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有的父母就是有病,搞什么吃苦教育

有的父母就是有病,搞什么吃苦教育

科学



社会新闻里三不五时出现高中生跳楼轻生的报道,评论区里都不乏这样的留言,比如,“现在的孩子真脆弱,抗压能力也太差了”又或者是“真是没良心,父母白养他这么大”。


更令人生气的是,这些评论往往还能收获大批点赞,一直挂在热评碍眼。


这些口口声声说着,爱孩子才希望他不要骄傲。对孩子的成绩和进步视而不见,对孩子的脆弱和失误喋喋不休的扫兴父母,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他们鼓吹吃苦教育,也可以称为挫折教育,张口闭口都是我们小时候如何如何苦,现在不也好好的。


难道吃得苦中苦,一定能成为人上人吗?



说真的,挫折教育一直被误解了



迷信挫折教育的长辈们,最喜欢挂在嘴边的至理名言,就是:“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这些父母家里明明有车,但是大雨天也要七八岁的孩子,自己走路去上学,美其名曰:“这么点雨不算什么,男子汉要坚强。”甚至孩子第二天发烧没办法去上学,还要在旁边冷嘲热讽:“都是平时家里太溺爱你了,温室里的小花朵,这么点苦都吃不了。”

 

另外,装穷也是一种常见的挫折教育的方式。

 

这种类型的父母,往往家里的经济条件不错,却总喜欢在孩子面前哭穷,故意穷养孩子[1]。

 

夸张一点的爹妈,还会要来亲戚家小孩不要的旧衣服和旧玩具,给自己的孩子用,所以孩子也经常穿得长袍短褂、破破烂烂。这些自诩为挫折教育的父母,在抖音上随便一搜,就有很多。

 

还有的爹妈,喜欢让孩子自己坐单程两个小时的公交去上学,美其名曰磨练心性[2]。


“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千禧年火遍大街小巷的流行金曲,也是上一辈父母坚信的人生格言 / 视觉中国


乍一听这些行为都显得不可理喻,然而推崇挫折教育,觉得吃苦有益于孩子成才的家长,在生活中到处都是。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曾在2021年[3],对2006名18到35周岁的青年进行过一项调查,统计结果显示,高达90.6%的受访青年表示,父母对自己进行过言语上的打击式教育。


这部分父母,经常看不到孩子身上的优点,总拿着孩子的缺点吹毛求疵。成绩不好的时候说孩子就是笨,还不努力,以后肯定没啥出息;成绩好了又说,孩子考得好全是靠运气,有什么好得意。


刻意贬低,故意挑刺,想从这类型父母的嘴里听到点鼓励的话,简直比登天还难。更令人窒息的是,这类父母并不在少数。他们认为这些“锻炼”,能让孩子“越挫越勇”,培养孩子谦虚谨慎、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与此同时,这些所谓的挫折教育,并不只是发生在家里,父母不在的时候,老师们也会拿起接力棒。


“说说怎么了,这么小就听不进去一点批评,抗压能力这么差,长大了可怎么办?”读书的时候每次被批评,总逃不过老师们的这句固定结尾。


更夸张的是,北京一所小学为了推行“苦难教育”[4],锻炼孩子的心智,竟然拿走了食堂的座椅,要求学生们站着吃饭,美其名曰既能锻炼身体,还能加快吃饭速度,吃完了早点回去学习,一举两得。


青少年时期是骨骼发育的重要时期,不健康的身体姿势有可能导致对脊椎的伤害 / 视觉中国


这些屡见不鲜的社会新闻,都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挫折教育”行为。但是,挫折教育的内涵一直被误传和误解了。


准确地说,让一个人变得“强大”的,并不是挫折本身,而是社会评价体系对苦难的褒奖和想象[5]。让孩子吃苦就是挫折教育,简直是挫折教育背过的、最大的黑锅。


特别是父母这些扫兴的话后面,永远紧跟着一句:“说你两句也是为你好,难道爹妈还会害你吗?”


但是,爹妈的这些行为,是真的会害了孩子。



吃苦教育是如何毁掉一个人的



阳光总在风雨后,也不意味着为了看点彩虹,需要三天两头人工降雨。挫折教育不等于打击教育和苦难教育,故意给孩子制造麻烦没有意义。

 

淋雨上学,发烧感冒请假,既伤害身体还耽误学习;上学坐车的四个小时,拿来背背单词,不知道能背多少个;而小朋友穿得破破烂烂、长袍短褂地去上学,一定会在同龄人打量的眼光中,感到自卑和不自在。

 

尤其是站着吃饭这样的吃苦锻炼,着实令人哭笑不得。因为站着吃饭,有一定的导致胃下垂的风险,还会影响消化功能[6]。这些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关键时期[7],这种方式实在是本末倒置。没有凳子,孩子们很可能还要弯腰吃饭,长此以往,对脊椎和腰椎也有伤害[8]。

 

另外,从童年逆境的角度说,经历过童年逆境会增加早逝的风险,同时也会增加其他的疾病风险[9]。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一项研究,佐证了这个观点。在这项涉及46,000多人的研究中,学者发现与童年其他不良经历相比,童年早期的贫穷,会导致成年后的过早死亡概率升高。

 

吃苦并不能让孩子拥有良好的品格,人为制造的苦难本身并不值得赞美。

 

童年是建立自信的重要时间[10]。打击教育和否定教育,会同时伤害三种对于孩子而言,至关重要的能力,包括自信心、自主感以及归属感。


打击式教育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孩子变得自卑敏感 / 视觉中国


失去了自尊和自信,孩子一直处于失败和沮丧的消极情绪里,非常容易敏感和自卑[11],也会失去感知快乐和幸福的能力,容易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与此同时,苦难教育会消耗一个人有限的意志力,更容易在其他事情上沉迷。

 

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角度而言,专制养育方式与孩子的低努力控制和高性格愤怒/沮丧有关[12]。这项研究的结论,是基于对北京市425名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7-10岁)的调查。


总处于消极情绪中的人,更容易沉迷游戏 / 视觉中国


因为身体经过对消极情绪的自我控制后,个体的神经活动消耗了更多的葡萄糖,会出现自我损耗,自我控制的能力和意愿便会随之降低[13]。


比如,陷在消极情绪里的小朋友,很有可能通过游戏来获得简单粗暴的成就感,进行情绪转移。但是一直进行打击教育,会强化孩子情绪转移的行为,结果就是孩子沉迷游戏,影响生活。


儿童期是人格形成、认知和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儿童期的身心创伤是许多严重疾病发展的关键原因[14]。如果家长的苦难教育转变为暴力行为,后果会更加严重。


来自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大学的研究发现,长期遭受体罚的孩子,整体认知水平会低于没有遭受体罚的孩子[15]。在良好关系缺席的情况下,儿童所遭受的创伤与创伤性应激障碍(PTSD),会对人格形成造成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并发症甚至包括抑郁和焦虑[14]。


折腾了一通,孩子不仅没什么自信心,还没什么快乐,最后也没多大成就,何必呢?既然如此,苦难教育为什么还会这么流行呢?



父母淋过雨,不妨给孩子撑把伞



推崇吃苦教育的爸妈总爱说:“我们小时候的生活条件,那可比现在差多了。打骂孩子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大家不都是这么长大的吗?也没看到谁心理不健康,现在的孩子真娇气,一点小打小骂就要死要活。”


难道过时的不是挫折教育?真的是现在的孩子太脆弱吗?


其实未必,真正脆弱自卑的反而是父母。


物质条件相对落后的时期,父辈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解决温饱问题,也就忽略了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家里的孩子也是被迫放养,接受挫折教育。


所以才有了“孩子不打不成器”和“打是亲,骂是爱”,这些在长辈间流传甚广的教育理念[16]。


过去教育条件相对艰苦,父辈们也是被迫接受苦难教育 / 视觉中国


然而,这些吃着苦长大的孩子,并没有意识到苦难在自己身上留下的伤痕,去纠正原本就错误的教育方式,反而是从问题小孩长成了问题父母,把这种创伤和痛苦在家庭里继续传递。


理所当然,后来的事情就会变成,孩子和父母分享有趣的生活见闻,会被说成是在学校不务正业;抱怨两句工作和领导,会被教育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偶尔袒露一下生活的压力和悲伤,也会被说成是矫情。糟糕一点的话,孩子抗议的言语只要稍微激烈点,甚至还会像小时候一样挨上一顿打。


家庭暴力中严重的躯体施暴行为,会在代际中持续传递[17]。这是来着中南大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领域一项研究的主要结论。


这项涉及532个样本的问卷调查,明确提出家庭暴力中严重的躯体施暴行为,存在代际传袭现象。儿童期目睹家庭暴力,成年后更容易成为严重躯体施暴者。与此同时,言语愤怒的表达越明显,越容易出现严重的躯体暴力行为。


所以,遇到教育问题和理念冲突,动辄就上手打骂孩子的父母,心理问题根本不在孩子身上[18]。


适度的体育运动,是不错的提高孩子抗挫折能力的方式 / 视觉中国


父母也会感到匮乏和嫉妒,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与子女之间,也是竞争关系。需要通过打压贬低的形式,展现自己的能力,缓解无能的焦虑。

 

这种专制型父母与威权式育儿的教育组合拳,结果往往就是亲子关系紧张。长期处于高压环境里,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能力发展[19]。

 

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学者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展开讨论[20],研究对象涉及一本、二本和三本院校。根据学生参加家庭决策和亲子交流的程度,研究将家庭文化划分为权威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

 

结果表明,民主型的家庭,反而孩子的社会表现更好。这类家庭往往家庭氛围宽松,父母学历都高,喜欢用讨论聊天的方式协商解决问题。


最好的教育方式,是把快乐还给童年 / 视觉中国


情绪稳定、自尊自信的父母,大都能够平和地接受孩子在幼年时期,展现出的表现欲和自我意识。


反而是那些没有得到过爱与尊重的父母,会进行创伤传递,以“苦难教育”为由,为自己受过的痛苦和伤害正名,这些方式本质上都是亲密关系里的剥削行为,不过是父母负面情绪的宣泄,然而代价却是孩子的快乐和尊严。


这些隐形的精神创伤,会持续延伸到成年后的工作和人际交往中去。孩子有可能会因为自卑和缺乏安全感,演变为讨好型人格或者恋爱脑。一旦进入没完没了的创伤循环,结果只会不停重复父辈的育儿悲剧。


如今的孩子,大多成长于优渥的环境,年轻一代更希望得到尊重与关怀。然而父母们还是惯性思维使然,自己淋过雨,也要撕掉别人的伞,哪怕这个人是自己的孩子也不例外。


如果教育方式一开始就错了,还自以为是地坚持吃苦才能成长,这样的父母,没事做还是就多玩手机,少陪孩子。



网易文创浪潮工作室招聘

答案如下视频策划

浪潮内容编辑

网易数读内容编辑

点击下方链接,投递你感兴趣的岗位

浪潮工作室招聘正职内容编辑




[1] 搜狐新闻.(2022).父母装穷实施“苦难教育”,儿子获知真相愤然离家要去当农民.

[2] 网易新闻.(2013).坐公交上学改步行俩小时为锻炼孩子意志?网友:有些苦大可不必!

[3] 中国青年报.(2021).九成受访者受到打击式教育,全是父母的“锅”?.

[4] 网易新闻.(2023).食堂故意不摆凳子,小学生弯腰吃饭,“找苦吃”是中式教育的执念.

[5] Robbins,P.,&Alvear,F.(2023).Deformative Experience: Explaining the Effects of Adversity on Moral Evaluation. Social Cognition, 41(5), 415-446.

[6] .(2021).站着吃饭不会导致胃下垂.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04),59.

[7] 戴媛.(2020).举重训练科学性及青少年身体生长发育规律的探究. 体育风尚(04),216.

[8] 王月琴,陈卓敏,孙莉,余南萍,樊蓉&李家玲.(2020).南昌市三级医院护理人员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现状调查. 职业与健康(14),1873-1876.

[9] Yu, J., Patel, R. A., Haynie, D. L., Vidal-Ribas, P., Govender, T., Sundaram, R., & Gilman, S. E. (2022).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nd premature mortality through mid-adulthood:A five-decade prospective study. 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Americas, 15.

[10] Aryani, E. (2020). Communication of Parents and Early Childhood to Build Confidence in The Pandemic Covid-19. JPPM (Jurnal Pendidikan dan Pemberdayaan Masyarakat), 8(1), 9.

[11] Noronha, L., Monteiro, M., & Pinto, N. (2018). A study on the self esteem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among the stud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Sciences and Pharmacy (IJHSP), 2(1).

[12] Zhou, Q., Eisenberg, N., Wang, Y., & Reiser, M. (2004). Chinese children's effortful control and dispositional anger/frustration: relations to parenting styles and children's social functioning.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0(3), 352.

[13] Hagger, M. S., Wood, C., Stiff, C., & Chatzisarantis, N. L. (2010). Ego depletion and the strength model of self-control: a 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6(4), 495.

[14] 卢嘉佳.(2021).家庭暴力引起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综述. 浙江创伤外科(05),1007-1009.

[15] Straus, M.A., & Paschall, M. J. (2009). Corporal punishment by mothers and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cognitive ability: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wo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age cohorts. Journal of aggression, maltreatment & trauma, 18(5), 459-483.

[16] 强晓玲(2010-11-05).信“不打不成器”,7成家长曾对孩子施暴.新华每日电讯,013.

[17] 柳娜.(2011).家庭暴力中严重躯体施暴行为的代际传袭:从心理—社会—精神病理—遗传学角度探讨(博士学位论文,中南大学).

[18] Cheng, H. G., Huang, Y., Liu, Z., & Liu, B. (2011). Associations linking parenting styles and offspring personality disorder are moderated by parental personality disorder, evidence from China. Psychiatry research, 189(1), 105-109.

[19] 王英杰,栾金鑫&李燕.(2023).母亲养育压力与幼儿焦虑的关系:亲子冲突的中介作用和母亲正念的调节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05),702-709.

[20] 钟昌红&张叶青.(2011).家庭文化资本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基于3所高校的实证研究. 中国电力教育(25),7-10.

你已选中了添加链接的内容








网易文创浪潮工作室出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微信编辑 | 刘叶楠


❖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浪潮工作室长期招聘作者,稿费千字300到800


公众号后台回复“招聘”即可查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别的简报|宝可梦 X 梵高,这是要搞什么合作家里有“不扫兴”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体验?“拥有不扫兴的父母是种什么体验?”对不起,我羡慕哭了!!为什么有的女生胸软、有的女生胸硬?生儿育女服侍丈夫才会快乐!亲妈洗脑年幼女儿要依赖男人...网友:你是不是有病?00后:凭什么我要吃苦?变味的研学营:唯一学会的就是吃苦台湾生物实验室相关文件披露,美国又想搞什么鬼?“吃苦教育”到底有没有用?一条热搜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真相……《秋窗风雨夕》&《习惯悲伤》有一对不扫兴的父母是什么体验晚年不想有病,记住这10点!别再无效鸡娃了!教育改革再次证明:12岁前父母就该狠抓这件事!爽约杂感斑叶蝴蝶兰,清新靓丽《爸爸去哪儿》10年后,14岁王诗龄火上热搜:三流父母砸钱,二流父母放养,一流父母……有的学校上着上着学校没了,有的学校上着上着学费没了,还有的学校在和白宫当邻居...吃苦没什么了不起,敢享乐才是真牛逼父母千万别在满足孩子的时候,搞“隐性攻击”教育犯错的孩子,聪明的父母只用7句话幼儿通识1001夜 | 不可思议的人体世界:为什么有的人长得高,有的人长得矮?教育最忌讳的,是一群躺平的父母在拼命鸡娃父母有肉不吃非要啃馒头,这种“亏欠式教育”是有毛病吗?啃老第一名!华州父母给成年子女月均$869.50经济援助,有的无条件支持,有的救急不救穷为什么有的父母,沉迷让孩子吃苦?震怒!悉尼博物馆惊现“色情展览”!到处都是“不可描述”图案!现场还有孩子!搞什么鬼?我们结合5个美本排名,搞了个T50新排名,发现它真是有够扯淡的!真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读过这篇文章面对育儿焦虑,最好的父母教育是什么?人民日报谴责:让老百姓无路可走,你们到底想搞什么阴谋5150 血壮山河之武汉会战 崩溃 10请周冬雨代言,易梦玲也受邀出席?!阔别4年的维密要搞什么幺蛾子…三皇五帝【教育】第一批“富养女”的父母,已经后悔了……得了诺奖,奖金怎么花?有的买车、还贷,有的分一半给前妻,有的把钱全转给前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