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做题家,无法在北京小升初竞争中存活 | 人间
很多年后,我在三浦紫苑的小说中看到这样一句话:以为只靠努力就无所不能,这也是一种傲慢。
配图 | 《小别离》剧照
前 言
什么是好的教育?这是个很难给出标准答案的问题。但肯定不是“狂热”地激励孩子,《妈!这是我的人生——令人又哭又笑的母女成长实录》以母女二人的亲身经历为蓝本,以双视角的创作方式,探讨教育的本质。
永爱——一位曾积极致力于激励女儿的妈妈,王食欲——一位被激励了十几年的女儿,组合搭档经历了“坎坷又有趣”的教育之旅。学才艺,搞学习,“偷偷摸摸”发展爱好,考上北京四中道元班,备战北京电影学院艺考、高考,创业,留学等等,让王食欲踏上了比同龄人更丰富、深刻的自我认知之旅。
女儿篇:
升学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
而是全家的任务
新的升学方式发布,家长们全慌了
新的升学方式发布,家长们全慌了升入 4 年级,班里的气氛有些不对劲了。曾经无忧无虑地在操场上奔跑的孩子们,仿佛一瞬间长大了,纷纷坐在课桌前盯着书本,和家长一样愁容满面。
我看着焦虑的同学们、忙碌的老师们和那些在校门口窃窃私语的家长们,感到茫然。但我的同学们似乎已经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一位女同学用稚嫩的嗓音和过分成人化的口吻告诉我:“你爸你妈没告诉你吗?以后小升初不考试了,电脑随机给咱安排学校!”“啥叫‘随机’啊?”我问她。
她也不知道。小学 4 年级,我们的数学课还没讲到“随机数”呢。“就是……就是……我爷爷说,就是跟买彩票一样!你抽中了,就能去好学校!谁中奖都有可能,不按成绩排名,这才叫公平呢!”这位女同学告诉我,“除非你特别特别优秀,可以提前被好学校录取,不然你就等着去隔壁中学吧!”
听到“隔壁中学”这 4 个字,我立刻想到了被警察带走的亮亮哥,顿时汗毛倒立。我心中惴惴不安。小学 4 年级,我家刚刚搬到东四环,附近并没有我心仪的学校,恐怕电脑是没法让我中大奖了。那天,我回到家,问我爸妈:“咱们能搬到陈经纶中学附近去吗?”
我爸妈刚刚从搬家的烦琐和劳累中解脱出来,听到我居然想再搬一次家,顿时火大。我赶紧把女同学说的“随机中奖”的事情讲给他们听。当晚,他俩眉头紧锁,围坐在电脑前,浏览了很久的教育论坛。第二天,我妈妈决定亲自接我放学。她还特意提前 20 分钟到校门口,向门口等孩子的其他家长打探了消息。
很快,4 年级第一个学期的期中考试结束,新班主任召开了一场气氛严肃的家长会。在会上,班主任苦口婆心地强调:“小学 4 年级是分水岭。4 年级以前的知识都很简单,你家孩子随便学学也能考双百分,但 4 年级之后可就不一样了,稍微松懈就会掉队。如果你家房子和户口不在重点中学的学区里,那就要注意了,要提前报考为升学做准备的冲刺班!”
所谓“冲刺班”,是指重点中学为了提前选拔优秀生源而开办的学科培训班。这个培训班里成绩优秀的小学生可以获得提前录取的资格。而且,这个培训班的老师大多是这所重点中学的授课老师。这能让学生提前熟悉校园环境和未来老师的教学方法,也算学生和学校双赢了。
我最不愿意回忆的就是小学 4 年级到 6 年级的那段时光。那 3 年里,我所有的课余时间都被冲刺班填满了。
冲刺班一般只设 3 个科目:语文、数学和英语。我当时的目标学校有 3 所:陈经纶中学、北京市第二中学分校和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有 3 所目标学校,意味着我每一所学校的冲刺班都要去上,并且为了045提高通过率,每所学校的冲刺班的每一个科目我都报了名。这就意味着我每周要在 3 所学校来回奔波,上 9 门课。而且 9 门课的内容其实大多有些重复。
周末是最忙碌的。周五的晚上我必须把学校布置的作业全部写完。周六一早 7 点,妈妈就要开车带我出门上课,除了一日三餐的休息时间,我一口气要上到周日的傍晚。周日晚上回到家,我还要完成这两天来,3 所学校、9 门课的全部作业,如果做不完,第二周的周一和周二也要搭进去。
在这样的循环往复里,我逐渐感觉自己变得像盘子里任人切割的黄油,需要切成方形,就被切成方形;需要抹平,就毫不犹豫地被抹平。我并没有提出太多质疑,因为身边的同龄人过得都和我一样。
就算有人反抗,提出不去上冲刺班,他也会被焦虑的家长推进教室里。升学的容错率很低,而所谓“正确”的选择又实在太少。就连这群 10 岁左右的小孩子,也被家长们裹挟着向升学这个通过人数有限的独木桥进发。在这些家长看来,只要能过河、上岸,进入理想的中学,剩下的事情就都不重要了。
但剩下的事情,真的不重要吗?就算过了独木桥,上了岸,然后呢?未来呢?
在我更小一些的时候,我身边的成年人最喜欢问我未来想做什么。我会告诉他们我想当航天员、想当作家、想当花样滑冰运动员……可升入 4 年级,他们不再问我这个遥远的问题,而是把目光聚焦在当下。他们会问我:“你想上哪所中学?”
我会告诉他们:陈经纶中学、北京市第二中学分校和北京市第八十中学。
他们满意地点点头,仿佛我只要说出口了,就能做到似的。只有我的父母才会真正为我的升学焦虑。他们摸着我的头,叮嘱道:“你要是想去这 3 所学校,就得努力了。”
可是,上哪所中学,光凭我自己就能决定吗?
列 Excel 表,准备简历……
没错,我在小升初
暑假结束后,我就上 6 年级了。在小学的最后一年,我就像受了什么刺激似的疯狂学习。地摊盗版读物培养了我的阅读兴趣,让我在冲刺班里面对卷子时坐得住,在课桌前面对教科书时学得进去了。不懈的努力让我终于考进了冲刺班的前 3 名。这本来意味着我板上钉钉地可以进入好学校了。可是,直到 6 月毕业季,我仍旧没有收到任何一所中学的录取通知。
很快,家长们发现,小升初的规则变了。学校不再被鼓励开设课外培训班,冲刺班也不再是提招入学的途径。想要被提前录取,特别是被好学校的实验班提前录取,必须通过层层复杂的面试和投简历环节。
如果只说学习成绩,我还算拿得出手;特长也学了几样,古筝考级、创新发明大赛、国画和华罗庚数学竞赛也都有所涉猎。可这些都只能算“加分项”,不能算“决定项”。决定项涵盖:大队长、中队长、校三好、区三好和市三好、比赛的前 3 名、考级的高级别、国画展的参展经历。这些我都没有。
一个在记者面前胡说八道的孩子,一个因多动症去挑了 3 年小棍儿的姑娘,一个招老师讨厌的学生,怎么会拥有这些荣誉呢?渐渐地,我发现身边很多同学早早地就被招入了新学校。这些被提前录取的学生们喜气洋洋地耳语,讨论着未来宽敞明亮的校园,期待着升入初中后彼此还能做同学。我回到家把学校里的情况告诉了我妈妈。
“早干吗去了?都什么时候了,你女儿还没学校上!”别的家长鄙视地对我妈妈说,“小升初哪能光看成绩啊?一味让孩子去努力,咱家长也得做调研啊!”
在北京,优秀的学生实在是太多了。只是成绩好的孩子,会被淹没在人堆里。激烈的升学竞争,让考核学生的标准已经不再只是成绩,而是能够在升学过程中作为考核标准的一切变量。但这些变量绝非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可以控制的。父母需要去研究日新月异的考核标准,并针对这些标准为孩子提前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孩子不仅要有漂亮的成绩单,更要有光鲜的简历。
如此看来,在北京,升学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而是全家的任务。妈妈知道她也得像我上冲刺班一样努力了。她做了一个 Excel表,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各类学校及其招考信息。她每天都在给朝阳区那几所不错的初中打电话。她问招生办的老师有没有可能让我参加面试或者笔试,我的简历到底有没有通过初筛。
但所有人都遗憾地告诉妈妈:“你女儿不是三好生,没做过班干部,考级级别不高,比赛名次一般。除了成绩好一点,其他的恐怕不符合我们的招生标准……”
我妈妈万万没想到我的小升初居然是这样的结局。难道我们一开始努力的方向就错了吗?还是说,我努力得还不够吗?
最后,我报考的每一所朝阳区的重点初中,都没有让我去面试。妈妈划掉我们的 Excel 表中最后一所朝阳区的学校后,对我说:“如果这些学校没录取你,就是因为它们配不上你。你在妈妈心中,永远是最努力、最优秀的孩子。”
我并不能被她的话打动。因为,我们班里成绩倒数几名的同学,在电脑划片的安排下,进入了我想去却不能去的学校。
6 月的最后一天,我的转机来了。
妈妈带我去了一所民办中学参加跨区提招考试。这是一家位于天安门广场附近的外国语学校,倾向于招英文好或是会第二外语的小孩。这所学校在崇文区(现为东城区),从我家坐公交车过去至少需要一个半小时。没有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每天花 3 个小时通勤的,但这所学校是允许我跨区考的最近的也是师资最好的学校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所外国语学校居然让我参加笔试。我轻轻松松地花了不到一半的考试时间就做完了卷子。我享受着其他还没做完的同学羡慕的目光,提前交了卷。然后,这所学校当场就判完了我的卷子,招生老师热情地拉着我的手,问:“你愿意来我们学校念书吗?”
我当然愿意。这是第一所给了我参与学业成绩竞争机会的学校。在我心中,它就是全世界最好的初中。
那天傍晚,妈妈拉着我的手走出了外国语学校的校门。我们去了我未来 3 年即将坐车回家的公交车站。妈妈指着站牌上密密麻麻的站名,教我要坐几路车,要在哪里换乘,几点是末班车……不远处的崇文门老城楼在落日的余晖里看起来沉默而寂静。它似乎早就看惯了几百年间在它足下来来往往的倥偬了。
我们沿着绿意盎然的东交民巷散步,一直走到长安街的华灯都亮了起来。
很多年后,我在三浦紫苑的小说中看到这样一句话:以为只靠努力就无所不能,这也是一种傲慢。
妈妈篇
我就是你们口中的
“小镇做题家”!
小升初时,女儿被区里的重点中学拒之门外
2004 年暑假过后,女儿该上 4 年级了。距离上初中还有 3 年,但小升初的各类信息开始在家长中传递,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筹划孩子的初中目标学校了。作为家长,我也被裹挟得有点着急。但怎么给孩子选择一个理想的初中呢?那时的“小镇做题家”,真的就是个毫无经验的无头苍蝇,不知道该往哪儿撞。
2007 年之前,北京市的小升初政策是可以敞开了择校,跨区择校也很普遍,一个好学生甚至可以选择几个名校作为意向学校。
我周边的家长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公立名校。因此,摆在这些小升初家长面前的,就是怎么利用好 3 年时间将孩子送进公立名校。择校的各种渠道信息在家长中广泛传递。
有的说,某某某名校每年招数学成绩突出的;有的说,某某某校要全国公共英语 4 级以上的;还有的说,在科技兴趣班拿过区里和市里的竞赛奖的,排名靠前的,几个公立名校都要;还有的告诉我,某某某校要田径成绩好的;还有的家长说,说一千道一万,孩子必须是市级三好生才有希望;更有家长说,不参加这些公办名校的补习班,有什么都不行……
我女儿所在的小学是个区重点。正因为是区重点,学校各个方面都抓得比较好。在女儿 2 年级时,学校就在放学后给孩子们安排了数学培训班。这个培训班设在放学后,既可以解决家长接孩子的困难,也可以为孩子的小升初提早做准备。
“小镇做题家”不知道家长们说的哪个信息更准确,只是觉得,学什么都有用,就给孩子全部报上吧!
于是,可怜的女儿除了数学以外,还要上校外的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辅导班、朝阳区少年宫的科技班……最重要的是,从 4 年级开始,我还给她报了全区排名最靠前的几所公立名校的补习班。
从 4 年级开始,女儿再也没有了周末,周末有两个半天都待在补习班里苦读。补习班其实跟这些中学没有直接关系,只是使用这些中学的教室,聘用了学校的老师。事实上,上补习班也未必能让孩子进这些重点中学,但很多家长还是趋之若鹜。
在陪孩子上补习班的周末,有些路远的家长也不再回家,就陪在学校外面,在风雨里等待;有些“心大”的家长则顺便逛逛商场,用这点时间干些自己的事情。这时候的“小镇做题家”得找个安静的地方去看职称考试用书。工作岗位风雨飘摇,多增加自己的专业技能,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小镇做题家”在偌大的北京无依无靠,一旦失业,女儿可怎么办?那种惶恐和不安全感无形之中化为了我“鸡娃”的动力。我必须加紧“鸡娃”,才会有安全感。
遗憾的是,“小镇做题家”只知道埋头苦干,拼命“鸡娃”,却不知道抬头看路。小升初,哪是我埋头苦干就能如愿以偿的呢?到了我女儿小升初的 2007 年,电子学籍限制了多重择校,电脑派位成为当年小升初的升学方式之一。根据户籍或家庭实际居住地的房产证明等材料来办理跨区择校,也使得跨区择校变得很难。
我曾经在 2007 年春节过后,拿着女儿的简历去过北京四中。当时让我对北京四中望而生畏的除了竞争激烈之外,还有户籍问题。我们的户籍在朝阳区,在北京四中周边也没有房产,跨区择校难度实在太大。
2007 年 3 月,北京市小升初政策出台。按照政策,我的女儿小升初只有 3 种选择。
一是跨区择校不再可能,只能选择朝阳区内排名靠前的几家公立名校,而且必须是这些公立名校的实验班,还有以艺术、体育、科技创新为由头的特长班。这类学校教学质量好,属于国家义务教育范畴,不用多花一分钱。但每个小升初的学生只能选两个学校参加实验班或特长班的提招。
二是可以从北京市内各个区里选择民办公助名校或私立学校。这类学校教学质量也很好,但需要每年花费五千元到几万元不等的学费,属于半义务教育。
三是如果择校没成功,也没考上民办学校,那就得等电脑派位。相比较而言,能够进入公立名校当然是最好的,既能享受到免费的义务教育,又能享受到公立名校优质的师资。因此,这类公立名校成了所有家长为孩子争夺的第一目标学校,竞争非常激烈。
6 年级后半学期,补习班里已经有几个孩子陆续被公立名校录取了,而女儿却没有收到任何通知。这 3 年里,女儿的成绩在补习班里都名列前茅。我万分焦虑,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我也多次找补习班里的老师询问,他们总是跟我说,别急,孩子这么优秀,最后还是有希望招录进去的。
小学毕业考试结束,我特地找了女儿的班主任,咨询她的学习情况。班主任非常体贴地跟我说:“学校不让公布学生们的成绩和排名,咱家孩子成绩非常好,班里排名第三。升学的事,您也要抓紧。我听说班里已经有一些孩子被重点校看中了。”
“您知道咱们班有多少孩子已经被好学校看中了?”
班主任回答:“我也是听孩子们自己说,没有发通知,不能乱说。”
“那咱们学校有推荐资格吗?”
班主任为难地看了我一眼:“一般市级三好生,学校会推荐的。您女儿不是三好生,推荐是没有先例的。”
不久,区里排名靠前的几所公立名校开始面试择校生。
这些学校不约而同地把面试时间选在了 2007 年放暑假之前。面试当天,我陪着女儿去了考场。场面十分壮观,密密麻麻的学生聚集在大操场上,被老师们分成许多小组,一组一组地进去面试。
女儿从考场出来的时候,兴奋地跟我说:“老师的问题,我都答上来了!我还把她们逗乐了!”
我问:“你说什么把老师逗乐了?”
她说:“老师问我:‘你感觉自己学习好不好?’”
我问:“你怎么回答?”
她兴奋地说:“我当然说我学习好了!他们看看我的简历,问我为什么觉得自己学习好,却没有当上三好生。”
我紧张地问:“你怎么回答?”
她眨眨黑亮的眼睛,笑眯眯地跟我说:“我说,我们老师不喜欢我!然后他们就都乐了!我感觉他们能录取我!”
什么叫童言无忌?什么叫“死”了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我心里悲哀地想:指定完了!
听完孩子说的,我就赶紧联系闺蜜,想再请教一下女儿入学的事。
当我们在校门口等到那个领导时,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那个领导依然笑眯眯地见了我们,我简单地把孩子面试的情况跟他汇报了一下。
他慢慢悠悠地跟我们说:“名单已经确定了,咱们孩子没有被录取。主要原因是她没有当过三好生,其他指标也都不过硬、不够突出!”
看着我失望的样子,他说:“小升初政策,免试就近入学。学校实验班和特长班的招生就只能按硬性指标往下筛人!同样是三好生,学校会选择北京市三好生;同样是公共英语考级,级别越高,被录取的可能性越大;在数学方面也是同样的道理。”
我沮丧到了极点。6 年来,女儿学这学那,风里来雨里去,学习成绩挺好,竟然上不了一个区重点学校!想到这些,我就忍不住掉了眼泪。
那个领导安慰我说:“按照以往的招生情况,您家孩子这么好的学习成绩,我们学校大概率是能招她的。但今年小升初政策使跨区择校难度增大,很多优秀的学生无法选择朝阳区外的好学校,只能留在区里竞争。优秀的学生多了,招的人又少,学校就只能好中挑好。您也别急,看看孩子报名的其他学校的情况。”
我摇摇头,说:“其他学校估计也没有希望了。”
领导说:“区里这几个学校都是在抢优秀的学生,选拔学生的标准都差不多。学校更愿意要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天赋的孩子,而不是反复练习知识点取得好成绩的孩子。作为家长,咱们的主要问题是,培养孩子面面俱到,没有一项特别突出。”
这句话一下子点醒了我!3 年来,我就是盲人摸象啊!孩子小,不知道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能被重点中学录取。作为家长,我怎么能只知道蒙着眼拉磨,不知道多了解一些招生信息呢?哪怕我多接触一些教育界朋友,也能耳濡目染地知道一些小升初招生的准确信息啊!
更让人心疼的是我的女儿,3 年里的各种补习班浪费了她多少美好的时光?这些时光却在小升初的现实面前被毫不留情地一笔勾销了!我自责地说:“的确,小升初不是孩子交了白卷,是我交了白卷!都是自己教育方向有问题,没有做好小升初信息搜集工作才会如此啊!”
我泪眼婆娑地感谢了人家,跟着闺蜜离开了学校。
回到家,我就特别注意接听电话,希望另外一所区里排名靠前的学校能给我们通知。女儿的同学陆续接到了这些学校招录的通知,我家的电话就像坏了一样,没有学校来电。我再也坐不住了!
眼看着自己的同学陆续接到了名校的录取通知,甚至一些学习成绩不如她的同学也进了这些名校,满怀自信的女儿突然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当得知自己是因为不是三好生,且其他方面也不够突出才进不了这些名校时,她失望极了。
她的神情里充满了沮丧、委屈和迷茫。刚上学那会儿,她觉得自己能够学到知识就是很开心的事情;后来,她发现取得好分数,能让妈妈开心,自己也快乐;现在小升初的失败让她发现,有好分数也未必足够,还要针对升学来设计自己的学习成长方案,设定自己努力的方向,才能不事倍功半。
她以为只要好好听妈妈的话,不辞辛苦地去上补习班,努力取得好成绩,自己和妈妈的目标就能达到。然而,小升初的失败告诉她,不完全是这样的。她的眼神里满是对我们没能做好升学调研和指导的责怪。虽然没有把话说出口,但我能看得出来她内心的埋怨:“你们要求我的,我都做到了。你们怎么就不能向那些家长学习,把自己学习成绩普通、当不上三好生的孩子送进好学校呢?”同时,她也对自己 6 年里不好好表现、不努力争取当三好生充满了自责。
那时候,优秀的民办公助学校大多在西城区和海淀区。如果去这些学校,女儿就得住校。我征求女儿的意见,但她说打死也不想住校。
于是我们决定舍远求近,先去崇文区一所民办公助学校参加校招考试。民办公助学校的招生标准跟公立名校相比,更在乎学习成绩。对于它们来说,招到成绩好的孩子,提高进入北京市、区重点高中的升学率是学校发展的命脉,更能使其成为招来“凤凰学生”的梧桐树。因此,这所崇文区的民办中学更重视笔试。
为了招到学习成绩好的孩子,招生老师当场判卷,当场公布招录结果。那天,我女儿提前半个小时就把卷子写完了。她穿过一整间教室的考生,将卷子放到了老师的讲台上。招生老师让她站在旁边等,自己很快阅了卷。看着我女儿答出的满分数学、语文和英语卷子,招生老师两眼放光,抬头狐疑地看着我女儿,问:“你这么好的成绩,怎么没去市区重点公立学校?”
女儿并不避讳,直言道:“他们没要我,因为我没当过三好生!”招考老师欣喜地拉着她的手问:“你确定来我们学校吗?可别等其他公立重点学校要你了,你就不来了!”
女儿坚决地回答:“他们要我,我也不去了,就来您这儿上学了!”
我不知道女儿当时是出于赌气,还是出于对无法进入其他重点学校的不满,她竟然不留余地跟老师许下了诺言。
招考老师高高兴兴地跑到教室外,把我叫了进去,劝我道:“我们学校每年初中升高中时,70% 的孩子会考上区级以上重点高中。您的孩子来我们学校,只要肯努力学习,一定能考上重点高中!我希望你们今天能确定下来,我们可以马上给您女儿发入学通知书!”
我看看女儿,女儿抢在我前面说:“我就想来这所学校上学。”
旋即,她扭头对招生老师说:“您赶快去给我打印录取通知书吧!”我惊讶地看着站在我前面的女儿,心里非常惶惑。我还没来得及把这所学校跟其他民办公助学校做比较,还不知道她这个决定是好是坏。可女儿态度如此坚决,而我也没能力为她找到更好的机会了。我只好对招生老师说:“那就请您给我们发入学通知书吧!”
离开招生办公室,我们娘儿俩手拉手往家走。我问女儿:“你这个决定是不是太仓促了?咱们以后万一后悔了怎么办?”
我年仅 11 岁的女儿抬起头看看我,一副士为知己者死的样子,坚定地说:“只有这个学校欣赏我、稀罕我!所以,我哪儿都不去了,就去那儿!”
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暗暗期盼小升初的挫败千万不要让女儿的心理扭曲。可我这个无能的家长,也只能找补一句:“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个人的努力才是主因。如果自己不努力,再好的学校教育都没有用。初中 3 年咱们可得抓紧,不能像小升初这样被动!”
女儿点点头,答应我:“我一定会努力成为学校最优秀的学生!”
那天我们聊得特别开心。女儿的懂事卸下了我的心头重负。我破例带她去吃了长安街上刚刚开业的必胜客。
(本文选自王食欲 永爱《 妈!这是我的人生——令人又哭又笑的母女成长实录》)
| 王食欲 永爱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2023年2月
王 食 欲
Z世代作者,
已有多部作品售出影视版权。
用笔书写人间。
永 爱
国家一级造价工程师、
一级建造师。
本文头图选自电视剧《小别离》(2016),图片与文章内容无关,特此声明。
本文选自人民邮电出版社《妈!这是我的人生——令人又哭又笑的母女成长实录》,略有删减,网易文创人间工作室已获得授权。
投稿给“人间-非虚构”写作平台,可致信:[email protected],稿件一经刊用,将根据文章质量,提供单篇不少于2000元的稿酬。
投稿文章需保证内容及全部内容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人物关系、事件经过、细节发展等所有元素)的真实性,保证作品不存在任何虚构内容。
其它合作、建议、故事线索,欢迎于微信后台(或邮件)联系我们。
文章由 网易文创丨人间工作室 出品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往期内容:
深蓝的故事 | 我的浏阳兄弟 | 人间01:20岁的乡愁
布衣之怒 | 银行风云 | 味蕾深处是故乡 | 人间有味漫画
木星之伴 | 八零年代老警旧事 | 在海洛因祭坛上 | 记忆偏差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