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热能给影视行业带来什么样的一种IP供给?
主编温静导读:10月9日,一场名为“IP展现传统文化之美”的圆桌讨论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召开。将传统文化IP成功影视化,从来不是一件易事。让观众持续产生关注与热情的,不只是非遗技艺的精湛,故事的想象力,还有赋予其内核的情感和价值观。鼓励文化自信、传统文化热的产业环境下,当网文,当IP产业与传统文化,与非遗传承相遇,引发了诸多值得关注的话题讨论。
来源:CMNC—主编温静
文/JY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非遗传承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文化战略方向之一。我们常谈传承,然而非遗只有真正进入现代生活,才能真正焕发生命活力,不断延展生长。
10月9日,一场名为“IP展现传统文化之美”的圆桌讨论在北京知名的恭王府博物馆召开。该讨论是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与阅文集团共同打造了“阅见非遗”第一届征文大赛及音乐创作大赛颁奖仪式的一部分。
“IP展现传统文化之美”圆桌讨论
在圆桌讨论中,恭王府博物馆副馆长王静、北京大学副教授丛治辰、阅文集团内容运营部总经理杨沾、白金作家希行、聚禾影画董事长刘畅围绕时下热门的IP产业与传统文化,进行了相关讨论。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当代的文化现象,在IP打造方面,具有源头性的作用。而当网文,当IP产业与传统文化,与非遗传承相遇,在当下鼓励文化自信、传统文化热的产业环境下,引发了诸多值得关注的话题讨论。
非遗保护作为一种文化战略
网文IP正在成为传承非遗的重要桥梁
对当下的文化内容产业来说,非遗是一个非常具有潜力的发展方向,背后是一系列宏观国家文化战略。
2021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得到有效保护,到2035年传承活力明显增强,传承体系更加健全等主要目标。早前在二十大报告中,同样指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在国家文化战略的指引下,一年前,恭王府博物馆与阅文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启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年推广计划”。一年间,大量网络文学创作者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创作采风,创作者与非遗传承人结对等方式,推出了大量优秀的非遗相关的网络文学作品。
根据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侯晓楠的介绍,第一届征文大赛已经超过5万位作家加入到非遗创作中,一个显著的特征是,Z世代年轻人正成为创作新主力,有50%的获奖作品都来自于90后、95后甚至00后的作家。在这些参赛作品中,呈现了上千种非遗技艺,打动了上百万读者。
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侯晓楠
对于非遗与网文的结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由网络文学等新的载体进一步融入现代生活,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王晨阳,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馆长、党委书记冯乃恩也在当天的致辞中给予很高的评价。
从“注入”到“反哺”
从《洛九针》等看文学IP与传统文化双向奔赴
恭王府与阅文的合作产出了大量的优质内容,更重要的是发掘这些内容的IP潜力。
近些年,一些传统文化IP在影视改编价值榜单中占比很高,它们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力,成为了荧屏上的闪光点,诸如聚焦江南织造的《赘婿》,用现代人的经商理念为故事打造出进阶爽感,蕴含了不少对当代年轻人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的解读;《风起洛阳》则提炼了古城洛阳的独特文化渊源与美食风貌,为一些传统文化符号提供了广阔的讲述空间,除此之外,还有《卿卿日常》里的24节气、《天盛长歌》里的蜀锦,都曾是影视改编中深受观众喜爱的亮眼元素。
即便如此,将传统文化IP成功影视化,从来不是一件易事。仔细想来,在文化之外,让观众对此持续产生关注与热情的,并不只是非遗技艺的精湛,故事的想象力,还有赋予其内核的情感和价值观。
在圆桌讨论上,阅文集团白金作家希行的作品《洛九针》《名门医女》作为话题案例,其IP的文化价值与产业价值受到专家一致认可。
以《洛九针》为例,它的故事,要从一把剑说起,悬念设置后,读者看到了男主“凶神恶煞”的背后,也知晓女主的苏醒必然与他脱不了干系。人物线成功构架后,这部作品因连载需要建立的章回悬念设置、有勇有谋,能文能武的女主人设、以及她一心想“搞事业”成为掌门人等叙事爽感等,都为这一网文IP影视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希行自己则表示,故事背景中的墨家本来就是工匠,他们刺绣、做日常的农具,大到守城池的器械、兵器,小到日常的娱乐比如说舞龙灯、灯笼等,都有丰富的中式元素。
阅文集团内容运营部总经理杨沾和阅文集团白金作家希行
在希行看来,网络文学是在中华文学的大语境下的,它可以吸引读者的过程是将现实、过去和未来融合在一起,是传承也是一种推动。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作家希行的故事书写,从儿女情长、大女主思维已经扩展至与中式情感更紧密的情理兼容阶段,希行笔下的人物与作品风格,经历了明显的变化。
聚禾影画董事长刘畅对此亦有很高的评价,她认为希行的作品“总是能非常好地将市场需求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点点滴滴结合在一起。”
聚禾影画董事长刘畅
刘畅还在现场透露,目前已将希行的作品《名门医女》改编为剧集《莫染》并完成拍摄,预计将于今年上线播出。这部作品细致深入地在一个古言小说的框架下大量的讲述了中国的传统医疗及中医药。
北京大学副教授丛治辰则认为,从《洛九针》《名门医女》等IP中可以感受到,“非遗是生活本身,这个生活本身可以通过网文的创作成为IP,又通过IP的影视改编,以生活的样态呈现在受众的面前”。
从专家和行业代表的观点可以看出,经过广大内容创作者的共同努力,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化之间,从文化为文学“注入”创作养分与思想核心,到文学为文化实现 “反哺”焕新与传承,正在实现一种双向奔赴的美好。
赋能市场价值与社会价值
影视行业需更多的传统文化IP供给
正如阅文集团内容运营部总经理杨沾在论坛上所言,“像网络文学这样把非遗讲得有趣又翔实又持续创新的文艺类型,一定会诞生出真正能够破圈影响更多人的优秀作品。”
破圈,意味着需要把更多的《洛九针》《名门医女》变成制作精良的古装影视剧;另一方面,影视行业在拍摄传统文化题材作品时,也需要更多的新IP供给。
最好最丰富的IP来源,莫过于网络文学。
根据《新华·文化产业IP指数报告(2022)》的数据,当前头部IP价值效应依旧显著,网络文学IP改编源头的地位稳固,在“文化产业IP价值综合榜TOP50”中,原生类型为文学的IP有26个,占比52%,其中超8成为网络文学。
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当下网络文学IP呈现出两大鲜明特点:第一,传统文化中的非遗技艺成为越来越热门的元素,文化根脉正在发挥其强大的影响力;第二,女性向IP在题材上得到扩延,更多触及女性成长等更深层次的社会话题。
从“阅见非遗”第一届征文大赛的收获作品来看,6万多部作品涉及127个非遗项目。其中,《一梭千载》《相医为命》等铜奖作品涉及杭罗织造、中医、苏绣、核雕等多项传统技艺。《炽热月光》《一纸千金》《大明英华》三部银奖作品分别聚焦女性视角以及松江顾绣、福建漳绒、灯彩扎制等传统技艺。
这当中的一系列具有影视改编潜力的优质作品。例如,《一纸千金》通过现代商科女整顿古代职场的故事,关注传统文化中的造纸行业;《炽热月光》作者在写南派舞狮文化时,就深入走访“广东醒狮”传承人和艺术家,光是采访就有几百个小时;《大明英华》讲述了主角以顾绣、土布扎染技术为基础,开发创新内外贸产品大放异彩的故事。
特别是作为金奖作品《我本无意成仙》的作家金色茉莉花,他秉持充满仙气与轻松感的写作风格,由男主下山游历的探索视角,徐徐展开一个丰富、跌宕、有趣的大世界。这部作品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志怪传说的叙事风格相融,让大家不但能从网络文学作品中看到神秘古老的东方叙事,还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恭王府博物馆副馆长王静也在论坛中专门提到了《我本无意成仙》,认为这部作品中呈现了诸多非遗元素。
令人惊喜的是,根据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侯晓楠透露,今年征文大赛的10部获奖作品,已经有4成进入出版、有声等IP开发。
恭王府博物馆馆长冯乃恩
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侯晓楠
为《我本无意成仙》的作者颁奖
从现实的影视行业来看,纵观每一年各大长视频平台的剧集布局,无论是头部大制作,还是中腰部小而美系列,古装剧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一方面,爱情题材历久弥新,紧扣现实生活,颇受年轻女性观众的追捧,因此古装剧中,古言作品一直有着庞大而稳定的受众群体。
另一方面,正如《长安三万里》作为动画电影大获成功带来的启示,优秀的古装作品,绝不仅仅是美貌与情爱,而是镶嵌了传统文化内蕴,且有更多对个人与社会的全面思考在其中,这样的题材,正在大量涌现在网络文学当中。
影视行业需更多的传统文化IP供给,而网络文学的力量还在不断释放。总体来说,文学IP与传统文化的融合的影视化之路,充满着年轻力兼具东方美学色彩,又因不同时代之下相似的人文情绪、情感共鸣,与当下现实生活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受到观众喜爱。
正如希行所说,“希望这些IP影视剧能够华丽而真实”。也正如刘畅所言,未来的影视作品改编应该“用市场化的叙事方式,让年轻观众们能看进去”。
期待着,《我本无意成仙》《一纸千金》等获奖小说能够尽早被改编成质量过硬、审美在线的影视作品,丰富观众的文化生活,在年轻人心中种下非遗的种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汇聚起一片未来的森林。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