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绿卡丨90后外科医生,轻松获批、自由掌控赴美时间;对于如何找推荐人、如何审稿给出了非常精彩的建议
传递医生和生物研究者从中国内地直接申请美国绿卡最简单的方式。
无需美国雇主,只需有SCI论文。
(只要有SCI论文,就能全家移民美国!)
关键词:美国绿卡;中国大陆;医生
前言:
经常有医学或者生物学背景的朋友问,自己的条件是否够申请美国绿卡。
单纯说一些数字很枯燥,我们(美国Healsan咨询,HS)医路移民项目组分享部分案例给大家,以获得直观感受。
今天分享的绿卡申请X医生的案例获批非常顺理成章,实际上,从第一次和X医生电话沟通,我就确认:X医生以后肯定会成为著名的医生科学家,引领某一个领域的发展。
本次推文主要分享申请人的体会:
A,如何找推荐人;
B,如何完成审稿。
一、找到一家专业值得信赖的机构能让节约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很幸运刚有申请GC的想法后就看到了Healsan Consulting(美国恒祥咨询, HS)的公众号,他们是我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接触的机构。
尽管那时对申请GP相关的知识所知甚少,但在简单的视频沟通中Dr. Xie的专业知识、学术背景和为人的谦和让我很放心,简单的视频沟通后很快就签署了合作协议。事实证明我也没有选错机构。
应Dr. Xie的邀请,我在繁忙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写下这篇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
二、关于寻找推荐人
在恒祥的帮助下很快就准备好了个人的CV,这时最重要的就是寻找推荐人得到推荐信了。
这个我个人感觉最花时间,也是最让人充满焦虑和不确定感的步骤了。由于我决定申请的时候正处在三年疫情结束的前夕,那时也不知道疫情何时能结束。因此尽管之前我获得了一些国际大会发言的机会,但是由于疫情,都只能以线上参会,录好发言视屏给组委会发过去。这样的形式让我错失了线下参会结识潜在推荐人的机会,给获得推荐信增加了不少的难度。因为在我发邮件寻求推荐信的过程中,不少专家都以没有见过我本人婉拒了。
但是有志者事竟成,在给全世界79位潜在可能给予我推荐信的专家发送了邮件后,最后获得了五封推荐信(其中四位之前素未蒙面的独立推荐人)。
下面我分享一些这个过程中的心得:
1. 关于邮件
恒祥已经提供了一些优质的模板,大家将几个模板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综合为适合自己的询问信。但这里我想分享的是,大家一定要避免自己发送邮件时自己的邮件标题过长,因为我的最后一位重量级的推荐人(和我研究的专业领域一样。医学四大顶刊之一的副主编)就因为我发送的邮件题目过长导致被他的收件软件自动归类到了垃圾邮件,导致他过了两周因为查找其他邮件时才偶然看到(这是他后来告诉我的,他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所以大家的邮件标题一定要简洁、重点突出、避免过长。
2. 发送邮件时除了附上个人的CV
我个人建议在自己的邮件署名后附上个人的学术主页链接,因为有的专家很谨慎,可能出于防范或者怕中病毒并不会下载邮件的附件去查看我们的CV,但附上学术主页的链接(如Google scholar、Research Gate、 Web of science等)能让专家更轻松地了解我们,同时也增加了我们这个人的真实性,毕竟一个素未蒙面的人,要获得对方的推荐,首先要得到对方的信任。
3. 关于如何寻找潜在的推荐人,个人觉得如果因为之前疫情的原因出国开会机会较少,可以考虑从以下途径:
(1)利用一些和自己研究领域密切相关的在线讲座,在大佬演讲结束后,立即发邮件说听了他今天的讲座,很有收获,自己的研究领域和他相近...希望能得到他的推荐。(我用这种方式获得了一位独立推荐人) ;
(2)自己之前发的文章多次引用的顶刊文献的一作或通讯作者的大佬 (我用这种方式获得了第二位独立推荐人);
(3)对发出审稿邀请的编辑,这些编辑一般也是自己专业领域内的一些大佬,而且一定是对自己有一些了解才会给我们发审稿邀请,可以在审稿结束后请求他作为推荐人(我用这种方式获得了第三位独立推荐人);
(4)大海捞针,在自己研究领域发表的最新高质量文献中,寻找通讯作者作为审稿人。(我用这种方式找到了第四位独立推荐人)。在一开始对方还特别和我约了zoom会议,我一对一为对方介绍了这些年我是如何做的相关研究、如果保证研究的质量、发了哪些文章。最后对方同意成为做我的推荐人,后面才发现对方原来是美国FDA的官员之一,而且致力于的领域和我一模一样,难怪会对我这么感兴趣“面试”我。还有意外的收获是,在后来的我的文章中,她同意当我的共同作者并对我的文章提供了很多宝贵的修改意见。
三、关于提升自己的审稿数量
在准备开始NIW申请,我还没有过审稿记录,递交的时候我的审稿记录为5次,而在获批时,我的审稿记录已经差不多五十次了。
关于如何快速积累自己的审稿数,我的心得如下:
1. 积极主动:
一些出版社如Dove Press、MDPI、爱思唯尔等都有自己身reviewer center,积极主动在这些出版社的审稿中心里上传自己的简历,选定一些自己专业领域内的杂志成为志愿审稿人,是获得审稿来源的重要途径之一。
2. 重视自己审稿的质量:
这个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于审稿的邀请,我们不能全盘接收,一定要审自己擅长领域的稿件,这样不仅能保证我们审稿的质量,也是我们审稿效率的重要保证。二是审稿评论的质量和效率:我们作为审稿人的目的除了做到客观评价稿件的质量帮助编辑做决定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帮助作者完善自己的稿件,最终不管最终我们给了文章什么样的推荐意见,都应该带着这样的初心。
当文章存在问题时,我们在指出问题的同时,也要尽可能详尽地给出完善建议。对于确实很优秀的文章,我们也要不吝于赞美之词。总是,审稿应该是带着帮助作者完善文章的初心,向编辑和作者给出自己详尽的有理有据的建议。
3.重视自己审稿记录的认定:
Web of science个人简历中有一个很好的功能模块可以认定审稿记录并导入自己ORCID中,这对提升审稿信誉度是一个很好的途径,ORCID和Web of science的个人主页还可以进行关联和同步,注意及时认定和维护自己最新的审稿经历,这样当编辑决定筛选审稿人时,那些具有良好审稿记录和信誉度的人往往能成为首选,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申请到美国绿卡,对于中国医生和生物医药研究者其实很简单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