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为啥房地产开始松绑了。。

为啥房地产开始松绑了。。

财经

点击上方蓝字“炒股拌饭”,关注了解更多精彩

前两天我们写了篇《为啥美联储政策变动影响会这么大》,文章里面讲到一个问题。
信用货币的本质就是债务,债务和货币规模随着经济发展,也是不断扩大的。
可以说债务和货币是一体两面,同生共死。债务萎缩的同时,往往意味着货币也在收缩。
这也是为啥依靠控制债务增长的方式,来搞逆周期紧缩这个操作会很难。
因为在信用货币体系下,当债务不再增长的时候,意味着货币也就没办法继续扩张,整个社会经济也就陷入了停滞。

有小伙伴不理解这个问题,这里我们再开一篇,讲一下我们对债务和货币关系的理解。


01 信用货币的本质是债务

虽然我们每个人从生到死,几乎每时每刻都围着钱在打转,无论谁也离不开钱这个东西。
不过应该很少有人会去考虑,钱这个东西到底是啥,现代社会货币的本质又是什么。
我们之前在《为啥美联储政策变动的影响会这么剧烈》里面,其实说过这个问题。
自打美国在1971年,宣布美元和黄金脱钩以后,货币就进入信用本位和债务本位。
过去在金本位时代,货币和黄金绑定,也就是有多少黄金,你才能发多少货币。
因为黄金这东西,可以说全球哪个国家都认可,而且走到哪里都能换成钱。
大家在初中政治课本不是都学过嘛,金银天然就是货币。黄金从诞生以来,也一直是金本位时代的硬通货。
在金本位时代,不管是美元还是英镑,最初成为世界货币也是靠和黄金挂钩,之后建立信用的。
大英帝国纵横四海的时候,承诺拿着英镑就能换成黄金,而且大英帝国从不违约,给英镑建立了无敌的信用。
等到美国通过发战争财,在二战以后拿到了世界大多数黄金以后,也和英国人做了类似的事情。
承诺你只要拿着美元,就能按照约定换成黄金。之后老美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把美元变成了世界货币和储备货币。
不过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也就是金本位解体以后。美元开始和石油挂钩,成为真正的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意味着,这些货币的发行是用政府信用做背书的,而不是过去的黄金白银。
也就是国家凭借政府的信用,来发行债务货币。每一张货币背后,都是国家对老百姓的债务。
我们在《美元是怎么称霸和收割全世界的》里面,专门展开讲过这个事情。
为啥美元在尼克松时代,拆掉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金本位,等于说实质意义上违约之后还能屹立不倒呢?
一方面是美国是二战以后两个超级大国之一,通过两次世界大战和战后重建,赚走了欧洲积累百年的黄金和其他财富。
战后老美还拆掉了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全球经济殖民体系和军事基地。直到现在蓝星能独立自主的国家也不多,很多都是鹰酱的经济殖民地。
所以即使到了七十年代尼克松宣布违约的时候,美国依然是当时除了苏联以外,军事和科技实力依然是世界上最强的国家。
再加上石油是工业时代的黑色血液,美元挂钩石油以后,后发国家想要搞工业化,都必须换美元外汇储备。
当时虽然美元和黄金脱钩,但是全世界找不出美元的替代物。和石油挂钩,也使得全球各国也不得不用美元。
这让美元在全球货币的地位中屹立不倒,说白了就是大家都承认这个阶段美国政府的信用。
全世界多数国家也都相信,美国政府是可以兑现这些美元白条债务,所以才拿着美元外汇储备。
在信用货币制度下,美元是世界和储备货币的同时,也是债务货币。
从这个角度讲,美元是美国政府对全世界美元持有者的债务白条。
关于债务货币这一点,其实在信用货币时代,在全球任何国家的道理都一样。
只不过美元是世界货币,所以美元是美国政府对全世界美元持有人打的债务白条,或者说是信用白条。
各个国家自己发行的货币,是区域货币。所以这些国家的货币,是各国政府给自己老百姓打的债务白条。
对于多数后发工业国来说,发行基础货币的抵押物通常是美元外汇储备,也就是说捆绑了美元信用。

02 债务和货币一体两面
在债务货币或者说信用货币体系下,我们看到不断增加的债务和货币,是问题的一体两面。
美国作为消费国,通过印钞给全球生产国提供贸易逆差的同时,债务也在不断提高。
这就是格林斯潘定义的债务经济学,这个债务经济学的问题也很有意思,我们后面也可以展开讲。
所以你看到全球流通的信用货币出现增长,必定伴随着债务出现增长。理论上地球有多少信用货币,就会存在多少债务。
一个国家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其实就是其货币对应的债务。经济发展和债务的膨胀过程,也就是货币膨胀的过程。
因为在信用货币时代,货币的扩张首先需要的是信用的扩张,或者说债务的扩张。
在我们国家,信用扩张或者债务扩张的主力发动机,其实就是很多人不喜欢的房地产行业。
之前我们在《新一轮救市来了》里面讲过这个事情,房地产才是真正的印钞机和信用扩张机器。

我们知道,在现代信用经济体系下,一个人的消费等于另外一个人的收入。

假如你手里存了30万现金,全款去买了套房,那么这笔钱就会进入企业的腰包。

这30万块钱兜兜转转,就变成了整条房地产产业链上,一系列企业的收入。

因为企业拿到这笔钱,会通过支付货款、再投资和发放工资等方式,把这30万再投入市场。

这里可以看出,你全款买房消费花掉的30万块钱,变成了别人的收入。在这个过程中,也给市场增加了30万的货币流通。

如果说你手里存了30万现金,决定贷款去买套房。这套房价值100万,你付了30%的首付。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会把你的30万和借给你的70万,一并交给房地产公司。

房企拿到这100万以后,同样会通过支付货款、再投资和发放工资等方式,把这笔钱再投入市场。

最终流入市场的资金,是你手里的30万自有资金,和银行借给你的70万信贷。

等于说你只用了30万的资金,通过银行贷款信用放大的方式,给市场增加了100万的货币流通。

这个过程通常我们叫做信贷扩张,这和大家常听的宽信用传导或者信用扩张,本质上是一回事。

在这个过程中,你通过贷款扩张了信用,在你自己负债70万的同时,在市场上创造了70万的货币

我国多数老百姓的信用扩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居民部门加杠杆,都是通过贷款买房这个形式完成的。

可以看出信用扩张本身,是具备乘数效应的。这个乘数效应,最终是通过居民借贷加杠杆这个过程来完成的。

从统计数据看,2003年房地产被确立成支柱产业以后,居民部门里借贷加杠杆的主体,其实就是房产购买。

企业部门里借贷加杠杆的大头,除了01年刚刚加入WTO时候产能不足,需要投资扩张的制造业。

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制造业出现产能过剩,我们转向加速城镇化以后,其实主要是房地产业。

这二者在过去十几年时间里,是我们国家信用扩张和货币投放的主力部门。

国内房价的走势从统计上看,也基本上是和M2的投放量正相关的。

其实任何工业国发展到后期,道理都差不太多,比如加拿大也是这个样子。

美国除了08年金融危机以后去杠杆的阶段,房价指数暂时偏离了M2,其他时间基本一致。

在信用扩张的背景下,产生的加杠杆贷款操作越多,信用扩张流入市场的货币就越多。

大家一直讨论我们国家M2高速增长是怎么来的呢?是通过房地产这个载体,信用扩张以后印出来的。

通过房地产这个发动机,可以刺激居民部门的债务扩张和信用扩张。

这样可以锁定居民部门未来三十年劳动和收入的同时,推动经济增长。

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央行资产负债表里面,货币其实对应的就是债务。
债务扩张的过程,就是货币扩张的过程。我们国家信用扩张或者说债务扩张的主体,其实就是房地产。
通过房地产给居民部门加杠杆的同时,把居民部门未来三十年的收入提前拿出来搞建设。
我们看到过去十年,国内日新月异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的资金,就是这么来的。
所以我们才看到,房地产这个信用扩张的主力一旦熄火,经济增速和债务扩张的速度也就慢下来了。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应该知道在没有找到信用扩张的新载体之前,房地产这个信用扩张或者说债务扩张的发动机是不能快速收缩的。
因为如果债务或者信用扩张发生了收缩,那么正常状况下,必定伴随的就是信用货币数量减少和通货紧缩。

04 房地产不是蓄水池

以前总有人说,房地产是货币的蓄水池,其实这个说法是不太准确的。

蓄水池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钱一旦进入这个领域,就会被截留一部分,不再参与流通。

但我们知道,不管是楼市还是股市,其实是一个交易市场。钱只是在里面做了流通和交换,并没有被截留下来。

任何一个交易市场,本质上都没办法截留资金,而是把资金投入市场,交易对手方在里面做交换。

所以真正的蓄水池从来不是这些交易市场,而是能在这些交易市场里面,截留资金的角色。

不管是股市还是楼市,里面能截留资金的角色只有三种,分别是政府、企业和富人群体。

在过去土地财政的背景下,房地产市场其实被人为的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在房地产一级市场中,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是资金的流入方。

其实很多人没想过,房地产一级市场流入的这些资金,其实是从居民部门那里获得的。

居民通过劳动赚到的首付,以及背上的三十年银行贷款,就是流入资金的来源。

在房地产的二级市场中,出手购买并持有大量房产的富人和中产群体,则是二级市场资金流入方。

毕竟有了二级市场更高的估值和成交,一级市场的东西才能在居民部门卖出去,这点对于房产和股票道理都一样。

在股票市场里面,依然是居民部门结余的资金,是最大的资金流入方。

不管是企业公开发行股票募资,还是在机构或者散户二级市场买卖博弈,最底层的资金来源都是居民部门的积蓄。

这两个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钱流入以后从之前居民部门分散的状况,逐步走向了集中。

这里面通过资本市场,把资金从分散转向集中的效率,比楼市要高得多。

这也是为啥信用货币时代,在金融市场更发达以后,社会贫富分化会越发的剧烈。

楼市的钱从居民部门流入开发商和地方政府以后,一部分会通过基础设置建设和各种支出重新回到市场,一部分会变成政府存款和企业存款留下来。

企业在股票市场从居民口袋里融资以后,也会有一部分用于投资和各种支出,一部分储蓄起来做企业的现金储备。

居民从企业或者政府部门收到钱以后,除去日常的消费以后,可能会有一些结余。

这部分钱如果不需要还债,可能会用于购买金融产品,又回到了前面的循环,剩下的部分会变成居民储蓄。

不过通常的规律是,当个人资产越多的时候,相比还贷和消费,投资和储蓄的占比就会越高。

西南财经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对这点写得非常清楚。我国居民储蓄最多的10%家庭,占了总储蓄量的74.9%。

从这份金融调查报告的储蓄结构,可以看得非常清楚,到底储蓄的主力是谁。

出现这个状况的原因也简单,多数普通工薪阶层除去日常开支,每月剩下的结余基本所剩无几,所以不是居民储蓄的大头。

这里也可以清楚的看出,真正的货币蓄水池是政府存款,企业存款和富人的存款。

而且通常随着经济发展,财富会越发集中。富人越富的社会,蓄水池效应就会越强。

这也是为啥自打信用货币诞生以来,我们虽然看到货币超发成为一种常态,但是通胀水平却并不高。

拿我们国家来说,从2010年到2022年这十二年时间里,M2从72万亿增长到238万亿,涨幅超过三倍。

但是如果我们对比物价和M2的涨幅,却发现并没有货币的扩张幅度那么大。

物价涨幅和货币涨幅不同步,说明有些钱没有进入流通领域,其实这些钱就是被政府、企业和富人这三个蓄水池存起来了。

准确的说,房地产本身起到的作用主要不是蓄水,而是超大功率印钞机。

因为房地产行业,是现代经济体系运行中,通过银行不断创造信贷的主力行业,也是信用扩张的主力行业。

事实上过去几十年我们发展经济在做的,其实一共只有两件事。

一方面是在90年代以后通过加入美国主导的全球经济体系,捆绑美元信用给自己的货币增信,同时出口商品赚取外汇积累财富。

另一方面就是通过不断做大国内的房地产市场,把这部分积累的财富通过房地产及其衍生的信贷给货币扩张增信。

这也导致了我们在短期内,很难完全脱离房地产。因为我们的其他金融工具有限,目前的体量还不足以给信用扩张背书增信。

再加上目前人民币没有真正意义上国际化,城镇化还在进行之中,所以房地产这个信用扩张工具在短期内不会放弃。

这就是为啥我们会看到,房地产行业调控紧一紧就要松一松,永远都是在去杠杆和加杠杆之中左右摇摆。

好多人之所以把房地产叫做夜壶,其实也是这个道理。也只有夜尿着急憋不住必须要用了,才拿出来夜壶用一下。

长时间使用房地产这个夜壶,也导致了最终端的居民部门的负债率随着经济发展,变得越来越高。


05 债务危机的来龙去脉

居民部门负债率越来越高,是一个在现代信用货币体系之下,无解的问题。

因为只要经济在发展,信用货币在继续发行,那么债务越来越大就是个必然。

去杠杆是不可能去杠杆的,债务和货币是问题的一体两面,贸然紧缩去杠杆刺泡沫的代价多数是经济衰退。

所以多数国家选择的是稳杠杆,稳住自己的杠杆,通过经济的发展消化债务和泡沫。

稳杠杆阶段国家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居民部门、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三者之间挪腾杠杆。

这里面很典型的是美国,美国在08年次贷危机之后,采用了居民部门去杠杆,政府部门加杠杆的方式。

所以我们看到美国在08年金融危机以后,那条橙色的居民杠杆率在不断下降。

当然了,除了政府部门加杠杆,美国那边还有个危机以后不断加杠杆的部门是企业部门。
也就是这张平安证券图表1里面,提到的非金融企业部门目前杠杆率历史最高。
在08年次贷危机以后宽松的低利率环境下,企业部门通过发债回购的方式加杠杆。
之前在《后面我们即将面对的,是美股版次贷危机》里面,我们曾经讲过这个事情。
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了,既然有多少货币就有多少债务,那么债务和货币的数量应该是相等的呀。
如果这样的话,债务和货币相互抵消,为什么还会发生债务危机的事情呢?
因为不同的人能力有大小,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有的人能赚到钱,有的人赚不到钱,反倒会欠一屁股债。
所以随着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人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的是货币,有的人积累的则是债务。
居民部门的储蓄通过股市楼市等市场,再次分散集中以后,多数人都是被集中的对象。
所以虽然从整体上看,债务和货币二者的总量是相等的,但是分布却是不均匀的。
当财富越来越向少数人手里集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背上债务还不上,那么问题就来了。
债务和货币在不同的人手里,这些债务对应的又是市面上的货币,所以债务是刚性的。
当债务积累越来越多,这些债务人的收入还不上欠债甚至欠债利息的时候,最终就会爆发债务危机。
当然了,现在这个问题一直没爆发,是因为随着08年次贷危机以后,全球的利率越来越低。
各国又搞金融创新,发明了不还本只付息的还款方式,维系了债务人的还款能力。
所以债务破裂的周期,被大大拉长了。也只有债务足够大,利率水平同时提高的时候,才会爆发债务危机。
08年的次贷危机,其实就是这样。先是把房子卖给合格贷款人,之后通过次贷把房子卖给不合格贷款人。
一批人债务越滚越大的同时,另一批人收获了货币财富,二者变得越来越不对等。
不加息的时候还好,后面加息起来以后,这些不合格贷款人的债务就还不上了,金融危机也就来了。

05 从印钞机到抽水机
由于信用货币是通过负债发行的,所以才叫信用货币,没有负债的扩张,就没有信用的扩张。
但是负债这东西,其实是一把双刃剑。短期扩张太快或者说大到一定规模,问题就来了。
后续接盘的人跟不上的时候,就可能会出现逆转。需要想各种办法,才能继续维持。
买房的群体背上三十年负债,贷了几百万买房流入市场。这部分钱通过买房者的负债,流入市场。
这个阶段的房地产市场,是超级印钞机,楼市也是我们驱动经济增长最大的负债来源。
但后面当这批负债大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就会在某个阶段从之前的印钞机,变成抽水机。
我们知道货币发行出来无非是三个去处,要么是在流通,要么是被拿来还债,要么是被拿来储蓄。
买房的居民贷款以后,会在未来的三十年时间里,逐步归还贷款的本金和利息。
由于这些负债需要归还贷款的本金和利息,所以市场中流通的钱会被负债者逐步吸收掉,然后归还给银行。
如果银行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持续通过信用扩张放贷,那么市场里面的资金就会保持充裕。
要是这时候信用扩张的主要载体依然是房地产,那么就需要房价能够维持或者继续上涨。
这个阶段如果银行能够持续通过信用扩张持续放贷,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一个是接盘的年轻人要足够多,另一个是这些年轻人或者说他们家庭六个钱包的早期积累够,自己的月收入也能跟上月供。
接盘的年轻人足够,意味着合格的贷款人够。没有足够的早期积累和跟得上的收入,就负担首付和月供。
如果说银行在这个过程中,因为信用扩张不足导致放贷收缩,那么市场里的资金就会紧张。
因为还贷的时候需要归还贷款的本金和利息,所以这些钱印出来以后,会在流通过程中不断的减少
再加上有一部分钱还会进入到我们前面说的蓄水池,也就是政府、企业和富人的储蓄账户
那么银行放贷量的增长,理论上必须要大于或者等于利息部分的增长+蓄水池截留的资金
不然如果抽水速度大于放水,就会出现市场上的资金减少,也就是通缩。
可以看出在这套信用货币体系下,想要不通缩,只能把杠杆和债务不断加大。
但是银行放贷的高速增长,理论上是和信用扩张捆绑的,所以需要有更多的合格借款人负债。
合格贷款人从哪里来呢?一方面要有足够的适龄人口负债买房,一方面这些人要有足够的积蓄和收入,能承担起还债的现金流。
想要在债务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还能继续信用扩张,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一旦合格借款人不足,信用扩张就没办法继续。这时候要么就要像次贷一样,降低合格贷款人标准。
这就是为啥当债务达到一定程度,如果不降低贷款人标准。我们会感觉放的水越来越多,市场反而有了通缩趋势。
因为前面负债扩张信用的时候有多爽,到后面债务达到一定规模,又遇到合格贷款人不足,信用扩张乏力导致还款抽水的时候就很难受。
如果没有足够的合格借款人,那么持续债务扩张加杠杆带来的问题在于,随着合格贷款人不足,借钱出去的风险变得越来越大。
很典型的例子就是次贷危机,我们在《08年那场墙倒屋塌遍地哀嚎的金融危机到底发生了啥》讲过这个事情。
本质上就是因为在低利率背景下,把钱借给了那些本来就不具备还款能力的人导致的。
以现代金融体系的效率,这会把风险迅速分散到整个系统,变成所有人手里的雷。
后面美联储一加息,这些人没办法还上钱,全球金融危机不就来了嘛。

06 去杠杆本身很难
为啥通常在经济发展早期,或者说债务扩张早期,大家都觉得赚钱相对容易呢?
我们之前在《为啥现在全世界都在陷入内卷化》里面,是从经济发展早期的供需角度讲的。
从货币信用扩张的角度讲,其实原理也非常简单。我们在《为啥现在单靠勤劳,是没办法致富的》里面,说的就是这个事情。
在我们2001年加入WTO,大规模制造业投资出现过剩以后,在2008年又遇到了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开始转向城镇化。
居民部门在这个阶段,通过房贷这类大额负债,把后面三十年的钱,在短期内快速释放出来制造大量的财富。
这就是债务扩张的早期,通过资产端增值盈利,大家会觉得更加容易的原因。
不过这个阶段信用或者说债务高速扩张,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普通的百姓赚到的钱都用于还债了。
不光缺乏结余,让自身财富增值。而且因为手里没啥钱,所以消费能力也不强,内循环很难起来。
所以只能靠长时间压缩消费,来逐渐消减身上的债务。这就造成了国内消费不足,我们庞大的制造业产能大部分依然只能通过出口消化。
这个阶段富人赚取了大量财富以后,用于日常消费的开支相比自己的财富积累又很低。
因为越有钱的人,用于储蓄和投资的钱就会越多,用于生活开支和消费的部分就会越少。
这会导致后续富人群体在有了一定积累以后,通过消费向市场补水的效应降低。
这在发展初期这并不是什么问题,到了发展后期合格贷款人不足,无法维持信用扩张的阶段就头痛了。
因为如果这时候在其他客观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降杠杆,一定会导致需求萎缩,甚至通缩螺旋搞死经济。
这也是为啥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曾经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
如果美国人民允许银行控制货币的发行,那么先是会出现通胀,接着又会出现通缩。
只不过杰斐逊没有想到的是,美元在成为世界货币以后脱离了金本位,可以收割世界了。

07 贸然去杠杆的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办法之一是让之前的蓄水池放水补充市场,即降低政府和企业账户的储蓄率和富人储蓄率。
要么通过政府和企业部门加杠杆,把居民部门的杠杆和债务负担降低一点。
要么通过降低贫富分化的手段,通过改善分配的方式,改善市场的通缩状况。
当然还有个办法是等生产力突破,这样居民部门就能分到更多的资源。
但是根据目前的现状来看,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在可见的未来几十年很难看到科技带来的生产力突破。
因为资本是全球流动的,改善分配下手重了资本会跑。所以贫富分化想要完全解决,也是非常难的。
现在全球任何一个国家,面临的都是这个问题。而且大家都没办法解决,也都是在熬。
老美采取的办法,就是把居民部门的杠杆转移到政府部门一部分,同时疫情以后给居民部门发钱。
我们目前还处在给居民部门加杠杆的阶段,15年以后那波楼市大涨就是典型的居民部门加杠杆。

这轮搞基建,可能要考虑政府部门加杠杆了。毕竟现在企业和居民,投资加杠杆意愿都比较低迷。
原因还是前面说过的那句话,在科技没有带来生产力突破,或者不改变收入分配结构的情况下,想要单纯的去降杆杆是根本不可能的。
在信用货币和债务经济体系之下,你只能在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之前挪腾债务和杠杆。
全世界所有国家都是小心翼翼的维护自己的杠杆和债务,而不会紧缩戳破自己的泡沫。
贸然紧缩去杠杆,一定会导致经济出现停滞或者衰退,最后不得不用更大的债务和杠杆来拯救经济。
而这些短时间内加上去的债务和杠杆,不管是在哪个部门吧,最终都要居民部门未来用多年的劳动来买单。

07 沃尔克时刻
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了,既然需要不断放水补充流动性,用来维持信用扩张。
那为啥各国要控制货币的发行速度,而且要把货币的发行速度,控制在GDP增速附近呢?
因为GDP增速代表的,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是每年创造的实物财富和服务的增量。
美元由于是世界货币,所以美元印钞对应的不光是本国国内,而是全世界商品和服务的增量。
这也是美元牛逼的地方,由于美元信用在全世界都被认可,是一种世界货币。
所以美国可以通过印刷美元打白条的方式,换取全世界各个国家提供的商品和服务。
我们前面说过,每一张货币背后代表的都是债务,是国家给老百姓提供的实物财富或者服务打的欠条。
所以货币的印刷速度,必须要和这部分老百姓提供的实物财富或者服务的总量相对应。
换句话说货币的印刷总量,必须和货币这张欠条本身,背后代表的实物财富或者服务总量一致,这样才是一个健康的循环。
比如一个人买房付了三成首付,贷了七成贷款。三成首付是自己攒的钱,七成贷款是通过债务创造出来的钱。
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通过每个月的收入偿还这部分债务和债务产生的利息。
这部分钱流入到房地产商手里,房地产商拿来买地买各种建房所需的原材料。
这些钱流入到房地产的下游,下游这些人有了收入。之后收入可以用来偿还债务。
只要这个收入可以每个月还的上,债务危机就不会形成,经济也就能循环下去。
假如你欠条总量打太多,但是市面上本身没这么多实物财富或者服务,那么问题就来了。
每张欠条能换到的实物财富或者服务,就一定会缩水,这就是我们说的通货膨胀。
所以虽然政府可以无限印钞,但通常一个正常的国家,是不会这么做的。
因为你国内每年创造的商品和服务就那么多,你印出来的钞票换不回和面值对应的商品和服务,基本就等同于废纸。
这样的区域货币,也不会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可。你国内能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就那么多,但是你滥印钞票。
在这种情况下,我又怎么相信你们国家通过货币打的白条,可以兑现背后的商品和服务。
因为印钞数量超出背后代表的商品和服务太多,就会引发通胀甚至是恶性通胀,拿着你的钱会购买力不断贬值,又有谁愿意拿着。
这也是为啥1970年代末期,当美国因为之前越战之类的庞大开支滥印钞票。
最终导致经济停滞和恶性通胀的时候,沃尔克把利率提高到20%,甚至引发了金融危机。
为啥要这么做呢?因为和金融危机相比,美元的信誉和世界货币地位本身,其实是更加重要的。
只要维护好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和信誉,老美就能继续向全球收铸币税的同时,利用美元潮汐收割其他国家。
我们在《美元是怎么称霸和收割全世界的》里面,其实也讲过这个问题。

尾声:
可以看出自打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人类进入信用货币时代,债务和信用就是一个国家经济的核心要素。
可以说货币和债务则是经济的一体两面,债务的规模和质量,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经济的生死
对一个国家未来经济的展望,本质上就是对这个国家债务的未来展望。
对一个国家的债务问题分析清楚了,就可以知道这个国家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

理解了债务和货币的关系,你会发觉在信用货币体系之下,有个不可逆的现象。

经济增长伴随的就是整体债务的增长,债务一旦收缩就会出现通缩和经济。

但是当债务大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反向抽水效应又会带来收缩效应,这是信用货币时代最重要的特色。
这时候为了信用扩张,就需要降低合格贷款人标准,降低债务的利率水平,维持债务扩张的可持续。
在08年金融危机以后,全球的量化宽松印钞,本质上是债务水平的激增。
在2020年新冠疫情以后,全球的新一轮宽松,更是把整体债务推向了新的高潮。
想要靠盈利解决债务问题,还是要靠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需要靠创新和科技。
可是创新和科技是有瓶颈的,当债务规模足够庞大,但是技术长时间没办法突破,债务问题就会暴雷浮出水面。
在技术没有突破的背景下,想要维系不断增大的债务不崩,只能靠不断降低利率水平,来降低债务人的还款负担来维系。
大家知道随着经济不断发展,GDP增速一定是越来越低,增量一定是越来越少的。
所以以前有个统计规律是,当利率下降速度跟不上GDP增速下降的时候,就会有债务危机爆发。
这也是为啥我们会看到,如果把时间拉长看,全球利率水平一定是不断降低的。
我们甚至会思考这轮美联储加息累积几次以后,在某个时间点一定会看到危机的爆发。
等到下次危机爆发的时候,甚至会看到市面上可能会出现负利率的奇葩现象。

PS:我们的新书出版了,点击下方的图片,可以直接下单。或者页面左下角“阅读原文”也可以下单。

或者在当当搜索《看准》,也可以购买。期待大家读完以后,给我一些反馈。

如果转载本文,文末务必注明:“转自微信公众号:炒股拌饭”

点击关注下方账号,获取最有用财经信息和投资趣闻,每篇文章都有彩蛋或者惊喜!!

延伸阅读:

来了一匹黑马

为啥现在全世界都在陷入内卷化
全球资产价格泡沫,最终会被什么刺破
后面我们即将面对的,是美股版次贷危机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统一推送联盟就改了个名字,都能被网友喷成筛子。。。小子的作品(三)入境中国隔离政策继续松绑!北京终实施“10+7”隔离政策(附最新赴华攻略)毕业了!我是不是当不成艺术家了。。。?费城跻身“美国最佳居住地”前100名榜单! 市中心自行车道违停直接罚$71! 回国政策松绑,取消多项检测一块英伟达3090单挑180亿参数大模型,国产开源项目这回杀疯了24小时暴跌98%,币圈茅台崩了。。。“月入6万,还不起房贷”,当二胎爸爸和全职妈妈,遇到了大厂裁员。。。往事不如烟—悼祖慰苹果花了几十亿的自研基带,可能翻车了。。。我学语文教语文的一生(26)打破企业费控盲盒,“无需报销”为财务松绑魅族在新系统上的这波操作,简直太骚了。。。微软开了场邦邦硬的游戏发布会,就是淘宝客服快崩溃了。。。2022年最正能量一封信!不要只夸孩子是“后浪”,要教他们“不被大风吹倒”。。。重大利好,疫情回国政策大松绑!隔离时间从“14+7”缩短为“7+3”!救市。。。苏宁杭松绑抢人大战,南京有几分胜算4年前在骂声中成立的中国公司,真的开始造手机芯片了。。。多城松绑楼市,居民还愿负债买房吗?惊呆了!墨尔本留学生爆料公车司机不让她下车还大骂她一顿,原因竟是。。。以往WiFi的最大痛点,终于被WiFi7给解决掉了。。。杂谈随想:列宾笔下的乌克兰哥萨克傲骨跟着欧皇差友进苹果总部转了一圈,我是真的酸了。。。做了7年手游之后,任天堂终于愿意放弃了。。。马斯克怒拒比尔盖茨伪君子,一边巨资做空特斯拉,一边邀请马斯克一起做慈善。。。真事!高富帅疯狂倒追1450斤重的美女,花钱投食养肥她!娃都生了俩!全家鼓励她每天吃吃吃!看完也是惊呆了。。。和女朋友吵架了。。。全都是好消息!回国政策松绑,仅需48小时内核酸;赴美本科生签证办理顺利,一周左右下签!我国首批地质学、气象学、生物学博导名单上海正式启动汹涌澎湃的房产开发了防疫松绑,新加坡连续两个月出现“报复性消费”头部券商资管受益政策松绑,公募化进入更激烈2.0时代潜水、高尔夫?我觉得华为今晚的折叠屏算不上主角。。。香港回归25周年,张学友因这番话被喷惨了。。。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