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当爹,别谄媚,别把年轻人当傻子
主题:价值五位数的S老板商业直播第11课
S老板:创业导师
快来直播间观看
这是Spenser的第1208篇文章
如果从年龄代际划分的话,年轻人毫无疑问,是互联网上顶流中的顶流。
在十年前,五四青年节还更像是个鸡肋一样的节日。
有黄金周的时候正好卡在中间,大家正在享受其乐融融的假期,压根没工夫欢庆五四;
而改成小长假之后,青年节又往往成为了假期结束后的首个工作日,大家都抱着“上班如上坟”的心态,也没心情对青年节大操大办。
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青年节的存在感开始与日俱增起来,毕竟,青年们接受新鲜事物更快,也就更能习惯各种新兴APP。
而且青年们往往自己吃饱,全家不饿,没有生活压力之下,就更愿意给一些上层建筑花钱。
所以各家平台,都想尽办法,去吸引年轻人的关注。
平均用户年龄才21岁的B站自然不甘落后,从2020年开始,每到青年节这天都要隆重推出一个视频,如今已经推了三期。
第一期是著名演员何冰的演讲《后浪》,在何冰老师充满磁性又抑扬顿挫的声线下,《后浪》最终收获了如潮的恶评。
这当然和何冰老师无关,主要是《后浪》中的年轻人,玩着各种新出的电子产品,拿着几千上万的拍摄设备满世界旅游拍vlog,还能学习各种语言或者高大上的技能。
这对于大多数每日为三餐奔波,加班到深夜回到自己狭小的出租屋中,唯一的娱乐只是拿出手机打几把游戏的年轻人来说,显然丝毫无法共情。
就像一个人拿着王思聪纸醉金迷的生活对着月薪三千的你说:真羡慕你能过上这样的生活。
你一定觉得他在讽刺你。
第二年B站吸取了经验教训,找了955名初中生,录制了名为《我不想做这样的人》的视频。
视频中列举了杠精、二极管、浑身带刺等各种网络上的不良现象,然后由初中生表明决心:我不想这样。
青年人对此依旧不买账,因为这不就是在说我们就是这样的人吗?
明明是我们过节,结果被一群小孩骂一顿,这不是添堵吗?
今年则是莫言的一封信,名叫《不被大风吹倒》。
按理说,已经年近古稀的莫言是与青年人代沟最大的,但不得不佩服诺奖得主的功底,他的这封信却取得了B站青年节专题的最佳效果。
叔朋友圈里一些一向对主旋律并不感冒的人,也转发了这条视频,并且给与了高度评价。
仔细研究一下,我发现莫言的这封信之所以成功,主要规避了年轻人最讨厌的两点:爹味儿和谄媚。
很多中年人特别喜欢给人当爹,指导别人的人生前进方向。
特别是面对年轻人,他们总是拿出过来人的身份,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所以如果你不同意我说的,那请你反省一下自己。
在现实中,特别是在酒桌上,他们特别喜欢拍着男青年的肩膀,然后拉着女青年的手,传授自己的人生经验。
他们嘲笑年轻人的理想主义,而每当年轻人遭遇不公,发出抱怨的时候,他们又跳出来指责年轻人矫情。
当有大学生抱怨宿舍太热,希望学校给安装空调的时候,他们会在自己恒温26度的空调房里奚落:我们以前没空调不也过来了吗?
矫情。
当年轻人说加班太累时,他们又会说:看看那些农民工,哪个不比你辛苦,就这还叫累?
真矫情。
当然他们不是真的多心疼农民工,而只是想借用农民工群体给你传递一个理念:比你苦的人还有很多,所以你得听话,不许抱怨。
但年轻人真正的亲爹已经越来越老,急需年轻人有稳定的收入赡养,所以这时候突然有一群中年人出来要给年轻人当干爹,年轻人必然反感。
而《我不想做这样的人》让人不舒服之处,在于借着一群孩子的口给年轻人当爹:你得听话,否则,你就是杠精、二极管、浑身带刺的人。
谄媚青年,简称媚青,则走上了另一个极端。
在媚青派口中,青年是电,青年是光,青年是唯一的神话。
他们把年轻人的爱好奉为圭臬,青年人喜欢什么,他们就生产什么,盲盒、漫改、原神、汉服、米哈游,只要青年人喜欢,他们就会通通奉上。
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断制造年龄焦虑,仿佛衰老,这个自然规律是一件可耻的事,于是他们在女明星身上强调少女感,在男明星身上强调少年感。
赵雅芝与同龄老人的对比流传网络,潜台词无非就是:你年轻,或者看起来年轻,那就是重大的财富。
在对年轻人无限谄媚的背后,是他们送出的一套套让你延缓衰老的产品。
卖化妆品的对中年人说,用了它,你就会和年轻人一样;
对年轻人说,用了它,你可以永远不变成中年人。
秦始皇吃花椒——赢麻了。
同时他们又将各种宏大的历史任务加在年轻人的肩上:这是你们的使命,所以你们必须尽善尽美。
然而,这种媚青的态度既忽略了中年人作为社会中坚的价值,也没有看到,大多数普通的年轻人并不想名垂青史,光是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已经拼尽全力了。
所以在看过《后浪》之后,中年人表示:“各种姿势跪舔年轻人,结果只是一群中年人的自嗨。”
而年轻人则表示:“《后浪》里那些吃喝玩乐我体会不到,还是房租涨了500块给我触动更大。”
其实每一代年轻人都只是年龄上相同的一批人而已,他们最终会变成各种各样的中年人,有的默默无闻,有的成为名人;
有的依旧不改年轻时的本色,像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有的则早早地养成了对上对下两副嘴脸。
所以,过来人只能说说自己的看法,而未必会对所有年轻人提供指导。
这也是莫言先生的智慧所在,他既没有批判年轻人,也没有谄媚。
相反,他知道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困境,每一代年轻人在自己的青葱岁月都会遇到迷惘和无助。
但他也知道,自己的经验毕竟只属于自己的时代,所以在信中他只讲了自己的两个故事:
一个是幼儿失学后钻研新华字典,另一个是爷爷割草时面对强风屹立不倒。
他也并没有通过这两个故事讲什么大道理,而只是在分享完故事后,表示希望能对年轻人有点启示。
这也是莫言给所有希望能和年轻人对话的群体的启示:别当爹,别谄媚,年轻人不傻。
END
如果你觉得文章还不错,送你一份福利:《S老板百万商业直播地图》
今年最大的风口不是直播,而是商业直播,直播是杠杆,商业是本质。
过去几个月,我做了1000+场商业直播,S天团总结出我直播间的关键运营细节,什么要做,什么不能做。拿着叔的直播地图开播,让你更快拿到商业结果。
加我个人微信,我私发你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