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美国这里年薪90万,但还是招不到人?

美国这里年薪90万,但还是招不到人?

公众号新闻

原创整理 | TOP创新区研究组

素材及图片来源 | 网络 以及 TOP研究院整理

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内容仅供交流学习,不做任何商业用途,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2022年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总额高达2800亿美元的《芯片和科学法案》(以下简称“芯片法案”)。在政策补贴刺激下,芯片厂商争相落户美国。

同年12月,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凤凰城的台积电晶圆厂举行装机(First tool-in)庆典,全球顶级芯片公司一把手齐聚一堂,台积电还高调宣布在当地建第二座晶圆厂,于2026年生产更先进的3nm芯片,总投资额超过400亿美元。

在苹果CEO库克、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等900多位政商界大佬的围观中,拜登颤巍巍但语气激动地发表了宣言:

“美国制造业回来了”。

原计划中,亚利桑那的晶圆厂应在2024年开始运营,生产采用N4制程的芯片,即苹果的A16和英伟达的H100所采用的制程。

然而,计划总赶不上变化——

2023年7月20日,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在财报会上提到,由于美国缺乏熟练技术工人,原定于2024年投产的芯片工厂不得不将投产时间推迟到2025年。

今年2月,台积电向《纽约时报》表达了对美国劳动力的不满。赴美的台积电工程师说:“最难的是人事管理。美国人在这方面做得最差,因为美国人是最难管理的。……美国人在分配到多项任务时,可能会拒绝接受新任务,而不是努力完成所有任务。”

反过来,美国员工在《Business Insider》上抱怨台积电的管理混乱,包括:工地上的亚洲工人不遵守安全规定,每天都要花费一小时时间在安检排队,以及台积电故意不提供正确的工作信息,以歪曲亚利桑那州劳动力的技能水平。

这种有来有往的口水战中,两边的“右派”都会发自内心地萌发出骄傲自豪的感觉。

台积电在美国的困境并不是个案,例如富士康在威斯康星州的项目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但至今仍未完成。同样,曹德旺在俄亥俄的工厂最初也是开得跌跌撞撞的。

德勤和制造业研究所在2022年的报告中指出,大约83%的制造商认为:吸引和保留高质量劳动力是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同时近45%的制造商因为缺乏足够的劳动力而无法扩大产业规模。

其实,招工困难、工人短缺在整个美国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最近底特律三巨头的25,000名汽车工人罢工,主要原因就是工会和三巨头之间在工资和福利方面存在巨大分歧。尽管给到工人的工资增幅已经提高了20%至23%,并同意根据通胀情况提高工资,但工会仍然要求更高的工资。更好的福利待遇。

而同样是在美国“荒郊野岭”建芯片厂的英特尔,为了招人心甘情愿地为熟练技工支付一年1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90万元)的薪水。但即便如此,英特尔也不得不承认在招工问题上面临着挑战。

为什么美国人不愿意干制造业了?


东亚文化与制造业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随着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推进,资本主义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开始全球范围内寻找低成本的劳动力和更广泛的市场。这导致了美国大量的制造业开始向海外迁移,引发了数十年的“去工业化”现象。

在很多美国年轻人看来,工厂的工作环境不佳,薪酬低,技能要求不高,缺少职业发展和晋升机会,而且最终可能会被机器人替代,没有未来发展前景。

更直白点说,很多人认为,在工厂里干制造业的都是那些连高中都没有念完的没有本领的小孩。所以当说到制造业回流,大家都很支持,但具体谁去干制造业谁去建设美国?大家心里想的都是——这种事还是扔给“别人家的孩子”来做吧。

更别说,制造业真的是一个相对很“苦”的行业。

拿芯片制造来说,无论有多少高科技的成色,但晶圆厂也是厂,其核心依然是24小时连轴转的工厂,以及对资本和劳动力的高强度消耗——在产线上工作时,员工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既不能用手机,也不能上外网。加上工作时需要穿上无尘衣,连厕所都不能随便去。

一位驻场过不同晶圆厂的设备商曾向《日经亚洲》表示,一些美国工人到台积电位于台湾地区的工厂接受训练后,会因无法承受严苛的军事化管理当场跑路。

劳动强度之大和工作条件之严苛可见一斑。

这种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已经严重不符合美国年轻人的胃口了。

新冠疫情后,很多年轻人奉行“躺平”,重点已经不是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平衡,而是如何更好地享受生活。年轻一代认为工作中的幸福感、职业目标和工作的意义感同物质回报比起来一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反正社会福利还行,做哪一行都饿不死。

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年轻人很多都是“左派”,他们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持批判态度。

特别是在疫情初期,当资本家们在金融市场上赚翻了的时候,普通员工却在累死累活,收入与付出还严重不成正比,年轻的普通员工就更加确信雇主在剥削他们。

想让他们重新像机器一样去工作去生活?根本不可能。

对低技能家庭而言,许多美国人更愿意依赖政府的低保,因为一旦家庭收入低于每月3000美元,他们可以享受多项政府福利。因此,许多家庭选择不工作,以保持收入在这个水平以下,更好地利用政府福利。

而对于具备一定技能的人才,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提供高工资、灵活工作时间和远程工作机会的职位。

所以结论是,干制造还不如干软件/咨询/金融:对于多数美国科技人才,半导体工厂以外的职业选择可以提供更高的收入。例如,台积电在美国的工程师年薪平均为11.8万美元,而美国软件工程师的年薪平均为15.6万美元。软件行业也提供了更自由、更灵活的工作生活。

在有的选的情况下,为什么不选工资更高的,工作方式更灵活的?


产业聚集
投资回报的最优解


凤凰城的台积电晶圆厂是否能够持续运营的关键在于成本与收益,确切来讲,所有的问题的核心都是数字

现在,台积电的美国工厂遇到了一个问题:缺乏完整的产业链。比如,即使芯片在美国制造,也需要送到台湾进行“先进封装”。

“先进封装”(Advanced Packaging)是半导体制造行业中一个关键的过程,它涉及将芯片组装成能在电子设备中使用的形式,“先进封装”技术能减小芯片间的通信距离,从而提高性能或降低芯片面积/能耗。

目前,“先进封装”是高性能芯片的标配,如A系列、特斯拉的Dojo、AMD的MI300和英伟达的H100等都采用这种封装方式,自然其收益也非常可观——

台积电生产一颗H100芯片的收入不到200美元,但通过先进封装,单颗芯片的封装收入能超过700美元。

那为什么在美国不设封装厂呢?

原因还得是成本:先进封装厂的投资本来就高,如果当地市场订单不足,搞不好还会亏本。今年六月,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就在股东大会上表示,出于成本原因,美国厂目前尚未规划先进封装产能。

而决定成本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产业集群。

芯片制造是一个极为复杂和精密的过程,包含数十个环节的庞大体系,每一个环节都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东亚地区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生集群,而地理上高度集中也带来了规模经济和网络效应,有力地降低了成本,进一步加强了该地区在全球芯片制造中的重要性,形成了强大的“正循环”。

更别说人才了——

芯片制造并非简单的中低端制造领域。

这中间有大量的创新:首先,产品设计需要在工厂内完成,需要不断地探索、实验和完善。设计完成只是第一步,如何实现产品的大规模、高效、自动化生产,并保证良品率,是另外一个挑战。生产环节包括各种不同规模的创新,有些知识只能通过现场实践来掌握——这需要大量的高技术人才的参与。

因此,我们看到每年有近20万学生从中国台湾的大学毕业,超过一半的学生主修工科,尤其是电子制造和半导体领域。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半导体产业与教育体系相互促进,形成了一个双向反馈系统。大量应届毕业生加入了台积电和联电等芯片制造公司,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相关领域教育的繁荣,教育体系为产业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储备,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是,美国可以通过转移一个工厂和利用财政补贴来实现一部分目标,但如果缺乏完整的产业链、充足的高技能人才和区域协同,将始终无法在成本上取得优势。

而芯片制造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成本游戏。

从另一个视角看,产业转移不仅仅涵盖了工厂和生产线的转移,还包括了技术创新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的转移。当制造业产业从一个地区转移,那么与工厂一起消失的还连带着配套的供应商、大学专业和学术研究等等,整个产业生态系统都会受到影响。


发展高端制造业的

必要性


美国制造业企业招人难,它的A面是:“美国90万招不到一个工人”,但B面则体现出:高端制造业能带来的巨大利润,以及为普通老百姓带来的工资的明显提升。

中国制造业的庞大规模和市场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自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一直保持着“世界工厂”的地位,其工业产值占据全球的40%,超出美国、德国和韩国的总和。尽管近些年出现了向东南亚转移的趋势,但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主导地位未见动摇。

但是,单纯依赖低端制造是不可持续的。如果坚持这一模式,中国将遭遇各种挑战,如技术进步、环境问题、劳动力成本增加等,而且这些因素将压制薪资水平,普通人还依然是月薪三千,卷到飞起。

其实,决定人才流动的最主要因素,始终是一个产业的盈利前景。

比亚迪王传福说“以前想招清华北大人家看不上,今年招到不少”,原因还是比亚迪的车卖的越来越好。比亚迪最近被爆在24小时内收到12万人投简历。

当然,这一方面是目前市场就业压力大,但另外一方面也体现出比亚迪的提供的薪资和福利待遇具有很大吸引力,其在行业中的发展前景也很可观。

目前,比亚迪的确切招聘人数尚不确定,但由于公司正在扩张,并预计10月的销售额将突破30万辆,加之对研发的加大投入,预计将提供许多高薪的研发职位,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意义重大。

通常,发展高端制造业的核心技术需要5到10年的研发时间。

正是因为中国十年前的产业升级策略,背靠强大的政策和巨大的内需市场,最终孕育出了比亚迪等新能源车企,使其不仅在国内销量领先,而且在全球市场也占有一席之地。这为许多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就业机会,这种机会在一个没有产业发展主导权的小国是不可能有的。

再如华为,最近余承东访问了问界工厂,督促增加生产产能。因为问界M7的畅销导致了产业链中,增加了2万新职位,这无疑对经济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而这背后也是源于华为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和创新努力,使其在5G和芯片设计等领域建立了技术壁垒。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数据,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高铁、电力装备、船舶工业和海洋工程设备等多个高端制造领域的主要生产国。

此外,中国还有大量的工程技术人才,我们从2000年到2020年间培养的6000万工程师的“红利”——这些受过良好教育、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成为了中国制造业的新动力,他们拥有丰富的隐性知识,正在改变中国过去依赖低成本劳动的竞争方式。

在接下来的三到五年中,我们相信,最有前景的行业之一将是中高端制造业。这些行业的竞争壁垒极高,即便有设计图纸,也不易复制或超越。高端制造企业凭借其尖端技术和创新实力,能够影响整个产业链,通过技术扩散和溢出效应,促进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竞争力增强。

中国制造业从低端制造转型为高端,从成本驱动到技术驱动、品牌驱动,在这个转型的大背景下,每一个人都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每一个个体的努力和选择,最终都会汇聚成推动产业和国家发展的巨大力量。

转自TOP创新区研究院 作者 创新区研究组

本文由「华尔街俱乐部」推荐,敬请关注公众号: wallstreetclub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意见,并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版权声明:「华尔街俱乐部」除发布原创市场投研报告外,亦致力于优秀财经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图片和资料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添加WSCHELP微信联系删除。谢谢授权使用!


关于我们

华尔街俱乐部凝聚华尔街投行的高端资源,为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的顾问服务,包括企业赴美上市、战略投资、并购、私募路演和投资者关系等。在投资理念和技术方面提供华尔街投行专家实战培训,为您进入华尔街铺设成功之路。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早财经丨王石:房地产行业不会“死”,但还将调整;航班起飞前一空乘跌落,南航回应;西安一楼盘“先交付后还贷”;倪会忠被查中国人打了最多的狂犬疫苗,但还不够太难了!国外36岁女老板年薪$10万,但买房永远不敢想!44岁女教师就滋润了!越南首富的车企Vinfast跌了8000亿!但还是比蔚小理市值高?聊一聊:你有哪些已经退坑了,但还在关注的爱好?“年薪900W,4年买豪宅”恒大美女舞者被扒做“艺妓”?训练照不堪入目…希望和康复之路留学生看过来~美国这十个大学专业年薪最高,过半超10万美元什么?“躺”在家里年赚近$10万?澳洲可居家办公的15大高薪职位揭晓!ASML:保住了护城河,但还是有点慌这是大鹏最猛的一次,但还不够太难|加拿大36岁女老板年薪10万,但买房永远不敢想!44岁女教师就滋润了GPA通胀、标化不交?美国名校招生官:这届申请季,我录不到人了!这是相亲啊还是招聘啊?金融圈刷屏!两年薪酬9800万,一私募风控负责人火了!两年偷逃税3200万,税务局出手了如何安度晚年首批国产大模型纷纷上线,但还有些问题没有解答太难了!加拿大36岁女老板年薪$10万,但买房永远不敢想!44岁女教师就滋润了年薪中位数36万,哪些产品经理岗在抢人?太难了!多伦多36岁女老板年薪$10万,但买房永远不敢想!44岁女教师就滋润了ChatGPT火了这么久,但还有95%的投行人不清楚怎么用"惊雷滚滚不为过!"王石:房地产行业不会"死",但还将调整!多位大佬犀利发言…普京:这一点我称赞,但还不够九剑一魂 - 第25回 玉石砥砺 初试锋芒(三)赴美旅游签越来越难,排队半年起、频繁取消...都说不好,但还要来!小贝出轨丑闻20年后,夫妇俩首谈心路:难受得想吐但还是选择原谅…?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但还是尽力爱它了今天去 Costco囤海盐了太疯狂!赴美旅游签越来越难,排队半年起、频繁取消...都说不好,但还要来!维州教师短缺危机恶化!学校招不到人 学生被迫居家上课入职就奖励$3000!但还是很缺人?!奥克兰老板透露背后原因…中巴联合军演正式开始!巴铁主力战机齐出,但还是没有派出F16江滩行吟恒大歌舞团女团长:年薪900w,赌上了整个青春还是4.1%!澳联储连续第四个月维持利率不变!但还有可能继续加息!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