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千万别在满足孩子的时候,搞“隐性攻击”
点击上方蓝字👆“萨提亚实用心理学”关注我,加★星标★
01
“总是满足孩子,会不会宠过了头?”
这是在一个群里,有个妈妈向其他妈妈提出的问题。
因为有家长回答根本就没有宠过头这一说,然后这位妈妈又问到:那为什么有些孩子平常家人给予太多了,就因为有一次不给钱就会杀了家人呢?
为人父母,像这位妈妈一样有这样的担忧,很是能理解。
父母总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事事都满足孩子,孩子就会不知感恩,就会变成白眼狼。
但其实,父母能够开心的满足孩子,并不会养大孩子的胃口。
心理学家曾奇峰说:孩子的不孝,是继发性的,反应性的。
孩子的问题,并不是因为满足。
而是因为一个孩子没有得到父母高品质的爱,那他就没有爱的能力。
你会发现,所有的问题都是有迹可循的。
那些暴虐的孩子,只是看起来“被宠着、被无条件满足”,但背后却是另一番景象。
02
营造“两难境地”,是父母对孩子的隐性攻击
看过这样的话:不怕父母为你做安排,就怕父母逼着你做选择,好似给你自由,不过是变相监督。
在热播剧《小舍得》中就有这样一幕场景。
周末一大家人聚会,孩子们聚在一起欢欢喜喜吃西瓜,等待着开饭。
突然,田雨岚让吃得正开心的儿子颜子悠放下西瓜。
儿子面露难色,不舍得放下。
一旁的大姨也在为子悠解围,田雨岚却说西瓜的糖分过高会导致肥胖,还能影响智力发育,
田雨岚见儿子无动于衷,又提问儿子水果英文单词,想要显摆孩子的词汇量。
儿子只是一个水果单词说不上来,她就立马拉下脸:这不是早上刚背过的吗?
逼得子悠,只能小声嘟囔水果我都已经不吃了。
可田雨岚还不依不饶地自己把单词拼出来,末了又反问儿子:“记住了吗?”
田雨岚满口都是为了孩子着想,脸上洋溢着一种自我感动和道德优越感,却生怕别人不知道她的用心良苦,恨不得在脸上写上“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几个大字。
看着这一幕,让人特别地窒息。
为了孩子,这些年她不敢松懈一步,操心着一切,也要求孩子必须考出好成绩,否则就是不体谅妈妈。
看似在给予孩子满足,却也在传达着一种“道德谴责”。
孩子的成绩就是她的整容剂。当儿子考了第一,她满面春风“妈妈今天就像整了容一样,至少年轻十岁呢。”
甚至直白地告诉儿子:我的气场和自信源于我儿子的学习成绩,到时披个麻袋素颜出门,也是光彩照人。
让孩子陷入了“两难境地”,不听妈妈的话,就会成为“不为妈妈着想的孩子”,而听妈妈的话,又陷入了“妈妈并不是真的爱我”的困惑中。无论孩子怎么做,好像都是错。
父母为孩子营造这种“两难境地”,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一种隐性攻击。
好似满满的爱,潜意识里却是满满的恶意。
长期以来,孩子活在了这种不知所措的无助感和莫名而来的愧疚感中,默默承受了一切,活成了妈妈炫耀的工具人。
有的孩子会因此而积压成心底里的巨大愤怒,会让他变得暴戾,甚至会反噬父母。
03
裹挟着“道德谴责”的满足,才会养大孩子的胃口
曾看过这样一则新闻:长沙一女子被富养成购物狂,导致自己负债七十多万。
该女子从小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无论她提出什么要求,爸爸妈妈都尽可能地满足她。
在父母这种“富养”下,该女子只要想要的东西基本都能得到,渐渐她变成了一个“花钱不眨眼”的购物狂,消费的东西也越来越高档。
结婚后,她又迷上了买包包和高档化妆品、护肤品。
即使自己无力支撑,她也在花费,不仅花光了自己和丈夫的工资,还悄悄将丈夫和父亲的车进行抵押,最终负债七十多万。
在不堪催债下,她才将实情告诉丈夫和父亲。
父亲知道后心急如焚,要卖掉自己的房子来为她还债。
在采访中,父亲表示特别后悔,认为女儿今天犯下的错,自己要承担一大半的责任:“从小她想要什么,我们就给她买什么,才结下了今天的恶果。她有错,我也有罪。”
不禁让人想,真的是因为过度满足,才养出的逆子吗?
其实,问题的根本不是在“满足”上,而是父母满足孩子时的态度。
就像前段时间,有个10岁女孩地铁猛踹妈妈6脚,明明孩子很过分,可妈妈却一直维护着孩子。
也是妈妈的这一份柔弱,让女儿成了外人眼中的“坏孩子”,也成了攻击孩子的高手。以一副受害者的姿态,在谴责孩子“你就是混蛋”。
说实话,这类父母满足孩子,根本就不是他们的真诚意愿,更不是出于爱的表达,而是带着目的的“施舍”。
有的父母,满嘴是爱,却只是在满足内心的自己。
他们的本意是想通过“满足孩子的要求”来累积道德资本,让孩子听话,让孩子按照父母的期待去做人。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的表现最明显,当孩子达不到他们的期待,就会说“我对你这般好,而你却让我失望”。
只是父母没想到,这份带有“谴责”的满足并不能让孩子按自己的期待成长,反而会害了他们。
教育专家马卡连柯说: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确实是,父母的这份“牺牲”喂大了孩子的胃,也坑害了孩子。
04
父母高品质的爱,是对孩子最大的满足
《爱的五种能力》一书中说爱分为三个层次:
低级的爱只会让亲子关系更加糟糕,中级的爱会将孩子逼向远方,只有高级的爱才能孕育出良好的亲子关系,构建幸福家庭。
电视剧《小舍得》另一组家庭,南俪和夏君山夫妇对两个孩子的爱,羡煞了一众网友。
在女儿夏欢欢数学只考了45分时,爸爸不仅没有责怪女儿,而是灵敏地觉察到女儿的情绪,及时地去抚慰女儿,为女儿建立自信,并且和女儿一起分析原因。
看到欢欢和别的同学的差距,夏君山有些着急,但又不愿让欢欢的时间都被补习班占用了。于是,夏君山自己为女儿补习数学。
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也没让女儿有大进步。欢欢很伤心,气急之下说爸爸是骗子。
尽管听到这样的话,爸爸很伤心,但转念一想,女儿发脾气也是说明她有了进取心,又很开心。在妈妈的帮助下,欢欢也和爸爸道歉认错。
南俪更是告诉欢欢,一家人要好好说话,和和气气的,确认了对欢欢的爱。
正是有了爸爸妈妈高品质的爱,才让欢欢能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不想被同学嘲笑,也想要上奥数班。
而不是像颜子悠一样,不敢和妈妈说自己的梦想是做一个生物学家。
尽管欢欢上补习班后,学习更累,玩的时间变少,但她一点也不担心,只因她知道,不管遇到什么问题,爸爸妈妈都会站在她身后支持她。
不得不说,爱是孩子成长路上最大的力量。
我爱你,没那么沉重,更没有道德绑架,而是“我对你好,什么也不图,只是我爱你,我快乐”。
这是我的真诚意愿,是出于爱的自然表达,没有掺杂任何的“施舍”。
美国知名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说:
“父母在我们心里种下了精神和情感的种子,它们会随我们一同成长。在有些家庭里,父母种下的是爱、尊重和独立,而在另一些家庭里,则是恐惧、责任或负罪感。”
想要在孩子心里种下爱、尊重和独立,那就给孩子高级的爱,让他得到满足吧!
本文首发平台:萨提亚育儿(ID:satiryuer),传播萨提亚、NLP、催眠、家排、NLP教练技术、亲密关系等实用心理学,与大师相遇,让心理学快速改变你的人生,转载仅限微信公众平台,请联系授权。
关注萨姐,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你的每一个“赞”和“在看”,我都欢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