。


二年级学写话,他感兴趣的能条理清晰写,不感兴趣的直接被老师当反面案例。


下个学期三年级,我已经可以预见他的作文必将让我持续头疼。


可以说,因为种种原因,我对刀弟的阅读投入力度少了一半,所以他在小学低年级的学习表现趋近于不阅读、少阅读的同学。




我家阅读总结

每个孩子情况不一样,男孩和女孩本身也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在姐弟俩身上体现出来的种种不同,我不敢武断地去评价、归因。


不过,作为目前最了解他们的人,我反复思索后,觉得下面几点是比较有参考价值的。


• 尽量在3-6岁前养成阅读习惯,孩子哭着、喊着、追着要我们读来听的那种。在3-6岁前完成这一壮举,后面就会轻松很多,能够体会水到渠成的快乐。


如果没把握好这个时间段怎么办?没关系,从当下开始,永远不晚。


• 尽量不要阅读偏科,特别是小学,虚构类和非虚构类搭配着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买书,即使一时不愿意看,也没事,放在家里总有看的一天。而如果不买,永远看不着。


•  尽量保护阅读专注力,在大部分情况下、大部分图书、大部分孩子,都需要保护阅读时的专注力,尽量不打断、不表演,视孩子情况来看要不要讨论......一起沉浸在书的内容里。


•  尽量打造好的阅读环境,让孩子有机会随时抓到书。


•  放平心态,不急于求成,阅读的影响长达一生,小学、初中甚至整个求学阶段,都只是其中一部分,小时候读的书,不知道在哪一天发挥威力。



一不小心写了这么多,也不知道对大家有没有帮助,先打住了。


阅读非万能,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各有各的成长方式。只是,对大部分的普通家庭来说,它无论金钱还是精力,性价比都极高。


在孩子自主阅读之前,亲子阅读的前期过程需要家长投入很多心力,我无限感激当时的坚持,世上再也没有比亲子阅读更“一本万利”的事情了。


欢迎交流分享你的亲子阅读心得,希望有更多孩子和爸妈收获到阅读的果实哈。




        丹妈碎碎念         


叮当9月份后就是小学生了,不知道到时是什么情形,这篇文章,算是揭开了某种可能性。


其实初看这个案例,感觉会比较极端,但仔细想想,也有迹可循,大量阅读+榜样作用,等于孩子的内在、外在都受到了良好的驱动,从而节省了家长苦口婆心的干预工作。


每天两三个小时的阅读积累,对孩子来说,所吸收到的营养,也是日积月累。就像我之前看到的一段话,孩子从小吃很多食物,很多可能一去不复返且被忘掉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一部分已经长成了孩子的骨头和肉。阅读对孩子的思想改变也是如此。


所以我还是很认同这一点:对阅读,少一点功利,多一点耐心,总有花开之时


另外,孩子虽然在学业上不用家长操心成绩,但其实也有副作用,比如近视500度,很耗费心神;低年级上课不专心,与环境不太融入等,这个不能说不头疼。


这个真实反馈就是给到大家一个真实的参考,没有完美的孩子,只有独一无二的个体,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得到一些启示,或者仅仅是提醒我们思考,可能就是这篇文章的用处了。




丹妈往期分享
教育思考
 对应试教育的担忧,我选择这样来弥补
 孩子越大,这类书越要多读,可惜经常被忽视
 几百年没分享育儿书,今天特想推荐这一本
 如何做幼小衔接?我找到最权威全面的解答
 陪读怎么和娃互动更好?这是我5年来最常用的8个技巧
 在家到底要不要精读?怎么精读?答案很颠覆
 0-10岁阅读规划,省心不走弯路

读者来稿

 为什么要给孩子读书 | 读者来稿

 7年陪读生涯,从“超级费妈”到“快乐自主”,我的1万2千字经验和避坑指南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幸好只是虚惊一场中国城市人口密度榜:21城每平方公里超千人,深圳超7千人,前10中广东省占了6个20年前就以“不补课”成就杭二传奇,叶翠微:教育不是功利场我把女儿从补课班里偷出来了 | 人间经验分享 | 如何拿到转正OFFER?专业跟职业不对口怎么办?父亲吸毒的7年,深圳的春风没有吹进我家 | 人间血管硬化的来龙去脉与健康管理促进产融合作,深圳有独特优势宝宝最常见的10个“奇怪现象”,赶紧进来补课!禁枪的不控枪,控枪的不禁枪经济大省“挑大梁”,深圳背后的秘密藏不住了悄悄嘀咕一句:这个暑假,群里各种补课的消息又多起来了缓解摩擦性失业,深圳的办法对其他大城市有示范作用小编在英国遭遇电信骗局!赶紧补课学习各种防骗招数今天,深圳华强北又跑出一个芯片IPO三种史观"打架",香港青年怎么"补课"出去补课不如精读《哈利波特》,1年时间让小学生超越高中生小李飞刀的悲剧英国小升初必看,2022英国私校“中考分数”排名出炉!女儿上学后,我看到的县城幼升小和小升初重磅!李克强总理在深圳考察,信息量很大!深圳会议后山东出新政,广州深圳呢?剧本杀的未来是给孩子补课?喝一碗那接地气的羊杂汤!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发文,广州10年部署,深圳建产业园,佛山喝“头啖汤”,这个新产业云奔潮涌!暖心!千人为加拿大这名5岁绝症病童开Party推广|| 降温了,这件外套来得太及时,好暖好轻好舒服!我来告诉你,为什么从事心理行业不用担心失业丨萌芽12期即将开课,优惠价进行中2023小升初必备两大法宝:剑桥KPF+小托福资料包免费领就算当上基金经理,你仍然是个需要听“小升初专家路演”的打工人有人又偷偷“补课”突发!澳洲最新规定:确诊不隔离,阳性不上报,周五开始!二价加强疫苗今天开打,这波好消息来得太及时...涂防晒竟也有安全问题?姑娘,快进来补课!突发!哥大宣布退出US News排名:“不好意思,本藤校不陪你们玩了”?哥大承认排名数据“造假”,连线U.S. News官方,深度解读2023美国大学最新排名与录取趋势一个52岁的杭州老师,决定「环浙」举报暑假补课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