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种情况,你还会送孩子出国留学吗?
我们大学宿舍4个人,我是唯一一个纯粹的”土鳖“。她们三个分别有美英澳的硕士或博士学位。
之前并不太羡慕,觉得人各有命,我在国内发展也挺好的。
后来自己走出去开会、访学,在异国他乡生活之后,才越来越觉得,如果有条件,一定要让孩子走出去看一看。
不是说去看外国更圆更亮的月亮,而是去看外国不一样的月亮。
新的信息、新的知识、新的思维模式,不是全盘接受别人的东西,而是看得更多、体验得更多元,回头再审视自己,更容易打破惯性和局限,实现提升和突破。
所以我很期待,不管在哪个阶段,我的孩子都能拥有一段留学的经历、丰富他们的人生。
但是环境变化很快,我的想法在当下还能顺利落地吗?
现在是否适合孩子走出去?什么样的孩子,或者说什么样的家庭,更适合选择留学这条路?
老王前几天特意找到知名海归教授肖永亮博士,深聊出国留学的底层逻辑。
我对留学相关的信息一直很关注,今年年初就从朋友那得到了消息——留学市场正在大幅度回温。
一方面,是因为政策终于放开了,操作起来比之前更容易;另一方面,是因为其他赛道真的太·能·卷了……
好多家长,把留学当成孩子的一条“退路”。
我是不太赞成把留学当退路的。
我更加认同肖永亮博士在视频中的观点,留学应该是深思熟虑之后的自主选择。就他的观察,当下选择留学的家庭一般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为了未来世界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自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到了我们孩子这一代,为了扩大我们在未来世界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到国外留学,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法。
第二种,孩子自身意愿强烈。
小时候,我们带着孩子出国游玩、参加各种游学活动开拓视野,相当于埋下一颗种子。
当种子发了芽,孩子自身有了强烈出国愿望的时候,父母自然要支持。
第三种,现有选拔机制下,难以发挥特长的孩子。
这一种情况,与“给孩子留退路”有着微妙的不同。
忘了在哪里看到过一种说法:出国留学,其实不是镀金的过程,而是“放大”自身特质的过程。
拿性格举例,孩子本身很外向,出国留学之后,他大概率会更加外向;但如果孩子本身很内向,那么出国一趟,他大概率会更加内向。
其他的个人特质同理。
因此,我们应该帮孩子清楚地分析自己的长处与短处,让那些被国内现有机制限制的优势,在出国留学的过程放大,孩子才算是“不虚此行”。
最后,我觉得哈佛大学Dexter门墙上的那句训言很适合给这篇文章做个简短的收尾:
Enter to grow in wisdom;
入学是为了增长智慧;
Depart to server better thy country and thy kind.
毕业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和人民。
把这段话里的“入学”替换为“出国留学”,把“毕业”替换为“回国发展”,我想,这就是留学的意义。
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留学的信息差,以及更多申请海外名校的新途径,欢迎大家预约我们10月21日早上8点的直播,届时肖老师将为大家详细讲解。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